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七年级练习(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七年级练习(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15: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七年级练习(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dàn的狂风……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嗥鸣( ) ②怪dàn( ) ③斑lán( )
(2)下面与“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情”抒情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他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
二、综合性学习
2.七(一)班拟开展“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邀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友”字是根据它的意义而造出来的,请你根据上面“友”字的演变过程,推测出古人创造“友”字的意义。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4.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位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儿空闲时间,他就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木箱里,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几乎还是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了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的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儿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粗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做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儿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⑾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渐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有删改)
5.第⑦段开头写道:“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为何“震惊”。
6.文章主要写胡老师,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小雨”?
7.品析文章⑧——⑩段,说说这几段文字在表达上的妙处。
8.任选以下一则链接材料,联系本文,谈谈你对“普通人”的理解和感受。
材料一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一节选自杨绛《老王》
材料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一袁枚《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对于一班鄙薄技术 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节选)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白求恩的伟大精神表现在对待工作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两方面。
B.作者批评了某些共产党员斤斤计较的工作态度和对人民漠不关心的不良作风。
C.作者认为那些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的共产党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作者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对医疗技术的追求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10.《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语言既要有逻辑力量,又要有感染力。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文字任选其中一处作批注。
五、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元方入门不顾。( )
(4)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乙)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富数千头,谷数万斜,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院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
1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
15.(1)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2)甲、乙两文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诫子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亮)
B.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C.淫慢则不能励精 (振奋)
D.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1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C.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B.“静以修身”强调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
D.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六、名著阅读
19.弯弯同学在小说专题探究活动中发现,古典小说有一种情节设计叫“三复情节”。请你一起完成探究卡片。
探究专题 古典小说中“三复情节”设计特色
艺术特色 一、“三复情节”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过程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 二、“三复乃见作者用心”,“三复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有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
阅读实践 (1)下列小说中的情节,能体现艺术特色一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中正寝”中严监生临终前伸出二指引三问。 B.《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中鲁智深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 C.《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白骨精三次设计捉拿唐僧。 (2)请从甲、乙、丙中任选一例,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三复情节”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甲】《西游记》中的“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乙】《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丙】《儒林外史》中的“周学道三阅范进卷”
拓展发现 (3)有人说:《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对古典小说中的“三复情节”有继承、有创新。你同意吗?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七、作文
20.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 háo 诞 斓
(2)A
2.从甲骨文到小篆,看上去都是两只手在一起的形状,由此推测古人造“友”的意义是指两人都伸出一只手,紧紧相握,表示以手相助,关系紧密,友谊深厚,感情真挚。(意对即可)
3.A 4.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更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5.胡老师非常普通,甚至让“我”和其他一些同事有些瞧不起。但“我”没想到他的木箱子中保存的是他一直以来教学的心得,他在临死前还惦记着要完成自己未竟的整理工作。他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令“我”深感意外和震惊,使“我”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6.胡老师虽然平凡普通,但在被人轻视和遭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依然坚定而执着地热爱着教育事业,这和“小雨”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的特点极为相似。文中描写“小雨”,烘托和赞美了胡老师平凡中的不凡。 7.文章⑧一⑩段都是独句成段,又都采用了疑问句的形式。作者通过步步追向,催人思考对待“普通”应有的态度,强调人们应该看到“普通”的伟大,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并为其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 8.示例:在我身边,有许多像胡老师和老王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或许贫困,或许卑微,但依然恪尽职守,从不自暴自弃,正是他们构筑了社会的根基,他们值得我们尊重和赞美。
9.C 10.“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无不为之感动”,双重否定句的再次运用,极其有力地强调了说起白求恩,每一个人都感动的事实,感情真挚,极富表现力和说服力。
11. 约定 才 回头看 离开 12.(1)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2)到了正午还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 13.C 14.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5.(1)因为马援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2)甲文:做人要诚实守信,对人要有礼貌。乙文:做人要志向坚定,乐于助人,不过分注重钱财。(言之有理则可)
16.A 17.A 18.B
19.(1)C
(2)示例1:选择【甲】。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得到的却是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又设计变身为牛魔王得到真扇,在被牛魔王变作猪八戒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真扇。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孙悟空的机智聪明、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以及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人物形象。
示例2:选择【乙】。第一次攻打祝家庄,宋江不明敌情贸然进攻,险些全军覆没;第二次先派石秀探路,又离间了扈、李、祝三家,但因祝家庄坚固而失败;第三次使用里应外合才攻下祝家庄。这一过程体现出宋江遇挫不馁的沉着与坚韧,善于观察与反思的智慧与果断。
示例3:选择【丙】。第一次周进用心用意地看了范进的文章心理很不喜欢,认为文章很不好;第二次出于对范进的可怜,于是从头至尾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第三次看完觉得范进的文章是天地间之至文,圈点后取了第一名。这一过程体现了出周进的秉性忠厚,迂而不恶。
(3)同意。有继承,体现在祥子的三起三落具有“三复情节”的特点。分别是: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攒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车;一落是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破灭;二起是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是干包月时,祥子的买车钱被孙侦探骗去,理想第二次破灭;三起是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三落是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卖车为虎妞置办丧事。有创新的是:甲、乙、丙三处情节都以人物的成功收尾,而祥子以失败告终,更好地突出了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小说主题。
20.范文:
我感恩,我幸福
经常有人问我:“你妈妈最常唠叨的一句话是什么?”我总是笑而不语,因为我不用想都知道,那句常萦绕在我耳边,让我听得有些烦躁、有些无奈的最普通的一句话:多喝水,别上火,你嗓子不好。
从小到大,我的嗓子一直不好,扁桃体经常发炎,也经常发烧。在我小时候最深、最多的记忆便是妈妈带着我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医院。直到我十岁那年,因为我的扁桃体已经达到三度肿大再也无法恢复,我在中心医院做了扁桃体摘除手术。本以为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嗓子发炎和发烧了,可是直到现在,我只要缺水或者大声喊的时间太长,我的嗓子还是会发炎。正因为如此,妈妈总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重复地唠叨着那句话。“妈妈真得好烦啊!”我时常在心里这么想。
现在我已经上初一了,已经是一个一米七的大小伙子了,但在每天上学的路上,妈妈依旧不厌其烦地唠叨着那句话,丝毫不顾忌在我的身旁还有一个同班级的女生,这让我很没有面子,更让我感觉妈妈好烦。
直到前几天,一个下雪的早晨发生了一件小事,才让我体会到了妈妈的用心良苦,也让我重新体会那句极为厌烦的唠叨。
下了两天雪的路面,结了冰,很滑,而妈妈开车的技术也很差,好不容易才把我送到了学校门口,在我下车准备上学的时候发现我又忘记带水壶了。我对妈妈说:“刚刚下过雪,天气也不是很干燥,路上滑太危险了,你就别再来给我送水壶了。”因为我了解妈妈,我每次忘记带水壶,她都会不嫌麻烦地给我送到学校,她怕我缺水。
吃完早饭准备上课的时候,贾老师让我去学校门口取水壶。我知道妈妈还是来了。当我看到学校门口冻得哆嗦的妈妈站在雪地里的时候,我忽然感受到那个手里捧着的水壶对于妈妈来说是多么得宝贵,因为它可以让她的孩子嗓子不缺水,少发炎,少受一次病痛的折磨,哪怕自己冒着危险开车“溜着冰”跑一趟,至少她的心可以放下了——不用担心孩子缺水而嗓子发炎。
当我接过水壶的时候,妈妈又开口准备唠叨那句话:多喝水……
“多喝水,别上火,我嗓子不好。”我打断了她,我接着说:“妈妈,我知道了。”
妈妈笑了,是幸福的笑,我也笑了,是感恩的笑!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感恩,所以我幸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