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2 向心力-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6.2 向心力-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09: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2 向心力(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理解圆周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向心力的概念,知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科学思维: 1.能分析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2.能从合力与向心力的关系中认识匀速圆周运动。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实验,猜想向心力大小与物体质量、角速度、轨道半径的定性关系。 2.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优化。了解向心力演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用标尺显示的格数来表示向心力的大小,能设计表格并做好实验数据记录。 3.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向心力大小与物体的轨道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4.反思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能用控制变量、图表等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建立与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教学难点: 1.建立与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说明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那么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力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内容 思考与讨论:一个小球在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课本27页图 6.2-1)。用剪刀将细线剪断,小球还能做圆周运动吗?你认为使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力指向何方? (课本30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有一小物体在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图6.2-8)。 如果圆盘光滑,小物体还能做圆周运动吗?什么力对物体做圆周运动起了作用? 圆柱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匀速转动,小物体贴在转筒内壁上随转筒一起转动而不滑动。 波轮洗衣机中的脱水筒(课本41页图6-5)在脱水时,衣服紧贴在筒壁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竖直方向:Ff=G 水平方向:F合=FN 小球在细绳的作用下在空中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沿圆锥面旋转,就成了一个圆锥摆。 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用Fn表示)。 向心力不是一个真实力,由某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游乐场里有各种有趣的游戏节目。空中飞椅因其刺激性而深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飞椅与人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力?所受合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做一做:感受向心力 如图(课本28页)6.2-3所示,在绳子的一端拴一个小沙袋(或其他小物体),另一端握在手中。将手举过头顶,使沙袋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此时,沙袋所受的向心力近似等于手通过绳对沙袋的拉力。换用不同质量的沙袋,并改变沙袋转动的速度和绳的长度, 感受向心力的变化。 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实验1:用向心力演示器探究 匀速转动手柄1,可以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也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根据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 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向心力F和质量m、转动半径r以及角速度ω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下载视频观看。 实验2:用计算机和传感器探究 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 (二)力的大小 或 例题:(课本第30页练习与应用 3)如图6.2-8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是4rad/s。盘面上距离圆盘中心0.10m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0.10kg的小物体在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1)求小物体所受向心力的大小。 (2)关于小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甲、乙两人有不同意见;甲认为该向心力等于圆盘对小物体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乙认为小物体有向前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向后,而不是和运动方向垂直,因此向心力不可能由静摩擦力提供。你的意见是什么?说明理由。 解:(1) (2)甲的意见是正确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接触面运动的总趋势相反,假设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圆盘突然变得光滑,小物体因为惯性将会沿切线方向飞出。从相对运动的视角来看,小物体有相对圆盘沿半径方向向外运动的趋势,故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课堂小结: (一)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用Fn表示)。 向心力不是一个真实力,由某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二)向心力的大小 或 四、作业布置: (一)下载并完成“向心力(第一课时)作业练习”。 (二)下载并观看视频“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结合实验手册,做好学生实验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