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出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提升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稷下学宫、北京大学、留学教育内容的学习,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及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研读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有关史料,多角度理解文化传承的方式,思考文化传承的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教育、出版与文化的传承;文博事业与文化的传承。
难点: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学新知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官学
①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②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③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2)私学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
(1)近代西方学校的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近代西方学校的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法国:拿破仓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3.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1)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2)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梅贻琦1931-1948年任职校长期间,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4.现代中国的教育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数育体系。
(3)“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6)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最早的书籍
(1)世界: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造纸术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1)造纸术的发展
①概况: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②意义;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印刷术
①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③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3)意义: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典籍的翻译
①佛经的翻译: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得到官方支持。唐代,译经活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
②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耶稣会士把中国文化的优秀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入近代以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更促成翻译活动的频频展开。
三、图书馆的成长
1.世界图书馆的发展
(1)古代世界: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
(2)西方图书馆的演进
①职能变化: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表现: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2.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1)古代中国
①官藏: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私藏: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
(1)近代中国: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3)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博物馆的起源与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1)博物馆的起源: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近代西方博物馆的发展
①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②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2.近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1)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②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
④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博物馆的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
(2)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②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在旧藏珍宝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故官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⑤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
3.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的意义
(1)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唐宋至明清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称为书院。书院多以学田为主要的经费来源,学田多来自官府调拨、民间捐输、家族提供等。书院中的经学大师也是书院的山长,主持书院工作。当时学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师承门户之见,开始到处寻访名师,不远万里跟随名师学习。书院仍然是以官方承认、参加科举作为检验学问的方法,所传授的知识集中在儒家经典学习上,没有分化出许多实用的学科,也没有发展出高深的理论学科,这样它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摘编自王洪才《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等
材料二 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基本都设有四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其中文艺科目深受古希腊影响,内涵丰富。大学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能够控制自身的组织和成员;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于城市政府,反而对所在的城市经济繁荣大有好处;在大学内部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虽然宗教思想在中世纪教育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学却为新时代文化的出现和知识的飞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西欧大学不同于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经济上相对独立;官府承认办学;学生来自多个地区;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社会作用有限。
(2)中世纪的大学不同于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教授内容广泛;拥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教师学生参与管理;宗教思想占主导地位;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世纪的大学不同于中国古代书院的原因: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发展;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宗教实力强大。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书院多以学田为主要的经费来源”得出经济相对独立;根据材料一“当时学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师承门户之见.开始到处寻访名师,不远万里跟随名师学习。书院仍然是以官方承认……所传授的知识集中在儒家经典学习上”得出,官府承认办学,学生来自多个地区,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2)特点:根据材料二“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基本都设有四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其中文艺科目深受古希腊影响,内涵丰富。大学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宗教思想在中世纪教育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学却为新时代文化的出现和知识的飞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得出教授内容广泛,拥有政治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教师学生参与管理,宗教思想占主导地位,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原因:根据材料二“其中文艺科目深受古希腊影响……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于城市政府,反而对所在的城市经济繁荣大有好处……大学却为新时代文化的出现和知识的飞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世纪的大学不同于中国古代书院的原因: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发展;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宗教实力强大。
随堂训练
1.东汉时期,经学家郑玄以书信教诚其子,要求他“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名臣蔡邕教育其女,“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据此可知当时士大夫( )
A.强调以修身治国为己任 B.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意识
C.注重家庭教育的塑造力 D.受儒学官方哲学化的浸染
2.近代以来,一些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1910年颁布了图书馆章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说明( )
A.绅吏阶层支持推动新政兴起 B.社会读书风气浓厚
C.公共资源建设彰显国家自觉 D.西学东渐影响深刻
3.1905年4月30日,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校方特别强调开运动会的目的是培养青年“临事不辞难,事君不惜死”的精神。这表明,京师大学堂( )
A.进步与落后思想并存 B.实行中西合璧教育体制
C.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 D.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典范
4.1950年,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接收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接收受到外国津贴的20所高校,一部分改为公办学校,一部分改为人民自办、政府予以补助的私立学校。这一做法( )
A.适应了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C.缩小了中西方教育的差距 D.建立了与国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5.英国文化部(DCMS)在2016-2020年大英博物馆管理协议中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商业和慈善手段获取收入”三项内容列为工作重点。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总收入1.049亿英镑,来自政府津贴1310万英镑,总支出962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国旨在( )
①履行博物馆的服务公众职能 ②宣传政府责任担当意识
③彰显博物馆个性,实现双赢 ④保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试卷第5页,共8页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时期,郑玄和蔡邕都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修身,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男女平等思想,排除B项;儒学哲学化是理学的形成,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1910年颁布了图书馆章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可知,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的态度非常积极,在1910年颁布图书馆章程,说明国家自觉对公共资源进行建设,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新政兴起信息,排除A项;社会读书风气浓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学东渐影响深刻,材料未提及向西方学习的信息,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05年4月30日,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校方特别强调开运动会的目的是培养青年‘临事不辞难,事君不惜死’的精神。”可知,京师大学堂在培养青年学生方面仍强调忠勇精神,体现了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进步与落后思想并存的信息,排除A项;实行中西合璧教育体制,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新式教育的典范不能准确体现材料信息,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接收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接收受到外国津贴的20所高校”,加上材料中的时间是1950年,可以推断此时我国正在有序从帝国主义收回教育主权,而收回教育主权有利于巩固新政权,A项正确;仅收回教育主权并不能全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收回教育主权并不能立刻缩小中西方教育的差距,排除C项;1950年,新中国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还没有条件建立了与国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体现目的①;由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收支微平衡可以看出“以商业和慈善手段获取收入”发挥了作用,④正确;②非主题之意;③与题干无关,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