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下·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填空专项
一、填空题
1.足球比赛中,守门员奋勇跃起,截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则将做 运动。
2.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物体的 越大,其惯性越 。
3.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涉及了惯性知识且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都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⑥拍衣服上灰尘时,抖几下衣服;
⑦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4.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 。
第4题 第5题
5.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 (填“锤柄”或“锤头")的惯性。快速撞击锤柄与缓慢撞击锤柄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有人猜想: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这种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小徐用细绳拉动木块。
(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
。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7.“泼水节”是云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从科学角度分析,泼水的原理是:水原来与脸盆一起向前运动,当脸盆突然停止运动时,脸盆中的水由于 仍然要 ,于是水就从脸盆中泼了出去。
8.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某型无人机整机质量2kg,摄像机拍摄速度1000帧/秒,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
(1)无人机在上升时,如果以 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A.地面 B.摄像头 C.汽车
(2)“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加快,其惯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1)如图乙,将瓶子静止平放在桌面上,用水平力突然向右推动瓶子,会看到瓶中原有的一个气泡瞬间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2)小滨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如图甲,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0.北京冬奥会已成功举办,冰壶作为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如图为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D点并撞击目标壶的路径。
(1)投掷壶离开手后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11.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若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撤去所有外力,它将 。
第12题 第13题
12.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烧杯)具有惯性.
13.我市开展“瓯江夜游”项目,让市民在游船上观赏瓯江两岸夜景,感受光影艺术赋予城市夜晚的活力与生机。
(1)水中游船(图甲)它的倒影为参照物,则游船是 。
(2)图乙为光的三原色示意图。当岸边的红光和绿光同时射向白色建筑物的同一位置,游船上的观众看到该位置为 色。
(3)游船靠岸瞬间,船上游客突然前倾,这是由于游客具有 造成的。
第13题 第14题
14.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 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否则将处以相应的处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相撞,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 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
(2)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故要求司机和乘客均需系好安全带,以对人体起到缓冲的 作用。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3)乙图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气囊被压扁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15.假设法在我们学习科学中经常应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小科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原本可以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现若将一块比镜面大的遮挡物放在镜子后面,则他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2)图乙中绳子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绳子断裂瞬间电灯失去重力,电灯将 (选填“加速向下运动”、“匀速向下运动”或“静止”)
(3)图丙是运动会的铅球赛场上,一位同学将铅球奋力掷出的情景。若铅球飞行至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那么接下来铅球运动轨迹是 (选填“a”、“b”或“c”)
16.小金同学为模仿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让同一辆小车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玻璃的平面上,观察并记录小车水平滑行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
(1)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小金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速度一时间关系图,其中在玻璃表面滑行的图象是 (选填”a”、”b”或”c”)。
(3)图丙是各科学家先后对”运动和力”关系的不同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时会停止运动
B.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相对牛顿的观点,笛卡尔观点未涉及静止物体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
E.科学观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运动状态;匀速直线
2.【答案】属性;质量大小;质量;大
3.【答案】②③⑤⑥
4.【答案】相反;排球的运动方向与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5.【答案】锤头;错误;质量
6.【答案】(1)木块具有惯性
(2)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受平衡力作用)
7.【答案】惯性;向前运动
8.【答案】(1)B
(2)响度
(3)不变
9.【答案】(1)右
(2)作用点
10.【答案】(1)惯性
(2)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11.【答案】b;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
12.【答案】匀速;减速;水
13.【答案】(1)静止
(2)黄色
(3)惯性
14.【答案】(1)惯性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5.【答案】(1)能
(2)静止
(3)a
16.【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c(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