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B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32: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期中卷
考试范围:第1-2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4 晋中一模)如图所示是一款磁吸式数据线,含有磁铁的线体可以和不同型号的具有磁性的充电头吸附对接,达到“一线多头”的使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磁铁的线体可以吸附任何金属
B.磁性充电头周围存在磁感线
C.线体周围的磁场是均匀分布的
D.线体和充电头吸附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D
【解答】:A、磁体主要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并不是能吸引任何金属,故A错误;
B、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是模型法,磁感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
C、磁体两极附近磁性更强,故C错误;
D、磁吸式数据线的线体可以和不同型号的磁性充电头吸附对接,达到一线多头的使用效果,线体和磁性充电头吸附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2.(2024 莲湖区校级模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2H B.H+ C.H D.2H2
【答案】C
【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只有微观意义,故A错误;
B、H+表示1个氢离子,只有微观意义,故B错误;
C、H可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C正确;
D、2H2表示2个氢分子,只有微观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3.(2024 泉州一模)如图,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那么(  )
A.a端是电源正极,e端是小磁针的N极
B.b端是电源正极,f端是小磁针的S极
C.a端是电源正极,c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D.b端是电源正极,d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
【答案】C
【解答】解: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因此c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因此e端是小磁针的S极。f端是小磁针的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右侧流出,因此a端是电源正极,b端是电源负极。
故选:C。
4.(2024 江汉区校级模拟)“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由图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
【答案】C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人造树叶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3O2+C2H5OH;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C错误;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故D正确;
故选:C。
5.(2024 海陵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上移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低
【答案】C
【解答】解:AB、当CO浓度升高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衔铁被吸下,电铃发声报警,所以电铃应接在C和D之间,故AB错误;
C、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因衔铁被吸下时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可知I=,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应减小变阻器R2的阻值,所以应将R2的滑片向上移,故C正确;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结合题意可知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故D错误。
故选:C。
6.(2024 陈仓区一模)学会用微粒结构示意图沟通“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MgF
B.②的微粒符号是Cl
C.③④均属于阳离子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C
【解答】解:A、①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④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F3,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铝原子,其符号为Al,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⑤中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④⑤表示的元素分别位于第三、第二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2024 上党区校级一模)学习过电与磁的相关知识后,小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磁小秋千,其结构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线圈将在磁铁上方来回摆动。下列关于电磁秋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电磁秋千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B.电磁秋千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线圈能够来回摆动是由于同名磁极互相吸引
D.仅电源正负极对调不会影响线圈的受力方向
【答案】A
【解答】解:A、在磁场中,通电后线圈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电动机,故A正确;
B、电磁秋千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B错误;
C、线圈能够来回摆动是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故C错误;
D、仅电源正负极对调,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线圈的受力方向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8.(2024 莲湖区一模)如图几种营养强化食品包装上的“碘、锌、钙、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答案】D
【解答】解:碘、锌、钙、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
故选:D
9.(2024 罗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是一种可以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主要原理是当充电底座通电时,内部送电金属线圈产生磁场,而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即可产生电流,实现充电。该过程包含的工作原理有(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D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当充电底座通电时,内部送电金属线圈产生磁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就能接受磁场,产生电流,实现充电过程,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
甲、丙: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磁感应现象;
乙: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
丁:该装置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选:D。
(2024 襄州区模拟)2024年1月13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制出新款铷原子钟,稳定度刷新国际纪录。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铷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7
B.铷属于金属元素
C.铷的原子序数为37
D.铷原子的中子数为85.468
【答案】D
【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铷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7,故A说法正确;
B、由“钅”字旁可知,铷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由A的分析可知,铷的原子序数为37,故C说法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68,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2024春 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活中物理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道路边的一排路灯,是串联接在电路中的
B.乙图中,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丙图中,牢牢固定在光滑墙面上的空气吸盘,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D.丁图中,结冰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安装的防滑链,是为了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C
【解答】解:A.路灯虽然同时亮同时熄灭,但是工作互相不受影响,所以是并联的,故A错误;
B.使用试电笔时,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B错误;
C.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故C正确;
D.冬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12.(2024 介休市模拟)豆腐起源于我国,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构成
B.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
C.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是由碳、氢、氯、氧元素组成
【答案】B
【解答】解:A、亮氨酸是由亮氨酸分子构成的,亮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亮氨酸分子在含有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则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亮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2024 上党区校级一模)小梦在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中为学校宣传栏设计安全用电宣传标语如下,宣传标语中正确的是(  )
A.插座、开关、用电器,湿手触摸也安全
B.家用电器不接地,安全知识心间记
C.安全检修用电器,切断电源是必须
D.高压低压带电体,可以靠近勿触摸
【答案】C
【解答】解:A、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手触摸开关,有触电的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错误;
B、当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入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通过三孔插座与大地相连通,如果金属外壳漏电,地线将人体短路,防止人触电,由此可知家用电器不接地是不安全,故B错误;
C、检修电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检修,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D错误。
故选:C。
14.(2024 晋中模拟)痛风是血液中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导致的一种疾病,过多饮用汽水、奶茶或长期熬夜,均会提升患病的几率。尿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A.5:3 B.5:4 C.15:7 D.15:14
【答案】D
【解答】:尿酸(C5H4N4O3)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4)=15:14。
故选:D。
15.小明制作了一个会“发光的二极管”。其电路简图如图所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演示时,左右摇动塑料管,这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B.发生该现象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C.二极管发光时,图中的条形磁体相当于电源
D.在该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解答】解:A、制作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故A正确;
BCD、左右摇动塑料管时,塑料管中的磁铁来回运动,使线圈相对于磁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发电机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这一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此时条形磁体和线圈相当于电源,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如图,太阳风暴爆发时,地磁场能改变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地磁场北极在地理    (选填“南极”或“北极”)附近,如果将地球看作一个表面均匀带电旋转的球体,那么这个球体表面应该带    电荷。
【解答】解:地球的地磁北极靠近地理的南极,通过安培定则可以判定,电流方向至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地球表面是带负电荷的。
故答案为:南极;负。
17.(2024 肇东市模拟)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磷原子 。
(2)氯酸根离子 。
(3)标出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2P;(2);(3)。
【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个磷原子表示为2P;故答案为:2P;
(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氯酸根离子表示为;故答案为:;
(3)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表示为;故答案为:。
18.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如图所示,可判断电源的   端是正极。
【解答】:(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根据螺线管的N极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a端为电源的正极。
故答案为:磁场;a。
19.(2023秋 舞阳县期末)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写出乙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
(2)该反应中化合价有改变的两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乙图中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是:N2;
(2)由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2+2CO2,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2价变成了+4价,氮元素由+2价变为0价,所以该反应中化合价有改变的两种元素符号是:C、N。
(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故答案为:(1)N2.(2)C、N.(3)2CO+2NON2+2CO2。
20.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某种材料的电阻阻值急剧变化。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闭合开关S1、S2后,在向左轻轻地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在此过程中,电磁铁的磁场   (选填“增强”或“减弱”),巨磁电阻的阻值明显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强;减小。
【解答】解:(1)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磁铁周围的磁场增强;
(2)在电磁铁的磁场增强的过程中,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亮,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大了,巨磁电阻的阻值减小了。
故答案为:增强;减小。
21.(2024 绥棱县校级开学)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阴离子的粒子符号 。
(2)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3)图中A表示的微粒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表示的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O2-;(2)三;(3)D。
【解答】解:(1)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B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E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图中E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2-。
(2)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表示的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是氦原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属于稳定结构;C中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与A化学性质不相似;A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是氖原子,其原子的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与A同族,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O2-;(2)三;(3)D。
22.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应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    。
(2)闭合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表。请计算x=5cm时,B=   T.
 x/cm  1 2  3  4  5  6 
 I/mA  10 12  15  20  30  46 
 B/T  0.68 0.65  0.60  0.51  0.20 
(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解答】解: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即磁场强度为零,据图2可知,此时的磁感应电阻R=100Ω,则此时图甲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I===0.06A=60mA;
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磁场变强,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应电阻R的电阻变大,据此分析可知: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增大;
(2)x=5cm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是30mA,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磁感应电阻的阻值:R===200Ω,由图2可知,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0.40T;
(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分析(2)中的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
故答案为:(1)60;增大;(2)0.40;(3)增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3.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①氦 ,②Na 。
(2)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A烧杯中为少量浓氨水,B烧杯中为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B的现象: 。
②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的性质。
【答案】(1)He;钠;(2)溶液变红色;在不断地运动。
【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氦的元素符号为He,Na的名称为钠;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分子运动到烧杯B中,遇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滴有酚酞试剂的溶液变红;
①烧杯B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
故答案为:(1)He;钠;(2)溶液变红色;在不断地运动。
24.(2024春 海陵区校级月考)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电磁学实验。请你帮他们完善以下内容。
(1)如图甲,当闭合开关,磁场中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 ,若只将电源的两极对调,接通电源,金属棒ab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如图乙,闭合开关,蹄形磁体不动,若使导体AB沿水平方向运动,则电流表指针将发生偏转,与此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动圈式话筒”或“动圈式扬声器”);
(3)根据图丙的实验图,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 来观察。
【答案】(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流;(2)动圈式话筒;(3)线圈匝数;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解答】解:(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其他条件不变,若只将电源的两极对调,接通电源,观察到金属棒ab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保持蹄形磁体不动,若使导体AB沿水平方向运动,它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有感应电流产生,动圈式话筒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根据图丙的情境可知,N吸引的小铁钉更多一些,N的磁性更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观察。
故答案为:(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流;(2)动圈式话筒;(3)线圈匝数;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25.(2023秋 富平县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Ⅰ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分子 。
②将图Ⅰ试管A分别放入20℃水和50℃热水中,观察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填“快”或“慢”)。
(2)如图Ⅱ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F处产生的白烟较多(已知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 (填“快”或“慢”)。
【答案】(1)B试管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滴有酚酞处变红,且由管口向管内延伸;在不断运动;快;(2)慢。
【解答】解:(1)①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氨分子由近向远运动,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滴有酚酞处变红,且由管口向管内延伸,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答案为:B试管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滴有酚酞处变红,且由管口向管内延伸;在不断运动;
②将图Ⅰ试管A分别放入20℃水和50℃热水中,观察现象是试管A放入20℃水中酚酞变红较慢,试管A放入50℃热水中酚酞变红较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答案为:快;
(2)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二者接触反应在F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于F处距浓氨水较远,距浓盐酸较近,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所以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慢,故答案为:慢。
26.(2023春 上城区期末)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甲,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答案】(1)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2)磁体运动方向;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体方向,观察灯的发光情况。
【解答】解:(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该实验中,磁体方向不变,磁体运动方向改变,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体运动方向有关”。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要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故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体方向,观察灯的发光情况。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2)磁体运动方向;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体方向,观察灯的发光情况。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18分)
27.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闭合开关S,电动机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
(3)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N/kg)
【解答】:(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根据R总=R1+R2可知,总电阻变小,那么总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过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时,
总电阻为:R总==600Ω;
压敏电阻R2=R总﹣R1=600Ω﹣100Ω=500Ω;
观察乙图可知,这时电梯的载重是6000N。
(3)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
总电阻为:R'总==300Ω;
压敏电阻R'2=R'总﹣R1=300Ω﹣100Ω=200Ω;
观察乙图可知,这时电梯的载重约为9000N。
乘客的体重为:G=mg=1000kg×10N/kg=10000N;
因为9000N<10000N;
所以电梯超载。
故答案为:(1)增强;
(2)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此时电梯载重为6000N;
(3)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电梯超载。
28.(2024 南开区校级开学)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 (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若CO(NH2)2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 g。
【答案】(1)4;(2)60;(3)60;
【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尿素由C、O、N、H共4种元素组成;
(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2=60;
(3)设若CO(NH2)2的质量为x。
28g=x××100%
解得x=60g。
故答案为:(1)4;(2)60;(3)60;
29.(2023春 富阳区期末)如图a是某同学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格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为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电流表0~30mA量程接入电路,图b是电流表表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该同学将电流表改成了温度表,请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上25℃的位置,并在图b中标出表盘上此位置。
(2)为了节省电能,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多大电阻?
(3)为了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调节方便的措施(改变电阻除外)。
【答案】(1)见解析;
(2)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30Ω的电阻。
(3)改变电压从而达到改变电磁铁磁性的目的。(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电路中电阻R和R0串联在电路中,有表格中找到25℃时电阻R=390Ω,R0=10Ω,
所以总电阻R总=R+R0=390Ω+10Ω=400Ω,
I=,
25℃应该标在15mA处如右图;
(2)为了节省电能,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电源电压是6V,电阻是R总=,
30℃时电阻R=360Ω,R0=10Ω,
R串=R总﹣R﹣R0=400Ω﹣360Ω﹣10Ω=30Ω。
(3)为了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就是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采取改变电压、改变弹簧的倔强系数、改变线圈的匝数等。
答:(1)见解析;
(2)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30Ω的电阻。
(3)改变电压从而达到改变电磁铁磁性的目的。(答案不唯一)
30.(2023秋 沂源县期末)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碘酸钾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K:I:O为 ;
(3)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列式计算);(保留至0.1%)
(5)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解答】:(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3=214.故填:214;
(2)由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钾、碘、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碘酸钾分子是由1个钾原子、1个碘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碘酸钾中钾、碘、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1:3.故填:三;1:1:3;
(3)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39:(16×3)=127:39:48.故填:127:39:48;
(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9.3%.故填:59.3%;
(5)每500g食盐中少加碘的质量为(40mg-25mg)÷2=7.5mg,则每500g食盐中少加碘酸钾的质量为7.5mg÷59.3%=12.6mg.
答:则每500g食盐中少加碘酸钾的质量为12.6m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卷A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五.简答题(共4小题,共18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期中卷
考试范围:第1-2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4 晋中一模)如图所示是一款磁吸式数据线,含有磁铁的线体可以和不同型号的具有磁性的充电头吸附对接,达到“一线多头”的使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磁铁的线体可以吸附任何金属
B.磁性充电头周围存在磁感线
C.线体周围的磁场是均匀分布的
D.线体和充电头吸附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2024 莲湖区校级模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2H B.H+ C.H D.2H2
3.(2024 泉州一模)如图,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那么(  )
A.a端是电源正极,e端是小磁针的N极
B.b端是电源正极,f端是小磁针的S极
C.a端是电源正极,c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D.b端是电源正极,d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
4.(2024 江汉区校级模拟)“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由图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
5.(2024 海陵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上移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低
6.(2024 陈仓区一模)学会用微粒结构示意图沟通“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MgF
B.②的微粒符号是Cl
C.③④均属于阳离子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7.(2024 上党区校级一模)学习过电与磁的相关知识后,小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磁小秋千,其结构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线圈将在磁铁上方来回摆动。下列关于电磁秋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电磁秋千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B.电磁秋千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线圈能够来回摆动是由于同名磁极互相吸引
D.仅电源正负极对调不会影响线圈的受力方向
8.(2024 莲湖区一模)如图几种营养强化食品包装上的“碘、锌、钙、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9.(2024 罗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是一种可以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主要原理是当充电底座通电时,内部送电金属线圈产生磁场,而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即可产生电流,实现充电。该过程包含的工作原理有(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2024 襄州区模拟)2024年1月13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制出新款铷原子钟,稳定度刷新国际纪录。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铷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7
B.铷属于金属元素
C.铷的原子序数为37
D.铷原子的中子数为85.468
11.(2024春 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活中物理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道路边的一排路灯,是串联接在电路中的
B.乙图中,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丙图中,牢牢固定在光滑墙面上的空气吸盘,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D.丁图中,结冰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安装的防滑链,是为了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12.(2024 介休市模拟)豆腐起源于我国,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构成
B.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
C.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是由碳、氢、氯、氧元素组成
13.(2024 上党区校级一模)小梦在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中为学校宣传栏设计安全用电宣传标语如下,宣传标语中正确的是(  )
A.插座、开关、用电器,湿手触摸也安全
B.家用电器不接地,安全知识心间记
C.安全检修用电器,切断电源是必须
D.高压低压带电体,可以靠近勿触摸
14.(2024 晋中模拟)痛风是血液中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导致的一种疾病,过多饮用汽水、奶茶或长期熬夜,均会提升患病的几率。尿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A.5:3 B.5:4 C.15:7 D.15:14
15.小明制作了一个会“发光的二极管”。其电路简图如图所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演示时,左右摇动塑料管,这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B.发生该现象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C.二极管发光时,图中的条形磁体相当于电源
D.在该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如图,太阳风暴爆发时,地磁场能改变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地磁场北极在地理    (选填“南极”或“北极”)附近,如果将地球看作一个表面均匀带电旋转的球体,那么这个球体表面应该带    电荷。
17.(2024 肇东市模拟)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磷原子 。
(2)氯酸根离子 。
(3)标出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18.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如图所示,可判断电源的   端是正极。
19.(2023秋 舞阳县期末)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写出乙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
(2)该反应中化合价有改变的两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0.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某种材料的电阻阻值急剧变化。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闭合开关S1、S2后,在向左轻轻地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在此过程中,电磁铁的磁场   (选填“增强”或“减弱”),巨磁电阻的阻值明显   (选填“增大”或“减小”)。
21.(2024 绥棱县校级开学)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阴离子的粒子符号 。
(2)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3)图中A表示的微粒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表示的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22.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应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    。
(2)闭合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表。请计算x=5cm时,B=   T.
 x/cm  1 2  3  4  5  6 
 I/mA  10 12  15  20  30  46 
 B/T  0.68 0.65  0.60  0.51  0.20 
(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3.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①氦 ,②Na 。
(2)如图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A烧杯中为少量浓氨水,B烧杯中为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B的现象: 。
②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的性质。
24.(2024春 海陵区校级月考)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电磁学实验。请你帮他们完善以下内容。
(1)如图甲,当闭合开关,磁场中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 ,若只将电源的两极对调,接通电源,金属棒ab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如图乙,闭合开关,蹄形磁体不动,若使导体AB沿水平方向运动,则电流表指针将发生偏转,与此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动圈式话筒”或“动圈式扬声器”);
(3)根据图丙的实验图,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 来观察。
25.(2023秋 富平县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Ⅰ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分子 。
②将图Ⅰ试管A分别放入20℃水和50℃热水中,观察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填“快”或“慢”)。
(2)如图Ⅱ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F处产生的白烟较多(已知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 (填“快”或“慢”)。
26.(2023春 上城区期末)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甲,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18分)
27.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闭合开关S,电动机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
(3)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N/kg)
28.(2024 南开区校级开学)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 (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若CO(NH2)2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 g。
29.(2023春 富阳区期末)如图a是某同学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格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为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电流表0~30mA量程接入电路,图b是电流表表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该同学将电流表改成了温度表,请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上25℃的位置,并在图b中标出表盘上此位置。
(2)为了节省电能,使温度达到30℃时空调才能启动制冷,电路中要串联多大电阻?
(3)为了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调节方便的措施(改变电阻除外)。
30.(2023秋 沂源县期末)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碘酸钾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K:I:O为 ;
(3)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列式计算);(保留至0.1%)
(5)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