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能从多角度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认识简单原电池的结构,初步构建原电池模型。
3、通过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探究,体会“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认知模式,发展探究能力。
4、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的特点。
火力发电厂
思考:我们的教室用电是如何产生的?
二、化学反应与电能
1.火力发电——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
化学能(燃料)
燃烧
热能
蒸汽轮机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关键:燃烧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
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发电类型,但清洁能源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我国发电结构
①使用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CO等)及粉尘,污染环境;
③能量经过多次转化,能量利用率低。
思考:火力发电有什么缺点?
化学能(燃料)
燃烧
热能
蒸汽
轮机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直接
【学习任务一】原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化学电池(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实验探究】实验6-3 探究电流的形成过程
实验 步骤 步骤1:将锌片和 铜片插入盛有稀 硫酸的烧杯中 步骤2:用导线连接 锌片和铜片 步骤3:用导线在锌片和
铜片之间串联个电流表
实验 装置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铜片:没有气泡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有气泡产生
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铜片上产生气泡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有气泡产生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锌片与铜片相连时,有电流产生,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u ㈩
Zn㈠
-
-
-
Zn2+
H+
H+
e-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
SO42-
总反应式:Zn +2 H+ = Zn2+ + H2 ↑
微观探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电势差
外电路电子的定向移动
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
负极
正极
Zn-2e-=Zn2+
2H++2e-=H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阳离子
正极
阴离子
负极
电势较低
电势较高
根据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二】的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如下实验:
【学习任务二】
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实验序号 第一组:实验①②③④
实验装置
①  ② ③  ④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一
①能 ②能 ③不能 ④不能
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等)
不能 能 能
两极必须插在电解质溶液中
实验序号 第二组:实验⑤⑥⑦
实验装置
⑤     ⑥     ⑦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二
实验序号 第三组:实验⑧⑨
实验装置  
⑧  ⑨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三
能 不能
两极与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序号 第四组:实验⑩
实验装置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四
必须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不能
C
Cu
NaOH溶液
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①一般要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前提)
②一般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
③电解质溶液
④形成闭合回路
(两极一液成回路 )
模型建构
(3)在以上实验探究结果,电池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有哪些?
例题、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①②③⑦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⑦
A
学以致用
近年来野外生存的真人秀节目在各大卫视频繁播放。某节目中野外生存达人用一个柠檬、一排铜钉和一排锌钉制作的水果电池用于野外生火。
【素养提升】
目的: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和制作水果电池,
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用品:水果(苹果、柑橘、柠檬等),铜片、铝片、
导线、小型用电器(发光二极管、电子音乐
卡芯、数字表),电流表。
思考 :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原电池装置的生活应用
一次电池:放电后不能再次充电的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法逆向进行),如锌锰干电池。
二次电池:放电后可再次充电的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再充电时可逆向进行),如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学习任务三】
原电池装置的生活应用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优点 体积小、便于携带 环保、可多次反复利用、
自放电能力强
缺点 自放电能力小 需携带充电工具、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新型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和氧化剂(如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
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
垃圾分类,电池回收,环境保护,从你我做起!
自主总结
生活中常见电源的特点
作业布置:
每个小组查找一种新型电池的信息(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 合作撰写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