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鲁教版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一鲁教版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04 21:11:31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目标预览※
1.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2.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课前预习※
1.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
2.黄赤交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堂生成※
【探究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此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如图甲所示。?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如图乙所示。?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如图丙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乙 丙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典型例题1】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 日  D.元月1日
【探究2】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春分~夏至 夏至 夏至~秋分
北半球 昼夜_______ 昼_____夜昼长变____纬度越___昼越____极圈内有_____ 昼长达______极圈内全为______ 昼_____夜昼长变____纬度越_____昼越____极圈内有_________
赤道
南半球呢?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半球的哪个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则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6月22日至12月22日),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而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
时间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北半球 南半球
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 向北移动 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日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6月22日至12月22日 向南移动 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12月22日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3月21日或9月23日 位于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昼夜相差幅度的关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典型例题2】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探究3】气候四季
【探究4】五带的划分
五带 范围 极昼极夜 阳光直射 四季状况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有 无 全年皆冬
北温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无 无 四季分明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 有 全年皆夏
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无 无 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有 无 全年皆冬
思考:黄赤交角变大或者变小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典型例题3】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随堂巩固※
1.下列城市中,6月22日前后,白昼最短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2.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到近日点时:
  A.北半球是夏季   B.南半球是夏季
  C.北半球昼最长   D.南半球昼最长
3.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4.假如黄赤交角减小到23°,那么地球上的五带的变化情况是:
  A.热带范围将扩大   B.温带范围将缩小
  C.寒带范围将缩小   D.五带范围无变化
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B.北京的白天比广州长
C.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D.地球正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变式测试※
下图表示6月22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四个地区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2.此日,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有( )
  A.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③
※小结反思※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目标预览※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3.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课前预习※
1.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
(1)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回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赤交角
(1)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为23°26′。
※预习测试※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线路叫做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一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的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课堂生成※
【探究1】地球公转轨道与公转速度的变化。
提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如右图。?
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角速度约1°/日;线速度约30千米/秒。?
公转速度的变化:?
地球绕日公转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同一行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面积速度保持不变。即行星同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所扫过的面积相等。上图中S1、S2、S3分别是地球与太阳连线在一个月内所扫过的面积,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S1=S2=S3;从图中可看出,近日点的弧长大于远日点的弧长,所以近日点公转线速度快,而远日点公转线速度慢。
【典型例题1】自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减慢
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加快
C.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D.地球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
【探究2】认识黄赤交角的形成
【探究3】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典型例题2】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在地球自转过程中,XOY(地轴)中的X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终指向____________附近。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且往________(南、北)移动。
【探究4】思考:黄赤交角变大、变小或为零,则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何?
※随堂巩固※
1.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
C.太阳的运动
D.地球的自转
2.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3.当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时为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
B.南半球逐渐变暖
C.此时间段内的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
4.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较快
B.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快而线速度慢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D.黄赤交角变小
5.每年的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6.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_______,在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A为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
(3)在A、B、C、D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点附近。
(4)地球公转一周为_______天_______时 _______分_______秒,这叫一个______________年。
(5)若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公转轨道的AB、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测试※
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图示为从南极所看到的地球公转运动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3.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_______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为______日前后。
(2)当太阳直射点由B点移动到D点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直射点从A点到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______点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小结反思※
绘制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