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6: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
2.图甲中P平原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生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3.下列关于图乙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为重工业基地
③种植业以水田农业为主④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
4.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A.北半球的寒流 B.北半球的暖流
C.南半球的寒流 D.南半球的暖流
5.若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D.④的盐度小于①的盐度
东海海域分布着几支著名的太平洋洋流,日本暖流在台湾岛南面分为两支,一支在台湾岛东侧北上至日本群岛。另一支为台湾暖流,经过台湾海峡,北上进入东海海域。下图为我国东海海域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东海海域沿岸流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①夏季自南向北流②冬季自南向北流③夏季势力强于冬季④冬季势力强于夏季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冬季,我国东海海域洋流的分布特点是
A.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B.西部为暖流、东部为寒流
C.南部为寒流、北部为暖流
D.南部为暖流、北部为寒流
8.每年春夏是东海海域海雾多发季节,其主要原因是
A.南下沿岸流减弱
B.北上沿岸流形成
C.冬季风势力强
D.东南季风北上
地处中高纬度的波罗的海(下图),在气象、水文等方面不仅与外部海域差异显著,而且内部的差异也很大。M表示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N表示北海流入波罗的海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同纬度的北海、挪威海海域相比,波罗的海冬季气温较低。该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水深度 D.洋流
10.与N洋流相比较,M洋流的特点是
A.水量大、盐度高 B.水量大、盐度低
C.水量小、盐度高 D.水量小、盐度低
11.与乙海域相比较,甲海域年内通航特点是
A.淤积少,通航时间长 B.风浪多,通航时间短
C.晴天多,通航时间长 D.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下面两题。
12.划分I、II、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1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区域内最突出的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14.下列界线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
A.200mm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甘蔗喜高温、高湿,充足的光照和规律的降水缺一不可。广西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蔗和蔗糖生产地。近年来,为应对与厄尔尼诺伴生的极端气候可能给甘蔗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广西某蔗林将平均生长高度为1.2米的春植蔗改种成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1.5米、1.7米的宿根蔗、冬植蔗。完成下面小题。
15.该蔗林改种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1.5米、1.7米的宿根蔗、冬植蔗,主要是为了
A.增强抗涝能力 B.提升甘蔗品质 C.增加产糖总量 D.统一种植标准
16.为应对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地甘蔗种植还应
①及时排水,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②施用有机肥,缩短生长周期
③加强气象灾害监测,提高预报水平
④铺设地膜,改善光照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科学界一般用塔希提岛和达尔文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差值来表示南方涛动指数(SOI),其大小可以表示南方涛动的强弱,并深刻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当SOI为负值,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对应拉尼娜现象。读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南方涛动指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正常年份,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域相比,西岸海域
A.气温较高,气流上升 B.气温较高,气流下沉
C.气温较低,气流下沉 D.气温较低,气流上升
18.2016年4-9月,南方涛动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增温
B.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降温
C.信风势力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降温
D.信风势力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增温
19.2020年下半年,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我国曾母暗沙海域台风频发 B.南美洲西岸暴雨洪涝增加
C.马来群岛森林火险等级降低 D.秘鲁渔场出现大面积死鱼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其最高峰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A.横断山 B.武夷山
C.太行山 D.祁连山
21.推测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
A.高寒灌丛 B.高山草原
C.积雪冰川 D.中山草甸
22.受气候变化影响
A.常绿阔叶林面积减小B.针阔混交林面积扩大
C.针叶林面积扩大D.甲面积扩大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雪线是指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完成下面小题。
23.沿途可以同时看到雪线和林线的交通线路是
A.青藏铁路 B.哈大铁路 C.川藏公路 D.宝成铁路
24.推测与林线分布比较吻合的等温线是
A.1月份0℃等温线 B.7月份0℃等温线
C.1月份10℃等温线 D.7月份10℃等温线
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运输通道。截至2023年12月,浩吉铁路煤炭总运量近1.8亿吨。近期,浩吉铁路“捎脚运输”优质水源,以减少空车返程造成运力与运费的浪费。下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浩吉铁路沿线难以观赏到
A.皑皑冰川 B.茫茫黄沙 C.青青草原 D.滔滔黄河
26.建设浩吉铁路的重要意义是
A.扩大煤炭“海转铁”运量 B.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C.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化 D.优化煤炭空间配置
27.推测浩吉铁路“捎脚运输”优质水源的主要工具是
A.集装箱液袋 B.大型塑料储水桶
C.罐式集装箱 D.高强度玻璃罐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椰子树 B.榕树 C.榆树 D.茶树
29.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较硬 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具有肉质的叶或茎
30.丹东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生长。近年来,“绿肥+马家柚+羊”生态模式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悄然兴起。
31.江西省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点是
A.黑土,肥沃 B.水稻土,肥沃 C.红壤,贫瘠 D.黄土,贫瘠
32.“绿肥+马家柚+羊”模式中种植绿肥作物对土壤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养羊饲料,提高羊肉品质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C.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33.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A.降低土壤温度 B.增加降水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减少蒸发量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湿地洲滩在高水位变幅下周期性淹没或出露,发展出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汛末蓄水驱动了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显著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图示意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各站点淹没动态的多年均值(数值越小表示其淹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越早,淹没历时越短;反之亦然)。完成下面小题。
34.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整体变化是
A.淹没面积持续扩张 B.淹没历时显著缩短
C.淹没结束时间推迟 D.淹没开始时间提前
35.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A.候鸟栖息地环境改善 B.常年性水资源短缺
C.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D.洲滩湿地植被旱化
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一旦发生,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其原因是黄河流域
①降水集中于夏季②植被覆盖率更低
③地表更崎岖④土质更疏松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7.水土流失对发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造成土地沙化B.造成土地盐碱化
C.加剧河流污染D.降低土壤肥力
38.水土流失不仅给发生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还会给河流下游航运带来影响,是因为水土流失导致
A.河流水量减小 B.泥沙淤积河道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河道水流变急
我国东北的最北端有一片由落叶松等树种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被称作“泰加林”,也被称作“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泰加林广泛分布北半球高纬地区,其南界通常在56°N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泰加林(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分布范围示意图
39.我国东北泰加林是“明亮针叶林”的代表,对“明亮”二字解释最恰当的是
A.林木分布稀疏 B.树叶色彩明亮
C.林间透光性好 D.林区光照充足
40.每年冬季该泰加林中出现成片的倒木,其原因主要是
A.气温太低 B.树根短浅
C.雨水较多 D.积雪过厚
二、综合题(20分)
41.我国东北长白山分布着大面积的浮石,保存着原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材料一: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在公元946年喷发,火山喷发引起的冷却效应称为“火山冬天”。长白山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使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
材料二:材料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南部区域(图2)野猪种群数量约为3436~3518只,喜欢拱地觅食,适宜栖息地受地形、植被、水源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1)浮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一种岩石,该岩石的特征是( )。
A.多气孔B.片理构造C.矿物颗粒较粗D.含有动植物化石
(2)根据长白山火山灰分布图,判断天池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时,该地的主导风向是 风。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火山冬天”的形成原因。
(3)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差异。
(4)长白山北坡和东坡的植被景观不同,东坡植被演替较北坡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造成地表土壤贫瘠 B.水热充足造成植被类型较少
C.降水较多造成雪线高度较低 D.火山灰层造成土壤地基不稳
(5)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具有林木稀疏、树干弯曲、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的特征,是因为该地区( )。
A.岩体松散,土层厚 B.位于阴坡,光照少
C.气候寒冷,多大风 D.地势陡峭,多落石
(6)有人认为应加强对该地区野猪种群的保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1.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③洋流名称为 ,按性质分类属于 。
(2)A处的气候类型为 ,简述A处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易形成渔场的是 ,该渔场形成原因主要是 。
(4)推测④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 凸,导致图乙中同纬度海域东西两侧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如果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形成的现象叫 ,该现象发生时会导致澳大利亚东北部森林火险等级 (上升或下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D C C B C A D D B D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 B C A B A B C B D B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C D A D A C A C C C D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C D B C B
41、
(1)A
(2) 西北/西风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导致达到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减弱,致使近地面大气温度明显地降低。
(3)植被带数量:北坡分布复杂,从下到上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数量较多;东坡植被带单一,从下到上为针叶林、苔原,数量较少。植被带基带:北坡为阔叶林带;东坡为针叶林带。
(4)D (5)C
(6)赞同。理由:野猪种群增加可以为东北虎提供充足猎物资源,减少其他食草动物的压力,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野猪拱地觅食的生活习性可以疏松土壤,破坏森林,促进森林系统的循环更新。
或:不赞同。理由:野猪种群增加必然导致其食物匮乏,野猪活动范围扩大,破坏农田作物,甚至危害群众的人身安全;野猪觅食会造成植被破坏、土壤疏松,诱发水土流失。
42.(1) 西风漂流 寒流
(2) 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3) ④ 在离岸风(东南信风)影响下,底层海水上升补偿流
(4) 北(低纬) 洋流
(5) 厄尔尼诺 上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