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13: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因此,乔乔策划了一场感受汉字之美的旅行。
一、请阅读博物馆简介,完成题目。(5分)
字词篇:打卡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览以 的资料、 的布局、 的方法和 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同时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
1.把下面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感知汉字魅力。(1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
2.在文中口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 B. ; , C., 、 D.—— ,
3.下列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详实 严谨 科学 时代化 B.详实 严谨 科学 现代化
C.严谨 详实 科学 现代化 D.严谨 科学 详实 时代化
二、写同音词。(3分)
【qīng cuì】1.我漫步在( )的竹林中,倾听着( )的鸟鸣。
【jīng yíng】2.李老板( )的珠宝店生意甚好,他卖的水晶( )剔透,质量上乘。
【tàn xí】3.“唉——”父亲这一声长长的( ),是在为一个著名人物的离世而( )。
三、选择题。(16分)
1.根据形声字造字规则,下列选项中与“砻”字读音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碧 B.磐 C.笼 D.岩
2.根据汉字造字规则,“耢(lào)”字的含义可能是( )
A.劳工 B.农具 C.某种植物 D.劳动
3.右边是古人最早创造的“酌”字字形,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是斟酒,可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
A.酒杯 B.酒坛 C.木棍 D.舀酒工具——勺子
4.下列填在语段中横线上的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乔乔看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的各种高科技部件和现代化设施,不禁感慨:“这些科技成果足以证明我国的科技真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唐僧的书——一本正(真)经
5.在参观过程中,乔乔学习了拆字对联。“拆字对联”是一种活泼精巧的对联样式,请你找出下面四副对联中不属于“拆字对联”的一项( )
A.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B.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C.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D.水少沙即现木可柯方成
6.这是乔乔在参观过程中做的笔记,其中抄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通用语言文字。
C.隶书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7.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了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了中文学习班。
A.全球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
B.全球有85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程。
C.英国、美国和韩国普及中文学习。
D.许多外国人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
8.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阴阳上去传递音律和谐,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含英咀华彰显意蕴无尽。
①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②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创作文学作品,婉转和谐,节奏鲜明,意趣无限,美感无穷。③书法大师们借此特点创作书法作品,笔走龙蛇,跌宕有致,铁书银钩,冠绝古今。④汉字之美经得起咀嚼品味,细细欣赏。
A.①之前 B.④之后 C.①②之间 D.③④之间
四、感受汉字的魅力。(5分)
1.看图猜字谜。(3分)
( ) ( ) ( )
2.趣味对句,把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相传,一次乾隆与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曰:“两碟豆。”纪晓岚对:“ 。”乾隆改口说:“两蝶斗。”纪晓岚忙对:“ 。”乾隆再改:“ 。”纪晓岚再对:“水上一鸥游。”这真是 啊。
A.一瓯游 B.一瓯油 C.一鸥游 D.一瓯豆
E.林中两碟豆 F.林间两蝶斗 G.旗鼓相当 H.将遇良才
五、同学们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课堂”上了一节课,请你一起完成练习。(4分)
1.理思路:老师请同学们梳理汉字文化发展史,完成时间轴。(2分)(每处不超过15字)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东汉时期,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20世纪80年代,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解决了汉字的电脑输入难题……
2.学甲骨文。(2分)
材料一:燕:甲骨文,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即,“人”字形)+(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 。
材料二: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爱情的美好;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皆非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本义,填在横线上。(1分)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1分)
①鸟啼芳树丫, 衔黄柳花。②鸿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6分)
1.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甲骨文、 、 、隶书、 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人们把刻在 或 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
阅读篇:理解汉字意蕴
七、阅读理解。(31分)
(一) 书歌行(节选)(6分)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忛况①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注释】①怳(huǎng)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1.阅读诗歌,根据第 句可判断这首诗歌颂的书法字体,据此补全诗题。(2分)
2.“须臾扫尽数千张”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著名诗句“ ”,也用了这一修辞手法。(3分)
3.李白的诗歌风格,刚好和该书法的特点相映成趣。(1分)( )
A.浪漫恣意 B.豪迈工整 C.飘逸匀称 D.古朴和谐
(二)(10分)
【材料一】①谐音中的“谐”字,本意是和谐、融洽。
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中国人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音韵和谐委婉含蓄。想要表达的话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运用其他语言手段来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例如“年年有鱼”“福倒了”,都是利用谐音反映了这种文化现象。可是,谐音字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幽默诙谐,放在“谐音”中看,自然就多了一分趣味。
【材料二】下面是乔乔根据调查结果形成的《关于广告中谐音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广告中的谐音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
在五年级的学习中,我发现汉字中的谐音是神奇的、有趣的。许多谚语、歇后语中都有谐音现象的存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广告词中也有谐音字的存在。谐音字用在广告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使用得是否正确、合理呢
二、研究方法:
1.走上街头,自行实践。2.查找资料,上网搜索。
三、资料整理
图片 内容 意义
“小题大做”谐音“小蹄大做” “蹄”和“串”与店面商品相符合。这样的个性化广告语,表达了商品的特点,同时拉近顾客与商家的距离,丰富了广告用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川流不息”谐音“串流不息”
四、研究结论
一则广告语,恰当运用谐音,可以给人们留下无比绚丽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可以起到展现广告词艺术魅力的效果,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最终目的。
但谐音词可能也会影响我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大家在感受谐音广告语趣味的同时,还要关注其谐音意义,从而避免语言文字的不规范使用。
1.阅读两则材料,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谐音可以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其中“谐”字,本意是诙谐、有趣。( )
(2)“年年有鱼”谐音“年年有余”,“福倒了”谐音“福到了”,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
(3)广告中只要运用谐音,就可以表达商品的特点,还能拉近顾客与商家的距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2.下列选项中,没有谐音文化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农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一张方正的红纸上写上“福”的字样,然后把“福”字倒着贴。
B.春节时期广州的金橘销量很好,甚至很多人会买一株金橘树在家,希望来年“大吉大利”。
C.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有人说,广告中使用谐音虽然很有新意,但是这样滥用成语属于不规范使用汉字,所以广告中不能滥用谐音。结合材料二并联系生活,说说你的观点。(4分)
(三)表情包里的古文字(15分)
①假如一个个陌生的古文字变成了“表情包”,你会不会觉得很亲切
②前不久,有网友晒出了一组古文字“表情包”,很快刷了屏。“(臭)”字像是 ,“(走)”字像是 ,“(异)”字像是 ,“(公)”字则像是 ……这些脑洞大开的古文字表情包掀起了一波“晒图潮”,有人说,甲骨文很可爱,造型特别萌;也有人说,搜索“鼎”的古汉字,找出来的文字造型几乎都很像简笔画的猫咪。
③针对热门网页中展示的图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说,其中提到的古汉字,有的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还有汉代以后的隶书。
④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中国古文字很容易被联想成表情包
⑤“这与汉字的特点有关系。字母文字(如英文)多是单向的线性排列,而汉字在二维平面上展开,每个字就像一幅图画,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动物、植物、场景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解释道。
⑥“汉字的表意性较强,比如在古文字中,‘山’是山的象形,‘牛’就用牛头的形象,‘从’则是一个人跟随另一个人的情景。如果分析所有的汉字,可以拆解为几百个部件,绝大多数部件本来都是象形字。这也使人们在看到汉字字形时,就会联想到它可能表示的事物。当然,这些联想有时是符合汉字实际的,有时则仅是戏说罢了。”他说。
⑦甲骨文的表意性很强,象形程度比较高。蒋玉斌提到,同样是人形和击杀兵器“戈”形组合,戈在人侧就表示戍守的“戍”,戈在人颈就表示砍头的“伐”。
⑧他简单介绍了古代几种文字的类型:商周时代主要是用毛笔书写,书写载体应该是编联竹简或木简而成的简册,以及陶器、玉器等。甲骨文主要刻写在占卜用的甲骨上,是当时文字在特殊场合下的应用。金文主要是商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铸作金文先要用毛笔书写,再用较复杂的程序将笔书铸出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笔书样貌。除此之外,蒋玉斌还提到,“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在西汉以后成为汉字的通行字体。成熟的隶书讲究‘蚕头燕尾’,等等。”
⑨在他看来,了解古汉字的知识,在今天仍有意义。它们记录下来的一些有益内容,也能启发今人。
1.根据文中甲骨文的形状特点,将下列描述填在对应位置。(填序号)(2分)
A.拍照在比个“耶” B.一个勉强的笑脸
C.一个小人在跳舞 D.走路时迈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2.文章第①段以 句式开头,好处是 。(3分)
3.为什么中国古文字很容易被联想成表情包?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相较于字母文字的单向的线性排列而言,汉字是在二维平面上展开的。
B.汉字的每一个字就像一幅图画,更容易联想到动物、植物、场景等。
C.很多汉字是象形字,使得汉字的表意性很强。
D.汉字有很多种类型,如甲骨文、隶书等,书写载体也很多。
4.第⑧段的加点字“主要”和“应该”是否能删掉?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积累说一说你的理由。(4分)
5.文章说:“了解古汉字的知识,在今天仍有意义。它们记录下来的一些有益内容,也能启发今人”。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了解古汉字的意义。(两点即可)(4分)
写作篇:感悟汉字魅力
八、习作。(30分)
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一年的感动或感慨、喜悦或悲痛、幸福或幸运,把自己的记忆、情绪和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2023年已然离去,你想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过去一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材料充实,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详解
一、1.略2.A 3.B
二、1.青翠 清脆 2.经营 晶莹 3.叹息 叹惜
三、 1. C 2. B 3. D 4. B 5. C 6. C 7.A 8. C
四、1.秋 们 孩 2.B C F G
五、1.①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 ②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③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 ④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2.(1)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2)燕 雁
六、1.金文 小篆 楷书 2.龟甲 兽骨 王懿荣
七、(一)1.八 草 2.夸张 写字时的速度之快,书写之潦草 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 3. A
(二)1.(1)× (2)√ (3)× 2.C 3.我认为广告中不能滥用谐音。因为这些谐音广告使原来的成语改头换面,不但改变了成语的本意,还给人一种胡乱搬用的感觉。尤其是学生,看多了这样的广告,容易被误导,会认为成语本身就是这样。
(三)1.D C A B 2.疑问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3.D 4.不能。“主要”指事物中最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属于限定性词语,表示范围。“应该”表示推测,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如果删去这两个词,那么句子的意思过于绝对。这两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5.示例:①古汉字可以为我们提供汉字演变的线索;②古汉字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提供线索。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