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09: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内容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空前高涨,至20世纪90年代,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本课框架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前提和基础
基础知识学习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1、印度独立
(1)概况: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积极争取独立
(2)结果:
尼赫鲁(左)、印度末任总督蒙巴顿勋爵和真纳(右)讨论分治问题
英“分而治之”政策 (宗教信仰)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大仇杀
克什米尔争端
肢解巴基斯坦
遗患无穷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2、东南亚各国独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1、埃及独立:1953 共和国、1956年 收回运河。
2、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殖民者斗争,1962年独立。
埃及革命领袖
——纳赛尔
1962年中国发行特别邮票,庆祝阿尔及利亚独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1960年“非洲年”。60年代末,更多的国家独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三、拉丁美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1、古巴:1959、1961年,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1999年,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与格瓦拉
长期被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区
卡斯特罗 VS 巴蒂斯塔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一、含义:又称“第三世界”,指原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
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二、成就:
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
2、非洲:独立后经济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工业化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
1、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2、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巨额外债影响经济发展
3、非洲:发展最不平衡地区,仍然贫困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1、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
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
剪刀差贸易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3、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政策、人口、贫富、腐败
南亚的火车卖挂票
津巴布韦的货币当手纸卖
菲律宾前总统夫人拥有珠宝100公斤,5000条裙子,3500双鞋子,2000副手套,1700个提包,
微专题探究
探究: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怎样的特点
微专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图1反映了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标志着亚非国家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图2反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走向崩溃。
第一阶段
1、时间:1945——1955年
2、概况:高潮主要在亚洲和北非,如印巴分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埃及独立等。
3、特点:
①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②美国的干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障碍。
③地区和国家发展不平衡。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争夺民族解放运动领导权。
⑤斗争形式多种多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第二阶段
1、时间:1955——1974年
2、概况:亚非拉国家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如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等。
3、特点:
①自觉联合反帝,积极地相互支持。
②运用各国资源,建立联合反帝组织。
③民族解放运动广泛胜利,世界殖民体系不断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第三阶段
1、时间:1974年至今
2、概况: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如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等。
3、特点:
①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已经转向在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并争取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②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③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史料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探究:根据史料,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提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发达国家占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微专题二: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及对策
1、挑战
(1)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2)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3)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一体化面临最大风险,可能诱发一国的金融危机。
(4)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下,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对策
(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非洲: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
拉美:古巴、巴拿马等国
成就
挑战
亚洲:新加坡、韩国等、海湾产油国
非洲:曲折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
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操控
边界民族矛盾
……
拉美:发展工业
本课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