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B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二、默写
2.(2022·山西模拟)日月星辰,引动诗情。读下面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诗文离不开“日":“海日生残夜, ”是王湾笔下红日初升残夜未尽的隽永哲思;“千嶂里, “是范仲淹眼里暮霭生成、夕阳西下的塞外秋景;”“日暮乡关何处是? ”是崔颢心中暮色渐起、吊古怀乡的邈远乡愁。
(2)诗文也离不开"月":” ,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月色中有杜牧的淡淡忧愁;“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如水月华下有苏轼的幽微感叹;” , “(《三峡》),昼夜交替间有三峡的雄伟景象。
(3)诗文还离不开“星":“ ,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示李清照的心中幻景;“ ,若出其里"隐含曹操的雄心抱负;“辛苦遭逢起一经, "描摹文天祥的家国悲情。
三、综合题
3.【材料一】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材料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2022 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 App 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 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 58.7% 提升到 83.1%。
【材料三】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四】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调查显示的结果。
(2)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观点。
四、名著导读
(2022九上·凤阳月考)阅读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①周进无事闲着,街上走走,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②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厉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④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全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 。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⑤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
⑥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①段“想挨进去看”中“挨”字写出了周进既想进去而又不敢进去的胆怯心理。
B.小说第②段写到“众人多慌了”,从侧面描写周进,突出他不省人事的可怕状态。
C.小说善用对比,如周进想进贡院先“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后“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反映了社会现实。
D.小说详略得当,详写周进中举后的欢喜,略写他痛哭的场景,更好地刻画了周进这一人物形象。
5.根据选文内容,梳理小说情节。(每空不超过12个字)
→周进被救醒后痛哭不止→ →周进中举,众人来贺
6.文章第①~④段描写了周进在贡院的情绪变化;先是“放声大哭”“哭了又哭”;后来却“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这其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7.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8.同为《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和范进两个人物有何相似之处?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渔家傲·秋思》开篇以“异”字起笔,统领全景:先用大雁的“无留意”,表现① ;再用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② ,暗示③ 。
10.这两首诗歌都借秋景来抒发愁绪,结合内容比较它们“乡愁”的不同。
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③。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注释】①氓:百姓。②绝:横渡。③益怠:更加疲倦。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妻妾之奉:
乡为身死而不受:
永之氓咸善游:
蔽之甚: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3.【甲】【乙】两文同样关涉了 之人,然而他们的 却大相径庭;【甲】是为了取“ ”;【乙】则是为了取“ ”。
七、现代文阅读
(2024九下·东阳开学考)再读一篇,完成问 题。
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①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过,古诗“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 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懂得和执着”。对照起来,如 今短视频中的人间百态、电视电影中的光怪陆离,凭借一时的耳目刺激,固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 但同那些积淀了千年的古典诗词相比,似乎少了些更有价值的审美层次。
③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在唐代的中央大学里就读着大量 “国际学生”。日本留学生晁衡考过了唐朝的科举,一度官至节度使。他代表大唐出使本国,王维为他赋 诗赠别:“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在长安国子监留学数年后科举及第,到南京出任深水县尉,写下了包含诸多诗词的《中山覆篑集》,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之作。当我们读到中国古诗中的博大胸襟,了解到千余年围绕着中华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圈”,我们便不会妄自菲薄,丢掉中华民族的自信之魂。
④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那些风格各异的五言七言,好比一颗颗 时空胶囊,将千百年前人们的喜怒哀乐封装于此,穿越时空,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发现,自己和那 些逝去的身影共享着中国人的古老情愫。“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这位 唐代的学生,好不容易抄完了课文,开始向老师撒娇:明天就是周末了,今天可以早点放我回去吗?诗 中吐露的急切之情和现在的孩子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作临别赠言互相慰勉。遇到挫折时,我们仍常以“ ____,____ ”来自 我激励……百代之下,其情一也。
⑤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在这些方块字中,汉字的音韵和诗人的情感 互相激发,成为后代中国人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陶渊明在田园之间,虽箪瓢屡空,却诗酒做伴,怡然 自乐;七百年后的苏东坡,在被贬的逆境之中,翻阅着陶渊明的诗集,留下了 12 首与“偶像”对话的《和陶诗》,从中汲取着安贫乐道、悦纳生活的能量;陆游在南宋偏安一隅的屈辱中锐意进取,在狂风骤 雨中僵卧孤村,却仍渴望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 嗣同面对铡刀,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慷慨就义……这些历久弥新的诗篇铸 就了现代的民族精神。
⑥现在的我们,为何还要读古诗?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 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选自光明网 2021.12,有删改)
14.结合语境,在第④段横线中填入合适的诗句(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请梳理选文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论点一: ① 中心论点:③
分论点二: 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
分论点三: ②
16.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
17.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
长征途中,前有娄山天险,后有追兵将至。娄山关一场恶战令人心忧,而毛泽东主席则有着“雄关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气与信心,正是从容不迫、英雄本色。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题。
山桃花
李修文
①那满坡满谷的山桃花,不是一树一树,而是一簇一簇,从黄土里钻出来,或从岩石缝里活生生挤出来,渐成连锦之势,被风一吹,就好像世间的全部酸楚和苦难都被它们抹消了。我知道,在更广大的地方,干旱和寡淡、贫瘠和荒寒,仍然在山坡与山谷里深埋。但是,风再吹时,这些都将变成山桃花,一簇一簇现身。山桃花啊,满树满枝,几乎看不见一片叶子,唯有花朵,柔弱而蛮橫地占据着枝头。
②多年以前,为了写一部电影剧本,我一个人来到陕北角落里一座名叫“石圪梁”的村庄。站在村口,眼前景象让我欲说还休:干旱、风沙,村庄空寂,为数不多的老人。我住的那一口窑洞,滿墙透风,窗户几近朽烂。到了夜晚,甚至会有实在挨不住寒冷的狐狸奔下山来,从窗外腾空跃入,跳到我的身边。
③多亏了那满坡滿谷的山桃花!那一晚,北风大作,“倒春寒”明白无误地来临,雪粒子纷砸入窑洞,我心头生出一股巨大的悔意。我决定就此离开——不是等到天亮,而是现在就走。我拎起行李,爬上了窗外那座山的山脊。我大概记得,在山脊上一直走到天亮,就会看见山下公路上的大客车。就在此时,我看见那些司空见惯的山桃花好像被雪粒子砸得清醒了。雪粒子像携带着微弱的光,照亮了我身旁西坡上一片还未开放的山桃花,看上去,好似它们在天亮之前就会被冻死。我蹲在它们身边看了一会儿,叹息一声,接着往前走。哪知道,刚走几步,身后便传来一阵含混的轰鸣声。我回过头去,一眼看见途经的西坡好似蛰伏多年的龙王在此刻出世,沙块、黄土、断岩和碎石,瀑布一般,泥石流一般,不由分说地流泻、崩堝和狂奔……猛然间又平静下来。唯有尘土四起,穿过雪粒子,在山巅、山坡和山谷里升腾。
④也不知道为什么,尘雾里,我却心疼起那些快要被冻死的山桃花:经此一劫,它们恐怕全都气绝身亡了吧?我不禁返回去,走近山体滑坡的地方,想再看它们一眼。果然,那些山桃花全都被席卷而下,连根拔起,散落在地。我靠近了其中的一簇,伸手去抚一抚它们,看上去它们像是早已对自己的命运见怪不怪。
⑤哪里知道根本不是——突然,像是雪粒子瞬时绽放成雪花,一颗花芭,对,只有一颗,轻轻地抖动了一下,然后,叶柄开始轻微地战栗,萼片随即分裂。我心里一紧,死死地盯着它看。我看着它吞噬了雪粒子,再看着花托竟然在慌乱中定定地稳住了身形。
⑥我知道,一桩莫大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即使如此,花开得还是比期待的更快:是的,一朵花,一朵完整的花,闪电般开了出来。在尘雾里,它被灰尘扑面;在北风里,它静止不动,小小的,但又是嚣张的。灾难已然过去,分散的河山,失去的尊严,必须全都聚拢和卷土重来!我看看这朵花,再抬头看看昏暗的天光,一时之间,震惊、激奋和仓皇全都不请自来。就在我埋首在那一朵花的面前时,更多的花,一朵一朵,一簇一簇,像是领受了召唤,更像是最后一次确认自己的命运,呼啦啦地开了。哪怕离我最近的这一簇,虽孤悬在外,也开出了五六朵,而叶柄与花托又在轻轻地抖动,更多的花,转瞬之后便要在这“倒春寒”的世上现身了。
⑦可是,就在此时,山巅上再次传来巨大的轰鸣声。轰鸣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尘雾愈加浓烈,所谓兵荒马乱,所谓十万火急,不过如此。但我还是置若罔闻,屏住呼吸等待着发落——是的,最后那几朵还未开出来的花,我要等它们来发落我。
⑧它们终归没有辜负我:就在即将被彻底掩埋时,它们开了。我迅疾跑开,远远站在一边,看着它们盛放一阵子,随即,被轰隆隆滚下的黄土和碎石吞没。
⑨那一刻,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目睹了一场盛大的抗争。也许,我也该像那最后时刻开出的花,勇敢地迎战。每个人都有必须面对的命运它来了,你就走不掉,必须面对。
⑩这么想着,天也快亮了,远远地,我又看见了我的窑洞。我的鼻子一酸,干脆发足狂奔,跑向了我的命运。
(选文有删改)
18.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19.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0.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21.品味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这场“盛大的抗争”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下来。(不超出所给字格)
八、写作题
23.(2024九下·东阳开学考)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任务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 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任务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从故乡出走,去寻找新的生活;于勒被送上前往美洲的商船,尝遍人间冷暖;杜小康辍学和父亲去芦苇荡放鸭,完成了生命的蝶变。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后,仍然坚守“先忧后 乐”“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范进一生醉心科举之路,中了举人却疯了;诸葛亮感念刘玄德三顾之恩, 一生坚守在复兴汉室、强大蜀国的道路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以上事例引发了你对“出走与坚守”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A 错误。例句翻译为: 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正确朗读节奏应该是: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答案】(1)江春入旧年;长烟落日孤城闭;烟波江上使人愁
(2)烟笼寒水月笼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汉灿烂;干戈寥落四周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次北固山下;观沧海;过零丁洋;黄鹤楼;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接性默写。注意“ 孤 ”“ 愁 ”” 笼 “” 吾 “” 曦 “” 涛 “” 雾 “” 灿 “” 寥 “” 戈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1)第1空、江春入旧年;第2空、长烟落日孤城闭;第3空、烟波江上使人愁
(2)第1空、烟笼寒水月笼沙;第2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3空、自非亭午夜分;第4空、不见曦月
(3)第1空、天接云涛连晓雾;第2空、星汉灿烂;第3空、干戈寥落四周星
【点评】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3.【答案】(1)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2)①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③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④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知识点】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七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及一旦遭遇信息诈骗83.1%的“网民选择投诉曝光”可知,与去年相比,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更强。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材料一】中漫画反映了可知网络平台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由此可知,网络平台要遵循法律要求,守法经营,不侵犯网民个人隐私;结合“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可知,立法部门应制定与保护网民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可知,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结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可知,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2)①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③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④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即可做出解答。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找到答题关键区域。
【答案】4.D
5.周进头撞号板不省人事;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6.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看见贡院,触景生情,不觉伤心起来,于是痛哭不止。众人要为周进捐一个监生,让他有机会进考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所以不再哭了,反而同众人说说笑笑。
7.【示例】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进为了进入科举考场,认众人为“重生父母”的语言和“磕了几个头”的动作,表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突出了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8.①都是穷苦的读书人,都是书呆子,几十年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②都热衷功名,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③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被扼杀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方位词、旁观者、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按照“人+事+结果”的格式,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情感变化原因。其实就是考查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情感对应句,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4.详写周进中举后的欢喜,略写他痛哭的场景,错误。文中周进哭的内容很多很细致。②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故答案为:D
5.概括题按照“人+事+结果”的格式,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①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写他撞号板不省人事。
④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故答案为:周进头撞号板不省人事、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6.问情感变化原因其实就是考查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情感对应句,概括即可。
③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这里交代了周进哭惨的原因。
④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周进觉得有希望了就不哭了才笑了。
故答案为: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看见贡院,触景生情,不觉伤心起来,于是痛哭不止。众人要为周进捐一个监生,让他有机会进考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所以不再哭了,反而同众人说说笑笑。
7.画线句是: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周进听说众人要给他捐钱让他能够进考场考试,欢喜过头,露出了被科举洗脑的丑态,不但称给钱的众人就是他另个父母,还磕头拜谢。
故答案为: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进为了进入科举考场,认众人为“重生父母”的语言和“磕了几个头”的动作,表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突出了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8.人物形象分析要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文中①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②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写周进看到贡院就发疯,对考试已痴迷。
③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写周进是屡试不中还坚持考试的穷读书人。
④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周进听说众人要给他捐钱让他能够进考场考试,欢喜过头,露出了被科举洗脑的丑态,不但称给钱的众人就是他另个父母,还磕头拜谢。写周进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而范进也是家里穷的考试路费都要向丈人借,考试考到50岁了还要继续考,甚至知道自己中举后高兴的疯了。
故答案为:①都是穷苦的读书人,都是书呆子,几十年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②都热衷功名,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③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被扼杀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
【答案】9.边地的荒凉;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战事吃紧
10.《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回荡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作者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乡愁”,抒发的是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答的关键是考生先通读全词,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所写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具体解答时,全面把握诗文内容,抓住重点诗句来进行分析。
9.第一空,“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无留意”反衬出边地的萧瑟荒凉,暗示了边塞将士的悲凉心境;第二空:“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联系题干中“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的内容句式,可概括为:夕阳西下中闭门的孤城:第三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暗示出边塞战事紧张,戍边将士严阵以待。
故答案为:①边地的荒凉;②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③战事吃紧
10.《渔家傲 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这首边塞词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诗歌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示例:《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在回荡着。《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诗人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的“乡愁”,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故答案为:《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回荡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作者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乡愁”,抒发的是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答案】11.侍奉;同“向”,先前、从前;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12.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②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13.舍弃生命;目的;义;利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必须反复阅读选文,理解选文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乙】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11.①句意为:妻妾的侍奉。奉,侍奉。②句意为: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③句意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咸,都。
④句意为:蒙昧到了极点。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故答案为:侍奉
同“向”,先前、从前
都
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12.①已:停止,放弃;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②善:通“擅”,擅长;后:落在后面。
故答案为: 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②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13.根据【甲】文“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内容可知,行道之人和乞人都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拒绝接受帮助,他们在“生”和“义”之间选择了“义”,所以【甲】文赞扬了这些“舍生而取义”的人;根据【乙】文“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因为“腰千钱”,最终溺死的故事可知,【乙】文讽刺了这些“舍生取利”的人。所以两文都涉及到了“舍弃生命”的人,而【甲】文中的人为了“义”,【乙】文中的人为了“利”,他们之间的“目的”不同。
故答案为:舍弃生命
目的
义
利
【答案】14.D
15.①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②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③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16.举例论证;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17.应作为选文第5段的论据。因为材料内容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坚定乐观的信念成了现代的民族精神。(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与第5段中陶渊明、苏轼等人的例子相互补充,从古今多维度论证了分论点。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中心论点;分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句插入。读懂选项中诗句含义,理解横线处的句子语境,选择与语境相符合的诗句插入即可。
(2)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
(4)本题考查补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理解段落大意,分析给到的材料是否与段落大意相吻合,吻合就可以作为补充的论据。
14.A翻译为: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B翻译为: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诗人直抒胸臆,身边没有知己好友,只能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C翻译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
D翻译为: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中抒写了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符合第四段横线处遇到挫折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语境。
故答案为:D
15.分论点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③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⑤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中心论点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⑥现在的我们,为何还要读古诗?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故答案为:①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②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③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16.举了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的例子,是举例论证。崔致远,一个朝鲜人居然能在南京当官,写下的《中山覆篑集》还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之作,让人感受到中国古诗的博大胸襟,感受到文化自信,论证了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
②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
17.这段文字写了毛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娄山关恶战时也淡定从容,充满豪气与信心的民族精神。是举例论证,能证明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毛主席的例子和第五段中陶渊明、苏东坡、陆游、谭嗣同等人的例子一起,论证了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所以这段文字可以作为第五段的论据。
故答案为:应作为选文第5段的论据。因为材料内容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坚定乐观的信念成了现代的民族精神。(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与第5段中陶渊明、苏轼等人的例子相互补充,从古今多维度论证了分论点。
【答案】18.“我”到“石圪梁”村写剧本,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19.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写山桃花顽强绽放的姿态,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写出了“我”看到山桃花即将开放时的紧张、担忧和期待。
21.贬词褒用,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桃花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桃花面对劫难时勇敢无畏的样子。
22.示例:山桃花傲然盛放到最后一刻,以顽强的生命力量对抗自然界的意外。让我很震撼,我要学习山桃花的顽强和坚贞,不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在生活中,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乐观面对,与困难抗争,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拟人;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根据“人+事物+结局”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等。
(4)本题考查赏析加点字。注意三步法,第一步先看加点字①词性,如动词、叠词、色彩词等;②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④词语本义和语境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字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第三步这句话表达作者何种情感态度。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思考角度都想全了,一句话有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要求从文本中选取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积极,语句通顺、简洁。
18.根据“人+事物+结局”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归纳即可。
②多年以前,为了写一部电影剧本,我一个人来到陕北角落里一座名叫“石圪梁”的村庄。
⑧它们终归没有辜负我:就在即将被彻底掩埋时,它们开了。我迅疾跑开,远远站在一边,看着它们盛放一阵子,随即,被轰隆隆滚下的黄土和碎石吞没。
⑩这么想着,天也快亮了,远远地,我又看见了我的窑洞。我的鼻子一酸,干脆发足狂奔,跑向了我的命运。
即当年我去石圪梁村写剧本,刚开始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后来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故答案为:“我”到“石圪梁”村写剧本,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19.第一段写了山桃花开放很美丽,即使环境简陋,依然挺立枝头,点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 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写山桃花顽强绽放的姿态,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这里是我在近山体滑坡的地方看到了山桃花即将开放,一点点绽开的紧张、担忧,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期待山桃花开放。
故答案为:写出了“我”看到山桃花即将开放时的紧张、担忧和期待。
21.嚣张:放肆;气焰逼人。贬义词。这里是贬词褒用。且同时赋予山桃花人的情态,拟人,生动写出了山桃花在尘雾里,在北风里挺立无惧的样子。
故答案为: 贬词褒用,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桃花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桃花面对劫难时勇敢无畏的样子。
22.山桃花在劫难来临时勇敢无畏,挺立迎接,最终在艰苦的环境下绽放了自己的光芒。启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艰难险阻,但是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山桃花傲然盛放到最后一刻,以顽强的生命力量对抗自然界的意外。让我很震撼,我要学习山桃花的顽强和坚贞,不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在生活中,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乐观面对,与困难抗争,实现人生价值。
23.【答案】【参考例文】任务一:
因可爱而美丽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想,毕淑敏女士这里说的健康,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骨骼健壮,还有更深层次上的精神健康。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内心的。内心健康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灵、气质、生命态度。这其中包含坚定刚毅、坦荡宽和、睿智从容等做人的品行。
要做个健康的人,不只是表面的漂亮或帅气,那是一种极易乏味的“魅力”。前两年充斥荧屏的当红“伪娘”“奶娘”们,最终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便是极好的证明。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被人戏称“海豹人”,健康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张海迪年幼时,便患上了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健康也与她无缘。中国“保尔”吴运铎,战争年代负伤致残;科普作家高士其,因在医学试验中,病毒侵入身体致残。“上帝关闭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躯体健康是奢谈,但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扼住生命的咽喉”,通过难以置信的勇气、对生命坚定的信仰,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生活。
尼克·胡哲,风趣幽默地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最终成为一名励志演讲大师;张海迪自学成才,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作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影响了几代人;高士其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的“残缺”,一些人为了弥补残缺而活着。他们不会找借口和理由来推脱,不会心生怨艾,从而成为可爱的人。
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身心不健,受不了“严霜酷寒”。我们青春少年又处在增强体魄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内心的健康。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德育与智育齐飞,体育与美育同肩。
任务二:
走出·坚守
走出,是一种选择;坚守,是一种态度。坚守亦或是走出,两者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坚持不懈值得肯定,但合理地走出有时又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见坚守的巨大力量。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世界更需要一种坚持与坚守。我们国家所大力提倡与发扬的工匠精神,不也是如此吗?正是那些工匠的执着与坚持,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铸就了我们中国的伟大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坚持,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艺,还能促成国家的兴旺发达。坚持的确是值得赞赏与肯定的。
但是,有时候走出却显得更为明智。当我们的工作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进展,我们仍要一味地坚持吗 直到撞了南墙才肯回头吗?合理的走出,能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上。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来抨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成了一代名家。合理的走出使鲁迅的价值提升,使他的人生更有意义。走出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始。走出是一种变通,也是一种智慧。
走出与坚守,不分错对,不分好坏。坚守还是走出,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纵观中国历史,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果断放弃原先计划,开始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坚持,红军的革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正是因为毛泽东合理的放弃,才为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条件;也正是毛泽东正确的坚持,才使得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确认识坚守与走出的利害关系,依据实际情况作决定,往往能影响整件事情的成败。
坚守需要毅力,走出也需要勇气。走出并不比坚守容易多少,坚守也并不比走出困难多少。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既有毅力,又有勇气;既能坚守,也会走出的人。
人生途中,我们这些学子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就执着地坚持下去吧!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你觉得前进无望,没有意义的时候,就果敢地走出吧,因为走出是为了更好地开始。不必在乎对错是非,因为走出与坚守都值得肯定!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任务一: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材料强调我们虽然有缺点,不是百分百完美,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平凡也是伟大,平凡不是平庸。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这次家乡洪水大爆发,大家都很害怕,但是还是自发的收拾可用的水泥黄沙等前去村口低洼处堵水,我们共同作业,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我们虽然就是普通人,但是我们的人格伟大,为了社会为了国家,我们身上折射着人性的光辉。
第四,结构。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因可爱而美丽。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任务二: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鲁迅、于勒、杜小康走出去收获满满,诸葛亮、欧阳修、范仲淹坚守也收获满满。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写作时要围绕出走与坚守,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走出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新能源技术世界高峰;坚守,华为坚持研发5G,为中国发展添砖加瓦。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秦始皇坚持走出去,打败六国奠定华夏版图;司马迁一生坚守,完成史学巨著《史记》;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坚守本性,依然从事文学革命,成就不屈的人生。新能源技术走出去,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那我们自己,也要坚守本心,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样才能正确的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论是出走还是坚守,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够有收获。
第四,结构。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走出与坚守。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任务一、任务二:这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B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答案】A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A 错误。例句翻译为: 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正确朗读节奏应该是: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二、默写
2.(2022·山西模拟)日月星辰,引动诗情。读下面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诗文离不开“日":“海日生残夜, ”是王湾笔下红日初升残夜未尽的隽永哲思;“千嶂里, “是范仲淹眼里暮霭生成、夕阳西下的塞外秋景;”“日暮乡关何处是? ”是崔颢心中暮色渐起、吊古怀乡的邈远乡愁。
(2)诗文也离不开"月":” ,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月色中有杜牧的淡淡忧愁;“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如水月华下有苏轼的幽微感叹;” , “(《三峡》),昼夜交替间有三峡的雄伟景象。
(3)诗文还离不开“星":“ ,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示李清照的心中幻景;“ ,若出其里"隐含曹操的雄心抱负;“辛苦遭逢起一经, "描摹文天祥的家国悲情。
【答案】(1)江春入旧年;长烟落日孤城闭;烟波江上使人愁
(2)烟笼寒水月笼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汉灿烂;干戈寥落四周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次北固山下;观沧海;过零丁洋;黄鹤楼;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接性默写。注意“ 孤 ”“ 愁 ”” 笼 “” 吾 “” 曦 “” 涛 “” 雾 “” 灿 “” 寥 “” 戈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1)第1空、江春入旧年;第2空、长烟落日孤城闭;第3空、烟波江上使人愁
(2)第1空、烟笼寒水月笼沙;第2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3空、自非亭午夜分;第4空、不见曦月
(3)第1空、天接云涛连晓雾;第2空、星汉灿烂;第3空、干戈寥落四周星
【点评】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三、综合题
3.【材料一】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材料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2022 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 App 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 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 58.7% 提升到 83.1%。
【材料三】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四】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调查显示的结果。
(2)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1)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2)①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③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④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知识点】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七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及一旦遭遇信息诈骗83.1%的“网民选择投诉曝光”可知,与去年相比,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更强。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材料一】中漫画反映了可知网络平台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由此可知,网络平台要遵循法律要求,守法经营,不侵犯网民个人隐私;结合“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可知,立法部门应制定与保护网民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可知,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结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可知,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网民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2)①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执法部门应依法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③网络平台应守法经营;④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即可做出解答。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找到答题关键区域。
四、名著导读
(2022九上·凤阳月考)阅读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①周进无事闲着,街上走走,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②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厉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④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全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 。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⑤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
⑥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①段“想挨进去看”中“挨”字写出了周进既想进去而又不敢进去的胆怯心理。
B.小说第②段写到“众人多慌了”,从侧面描写周进,突出他不省人事的可怕状态。
C.小说善用对比,如周进想进贡院先“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后“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反映了社会现实。
D.小说详略得当,详写周进中举后的欢喜,略写他痛哭的场景,更好地刻画了周进这一人物形象。
5.根据选文内容,梳理小说情节。(每空不超过12个字)
→周进被救醒后痛哭不止→ →周进中举,众人来贺
6.文章第①~④段描写了周进在贡院的情绪变化;先是“放声大哭”“哭了又哭”;后来却“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这其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7.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8.同为《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和范进两个人物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4.D
5.周进头撞号板不省人事;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6.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看见贡院,触景生情,不觉伤心起来,于是痛哭不止。众人要为周进捐一个监生,让他有机会进考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所以不再哭了,反而同众人说说笑笑。
7.【示例】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进为了进入科举考场,认众人为“重生父母”的语言和“磕了几个头”的动作,表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突出了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8.①都是穷苦的读书人,都是书呆子,几十年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②都热衷功名,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③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被扼杀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方位词、旁观者、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按照“人+事+结果”的格式,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情感变化原因。其实就是考查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情感对应句,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4.详写周进中举后的欢喜,略写他痛哭的场景,错误。文中周进哭的内容很多很细致。②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故答案为:D
5.概括题按照“人+事+结果”的格式,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①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写他撞号板不省人事。
④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故答案为:周进头撞号板不省人事、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
6.问情感变化原因其实就是考查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情感对应句,概括即可。
③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这里交代了周进哭惨的原因。
④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众人商议为周进捐监生,周进觉得有希望了就不哭了才笑了。
故答案为: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看见贡院,触景生情,不觉伤心起来,于是痛哭不止。众人要为周进捐一个监生,让他有机会进考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所以不再哭了,反而同众人说说笑笑。
7.画线句是: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周进听说众人要给他捐钱让他能够进考场考试,欢喜过头,露出了被科举洗脑的丑态,不但称给钱的众人就是他另个父母,还磕头拜谢。
故答案为: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周进为了进入科举考场,认众人为“重生父母”的语言和“磕了几个头”的动作,表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突出了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8.人物形象分析要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文中①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②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写周进看到贡院就发疯,对考试已痴迷。
③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写周进是屡试不中还坚持考试的穷读书人。
④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周进听说众人要给他捐钱让他能够进考场考试,欢喜过头,露出了被科举洗脑的丑态,不但称给钱的众人就是他另个父母,还磕头拜谢。写周进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而范进也是家里穷的考试路费都要向丈人借,考试考到50岁了还要继续考,甚至知道自己中举后高兴的疯了。
故答案为:①都是穷苦的读书人,都是书呆子,几十年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②都热衷功名,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③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被扼杀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渔家傲·秋思》开篇以“异”字起笔,统领全景:先用大雁的“无留意”,表现① ;再用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② ,暗示③ 。
10.这两首诗歌都借秋景来抒发愁绪,结合内容比较它们“乡愁”的不同。
【答案】9.边地的荒凉;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战事吃紧
10.《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回荡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作者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乡愁”,抒发的是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答的关键是考生先通读全词,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所写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具体解答时,全面把握诗文内容,抓住重点诗句来进行分析。
9.第一空,“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无留意”反衬出边地的萧瑟荒凉,暗示了边塞将士的悲凉心境;第二空:“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联系题干中“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的内容句式,可概括为:夕阳西下中闭门的孤城:第三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暗示出边塞战事紧张,戍边将士严阵以待。
故答案为:①边地的荒凉;②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③战事吃紧
10.《渔家傲 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这首边塞词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诗歌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示例:《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在回荡着。《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诗人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的“乡愁”,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故答案为:《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回荡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作者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乡愁”,抒发的是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③。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注释】①氓:百姓。②绝:横渡。③益怠:更加疲倦。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妻妾之奉:
乡为身死而不受:
永之氓咸善游:
蔽之甚: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3.【甲】【乙】两文同样关涉了 之人,然而他们的 却大相径庭;【甲】是为了取“ ”;【乙】则是为了取“ ”。
【答案】11.侍奉;同“向”,先前、从前;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12.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②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13.舍弃生命;目的;义;利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必须反复阅读选文,理解选文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乙】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11.①句意为:妻妾的侍奉。奉,侍奉。②句意为: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③句意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咸,都。
④句意为:蒙昧到了极点。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故答案为:侍奉
同“向”,先前、从前
都
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12.①已:停止,放弃;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②善:通“擅”,擅长;后:落在后面。
故答案为: ①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②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13.根据【甲】文“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内容可知,行道之人和乞人都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拒绝接受帮助,他们在“生”和“义”之间选择了“义”,所以【甲】文赞扬了这些“舍生而取义”的人;根据【乙】文“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因为“腰千钱”,最终溺死的故事可知,【乙】文讽刺了这些“舍生取利”的人。所以两文都涉及到了“舍弃生命”的人,而【甲】文中的人为了“义”,【乙】文中的人为了“利”,他们之间的“目的”不同。
故答案为:舍弃生命
目的
义
利
七、现代文阅读
(2024九下·东阳开学考)再读一篇,完成问 题。
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①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过,古诗“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 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懂得和执着”。对照起来,如 今短视频中的人间百态、电视电影中的光怪陆离,凭借一时的耳目刺激,固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 但同那些积淀了千年的古典诗词相比,似乎少了些更有价值的审美层次。
③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在唐代的中央大学里就读着大量 “国际学生”。日本留学生晁衡考过了唐朝的科举,一度官至节度使。他代表大唐出使本国,王维为他赋 诗赠别:“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在长安国子监留学数年后科举及第,到南京出任深水县尉,写下了包含诸多诗词的《中山覆篑集》,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之作。当我们读到中国古诗中的博大胸襟,了解到千余年围绕着中华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圈”,我们便不会妄自菲薄,丢掉中华民族的自信之魂。
④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那些风格各异的五言七言,好比一颗颗 时空胶囊,将千百年前人们的喜怒哀乐封装于此,穿越时空,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发现,自己和那 些逝去的身影共享着中国人的古老情愫。“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这位 唐代的学生,好不容易抄完了课文,开始向老师撒娇:明天就是周末了,今天可以早点放我回去吗?诗 中吐露的急切之情和现在的孩子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作临别赠言互相慰勉。遇到挫折时,我们仍常以“ ____,____ ”来自 我激励……百代之下,其情一也。
⑤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在这些方块字中,汉字的音韵和诗人的情感 互相激发,成为后代中国人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陶渊明在田园之间,虽箪瓢屡空,却诗酒做伴,怡然 自乐;七百年后的苏东坡,在被贬的逆境之中,翻阅着陶渊明的诗集,留下了 12 首与“偶像”对话的《和陶诗》,从中汲取着安贫乐道、悦纳生活的能量;陆游在南宋偏安一隅的屈辱中锐意进取,在狂风骤 雨中僵卧孤村,却仍渴望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 嗣同面对铡刀,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慷慨就义……这些历久弥新的诗篇铸 就了现代的民族精神。
⑥现在的我们,为何还要读古诗?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 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选自光明网 2021.12,有删改)
14.结合语境,在第④段横线中填入合适的诗句(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请梳理选文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论点一: ① 中心论点:③
分论点二: 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
分论点三: ②
16.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
17.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
长征途中,前有娄山天险,后有追兵将至。娄山关一场恶战令人心忧,而毛泽东主席则有着“雄关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气与信心,正是从容不迫、英雄本色。
【答案】14.D
15.①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②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③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16.举例论证;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17.应作为选文第5段的论据。因为材料内容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坚定乐观的信念成了现代的民族精神。(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与第5段中陶渊明、苏轼等人的例子相互补充,从古今多维度论证了分论点。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中心论点;分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句插入。读懂选项中诗句含义,理解横线处的句子语境,选择与语境相符合的诗句插入即可。
(2)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
(4)本题考查补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理解段落大意,分析给到的材料是否与段落大意相吻合,吻合就可以作为补充的论据。
14.A翻译为: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B翻译为: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诗人直抒胸臆,身边没有知己好友,只能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C翻译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
D翻译为: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中抒写了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符合第四段横线处遇到挫折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语境。
故答案为:D
15.分论点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③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⑤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中心论点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⑥现在的我们,为何还要读古诗?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故答案为:①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②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
③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16.举了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的例子,是举例论证。崔致远,一个朝鲜人居然能在南京当官,写下的《中山覆篑集》还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之作,让人感受到中国古诗的博大胸襟,感受到文化自信,论证了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
②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
17.这段文字写了毛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娄山关恶战时也淡定从容,充满豪气与信心的民族精神。是举例论证,能证明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毛主席的例子和第五段中陶渊明、苏东坡、陆游、谭嗣同等人的例子一起,论证了观点: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所以这段文字可以作为第五段的论据。
故答案为:应作为选文第5段的论据。因为材料内容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坚定乐观的信念成了现代的民族精神。(论证了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与第5段中陶渊明、苏轼等人的例子相互补充,从古今多维度论证了分论点。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题。
山桃花
李修文
①那满坡满谷的山桃花,不是一树一树,而是一簇一簇,从黄土里钻出来,或从岩石缝里活生生挤出来,渐成连锦之势,被风一吹,就好像世间的全部酸楚和苦难都被它们抹消了。我知道,在更广大的地方,干旱和寡淡、贫瘠和荒寒,仍然在山坡与山谷里深埋。但是,风再吹时,这些都将变成山桃花,一簇一簇现身。山桃花啊,满树满枝,几乎看不见一片叶子,唯有花朵,柔弱而蛮橫地占据着枝头。
②多年以前,为了写一部电影剧本,我一个人来到陕北角落里一座名叫“石圪梁”的村庄。站在村口,眼前景象让我欲说还休:干旱、风沙,村庄空寂,为数不多的老人。我住的那一口窑洞,滿墙透风,窗户几近朽烂。到了夜晚,甚至会有实在挨不住寒冷的狐狸奔下山来,从窗外腾空跃入,跳到我的身边。
③多亏了那满坡滿谷的山桃花!那一晚,北风大作,“倒春寒”明白无误地来临,雪粒子纷砸入窑洞,我心头生出一股巨大的悔意。我决定就此离开——不是等到天亮,而是现在就走。我拎起行李,爬上了窗外那座山的山脊。我大概记得,在山脊上一直走到天亮,就会看见山下公路上的大客车。就在此时,我看见那些司空见惯的山桃花好像被雪粒子砸得清醒了。雪粒子像携带着微弱的光,照亮了我身旁西坡上一片还未开放的山桃花,看上去,好似它们在天亮之前就会被冻死。我蹲在它们身边看了一会儿,叹息一声,接着往前走。哪知道,刚走几步,身后便传来一阵含混的轰鸣声。我回过头去,一眼看见途经的西坡好似蛰伏多年的龙王在此刻出世,沙块、黄土、断岩和碎石,瀑布一般,泥石流一般,不由分说地流泻、崩堝和狂奔……猛然间又平静下来。唯有尘土四起,穿过雪粒子,在山巅、山坡和山谷里升腾。
④也不知道为什么,尘雾里,我却心疼起那些快要被冻死的山桃花:经此一劫,它们恐怕全都气绝身亡了吧?我不禁返回去,走近山体滑坡的地方,想再看它们一眼。果然,那些山桃花全都被席卷而下,连根拔起,散落在地。我靠近了其中的一簇,伸手去抚一抚它们,看上去它们像是早已对自己的命运见怪不怪。
⑤哪里知道根本不是——突然,像是雪粒子瞬时绽放成雪花,一颗花芭,对,只有一颗,轻轻地抖动了一下,然后,叶柄开始轻微地战栗,萼片随即分裂。我心里一紧,死死地盯着它看。我看着它吞噬了雪粒子,再看着花托竟然在慌乱中定定地稳住了身形。
⑥我知道,一桩莫大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即使如此,花开得还是比期待的更快:是的,一朵花,一朵完整的花,闪电般开了出来。在尘雾里,它被灰尘扑面;在北风里,它静止不动,小小的,但又是嚣张的。灾难已然过去,分散的河山,失去的尊严,必须全都聚拢和卷土重来!我看看这朵花,再抬头看看昏暗的天光,一时之间,震惊、激奋和仓皇全都不请自来。就在我埋首在那一朵花的面前时,更多的花,一朵一朵,一簇一簇,像是领受了召唤,更像是最后一次确认自己的命运,呼啦啦地开了。哪怕离我最近的这一簇,虽孤悬在外,也开出了五六朵,而叶柄与花托又在轻轻地抖动,更多的花,转瞬之后便要在这“倒春寒”的世上现身了。
⑦可是,就在此时,山巅上再次传来巨大的轰鸣声。轰鸣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尘雾愈加浓烈,所谓兵荒马乱,所谓十万火急,不过如此。但我还是置若罔闻,屏住呼吸等待着发落——是的,最后那几朵还未开出来的花,我要等它们来发落我。
⑧它们终归没有辜负我:就在即将被彻底掩埋时,它们开了。我迅疾跑开,远远站在一边,看着它们盛放一阵子,随即,被轰隆隆滚下的黄土和碎石吞没。
⑨那一刻,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目睹了一场盛大的抗争。也许,我也该像那最后时刻开出的花,勇敢地迎战。每个人都有必须面对的命运它来了,你就走不掉,必须面对。
⑩这么想着,天也快亮了,远远地,我又看见了我的窑洞。我的鼻子一酸,干脆发足狂奔,跑向了我的命运。
(选文有删改)
18.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19.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0.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21.品味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这场“盛大的抗争”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下来。(不超出所给字格)
【答案】18.“我”到“石圪梁”村写剧本,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19.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写山桃花顽强绽放的姿态,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写出了“我”看到山桃花即将开放时的紧张、担忧和期待。
21.贬词褒用,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桃花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桃花面对劫难时勇敢无畏的样子。
22.示例:山桃花傲然盛放到最后一刻,以顽强的生命力量对抗自然界的意外。让我很震撼,我要学习山桃花的顽强和坚贞,不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在生活中,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乐观面对,与困难抗争,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拟人;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根据“人+事物+结局”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等。
(4)本题考查赏析加点字。注意三步法,第一步先看加点字①词性,如动词、叠词、色彩词等;②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④词语本义和语境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字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第三步这句话表达作者何种情感态度。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思考角度都想全了,一句话有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要求从文本中选取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积极,语句通顺、简洁。
18.根据“人+事物+结局”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归纳即可。
②多年以前,为了写一部电影剧本,我一个人来到陕北角落里一座名叫“石圪梁”的村庄。
⑧它们终归没有辜负我:就在即将被彻底掩埋时,它们开了。我迅疾跑开,远远站在一边,看着它们盛放一阵子,随即,被轰隆隆滚下的黄土和碎石吞没。
⑩这么想着,天也快亮了,远远地,我又看见了我的窑洞。我的鼻子一酸,干脆发足狂奔,跑向了我的命运。
即当年我去石圪梁村写剧本,刚开始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后来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故答案为:“我”到“石圪梁”村写剧本,因为条件艰苦想要逃离,路上目睹了山桃花经历劫难后仍然顽强盛放的景象,深受触动,最后返回村庄。
19.第一段写了山桃花开放很美丽,即使环境简陋,依然挺立枝头,点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 开篇点题,交代写作对象,写山桃花顽强绽放的姿态,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这里是我在近山体滑坡的地方看到了山桃花即将开放,一点点绽开的紧张、担忧,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期待山桃花开放。
故答案为:写出了“我”看到山桃花即将开放时的紧张、担忧和期待。
21.嚣张:放肆;气焰逼人。贬义词。这里是贬词褒用。且同时赋予山桃花人的情态,拟人,生动写出了山桃花在尘雾里,在北风里挺立无惧的样子。
故答案为: 贬词褒用,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桃花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桃花面对劫难时勇敢无畏的样子。
22.山桃花在劫难来临时勇敢无畏,挺立迎接,最终在艰苦的环境下绽放了自己的光芒。启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艰难险阻,但是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山桃花傲然盛放到最后一刻,以顽强的生命力量对抗自然界的意外。让我很震撼,我要学习山桃花的顽强和坚贞,不轻言放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在生活中,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乐观面对,与困难抗争,实现人生价值。
八、写作题
23.(2024九下·东阳开学考)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任务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 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任务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从故乡出走,去寻找新的生活;于勒被送上前往美洲的商船,尝遍人间冷暖;杜小康辍学和父亲去芦苇荡放鸭,完成了生命的蝶变。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后,仍然坚守“先忧后 乐”“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范进一生醉心科举之路,中了举人却疯了;诸葛亮感念刘玄德三顾之恩, 一生坚守在复兴汉室、强大蜀国的道路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以上事例引发了你对“出走与坚守”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答案】【参考例文】任务一:
因可爱而美丽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想,毕淑敏女士这里说的健康,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骨骼健壮,还有更深层次上的精神健康。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内心的。内心健康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灵、气质、生命态度。这其中包含坚定刚毅、坦荡宽和、睿智从容等做人的品行。
要做个健康的人,不只是表面的漂亮或帅气,那是一种极易乏味的“魅力”。前两年充斥荧屏的当红“伪娘”“奶娘”们,最终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便是极好的证明。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被人戏称“海豹人”,健康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张海迪年幼时,便患上了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健康也与她无缘。中国“保尔”吴运铎,战争年代负伤致残;科普作家高士其,因在医学试验中,病毒侵入身体致残。“上帝关闭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躯体健康是奢谈,但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扼住生命的咽喉”,通过难以置信的勇气、对生命坚定的信仰,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生活。
尼克·胡哲,风趣幽默地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最终成为一名励志演讲大师;张海迪自学成才,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作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影响了几代人;高士其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的“残缺”,一些人为了弥补残缺而活着。他们不会找借口和理由来推脱,不会心生怨艾,从而成为可爱的人。
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身心不健,受不了“严霜酷寒”。我们青春少年又处在增强体魄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内心的健康。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德育与智育齐飞,体育与美育同肩。
任务二:
走出·坚守
走出,是一种选择;坚守,是一种态度。坚守亦或是走出,两者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坚持不懈值得肯定,但合理地走出有时又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见坚守的巨大力量。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世界更需要一种坚持与坚守。我们国家所大力提倡与发扬的工匠精神,不也是如此吗?正是那些工匠的执着与坚持,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铸就了我们中国的伟大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坚持,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艺,还能促成国家的兴旺发达。坚持的确是值得赞赏与肯定的。
但是,有时候走出却显得更为明智。当我们的工作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进展,我们仍要一味地坚持吗 直到撞了南墙才肯回头吗?合理的走出,能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上。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来抨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成了一代名家。合理的走出使鲁迅的价值提升,使他的人生更有意义。走出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始。走出是一种变通,也是一种智慧。
走出与坚守,不分错对,不分好坏。坚守还是走出,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纵观中国历史,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果断放弃原先计划,开始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坚持,红军的革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正是因为毛泽东合理的放弃,才为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条件;也正是毛泽东正确的坚持,才使得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确认识坚守与走出的利害关系,依据实际情况作决定,往往能影响整件事情的成败。
坚守需要毅力,走出也需要勇气。走出并不比坚守容易多少,坚守也并不比走出困难多少。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既有毅力,又有勇气;既能坚守,也会走出的人。
人生途中,我们这些学子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就执着地坚持下去吧!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你觉得前进无望,没有意义的时候,就果敢地走出吧,因为走出是为了更好地开始。不必在乎对错是非,因为走出与坚守都值得肯定!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任务一: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材料强调我们虽然有缺点,不是百分百完美,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平凡也是伟大,平凡不是平庸。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这次家乡洪水大爆发,大家都很害怕,但是还是自发的收拾可用的水泥黄沙等前去村口低洼处堵水,我们共同作业,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我们虽然就是普通人,但是我们的人格伟大,为了社会为了国家,我们身上折射着人性的光辉。
第四,结构。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因可爱而美丽。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任务二: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鲁迅、于勒、杜小康走出去收获满满,诸葛亮、欧阳修、范仲淹坚守也收获满满。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写作时要围绕出走与坚守,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走出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新能源技术世界高峰;坚守,华为坚持研发5G,为中国发展添砖加瓦。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秦始皇坚持走出去,打败六国奠定华夏版图;司马迁一生坚守,完成史学巨著《史记》;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坚守本性,依然从事文学革命,成就不屈的人生。新能源技术走出去,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那我们自己,也要坚守本心,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样才能正确的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论是出走还是坚守,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够有收获。
第四,结构。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走出与坚守。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任务一、任务二:这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