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09: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大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在中国现代史中的时空定位
一:目录:
单元课标解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四课时)
课时教案
单元跨学科学习
单元背诵清单
单元复习设计
单元大事年表
二、具体内容
【单元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
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内容要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3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2、2022年课标解读: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香港、澳门得到了实践。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也说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发展。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终将得到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1)历史解释: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内涵和特点;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阻碍因素。
2)时空观念: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知道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分布;通过《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葡萄牙割占澳门地区示意图》,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查阅资料,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3)史料实证: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涵;察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知道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大原因;梳理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史实,分析影响海峡两岸交流发展的因素。
4)家国情怀: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唯物史观:通过香港、澳门回归这一成功实践,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习提示: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初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2.单元大概念架构
单元时空背景:
1)国际:①美苏冷战;②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逐渐建立外交关系;③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受挫;④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国内: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讲述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战略举措上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介绍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成功实施;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略。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介绍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提出和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使得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发展,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 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认识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实现统一的重要保障。最后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不懈努力, 是 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教学过程中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通过回忆古代史、近代史上民族交往交融的史实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大量历史史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的使用,教会学生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培养家国情怀。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以“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共同繁荣,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梳理港澳回归的背景,认识到港澳台与大陆的分离的根源是国内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入侵,落后导致挨打。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港澳回归。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民族政策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中,从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特点、政策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了解较少,只在中国古代史学过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祖国统一的方针只有些感性的认识,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考和应用更是欠缺。因此在教学和作业设计时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情景材料乃至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从制度实施的原因入手,了解其含义、特点和实施的意义。另外对于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学生在近代史部分已经学过,抓住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能教会学生历史学习的角度和方法。同时,时事材料的使用,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做到“以史为鉴”。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大单元教学、中外联系、单元概述等环节,在大单元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4.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5.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过程。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党和政府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与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理解祖国统一的必然性。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情境1、学会计算历史年代,知道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制作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明晰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情境2、观察并识读《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青藏铁路线路图》,从历史地图中识读有关的信息,知道具体历史所发生的大致范围;能够将历史地图中的有关信息与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历史地图说明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容、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情境3、学会阅读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阅读和理解历史教科书,逐步学会概括教科书中内容的层次、要点;逐步尝试阅读一些基本的、简要的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对历史图表(如比较表、对照表、统计表等)中的内容进行分析,逐步学会运用图表说明相关的历史问题;能够阅读普及性、通俗性的历史读物,从中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历史解释。
情境4、通过解读图片《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知识拓展——吉祥的天路、图片《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江泽民题词:明天会更好》、《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受到香港人民的热烈欢迎》、图片《中葡澳门交接仪式》《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知识拓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图片《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图片《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图片《汪辜会谈》、图片《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知识拓展--台湾同胞赴大陆寻根问祖,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情境5、搜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情境6、搜集、整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相关的人物事迹的史料,如孔繁森、为模范人物立传,叙述他们的嘉言懿行和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故事会,学习体会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情境7、搜集、整理有关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方面的图文材料,以制作展板,设计墙报,举行讨论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宣传并交流。——家国情怀。
情境8、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应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在使用时教师应注意进行必要的指导。搜集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开展以“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欣赏活动,如《石榴花开》、《刘三姐》、《红河谷》、《五朵金花》、《望大陆》、《建国大业》、《湾区儿女》、《风雨澳门》、《回归20年》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情境9、学唱《七子之歌》,体会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学唱《东方之珠》,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与赞美;学唱《祖国统一战歌》,中华儿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学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爱我中华》《大中国》等歌颂民族团结的歌曲,表达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团结等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情境10、搜集、阅读反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文学作品,如《苦菜花》、《王三街》、《雪山大地》、《统一大业》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情境11、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庭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见本专辑课时同步教案)
第1课时: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
第2课时: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3课时: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九二共识”、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第4课时:单元复习
【单元跨学科学习】
语文学科:用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去获取相关史事的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名句赏析的历史信息,如闻一多的诗歌《七子之歌》。
道德与法治: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认识《反国家分裂法》维护国家统一。
美术、音乐学科:从艺术课程的欣赏角度去观察有关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历史绘画、历史歌曲,发现历史现象。
地理学科:用地理学科的读图方法去解读历史示意图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
数学学科: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历史图表中包含的数据透视的历史史实,如回归后港澳的经济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