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 2021-2022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
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1 .古王国时期是埃及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这期间,埃及最终完成和巩
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专制王权发展到顶峰。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尼罗河哺育埃及 B .金字塔的修建 C .象形文字的产生 D .太阳历的产生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儿子打他的父亲,应砍掉他的手。而且没有关于成年年
龄的规定,因此父亲只要活着,他的家长权威就存在。父亲无力偿还债务时,不仅可以
将自己的奴隶,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成员送给债主抵债。以上文字意在说明( )
A .古巴比伦社会非常残忍 B .古巴比伦社会盛行奴隶制
C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权威 D .古巴比伦男子对妻子、儿女有绝对的
权威
3 .下面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 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实验。“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的人应是雅典
的 ( )
A .奴隶 B .妇女 C .成年男性公民 D .外邦移民
4 .罗马帝国晚期, 由于奴隶处境越来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
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上述表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 )
A .政治危机 B .经济危机 C .军事失利 D .外族入侵
试卷第 1页,共 7页
5 .图像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
图像史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代罗马法制
D .古印度文明
6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 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土地封赐为
纽带的封建制度。这段话旨在说明( )
A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倒退 B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新的文明
C .法兰克王国是罗马帝国的延续 D .血缘是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
7 .中世纪欧洲有一句谚语:“ 只要你乐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欧洲中世纪庄
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
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 . 自给自足的特点明显 B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8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研究资料摘录,他所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11 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城; 12- 13 世纪,法国巴黎、英国牛津;四个学科:神学、文艺、法律、医学;讲课与辩论; 突破了教会对思想和文化的垄断。
A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B .中世纪教会势力的发展
C .中世纪庄园的兴起
D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9 .12 世纪初,琅城居民募集金钱交给控制城市的主教(也是领主),获得主教对市民
试卷第 2页,共 7页
自选市长和市政官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 )
A .城市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B .城市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
C .主教肆意对市民进行盘剥 D .市民不能用暴力方式抗争
10.它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的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它屹立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 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但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
它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1.日本文化史上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
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一时期称为“唐风时代” 。该时代的
到来与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有关,该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彼得一世改革 D .孝文帝改革
12 .下图体现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之一是( )
A .文学成就巨大 B .沟通东西方文明 C .科技水平先进 D .保存了大量古
籍
13 .诗人但丁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
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
A .肯定封建的门第 B .复兴了希腊文化
C .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D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14 .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 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 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
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庄园经济 B .手工作坊 C .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
试卷第 3页,共 7页
15 .贾雷德 · 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指出:“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 伦布来到后的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 … …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 .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B .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C .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 .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16.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
年英国史学家盖伊 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
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
是
A .君主权力受限 B .文艺复兴深入 C .工业革命展开 D .社会经济衰退
17 .“ 1764 年,英国通过‘食糖法’,对输入北美的食糖、糖浆、咖啡、丝绸、棉布等商 品课以重税,同时规定英国需要的木材、皮革商品,殖民地只能输往英国。”这可以用
来分析
A .独立战争的原因 B .南北战争的背景 C .三角贸易的影响 D .工业革命的影
响
18 .杰斐逊(1743 年— 1826 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
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
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 )
A .民主制与法制 B .总统制与国会制
C .共和制与法制 D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
19.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剌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 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
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启蒙思想的宣传 B .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三级会议的召开
20 .“法国用刺刀加速了欧洲的近代化,因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 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一评
价
A .揭示了拿破仑对外战争带来的灾难
B .忽视了拿破仑外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
C .全面、公正地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试卷第 4页,共 7页
(
二、综合题
)
D .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
21 .《全球通史》写道:“在欧洲,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 国。它们都通过革命颁布了法律文献,确立了新的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趋势,并以强有
力的姿态展露在世界的前面。”当中“ 时代的趋势”是指( )
A .君主立宪制的流行B .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 C .民主制度的确
立 D .殖民扩张的开始
22 .下图是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 1959 年)。其中从 A 点到 B 点的上升趋势
主要得益于( )
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三角贸易 D .圈地运动
23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
的成分, 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 .城市商人手工业者精英分子 B .倒幕运动的新兴地主代表
C .法国启蒙运动的积极分子 D .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24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
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试卷第 5页,共 7页
材料一:上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 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
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创新之船】
材料二:上图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特号 ”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 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而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特号 ”轮船于 1807 年 8 月 17 日在
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罪恶之船】
材料三:上图分别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运奴船船舱和抵港的情景。英国船运业 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 “我们的港口是靠*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
的, 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哥伦布航海之船”到达了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哥
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克莱蒙特号”轮船的发明背景关联到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同一时代交 通领域中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及发明者。结合材料谈谈,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这些运奴船的出发地是哪里?材料三中英国作家的话揭示出“奴隶贸易”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材料中的“船”分别代表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请你选择
其中一只“船” ,说明它承载了怎样的兴衰荣辱。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与非洲
试卷第 6页,共 7页
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
请回答:
(1)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贡献巨大,列举两例。你如何客观看待亚历山大的东征行为?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价值观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试卷第 7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 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B 项正确;尼 罗河哺育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太阳历的产生不能“埃及最终完成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专制王权发展到顶峰。”这一观点,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 .D
【详解】根据材料“ … … 因此父亲只要活着,他的家长权威就存在。父亲无力偿还债务时 … … 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成员送给债主抵债”可知,古巴比伦男子对妻子、儿女有绝对的权威, D 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社会的残忍,排除 A 项;古巴比伦社会盛行奴隶制不是材料的主 旨,排除 B 项;材料无法说明《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权威,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C
【详解】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当时的雅典,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都被排斥在外。AB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4 .B
【详解】根据题干“罗马帝国晚期,… …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 , 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 可知,反映了罗马帝国因为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经济危机,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危机、
军事失利、外族入侵的内容,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5 .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和雅典卫城遗址反映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亚 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故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古希腊文明,故 A 符合题意;BCD 表述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A。
6 .B
【详解】根据材料“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 王国 … … ,逐渐形成了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及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新的文明,逐渐形成封建制度,B 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西罗马帝国 的灭亡是历史的倒退,排除 A 项;法兰克王国是罗马帝国的延续,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土地,而不是血缘,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A
答案第 1页,共 7页
【详解】根据材料“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鞋帽衣服 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里生产 的物品可以满足居民的各项生活所需,反映了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A 项正 确;西欧庄园是封建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不符史实,排除 B 项;材料不能反映“促进
欧洲城市兴起” ,排除 C 项;材料未描述“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 .D
【详解】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 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
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项符合题意;
ABC 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9 .B
【详解】根据材料“琅城居民募集金钱交给控制城市的主教(也是领主),获得主教对市民自 选市长和市政官员的许可”及所学可知,城市通过赎买的手段获得自治权,B 项正确;城市 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与材料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主教肆意对市民进行盘剥, 排除 C 项;市民不能用暴力方式抗争,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C
【详解】根据题干“它是亚欧中世纪文明 … … 它屹立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 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但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它还具有明显的 罗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这里的“它”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 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C 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与建立在公元前 4 世纪,与 “亚欧中世纪文明”不符,排除 AB 项;阿拉伯帝国与题干“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它还具有明
显的罗马因素”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 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 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及所学可知,从 646 年开始, 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仿效唐朝的典
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A 项正确;明治维新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
排除 B 项;彼得一世改革是 18 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向西方学习进行
的改革,排除 C 项;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的改革,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 .B
答案第 2页,共 7页
【详解】根据图片及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
拉伯人传入欧洲的。B 项正确;A 、C 、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 、C 、D 项。故选 B 项。
13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但丁和彼特拉克的话可知,二者都强调个人的作用,文艺复兴 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 项正确。但丁和彼特拉克都否定了封建 门第,认为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排除 A 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并没有否定封建门第,文 艺复兴也并非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人文主义, 排除 B 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即人文主义,并未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
作用和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4 .D
【详解】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 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依据题干关键信息“ 一些有经 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5 .B
【详解】根据材料“ 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 … …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及所学可知,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疾病的传播,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的交流,贸易中心的转移,资
本的原始积累,排除 A 、C 、D 项。故选 B 项。
16 .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 发生相应变化”“ 1691 年英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 年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 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导致国王财力不足,所以出现了材料中审美观念的变化。B 项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C 项工业革命在 18 世纪 60 年代在英国开展;D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选 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和时间 1691 年, 由此可以联想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限制了王权,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第 3页,共 7页
17 .A
【详解】题干反映了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 济的发展。导致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再联系时间信息“ 1764 年” ,说 明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故选 A;南北战争是时间为 1861— 1864 年,排除 B;材料内容与三角贸易不符,排除 C;英国工
业革命完成于 19 世纪上半期,D 错误。
18 .D
【详解】根据材料“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可知,1787 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 总统,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材料“实现中央与 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可知,1787 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力,地方各州保留一定的 权力,体现了联邦制,D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制、共和制,排除 A 、C 项;美国总统 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总统制并不能反映分权,排除 B 项。故选 D 项。
19 .B
【详解】根据材料“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 可和政治权力”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B 正确;启蒙思想 的宣传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A 项;财政危机加剧是其中 一个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C 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故
排除 D 项。故选 B。
20 .D
【详解】材料中“拿破仑在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基本原则,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 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 ,反映了拿破仑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打击了欧洲 的封建势力。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D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及拿 破仑对外战争带来的灾难,A 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 极作用,B 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及拿破仑对外战争带来的灾难,C 表述错误,不符合题
意。所以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D。
【点睛】重点识记拿破仑的事迹并进行评价。
21 .C
【详解】根据题干“在欧洲,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它们 都通过革命颁布了法律文献,确立了新的制度 …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北美通过独立战争,美国诞生。通过制定 1787 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
答案第 4页,共 7页
和制度,故“ 时代趋势”是民主制度的确立,C 项正确;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与“君主立宪 制的流行”不符,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 资本主义国家 的崛起”不符,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英、美的殖民扩张的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2 .A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 1959 年)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 中的 AB 段,正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城 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超过农村人口。A 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 1640 年,排除 B 项;三角贸易的时间是 16 世纪到时 19 世纪,排除 C 项;圈地运动开始于 13- 14 世纪时,
15 世纪最后 30 多年最兴盛,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3 .D
【详解】根据材料“ … …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 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及所学可得出,他应该是马克思。马克思是共产主义运动 的精神领袖。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D 项正确;A 、B 、C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A 、B 、C 项。故选
D 项。
24 .(1)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
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第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斯蒂芬森。影响: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社会
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非洲。影响: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4)探索之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但给美洲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带来了灾难。
创新之船: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西方对东方的进一步侵略扩
张,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罪恶之船:罪恶的“三角贸易”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
力,是非洲的灾难。
答案第 5页,共 7页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哥伦布航海之船”发现美洲大陆;根据材料“在这以前,只有 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 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 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
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根据所学知识,“克莱蒙号”轮船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革新方面的成就;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交通领域中的另一重大发明是:1825 年英国人斯蒂 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根据所学知识,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根据材料“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 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结合所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三角贸易。从 16 世纪起,欧洲殖 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 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 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故材料三中这些运奴船的出发地是非洲。根 据材料“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 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
我们事业的基础。”揭示出“奴隶贸易”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4)根据“探索之船”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但给 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根据“创新之船”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 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西方对东方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工业革命完成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根据“罪恶之船”结合所学知识,罪恶的“三角贸易”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
发展,却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是非洲的灾难。
25 .(1)阿拉伯文化举例:阿拉伯数字,代数学,《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
看待亚历山大东征行为: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 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
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2)观点一:文明的交流方式具有多样性。
观点二:在古代世界,暴力扩张与和平往来都曾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
特别注意:学生的论点表述必须注意价值观正确,不能出现价值观问题。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对世界文化贡献有阿拉伯数字,代数学,《医学集成》,
答案第 6页,共 7页
《医典》,《天方夜谭》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 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
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2)本题是小论文题,主要观点明确,价值观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 材料“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 玄奘西行”可归纳出观点一:文 明的交流方式具有多样性。 根据“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 玄奘西行” 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如: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 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 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 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 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 的促进作用。贞观初年,玄奘历经艰辛到达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经,前后十七年,并长期 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翻译经书工作,为中国佛教的 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他的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从不同层面、不同 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 献。现代文明交流既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 的外来文化等。学生根据材料也可得出其它的观点,如:观点二:在古代世界,暴力扩张与
和平往来都曾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根据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述即可。
答案第 7页,共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