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选择性)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选择性)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11:38

文档简介

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B 正常情况下,细胞会因为分裂次数增多而逐渐丧失正常的功能,加速衰老,B错误;
2.【答案】B
3.【答案】A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要严格“去雄”“套袋”,进行人工授粉,A错误;
4.【答案】C
【详解】A、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由于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故在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B错误;
C、视野中有100个细胞,图乙类型有5个,一个细胞周期大约12小时,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5/ 100 × 12=0.6小时,C正确;
D、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甲为前期,乙为中期,丙为后期,丁为末期,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D错误。
5.【答案】C
【详解】A、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分裂方式为二分裂,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之间分离开,而不是促进核膜裂解,B错误;
C、根据题图信息可知,核膜小泡融合再形成完整核膜的过程中,核纤层蛋白起着至关重要的识别和引导作用,C正确;
D、核孔的作用是实现核与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其运输的物质包括RNA和蛋白质等,具有选择性,但DNA不被允许通过,D错误。
6.【答案】A
【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发生于①配子的产生过程中。A正确,BCD错误。
7.【答案】B
【详解】A、由题意可知,体内不含t基因时PTC尝味能力最强,说明基因型为tt的个体
是PTC味盲者,故基因型为TT、Tt的个体是PTC尝味者,A正确;
B、两个有PTC尝味能力的人基因型可能都是Tt,他们结婚,子女基因型可能是tt,所以不一定都有PTC尝味能力,B错误;
C、PTC尝味能力最强人的基因型为TT,两个PTC尝味能力最强人婚配,其子女基因型是TT,故他们PTC尝味能力也是最强,C正确;
D、基因型为Tt的两个人婚配,可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1:2:1,故其子女中PTC尝味能力最强的(TT)占1/4,D正确。
8.【答案】A
【详解】纯合白花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M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的比例依次是3:3:1:1,子代中紫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说明前者亲本是自交Aa×Aa,后者亲本是杂合子测交Bb×bb,因此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的“M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9.【答案】D
【详解】A、该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了四分体,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
B、①、②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b为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黑腹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8条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为精细胞的2倍,核DNA分子数为精细胞的4倍,C错误;
D、图中未画出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D正确。
10. 【答案】D
【详解】据图分析,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③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④处于
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A项正确;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是雄性动物,故②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两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图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A和B的染色体移到了细胞的同一极,因此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只有两种类型,D项错误。
11.【答案】C 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2.【答案】C 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亲本甲和乙各一半,即子代细胞核中DNA数量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而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母方,C错误;
13.【答案】D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是一种由病理性刺激引起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14.【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两个纯合的红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红 花∶白花=9∶6∶1,说明了紫花为双显性,红花为单显性,白花为双隐性,且亲本的红花的基因不同,否则形成不了紫花,从而可以推出亲本红花的基因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为AaBb,F2的基因型分别为紫花A_B_,红花的基因为A_bb和aaB_,白花的基因为aabb。
【详解】A、据分析可知,红花为单显性,基因型有A_bb(2种)和aaB_(2种),共4
种基因型,A错误;B、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红花∶白花=9∶6∶1,可推出F1测交结果紫花、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2∶1,B正确;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C错误;D、F2杂合子红花品种为Aabb和aaBb,自交后代产生白花的概率为1/4,D错误。
15.【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翅外展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野生型型纯合果蝇的基
因型为DpDpEE,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Ee,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
B、由图可知,菱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lzXlz和野生型雄蝇XLzY杂交,F1的基因型为XLzXlz和XlzY,雌蝇表现型为野生型,雄蝇表现型为菱形眼,B错误;
C、由图可知,基因型为RuruEe的果蝇,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可以产生RuE和rue两种配子,当发生(交叉)互换时,减数分裂可能产生RuE、rue、Rue和ruE四种基因型的配子,C正确;
D、痕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Xr和Y已经分离,到达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D正确。
16.【答案】B
【详解】A、果蝇为XY性别决定型生物,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的形态两两相同,性染色体X和Y形态不同,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该果蝇为雄果蝇,A错误;
B、果蝇有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I末期时细胞一分为二,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
C、当荧光点移动到③赤道板所示位置时,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所以可以判断该时期为减数分裂I中期,C错误;
D、图甲所示过程为减数分裂I过程,该过程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对应图乙的CD段,D错。
17.(每空2分,共10分)
(1) 叶绿体、线粒体、自噬小泡
(2)AD
(3)上升 为细胞提供营养
(4)NOX依赖性
18.(每空2分,共12分)
(1)有丝分裂后期 AaBb
(2)极体或第一极体
(3)ab和de 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
(4)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19.(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 C 全为非甜或非甜:甜味=1:1
(2)隐 DD、Dd (4分)
20.(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 红花(1分) 6
(2) BBdd bbDD
(3)红花:粉红花:白花=2:1:1
(4)让植株丙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花的颜色及比例(3分)
21.(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 隐(1分) 常
(2) BbXDXd BbXDY
(3) 选择纯合的红眼雄蝇和白眼雌蝇交配得F1,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3分)
(4)F1全为红眼(或F1雌雄表型相同)
F1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或F1雌雄表型不同)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级生物科(选择性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白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关于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有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会增殖产生新的细胞
B.细胞不会因为分裂次数增多而加速衰老
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D.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可导致细胞衰老
2.《齐民要术》中描述“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段话所描述的是该植物的( )
A.等位基因 B.相对性状 C.细胞分化 D.生存斗争
3.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数量比接近1∶1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甲紫染色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已知洋葱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大约12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丙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
C.若视野中有100个细胞,统计发现图乙类型共有5个,则中期持续时间大约为0.6 h
D.作为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5.核膜又称核被膜,其内面附着的一层蛋白质称为核纤层蛋白。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裂解与重新组装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和酵母菌等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均会发生图中所示变化
B.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就是促进核膜裂解
C.核膜小泡融合再形成完整核膜的过程中,核纤层蛋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核膜构建后,核孔可以执行相关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的主动转运任务
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人对苯硫脲(PTC)的尝味能力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T、t)控制的。PTC为白色结晶状物质,因含有基团而有苦涩味,有人能尝出其苦味,称PTC尝味者,有人不能尝出其苦味,称PTC味盲者。研究发现,体内不含t基因时PTC尝味能力最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TC味盲者基因型是tt,基因型为Tt的人有PTC尝味能力
B.若两个有PTC尝味能力的人结婚,子女都有PTC尝味能力
C.若两个PTC尝味能力最强人婚配,其子女PTC尝味能力也是最强
D.若基因型为Tt的两个人婚配,生下一个孩子PTC尝味能力最强的概率为1/4
8.茉莉花的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白花窄叶和纯合紫花宽叶杂交的后代再与“M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的比例依次是3:3:1:1。“M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雄性黑腹果蝇(2n=8)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①与②的分离、a与b的分离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精细胞的2倍
D.图中未画出的一对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
10.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及其他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⑤⑥在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②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C.细胞②⑤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①经减数分裂形成了4种配子
11.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有个体小、繁殖快、容易饲养等
B. 根据杂交实验可以推断白眼属于隐性性状
C. 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摩尔根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12. 下图为人类生殖过程简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过程的完成首先依赖A、B配子细胞膜的相互识别
B. ②过程中通常是A配子头部进入B配子,尾部留在外面
C.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亲本甲一半来自乙
D. 图中生殖方式产生子代出现多样性与上述过程①和过程②均有关系
13.脑卒中,也叫中风,一般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引起的。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脑卒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其分裂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紫花、红花和白花三种。两个纯合红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红花∶白花=9∶6∶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红花品种基因型有6种
B.F1测交结果紫花、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2∶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F2杂合子红花品种自交,F3产生白花的几率为1/3
15.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表型比
B.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均为野生型,雌蝇均为菱形眼
C.基因型为RuruEe的果蝇,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
D.痕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
16.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一个正在分裂的果蝇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果蝇是雌果蝇
B.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C.当荧光点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末期
D.图甲所示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对应图乙的EF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7.(10分)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或液泡)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自身物质并进行循环利用的过程。研究发现ROS(细胞有氧代谢产生的毒性副产物,如1O2、O2-、H2O2等)参与细胞的自噬调控。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双层膜结构有 。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以清除ROS的毒害,下列细胞中肯定不存在SOD和CAT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乳酸菌 B.蓝细菌 C.酵母菌 D.破伤风杆菌
(3)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 ,原因是ROS促进细胞自噬,产生的物质能 ,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
(4)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存在NOX依赖性和NOX非依赖性两种调节途径,用NOX抑制剂处理植株后,发现高盐条件下NOX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高盐条件下的自噬属于 调节途径。
18.(12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珍珠贝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 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图丁所示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丁中的cd对应的是 期。
(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19.(1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下图为玉米间行种植时的传粉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研究其显隐性关系,研究人员各用一株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做了下面三组实验,一定能够区分出显隐性性状的是_____组,若玉米的甜是隐性性状,该组实验甜玉米上结出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2)研究人员将纯种的甜玉米(甲)与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
甜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甲) 有 有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乙) 无 有
①由表可知,甜玉米对非甜玉米为_________性。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基因D/d控制,则乙株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基因型是_________。
②若将甲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作亲本播种并控制条件让它自交,用遗传图解预测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要求写出配子)。(4分)
20.(12分)某种植物花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有红花、粉红花、白花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花色 红花 粉红花 白花
基因组成 B_D_、B_dd bbD_ bbdd
(1)据上述信息可知, (填“红花”、“粉红花”或“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最多,其基因型有 种。
科研工作者将纯种红花植株甲和纯种粉红花植株乙杂交,F1全表现红花,F1自交得到F2的花色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3:1。
(2)植株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若让F1测交,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从F2中选取一株粉红花植株丙。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以确定该植株丙的基因型,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14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正常毛与短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
D、d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一群有眼正常毛雌蝇与一群有眼正常毛雄蝇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
分类 有眼正常毛 有眼短毛 无眼正常毛 无眼短毛
F1雄蝇 3 3 1 1
F1雌蝇 6 0 2 0
回答下列问题:
(1)无眼对有眼为 (填“显性”或“隐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
(3)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首次将白眼基因定位到了X染色体上。有人认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可能不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而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已知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请利用纯合的红眼雄蝇、白眼雄蝇、白眼雌蝇、红眼雌蝇,设计一个一代杂交实验,判断眼色基因的位置。
杂交实验方案: 。
(4)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 ,则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 ,则眼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