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 2021-2022 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1 .古埃及人通过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的关系而制定了每年 365 天的太阳历,成 为后来古罗马“儒略历” 的蓝本;又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河水退去后两岸土
地而发展了数学。这反映了( )
A .古埃及人具有科学研究的天赋
B .古埃及人相信科学不迷信神灵
C .古埃及从农业生产中发展科学
D .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科学中心
2 .《梨俱吠陀》诗:“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 … …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
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首诗( )
A .证明了人类如何产生 B .反映了种姓制度的等级性
C .描述佛教的等级制度 D .阐释了伊斯兰教的顺从性
3.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
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 1页,共 7页
A .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 .反映了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 .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 .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4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 “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
A .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5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很多政治权利,下列不
属于平民斗争成果的是( )
A .平民选出自己的保民官 B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 .平民可以担任国家官职 D .“元首制” 的设立
6 .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
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 .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 .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中世纪世俗王权一直高于教权
B 克洛维保留了罗马大地主土地 克洛维只依靠罗马大地主进行统治
试卷第 2页,共 7页
C 封臣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 服兵役是封臣对封君的唯一义务
D 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礼 罗马教会在查理曼帝国的地位提高
A .A B .B C .C D .D
8.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 实际上都是‘舶来品’。 … … 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
己独特的文明。”下列事件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A .建立庄园 B .大化改新 C .幕府统治 D .倒幕运动
9 .“ 1453 年 5 月 29 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
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 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 11 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
中心。”材料主要是( )
A .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 .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C .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 .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0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 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 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学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 ;此 后该校还经常 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
纪大学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1.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 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 年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著有《医学集成》一书 ④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2.为了使信徒们不至于被异端思想所迷惑而走上怀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会在自己开 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 … …而天文、
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这反映了
A .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基督教教义 B .近代科学的建立强化了教会权威
试卷第 3页,共 7页
C .基督教神学客观推动近代科学建立 D .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13 .中世纪法国多数基督教神学家认为游戏是“魔鬼的礼物” ,除个别技巧类游戏外,原 则上反对游戏。但从 15 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宗教肖像画
之中,游戏也成为纯真乃至圣洁的象征。这一变化的发生是由于
A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 .新航路开辟人们热衷探险活动
C .启蒙思想对科学和理性的追求 D .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已被推翻
14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B .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 .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 .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15 .“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是国民普遍感觉他们有 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支持政府的海外
战争。”这段材料强调了英国崛起的( )
A .市场因素 B .思想因素 C .制度因素 D .科技因素
16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 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哪一事件最能体现伏尔泰这
句话中表现出的政治主张( )
A .召开三级会议 社会矛盾激化 B .制定 1791 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C .处死路易十六 废除君主制 D .雅各宾派专政 采取恐怖政策
17 .18 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 世纪末,服饰趋向朴素、简洁,
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不少上流女性以穿“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 B .人文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
C .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D .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18 .1817 年和 1822 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 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项目:1936 年总统签署《防
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这反映了美国
试卷第 4页,共 7页
(
二、综合题
)
A .决策过程混乱效率低下 B .联邦政府与各州的博弈
C .联邦政府权力扩张趋势 D .立法权行政权相互制约
19 .对如图所示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D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20 .1808 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
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
A .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 B .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
C .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 D .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21 .以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很快明白季节、 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 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种时间观念的变化与什么制度的产
生有关( )
A .行会制度 B .工场制度 C .工厂制度 D .工会制度
22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总结:“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 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到决定作用。”马克思意在说
明( )
A .工人数量少使革命难以成功 B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待检验 D .巴黎公社失败于没国际支援
23.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
历史事务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6~17 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等作品
B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邀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 .1775~1783 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1825 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试卷第 5页,共 7页
24.世界历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各地区文化从相对独立发展到互相交流、融合乃至激烈
的交锋。在这一过程中,战争、贸易和人口迁徙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佛教原先的规定,是不许雕刻佛像的,只许用佛行事做象征性的纪念, 如在佛生前行过之处刻一脚印,说法处刻一法轮或菩提树形等等。……从阿育王时代(孔 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324 年建立),逐渐也有希腊人信佛,他们原有崇拜偶像的习惯。 觉得不能不有个佛像,尽管印度人不许刻像,他们那里还是刻了。到公元 1 世纪,佛像
雕刻开始大量出现。
——改编自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材料二:
材料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 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 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
付他们的主人和新环境的同时,保持着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 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等著《现代拉丁美洲》 (1)材料一旨在说明哪一地区的文化对佛教文化产生影响?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影响 体现在佛教文化的哪一方面?这种影响与公元前四世纪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并试举一
例性质与此相似的影响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2)请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的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所学分析图二时期的贸
易对美洲人口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分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对美洲采取什么样的文化政策?请举出 今天美洲文化依然受到“伊比利亚文化”影响的证据。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奴隶继续保持
了自己的一些文化传统,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试卷第 6页,共 7页
(
三、论述题
)
评卷人 得分
25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请从图示中任选两部法律文献简要阐述其内容和意义。
(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论证充分。
试卷第 7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古埃及人通过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的关系而制定了每年 365 天的太阳历” ,“ 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河水退去后两岸土地而发展了数学” ,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从农业生产中发展科学。C 项正确;ABD 项不符合史
实,可排除。故选 C 项。
2 .B
【详解】题干源自古印度神话。神话中指出,由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由双臂生出刹帝 利,由腿生出吠舍,由脚生出首陀罗,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 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B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证明了人类如何 产生,A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佛教,C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伊斯兰教,D 排除。故选择 B。
3 .B
【详解】依据题干“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 律” 以及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 比法典,这部法典反映了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 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B 项符合题意;汉谟拉比
法典不是古埃及和古印度以及故希腊的文明,A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 .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 自然环境形成了‘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 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 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 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A 项正 确;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完全
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都不符合史实,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5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元首制” 的设立不属于平民斗争成果。D 项符合题意;古代罗
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平民与贵族展开激烈斗争,平民取得了胜利,平民可以担任国家官职,
答案第 1页,共 7页
设立平民保民官,颁布了一部法律,使罗马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和保护,该法律是《十二
铜表法》。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6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 334 年-- 公元前 323 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 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促进了东 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 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
题意,故选 D。
7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00 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 “罗马人的皇帝” ,罗马教会在查理曼帝国的地位提高。因此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D 项,符合 题意;中世纪世俗王权一直高于教权,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克洛维只依靠罗马大地主 进行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
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B
【详解】根据材料“ 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 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646 年开始, 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 项正确; 日本建立庄园经济,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 日本幕府统治产生于十一世纪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倒幕运动是日本近代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明治维新前,在日本,以中下级 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中心在西南部经济较发达的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他们逐渐认 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 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点睛】
9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城市。1453 年,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
答案第 2页,共 7页
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 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B 项正确;西罗马帝国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阿拉伯帝国
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惋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A
【详解】中世纪由于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促进大学的出现。材料中“ 11 世纪时,此处 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说明了中世纪大学顺应了社会发展 的需要,A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世纪大学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排除 B 项;材料中 强调大学与商业发展关系,并不是说明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排除 C 项;材料没有说
明大学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由于遭到传统势力的反 对,穆罕默德于 622 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即穆斯林公社。这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 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 一。因此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①②④ 。B 项正确;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 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2 .C
【详解】题干的“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 释上帝创造的世界 … …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反映出基督 教神学客观推动近代科学建立,故 C 符合题意;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基督教教义违背了 材料的“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排除 A;近代科学的建立强
化了教会权威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B;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排除 D 。故选 C。
13 .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 … …游戏是魔鬼的礼物 … …游戏也成为纯真乃至圣洁的象征”可知, 游戏能怡情悦性,体现纯真,这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是人文主义,故 A 符合题意;新航路 开辟人们热衷探险活动,这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故 B 不符合题意;启蒙思想对科学 和理性的追求,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革命,故 C 不符合题意;经过法国大革命,法国的封
建等级制度已被推翻,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4 .A
答案第 3页,共 7页
【详解】15 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 好来往。1500 年前后的新航路的开辟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 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 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排除 BCD ,A 项正确。故选 A 项。
15 .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 ,结合所学可知,1688 年 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题干材料强调了英国崛起制度因素,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16 .B
【详解】根据“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 什么祖国了。”可知,伏尔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法国大革命 中“制定 1791 年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体现了伏尔泰的主张,故 B 项符合题意;召开三级会 议,与有道明君、 昏君统治无关,排除 A 项;“处死路易十六 废除君主” 的主张符合共和制 特征,但根据所学可知,法国伏尔泰赞成开明君主制,排除 C 项;雅各宾派专政 采取恐怖
政策,无法体现“有道明君治理”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7 .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 彰显封建宫廷的奢华之风;18 世纪后半期,法国爆发大革命,受大革命的影响,服饰趋向朴 素、简洁,且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这说明法国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 的冲击,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排除 A 项;材料时间与人文 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启蒙运动对服饰风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材料
的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8 .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联邦政府从不资助地方改善交通到允许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 建设防洪工程,这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扩张的趋势,C 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时间相隔甚 远,而且不是同一事件,因此无法得出决策过程混乱,效率低下的结论,排除 A;题干中未 提及各州的做法,排除 B;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国会对于总统做法的反应,无法得出相互制约,
排除 D。
答案第 4页,共 7页
19 .D
【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分析可知,1689 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1787 年,美国颁 布了《1787 年宪法》;1789 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804 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这些事件都推动了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D 项正确;美国属于美洲,不是欧洲,排除 A 项; 材料所给时间没有涉及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排除 B 项;材料中美国进行了反殖民斗争,而
不是殖民扩张,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0 .D
【详解】根据材料“ 1808 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 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 ,结合所学可知:材 料反映了 19 世纪初,英国棉布在印度孟买市场上占据优势。此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通过大机器生产出来的棉布,数量多、价格更便宜,对比印度传统手工棉布更具有竞争 优势,D 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印度开始工业革命,排除 A 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 连接为一个整体,排除 B 项;16 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初步确立海上霸权,17- 18 世纪又 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最终确立确立海上霸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1 .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因此这种时 间观念的变化与工厂制度的产生有关。C 项正确;行会制度,是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
业组织,排除 A 项;工场制度,与手工劳动相关,排除 B 项;工会制度与题干内容不符,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2 .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 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到决定作 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意在说明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B 项正确;工人数 量少使革命难以成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A 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待检验,与题干 内容没有联系,排除 C 项; 巴黎公社失败于没国际支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23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 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作出的分析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C 项正确;莎士比亚创作了
《哈姆雷特》等作品,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的历史事实,排除 A 项;1688
答案第 5页,共 7页
年英国议会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属于“光荣革命” 的历史事实,排除 B 项;1825 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属于工业革命期间的历史事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4 .(1)希腊地区。雕刻佛像方面。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2)主要商路由丝绸之路转变为三角贸易。黑人奴隶数量迅速增长,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
的发展。
(3)歧视土著文化的文化政策;拉丁美洲广泛使用拉丁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等。
【分析】(1)
材料一“从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324 年建立),逐渐也有希腊人信佛,他们 原有崇拜偶像的习惯” 旨在说明希腊地区的文化对佛教文化产生影响。根据材料一可知,这 一影响体现在佛教文化的雕刻佛像方面,这种影响与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有关,性质
与此相似的影响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有罗马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2)
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的贸易发生的变化是主要商路由亚欧之间的丝绸之路转变为欧洲、非洲、 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结合所学可知,图二时期的贸易对美洲人口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是黑人
奴隶数量迅速增长,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
根据材料三“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低劣”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对美洲 采取歧视土著文化的文化政策。今天美洲文化依然受到“伊比利亚文化”影响的证据是拉丁美 洲广泛使用拉丁语。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奴隶继续保持了自己的一些文化传统,这对我们的
启示是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
【点睛】
25 .(1)英国《权利法案》,内容:《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意义:《权利法案》标志着君立宪制的资产阶
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1954 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意义: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第
答案第 6页,共 7页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观点: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述: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实 行民主共和制。1954 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英国、法国长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阶级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民主共和制。因而说从专制到民主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详解】(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于 1689 年颁布了《权 利法案》。《权利法案》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 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 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标志着君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
利益的宪法。(任选两部法律文献简要阐述其内容和意义即可)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 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图示列举了较多法律文献,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法 律文献,可以选择它们的相同点及对世界外交的影响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拟定标题,再进 行分析回答。如:观点: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实 行君主专制制度,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民主共和制。1954 年《中国 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英国、法国长期实行君 主专制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民主共和制。因而说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第 7页,共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