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我们沉浸于汉字的奇妙世界,深入领悟“晓、慈、毕”等12个生字的精髓,并以娴熟的笔触,书写出“湖、莲、穷、荷”等8个汉字的优雅与端正,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2. 以圆润悦耳的语音,朗读课文,直至朗朗上口,熟练至背诵如流。让我们陶醉于文本的韵律之美,感受每一个字句的韵味与魅力。
3. 古诗A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与情感,让我们细细品味,深入领略诗中所描绘的绚丽自然景物,让诗人的情怀与意境在我们心中荡漾。
4. 让古诗的内涵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让我们接受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这样,我们的古诗学习热情将被点燃,让我们在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
沐浴在诗歌的细腻笔触下,绚丽的自然风光仿佛触手可及。身临其境般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之中,心灵得到了宁静与洗涤,仿佛沐浴在清新的自然气息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与生机。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辨识并熟练掌握“晓、慈、毕、竟、映”这五个生字,同时能够优雅而工整地书写“湖、莲、穷、荷”这四个生字,展现出文字之美。
2. 以准确、流畅并富有节奏感的语调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让诗句在唇齿间流淌,如同美妙的旋律。
3. 深入剖析古诗的内涵,感受其中描绘的令人陶醉的美景,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4. 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意境之美,体悟诗人对友人那份含蓄而深沉的眷恋之情,感受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教学过程:
一、图片呈现,引人入胜
1.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亲爱的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知道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吗?它告诉我们,天堂的美景在天上,而人间的绝美之地则是苏州和杭州。”
学生陷入深思,教师进一步引导:“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处景点格外引人注目,你们能猜到是哪里吗?”
随着学生的猜测,教师展示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图片,学生如痴如醉地凝视着,尽情品味着西湖的独特韵味。
2. 教师充满激情地宣布:“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首赞美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随着课题的书写,学生齐声诵读,教师在旁边引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依据拼音自主探索生字“晓”和“慈”,充满好奇和热情。
教师为学生介绍:“净慈寺,它坐落在西湖之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而林子方,是杨万里诗人的挚友,同样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
随后,教师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自信地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杨万里的信息。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汇报后,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愉快的对话,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与西湖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初步感受到西湖的魅力。这一环节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更为后续深入学习古诗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读古诗,尽赏风华
1. 教师悠然播放古诗的朗读录音,学生屏息凝听,细细揣摩每一个字词的音韵之美。
2. 学生借助拼音之力,独立自主地练习朗读,力求让古诗的每一个字句都准确无误、流畅如丝。
3. 精准细致的初读指导
(1)多媒体屏幕上逐渐浮现出古诗的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教师精心点名学生上台朗读,针对学生表现,适时强调:“竞”字发音需准确无误,尤其是后鼻音的把握。正音后,再次邀请数位学生朗读,共同见证他们的进步与蜕变。
屏幕上展示出生字“毕”,教师热情邀请学生认读,并激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为“毕”字编织独特的词组,如“毕业典礼”或“毕生精力”,助力记忆。接着,屏幕上显现出“湖”字,学生们热情如火,纷纷为“湖”字编织美丽的词组,如“湖光山色”或“湖畔漫步”,深化记忆。
多媒体再次为学生呈现西湖的如画风光,教师以诗意的语言为学生们描绘西湖的美景,使他们对西湖有更为直观、生动的认知。最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这两句诗,声音洪亮,情感饱满,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美丽的西湖之畔。
(2)多媒体屏幕上再次展示出古诗的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师再次精心点名学生上台朗读,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指正:“穷”和“莲”字的发音需精准到位,尤其是三拼音节的把握;“穷”和“映”作为后鼻音,发音需清晰无误。
(3)全班学生将齐声诵读这首古诗,使教室里充满它独特的旋律和气息,让人陶醉。
4. 教师将为学生演绎朗读,以精准的发音和流畅的节奏,展现古诗的优雅与魅力。学生需全神贯注地倾听,并努力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进行实践练习。
5. 接着,我们将邀请几位学生起立,以节奏感强的方式再次诵读这首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设计意图】此环节融合了朗读指导和分散识字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准确流畅地表达古诗的韵味。同时,通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古诗重读,赏析西湖美景
1. 导入:此首古诗,虽为离别之作,却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西湖画卷。那么,在这篇诗作中,诗人究竟如何描绘西湖的绝美风光呢?让我们再度深入这首诗歌,共同领略其中的风景之美。
2. 细致解读前两句。
(1) 首先,我们来聚焦于前两句。请各位自由朗读,随后分享你从这两句诗中读到的意象和感悟。
(2) 学生分享与讨论。
生:我从“六月”这个词中感受到了,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西湖的风光。
生:我了解到,西湖的夏日景色与其他季节有着独特的韵味。
师:同学们真是思维敏捷,从这两句诗中解读出了丰富的信息。那么,有没有哪些部分是你们感到困惑的呢?不妨提出,我们共同来探讨。
生:老师,我不太明白“毕竟”这个词在这里的具体含义。
生:老师,“四时”这个词我也有些不解。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两个词的含义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回答道:“毕竟”在这里是“终究、到底”的意思,用来强调某种事实或现象;而“四时”则指的是“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在这首诗中,它强调的是除了六月之外的其他季节的景色。
(3) 教师邀请学生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解读这两句诗的内涵,同时,在学生表达有所欠缺的地方,教师会给予恰到好处的补充和启发性引导。
(4) 学生们深情地诵读这两句古诗词,使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3. 让我们细心品味诗的后两句,探索其中的韵味与深意。
(1)现在,让我们一起转向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西湖的夏日风光与其他季节有何独特之处呢?答案其实就隐藏在这两句诗行之中。亲爱的小朋友们,请你们用轻柔的嗓音轻轻吟咏这两句诗,也许你们能从中捕捉到一些别样的韵味和感觉。
(2)接下来,我们邀请一位小朋友站出来朗读这两句诗,分享你对它们深层含义的感悟和理解。
(3)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老师会重点指导大家理解:“接天”是形容莲叶延伸到天际,形象展现了莲叶的广阔无垠;“无穷”则用以形容莲叶连绵不绝,仿佛永无止境;“映日”则是指阳光照耀,此处特指朝阳的映照。
(4)老师鼓励每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碧绿的莲叶铺展开来,宛如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与天际相连,而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如同烈火般鲜红,美丽得令人陶醉。
(5)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景象,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西湖荷塘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让心中的画面与实景相互交融。
(6)最后,让我们全班齐心协力,带着对这两句诗的热爱和敬意,充满感情地齐声朗读。让我们的声音汇成一首美丽的乐章,让诗的韵味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回荡。
4. 深度体验诗歌的情怀。
(1)同学们,夏日的西湖,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风景令人陶醉。然而,有没有想过,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虽全诗描绘了西湖的如诗如画,却未曾直言林子方之名,这是否略显离题呢?
(2)你们是否渴望解开这个谜团,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寻诗人与林子方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相信你们心中的疑惑会如晨雾般消散。
诗人杨万里与林子方,情深义重,彼此间的情感如同古老的长河,波澜壮阔。林子方曾位居皇宫秘书之职,而杨万里不仅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知己。他们常聚首一堂,畅谈国家的繁荣昌盛、抗金的英勇策略,以及诗词歌赋的玄妙。在共同的追求和兴趣中,他们彼此视对方为知己。然而,命运多变,林子方被调任福州。对此,林子方满怀喜悦,认为这是仕途的一次重要提升。而杨万里虽然持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尊重并理解友人的选择,以诗为媒,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3)如今,你们是否能理解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为何独以西湖美景为笔,却未直言林子方之名呢?请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心得。教师将予以点拨并总结:诗人通过赞美西湖美景的极致,含蓄地传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不仅仅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更是对二人深厚情谊的最佳诠释。
5. 学生应自由探索不同的朗读方式,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的诵读之中,并通过持续的背诵练习来强化记忆。
6. 随机选取几位学生,让他们进行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们运用问题引导法,并融入多媒体图片,以向学生展示诗中的壮美景色,助他们直观地感受诗中的意境。我们期望这些精美的画面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从而增强他们对诗歌情感的领悟和感悟。
四、悉心指导汉字书写艺术
1. 展示四个优美的汉字:“湖”、“莲”、“穷”、“荷”。
2. 诚挚邀请学生逐一朗诵,鼓励他们细致地观察每个字的独特韵味和结构之美,分享他们在书写过程中的心得与独门技巧。
3. 教师以专业的视角给予关键指导:“湖”字左侧略窄,右侧略宽,两部分要紧密结合,呈现出和谐之美;“莲”、“荷”、“穷”三字则呈现出上宽下窄的形态,上半部分犹如盛开的花瓣,轻轻置于田字格的横中线上方,而下半部分则如同花茎,优雅地伸展至上半格的一部分,不宜触及田字格的下半部分。
4. 教师在田字格中挥洒自如地示范书写,学生屏息凝视,仿若身临其境,而后争相模仿。
5. 学生独立进行描红与临摹,教师轻轻巡视,细心指导,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从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观察、积极交流与精准书写指导的完美结合,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汉字书写习惯,提升书写水平,最终圆满完成汉字书写的教学使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领略到汉字书写艺术的无穷魅力。
五、课堂小结
亲爱的学子们,今日我们共同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诗中细腻描绘了夏日西湖接天莲叶的宏伟画卷,仿佛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份恬静与壮美。同时,我们也深刻感悟到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所传递的对友人深深的不舍之情。课后之余,愿你们将这首古诗带回家中,与家人一同分享这份诗意的韵味。若是有心,不妨用画笔描绘出诗中那些令人心醉的景色,让它们在你的画纸上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无穷碧
西湖美景 以景寄情
荷花——别样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引领学生精准掌握“绝、鹂、鸣”等七个生字,并以优雅而标准的书写方式呈现“绝、含、岭、吴”这四个汉字的独特魅力。
2. 辅导学生以饱含情感的朗读和背诵,让《绝句》这首诗的韵律与情感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3. 通过深入解读古诗内涵,启迪学生领略春天的盎然生机与美丽画卷,进一步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沉情感与歌颂。
4. 点燃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欣赏古诗之美的同时,深刻感悟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诗人风采与诗题解读
1. 同学们,让我们先共赴一场视觉的盛宴,一同欣赏一段春天的美景视频。在这五彩斑斓的画面中,你们是否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春天,那个如梦如幻的季节,历来是诗人墨客挥洒才情的源泉。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学过的、赞美春天的诗歌?不妨将它们分享出来,与我们共同回味那份美好。
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背诵起自己喜爱的诗篇。
2. 接下来,我们邀请几位同学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画卷,分享他们是如何被春天的魅力所吸引的。
3. 随着春风的吹拂,万物复苏,我们也迎来了新的学习内容。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的居所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那如诗如画的春景,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最终化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板书展示诗题)
现在,让我们一同来探寻“绝”这个字的奥秘,分享各自的识记方法,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4. “绝句”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具有独特的魅力。它短小精悍,每首仅四句,却意境深远。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5. 说到杜甫,这位被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他的才情横溢,作品千古流传。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请分享你所知道的关于他的故事和成就,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的非凡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我们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和自由的交流,我们旨在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二、诗篇初探,字词流畅
1. 教师优雅地引领诵读,学生静静聆听,精细校正发音,深入沉浸于诗的旋律之美中。
2. 学生自由穿梭于古诗的海洋中,积极探索并理解其中的字词。
3. 对生字的精准掌握:通过呈现的生字卡片:“绝”、“鹂”、“鸣”、“行”、“含”、“岭”、“泊”、“吴”,进行深入学习。
(1)逐一挑选学生朗读,相机悉心指导纠正读音,尤其是“含”与“岭”的发音,同时详细阐述“行”与“泊”的多音性质。
(2)学生轮流朗读,同桌间相互帮助,共享各自识记生字的巧妙策略。
(3)挑战生字组词,激发创造力,搭建词汇的桥梁。
4. 学生再次深情地诵读古诗,力求每句诗句都清晰而准确。
5. 指定学生朗读,教师在旁耐心指导,确保诗句的节奏分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诵读中识字,通过相互学习激发对识字的热情,享受诗词的韵味与魅力。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在灿烂的阳春三月,阳光如丝如缕,洒满大地,微风轻拂,温柔地吹拂着世间万物。清晨时分,诗人杜甫正沉浸在诗文的世界里,细细品味着文字的魅力。突然,一阵清脆悠扬的鸟鸣声打破了宁静,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他放下手中的书卷,顺着声音望去,只见窗外两只鸟儿正在嬉戏。那是两只黄鹂和白鹭,它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翩翩起舞,展翅翱翔,如同为这个世界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这一幕令人陶醉,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杜甫的心中涌起一股欣喜之情,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写过的诗句,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他深知,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够领略到它的真正魅力。
(一)深入品读前两句,细细感受其意境之美。
1.让我们一同走进黄鹂和白鹭的世界,欣赏它们的美丽。黄鹂,其羽毛灿烂如金,白鹭则洁白如雪,仿佛天空中的云朵。这两种鸟类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2.“翠柳”二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请仔细观察插图,想象一下,那活泼可爱的黄鹂正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
3.接下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黄鹂在翠绿柳树间鸣叫,它们会聊些什么呢?又是如何用歌声表达它们的心情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畅谈。
4.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诵这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感受那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5.在这美丽的画卷中,除了黄鹂和翠柳,我们还看到了一行白鹭。它们排成一行,优雅地在蓝天中翱翔,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在空中飘舞。请大家模仿白鹭飞翔的动作,一边读着“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边展示这优美的姿态。
(1)学生们仿佛化身为白鹭,翩翩起舞,一边朗诵诗句,一边展现飞翔的姿态。他们的动作轻盈优雅,仿佛真的成为了天空中的白鹭。
(2)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朗诵这句诗。白鹭们整齐地排列着,悠然自得地飞上了蓝天。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美得令人陶醉。
6.最后,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教师将根据大家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让我们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细致品味诗的后两句。
1. 杜甫在这一刹那,视线飘向了窗外,他究竟捕捉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视线,轻声朗诵:“窗含西岭千秋雪”。
2. 从这句诗中,你领悟到了哪些深沉的寓意呢?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千秋雪”的意象之美。“千秋”,并非确指,而是象征着漫长无边的岁月流转。“千秋雪”因此成为了恒久不化的积雪的诗意写照。
3. 杜甫又是通过什么来目睹这西岭之巅的皑皑白雪呢?是那扇窗户。窗户仿佛一幅精美的画框,巧妙地镶嵌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卷四周。因此,诗人精妙地运用了“含”字,既富有生机又形象逼真。
4. 杜甫能够如此惬意地品味窗外的美景,不正昭示了他此刻内心的舒畅与愉悦吗?
5. 现在,让我们怀揣着这份愉悦的心情,共同吟诵这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
6. 除了从窗户向外远眺,诗人不经意间也将目光投向了门外,他又捕捉到了哪些景象呢?
引导学生解读“万里船”的深层意蕴,它在此处寓意着从遥远的东吴驶来的船只。
7. 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这句诗:“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字里行间,感受那独特的韵味与深远的意境。
8. 接着,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分享对这两句诗的理解,让我们携手一同品味其中的深意,领略那份独特的美妙。
(三)品味古诗韵味,领略深远意境
1. 当诗人倚窗而望,眼前皑皑白雪如梦如幻,内心或许沉浸于欢快、愉悦与舒畅的情感之中。这一幕,如诗如画,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2. 让我们怀揣着愉快的心情,携手共赏这首美丽的诗篇。听,学生们齐声朗读,声音洪亮,情感饱满,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鸣。
3. 诵读环节拉开帷幕。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将对古诗的深刻理解融入诵读之中。他们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尽情地展现着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4. 学生们将这首古诗铭刻于心,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感受。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传承,让我们与古诗产生共鸣,陶醉于其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意境图,旨在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把握诗意,深入理解关键词汇。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让他们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哲理。
四、书写指导与生字巩固
1. 课件上,几个需掌握的生字静静展现:“绝”、“含”、“岭”、“吴”,每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2. 学生间互动频繁,彼此探讨每个字的结构特点,仿佛探险者在探索未知的宝藏,对字形的认识在交流中逐渐加深。
3. 教师拿起粉笔,在田字格中挥洒自如,示范书写。详细解析每个字的书写方法,如诗如画,引人入胜。“绝”与“岭”两字并肩而立,均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比例协调。特别是“岭”字末笔的点,犹如画龙点睛,切不可遗漏。而“含”与“吴”二字,上下结构,宛如天地之间的和谐。书写“含”字时,上半部分“今”需写得略宽,占据田字格上半部分的空间,下半部分的“口”则仅占下半格的一半,如同天地之间的平衡。书写“吴”字时,“口”略扁,下面的“天”字则从横中线的上部开始,写得宽广,稳固上方的“口”字,仿佛为天地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
4. 学生们全神贯注,按照教师的指导,一笔一划地认真练习书写。教师在旁巡视,如同园丁呵护幼苗,给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让每一个字都如同盛开的花朵,绚烂夺目。
5. 部分学生书写的佳作被展示在众人面前,师生一同品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每个人的字都仿佛是自己心灵的映射,独特而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精心的生字书写指导,我们期望学生能像探险者一样细心观察,深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在书写实践中,如诗如画的书写过程不仅能让学生逐步掌握书写技巧,更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书写能力。同时,我们对书写质量的严格要求,旨在让每一个字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工整美观,展现出学生的才华与魅力。
五、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窗们,今日,我们随着大诗人杜甫的步履,徜徉在草堂四周如诗如画的景致之中,深刻领悟了诗人挥洒诗篇的情境,由衷地感受到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我们共享了诗人那份欢愉、畅快的心情,仿佛也被他的诗歌所打动,沉醉在这绝妙的诗境之中。课后,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再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歌,让它的韵律和意境在我们的心间久久荡漾。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黄鹂叫 翠柳
白鹭飞 青天
绝句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窗外 千秋雪
门前 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