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核舟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23: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文言词句。 2.发挥想象,感受雕刻艺术的巧夺天工之美。 3.揣摩语言,体会其简洁性、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雕刻艺术的巧夺天工之美。
2.体会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难点: 感受雕刻艺术的巧夺天工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长不满一寸的核桃,不仅能雕刻成小船,而且还能栩栩如生地表现苏东坡泛舟赤壁的场景,这需要多么奇妙、多么精巧的雕刻技艺啊。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魏学洢的《核舟记》,一起欣赏这种“神技”。 二、通读全篇,读准读懂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2.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检查同学们对课文是否熟悉。请同学们朗读这段文字,看看你是否能准确地读出。 船 头 坐 三 人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佛 印 居 右 鲁 直 居 左 苏 黄 共 阅 一 手 卷 东 坡 右 手 执 卷 端 左 手 抚 鲁 直 背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东 坡 现 右 足 鲁 直 现 左 足 各 微 侧 其 两 膝 相 比 者 各 隐 卷 底 衣 褶 中 佛 印 绝 类 弥 勒 袒 胸 露 乳 矫 首 昂 视 神 情 与 苏 黄 不 属 卧 右 膝 诎 右 臂 支 船 而 竖 其 左 膝 左 臂 挂 念 珠 倚 之 珠 可 历 历 数 也 如果你能准确读出,老师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赞,如果你还不能,请课后继续熟读课文。 3.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后,我们还要读懂文言文词句的意思。老师觉得大家可能会在这些词句上有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释:(1)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全都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或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 (2)尝:曾经; 贻:赠; 云:句末语气词。 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游赤壁(的情景)。 (3)奇:零数、余数; 可:大约; 黍:米粒,一个米粒长度大概为一分。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4)轩敞者:高起而宽敞的部分; 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5)曾:竟然; 盈:满。 可是量核舟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 (6)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三、细读品味,读透一句 (一)默读课文,读出主旨。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陶渊明借助于虚构的桃花源,表达对美好生活、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柳宗元借无人欣赏的幽静的小石潭,表达自己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本文通过详细介绍核舟这件艺术品,想表达什么呢?请找出文中点明主旨的一个句子,画上波浪线。 明确:表达对雕刻者由衷的赞美:嘻,技亦灵怪矣哉! (二)细读课文,读出妙味 (1)探究:何以见得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呢 边读文章,边想象“核舟”上的情景,然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 ”,这表明 ,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示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表明核舟长不盈寸,极其微小,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这表明船舱是通透的,窗户是活动的,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同学们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从所刻对象之体量细微的角度,可以是——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这表明念珠虽小,但形象精细, 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这表明文字虽小,但笔画精准,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神态逼真的角度,可以是——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表明人物栩栩如生,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这表明人物惟妙惟肖,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居右者椎髻仰面……若啸呼状。居左者……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这表明人物“各具情态”,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姿势灵动的角度,可以是——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这表明人物坐姿富有变化,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组合巧妙的角度,可以是——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这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切合苏黄两人的朋友身份,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色彩丰富的角度,可以是—— “石青糁之”,“其色墨”,“其色丹”,这表明用色各有讲究,符合事物特征,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品类繁复的角度,可以是——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表明雕出的人物、器具、文字既多又杂,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从所刻对象之意蕴深远的角度,可以是——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表明核舟雕刻的主题就是“大苏泛赤壁”,能够勾人联想夜风轻柔、江水平静、月光如练的美妙情境,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舟尾横卧一楫”,这表明舟子已经停止摇桨,行舟已歇,能够令人想象舟中人悠闲自在、欣赏明月高山的情境,与“大苏泛赤壁”的精神气韵一致,可见王叔远的技艺之“灵怪”。 (2)品析:作者仅用四百多字,就对王叔远的技艺特点以及所赠作者的核舟作了比较完整的说明,这得力于作者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请分别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品析。 ①品析语言的简洁性。 例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品析:为了说明雕刻者之“奇巧”,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再说形象繁多,“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又进一步总结艺术之妙,“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三个层次,简明扼要。 ②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品析: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因为没有经过准确测量,所以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 ③品析语言的生动性。 例如: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托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品析: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手攀右趾”,突出其粗犷动作,“若啸呼状”,突出其闲散神态;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描绘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一个“听”字,突出等待茶开的心理活动。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相宜,神态毕出。 (三)回读课文,读出情感。 短短几百字,每一句都能见出雕刻者的技艺之精、构思之巧,也无不体现出作者对雕刻者的赞叹之情。请再读“嘻,技亦灵怪矣哉”,读出赞叹之情。 四、内外联系,读得深趣。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领会王叔远雕刻核舟的构思,将学生对核舟的认识从技艺引向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可以虚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王叔远刻的“大苏泛赤壁”故事有虚构的成分吗? (2)请根据补充资料,讨论两个问题: 补充资料:根据学者的研究,苏轼先后两次游赤壁时还从未见过黄庭坚,只有书信住来;当年佛印并不在赤壁一带,而是远在长江下游的润州(镇江)。因此,这三人不可能真的同游赤壁。 王叔远的虚构合理吗?王叔远对船头人物关系和神态的表现准确吗 简单总结:王叔远的虚构是合理的。此二人都是苏轼好友,黄庭坚还是苏门弟子,也是多次被贬官之人,自然容易与苏轼心灵相通;苏轼的思想中佛道气息浓厚,被贬官时,更易倾心佛道,所以在虚构想象中,三人当然可以同游赤壁。王叔远对人物关系、神态的表现也很到位。佛印是和尚,任情自然。苏黄都是书画诗文大家,一起欣赏手卷是很自然的事情,二人各执手卷一端,亲密和谐。苏抚黄背,是老师的慈爱;黄指而言,似向老师请教,人物关系表现得十分恰当。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课后请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见《虞初新志》卷十六),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