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写作 修改润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写作 修改润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31 23: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修改润色
教材分析
统编版七(上)第三单元“写作”的训练点是“抓住细节”,写作导言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且以本单元的选文如杨绛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欧阳修的《卖油翁》为例,给学生做了示范指导。这些范例侧重于人物描写的细节,编者从“真实”、“典型”、“生动”三个方面进行细节刻画的方法指导。统编版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的训练点是“学习描写景物”。本单元的选文多为游记,目的是让学生在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的山水中,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编者从“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角度的变化”、“写景注意融入情感”等方面进行写作指导。统编版九(下)第四单元“写作”的训练点是“修改润色”。编者针对如何改“对”和改“好”两个层面进行指导。“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的描写;有了静态描写,不妨增加一些动态描写;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此外,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作为九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认为写作指导课要兼具综合性和专题性。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得生动,让描写的文字有画面感,是我们的写作教学序列专题之一。所以本人结合部编版的写作教学编排体系,从评到写对学生们的生动描写进行系统指导,以彰显读写结合的完整梯度,裨补缺漏。并提炼出五个提升文字画面感的技巧:拟声着色、个性动作、感官融合、情境渲染、侧面烘托。以期每位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多次对文章进行润色修改,让描写更生动更有文采!
教学目标
1.修改文章时,能够通过描写色彩、声响、动作等细节写活生动画面。 2.修改文章时,能够通过情境创设、侧面烘托等方法渲染生动画面。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通过动作描写突出描写对象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情境创设、侧面烘托等方法渲染生动画面。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云想衣裳花想容,看见云就想起你飘逸的霓裳,看见花就想起你雍容艳丽的容颜,这句诗描写的是唐代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杨贵妃,今天我们就借这句描写美女的诗来探讨如何润色修改文章,用生动描写为我们的文章化妆,让她更赏心悦目。 二、红杏枝头春意闹——点评习作 我们以一个学生的习作为例,探讨润色修改的方法。 发令枪一响,我就飞快地跑了出去。 跑到半程,我体力渐渐不支。突然,身边有人超了过去。“怎么办?就这样输了吗?我不甘心,我不能放弃!”我咬着牙,一步步艰难地冲向终点。 一步,两步,三步……终于到终点了! 1. 点评习作:从描写的角度对这个赛跑片段进行点评,你如何进行润色修改 三、一枝红杏出墙来——合作展示 学法指导: 1. 将你的修改意见与ppt 中的修改意见作比较,归纳出共同点。 2.老师在学生评改、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升格指导。 (1)拟声着色(PPT) 修改前:发令枪一响,我就飞快地跑了出去。 修改后:“砰!”发令枪声穿过我的耳膜,猩红色的跑道上,站在洁白起跑线上的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了出去。 暂停屏幕,在任务单上按要求填空。 “咔嚓、咣哧,咔嚓、咣哧……”干燥的空气似乎凝固了起来,只有自行车机械间缓慢摩擦发出的声音,单调却格外有穿透性,仿佛凶猛的烈兽在撕咬食物。我不禁加快了蹬车的速度,握着手把的手心也沁出了细汗。“沙——”早己立过秋的天气,半黄杂枯绿的残叶被冷风撩动了,在空中打了几个回旋,不情愿地歪斜,倒在灰白的水泥路上。 “喵呜——” 一声锐耳猫叫,划破夜的寂静,刺人心尖,我心里不禁浮想联翩各种画风诡异的场景。 暂停屏幕,在任务单上划出体现“拟声着色”的语句,并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拟声词。 师:我们描写时要善于描摹声响,咱班这位同学写夜归的片段,就巧妙地嵌入了“咔嚓、咣哧”等拟声词,有力地烘托了自己惶恐不安的心情。描摹声响,可以让文章更有立体感,让读者身临其境。比如我们描摹跑步时:“呼哧呼哧”,我的喘息声越来越粗重,这样写就增强了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我们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声响。师:鞭炮声,生:噼里啪啦;师:雨声,生:滴滴答答;师:鸟叫声,生:叽叽喳喳;师:碎裂声,生:稀里哗啦…… 我们还要善于描摹色彩,这个夜归的片段,就巧妙地嵌入了“灰白色”、“半黄杂枯绿”等词语,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 (2)个性动作(PPT) 老舍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来。”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具体的表现。比如这两个片段,描写对象不同,运用动词的方式也不同。 老人的动作: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少年的动作:站在洁白的起跑线上,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了出去。躬身,前倾, 抬腿,跨步,摆臂,我瞬间做完了一系列的起跑动作,双脚急速地交替向前。 ①学法指导:听朗读朱自清《背影》片段,概括:这是位怎样的老人? 肥胖迟缓爱子情深的老人,作者在父亲的动作前加了修饰语“蹒跚地”、 “慢慢”等词,强化了父亲动作的迟缓。 ②拓展小练笔:动词的运用要符合描写对象的个性特点。我们想像一下:如果你来翻越那铁道边的栏杆,你会怎么做?请你描述一下。 暂停屏幕,写出你描述的内容。 学生:我双手抓住栏杆,用力一撑,双腿就势一抬,“嗖”地越了过去。 从你的描述看,你是位怎样的少年? 动作敏捷昂扬向上的少年,作者将翻阅栏杆分解为若干连贯的动作,并以动词列出,读起来有节奏感,更能体现少年的活力。 点评:同样是翻越栏杆,老人和少年的动作有明显的区别,我们要以个性化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不同的性格、精神特点。 (3)感官融合(PPT) 这种描写方法,经常运用于写景,我们以名家的片段来进行具体分析。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学法指导:朗读朱自清《春》片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些感官的角度来写景?暂停屏幕,在任务单上作批注。 ②请你从多感官融合(嗅觉、视觉、幻觉等)的角度续写跑步的一个细节。 汗水从后背像蚯蚓似的蜿蜒而下,运动衫黏裹着前胸后背(触觉);额头的汗水滑落到嘴角,舌尖舔一下,咸咸的(味觉),就像我此刻艰难前行的心情…… 暂停屏幕,在任务单上写出你描述的内容,并对比屏幕上的示例,再次修改升格后,读一读。 我掀起运动衫抹了下脸,一股酸腥气侵入鼻息(嗅觉)。此刻,一个铁塔似的身影急速地从我身边飞掠过去(视觉)。啊,我被反超了!我一下子心慌意乱:认输吗?放弃吗?为了这次运动会,我准备了许久,妈妈掐秒表,爸爸还陪跑!我仿佛看到了同学们复杂的目光:惋惜、急切、失望……(幻觉) (4)情境渲染(PPT) 学法指导:我们在写人记事时,还要适当融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暂停屏幕,朗读如下片段: 秋风从我耳边呼呼而过,掀起我的号码牌,灌进我的衣领,我的运动衫鼓胀起来,像大海里劈波斩浪的一叶白帆。 阳光微微地拨开云雾,透出阳光,照耀在同学们兴奋的脸上,显得格外红润,阴沉沉的天空下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读完后,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渲染气氛及烘托人物形象的? 师:这位同学描写了跑步时的阳光、风,渲染了热烈的气氛,烘托了一位锐意进取的少年形象。 ⑤侧面烘托(PPT) 我们在写人记事时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烘托描写主体的特点,使其更鲜明突出。如小婷同学的作文片段: “加油!加油!6班加油!”一声声助威,激励了我。眼睛一瞥,只见咱班的同学站在赛道旁,跳动,拍手,脸上笑开了花,声音也分外响亮:“快跑!向前冲!” 顿时,我燃烧了斗志,如加了助力的火箭一般。 这种方法大家在平时的作文中运用得比较熟练。为你们点赞! 3.学生归纳生动描写的方法并完成任务单,教师板书总结。 为了让板书更有意境和画面感,简笔画一棵树,两朵云。 教师:我们的文章就是一棵树,我们要用生动描写的各种方法让这棵树枝繁叶茂。其实,润色修改时,生动描写的方法不止我们今天归纳的这些,这里的两朵云上留白,供大家课后研习补充。 4.学生依照板书再次对习作进行修改升格,学生展示最终的修改成果。 四、春色满园关不住——延展画面 学生根据以上归纳的方法,生动描写画面。 为了检验今天的学习效果,请大家看一个小视频,看完后,请选择板书上的一两个方法,对看到的画面进行描绘。以下两个标题任选一个进行课内练笔,完成任务单。 1.运动会开幕式 (视频) 2.赛跑 示例(学生修改的赛跑片段): 近了!近了!终点近在眼前!白亮的日光,干热的风,扑面而来!我双腿爆发力,一个箭步跨过白色的终点线,耶!我成功了! 我随着惯性踉跄了几步,终于停了下来。我大口喘着粗气,双腿绵软,同学搀扶我坐下。我顺势无力地伏趴在跑道上,猩红的塑胶地面厚实温热,似乎还有我汗湿的气息。同学们的喝彩声在我的耳边炸开。此刻,我内心的喜悦像鞭炮一样噼叭作响!我闭上眼睛,如释重负!秋天白亮亮的阳光热烈地抚摸我的湿漉的后背、汗津的臂膀、濡湿的头发…… 五、结束语:我们今天的作文课一直在强调为文章化妆,其实,我们书写的每一笔都在为生命化妆,我有三句话和各位分享,学生齐读: 为文章化妆,抒写花一样的美文; 为精神化妆,拔节树一样的青春; 为生命化妆,升华云一样的心志。 最后祝愿大家文采飞扬,飞越这青春的花园,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