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四海之星学校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四海之星学校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4 20: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英国)
1564—1616年莎士比亚像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他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
《奥塞罗》 《罗密欧与朱丽叶》,
喜剧:《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了解作者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莎士比亚故居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 :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还有就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图故事梗概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巴萨尼奥: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 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巴萨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格拉夏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威尼斯商人》包含两个平行的情节。主要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鲍西娅尊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此外还穿插进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罗伦佐携款私奔的故事。 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情节冲突,莎士比亚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两种生活观的斗争。他肯定并赞美了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以友谊、爱情等为重的人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惟利是图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夏洛克败诉和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
主题思想 剧本第四幕第一场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谴责仇恨和残忍
赞美友谊和仁爱课文结构 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尚蒙延约,必然不辱使命。敬祈钧裁。”
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第二部分写鲍西娅假扮律师登场,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
思考一
1、夏洛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是否像公爵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2、夏洛克为什么对安东尼奥如此仇恨,以至于不要高额的回报而非要安东尼奥的命不可?
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 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思考二
(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2)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课文中的矛盾(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
课文主要表现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但鲍西娅为拯救安东尼奥而来到法庭上,实际上也是夏洛克的对手。她的出场改变了冲突力量的对比,并且最终导致冲突的完满解决。在这场戏中,鲍西娅的出场是戏剧冲突转变的关键。 鲍西娅是莎士比亚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在这场戏中,鲍西娅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她才智非凡,精明干练,崇尚正义,忠于爱情友谊,在她和安东尼奥等人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人物形象分析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不惜为之牺牲生命。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