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一:顶层设计合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措施得当促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目录
教学目标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唯物史观: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
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
原因和意义。
3)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感受我国民族政策的优
越性,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史实。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意义。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单元整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2年:九二共识
2008年:两岸达成“三通”
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
本课在中国现代史中的定位
主题1:民族团结
主题2:国家统一
视频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点击播放歌曲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汉
武力
和亲
唐
和亲
设立机构
清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另一位为“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设立机构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背景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同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存在差异。
目标导学一、顶层设计合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历史因素)
元
设立机构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设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形成回族
新课讲解
现在的民族分布有何特点?
观察地图,说说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及特点?
分布广,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60%,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总体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虽少,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现实因素)
综合各方面因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了历史和现实的最佳选择!
新课讲解
阅读教材第60页第一自然段找到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
前提
地方
权限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点击播放视频
新课讲解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过程(法律依据)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我国设立了三级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5个)
(30个)
(120个)
注: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新课讲解
材料一: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发展;
材料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在“两会”中参政议政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知识拓展
项目 经济特区 民族自治区
不同点 目的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城市或者地区
特点 相同点 都从国情出发,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比较经济特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异同
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享有自治权)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
新课讲解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62,概括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的背景。
民族 经济状况
回族、壮族、满族、 蒙古族、维吾尔族等 与汉族地区大体相同
藏族、傣族 农奴制经济
彝族 奴隶制经济
傣族、景颇族、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
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 有的地方还在使用木器、石器,经济落后,粮食产量很低,人民长期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目标导学二、措施得当促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一).背景
新课讲解
佤族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藏农奴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背景
新课讲解
①政治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措施
点击播放歌曲
新课讲解
②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成为我国重要牧区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二).措施
新课讲解
③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傣族的泼水节
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
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英雄史诗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措施
新课讲解
(二).措施
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
西气东输
西电东输
青藏铁路线路图
青藏铁路
吉祥的天路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点击播放歌曲
新课讲解
(二).措施
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
新课讲解
(三).效果
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②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建设成就的原因:
结合所学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能取得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系列行动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原因
新课讲解
目标导学三、中华民族一家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
中央派到民族地区以加强当地建设的干部代表——孔繁森
孔繁森等于1979年,1988年两次赴西藏工作,和西藏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1993年,孔繁森任阿里地委书记。他到阿里各地进行考察,为阿里地区的发展付出极大心血。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阿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被誉为:“新时代的雷锋”
“90年代的焦裕禄”
思考:从援藏干部孔繁森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家国情怀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共十九大报告》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青少年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点击播放视频
板书设计
知识结构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邓小平理论
民族大团结
顶层设计合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地位
实施
意义
措施得当促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措施
意义
特点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背景
作业布置
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4.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B
B
B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