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06: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生活的经验说出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归纳在选择交通时要考虑哪些要素。 2. 能以扬州为案例说明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其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生:阅读书本,找出交通运输的概念 【情景导入——扬州的兴起】 地处江苏省中部的扬州,南临长江,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至今近2500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成为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北宋时,扬州商业进一步繁荣,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元、明两代,随运河的几次整治,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迅速繁华起来。清代前期,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著名大城市之一。 生:简述大运河对扬州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为城市提供水源;为城市提供航运条件;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发达,人流物流集中,商贸往来频繁。) 师:我国的很多古都的繁盛都和水运有关 (展示图片,并展示长江模拟图) 生:说说在河流的哪些位置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呢 河流入海口;2.干支流交汇;3。内河航运的起点、终点) 【转承】除水运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例如: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师:展示图片并讲解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交通方式 总结:在古代,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南北方选择了不一样的交通方式,说明交通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 【转承】不仅在我国,在西方古代,重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离不开交通运输。 师:展示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 【转承】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也面临着变革,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 师:(用图片说明不同交通方式引起的时空压碎示意。)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到了现代,一共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生:阅读书本,说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运具 【转承】不同的交通方式特点也是不同的 生:同桌合作: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归纳其运输对象的特点。 【转承】面对不同种类的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生:说出下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荷兰到日本的500公斤鲜花运输 从阿根廷到英国的500吨牛肉运输 从山西到上海的5000吨煤炭运输 从水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镇)到温州的2吨皮革运输 从克拉玛依到上海的5000立方千米的天然气运输 师: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选择交通方式要结合起点和重点、运输货物的特点和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 总结: 【转承】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区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清代中叶以后政府政治日益昏暗,吏治腐败。从嘉庆年间起,因河政废弛,年久失修,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淤塞日甚”,沿岸城市的漕运受到影响,至光绪二十七年,河运遂停。 材料二:京沪铁路由原京山铁路京津段、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共同组成。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张之洞建议清政府修建吴淞至江宁的铁路。 材料三:由于列强的殖民侵略,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埠通商。 生:探究:结合材料信息,思考清代扬州衰落的原因 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河运停止;2.京沪铁路的修建,运速快,运量大,逐渐代替水运;3.通商口岸开通,航运地位提升) 【转承】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扬州由盛转衰,但同时也有城市,开始因铁路而发展起来。 师:展示材料和图片,并讲解我国的铁路布局(三横五纵) 生:根据铁路干线图,说说哪些城市可能因铁路繁盛。 【转承】铁路也在快速的发展,由开始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铁,所以,扬州也要抓住这次交通的变革,谋求新的发展机会。 师:展示材料: 京杭运河大规模疏浚,使古城扬州焕发青春。随连(连云港)淮(淮安)扬(扬州)镇(镇江)高速铁路修建,扬州将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生:高速铁路的建设对扬州重新崛起起到哪些积极的影响。(从交通布局、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角度) 师: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交通运输对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