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课题研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形成了许多动作习惯,其背后必定有相关物理原理的支撑。 2.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数据分析、实验检验、结论与启示。 3.了解光电门传感器和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知道现代技术融入物理实验。 4.通过研究人体动作的物理原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数据分析、实验检验、结论与启示。
教学难点: 1.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数据分析、实验检验、结论与启示。 2.了解光电门传感器和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知道现代技术融入物理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一】问题创设 引入课题 要把手上的水甩掉,人通常的甩手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的动作容易把水甩掉? 【教学任务二】对比实验 得出结论 生活当中常见的甩手动作:第一种手指弹,第二种手腕甩,第三种小臂旋,第四种大臂轮。通过比较甩掉相同的水量所需要的甩手动作的次数,得出大臂抡的甩水效果最好。
【教学任务三】频闪记录 模型建立
利用视频制作了手臂各部分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如下图,相邻两个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6s。从分析运动的视角看,人的上肢可以认为由上臂、前臂和手掌组成,结构简化为下图。可以看出,在甩手过程中,上臂以肩关节 O1为转动轴转动,此时肘关节 O2 在做圆周运动,圆心为 O1、半径为 r1 ;腕关节 O3 相对 O2 的运动,是以 O2 为圆心、r2为半径的圆周运动;手指上某水滴 P 相对腕关节的运动也是圆周运动,其圆心为 O3、半径为 r3。这样,P 点除了绕O3 做圆周运动之外,同时还叠加了 O3 相对 O2 的运动和 O2相对 O1 的运动,因此,P 点具有较大的线速度。由于 P 点绕 O3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3 很小,由向心力公式可知,如果水滴 P 要继续停留在手上,需要很大的向心力。否则水滴便会做离心运动,飞离手指。 【教学任务四】数据分析 估算结果
①测量照片与实物尺寸的缩放比例。手臂自然下垂时肩膀到指尖:实际长度67.10 cm 照片中的长度11.20cm 。 ②估算指尖的最后阶段线速度。测得照片中A、B之间的距离为6.50 cm,根据照片与实物尺寸的缩放比例算出实际A、B之间距离为38.94cm,已知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06s就可以算得指尖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为6.49m/s 。 ③估算指尖的最大向心加速度。测得实际NB的长度17.00cm,根据上述模型,指尖在 B 点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NB的长度,由此计算指尖的向心加速度约为248m/s2。 【教学任务五】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①用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验。如下图所示,用手指和手掌握住手机,使手机中心对准腕关节,且手机的长边跟前臂平行。甩手时,手机显示了 x、y、z 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如图所示。其中 y 方向的加速度(蓝色图线)是手腕部位的向心加速度,最大值约等于 34.6m/s2,测出 AB 的弧长大约是 N 点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弧长的 2.2 倍,B 点的线速度 vB 也为 N 点线速度 vN 的 2.2 倍,B 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NB 大约是 N 点做圆周运动半径 MN 的 3/5,求出向心加速度为276.8m/s2 。 ②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进行检验。利用无线光电门传感器测出指尖在最低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60m/s,由此计算指尖的向心加速度约为256m/s2。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检验的结果与数据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教学任务六】结论启示 增强兴趣 结论:指尖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时竟然达到重力加速度的25倍,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无法满足这种运动的受力要求,因此手上的水滴被甩出。甩手时的指尖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向心加速度,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物理原理。 1.利用了运动的合成 。手指对手腕、手腕对前臂、前臂对上臂这三个运动的叠加使手指在甩手过程的最后获得了最大瞬时速度 。
2.利用了圆周运动。手臂运动的最后一刻,指尖做圆周运动,圆心是腕关节,半径很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加速度。 启示:人们的动作习惯是通过有效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其中隐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对这些动作进行物理原理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从原理上改进动作的效果(如竞技体育的动作训练),还可以从“仿生”的角度对人类工具作进一步的优化。 【教学任务七】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智能手机传感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查阅资料,选取你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中的某一个动作,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背后的物理原理。如:标枪动作、跳高动作等。
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