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生活大约六个月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B.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将“改动”改为“改变”)
C.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合作排练。(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D.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在“人们”后加“具有”)
2.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以他不屈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人们的无限景仰。
B.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三年利刃出鞘,雷霆万钧,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C.他是个性格果断之人,做任何事都不会犹豫不决、拖泥带水。
D.辩论赛上,正方代表才思敏捷,他那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屈原是楚国的爱国人士,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②端午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应该知道它的由来。
③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因祖国的灭亡伤痛不已,最终在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而死。
④对于它的由来,最常见的是与战国时期的屈原有关。
⑤但因为自身刚正,受到小人的妒忌。
⑥之后他被小人陷害,从而被流放。
⑦除此之外,与端午节的由来有关的还有春秋时期的伍于胥、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等。
A.②④①⑤⑥③⑦ B.①⑥②④③⑦⑤
C.④①⑥②⑦③⑤ D.②④①⑥③⑤⑦
4.下列对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B.戏剧文学的特点是戏剧性和矛盾冲突。戏剧性就是矛盾和冲突。
C.戏剧语言比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更口语化、性格化和动作化。
D.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话剧、舞剧、歌剧、戏曲等。
二、语言表达
5.[表达与交流·书面表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华大地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有工业的,有商业的,有农业的……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你列举一位杰出人物,自选角度,说说他为什么值得你敬佩,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三、名著导读
6.(2023七上·光明期末)【抒见解】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面临选择:是与非的选择,坚持与放弃的选择,奉献与索取的选择,安逸与进取的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和未来!围绕“选择”,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任选一个篇章,结合其中内容,给因成绩不理想而郁郁寡欢的小深同学写一段宽解鼓励的话。
示例: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四、语段阅读
7.(2023八上·龙岗期末)学完八年级课程,八(1)班同学决定在寒假开展“生活中的语文”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项目任务。
【项目导语】
语文科代表拟写了如下活动导语——
仰望星空,你会看见语文的浩①hàn诗意;走进旷野,你会看见语文的包罗万象;漫步园林,你会看见语文的秀丽雅致; (甲)____ 。
同学们,语文就像一位(乙)____ (A. 独一无二B.入木三分)的智者,带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本次学习活动共分鹏城之窗、经典今读、科技创新、亲情港湾、名著精品、成长之路六个项目小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展示汇报、交流探究。
这个寒假,让我们走进多彩的生活,寻②mì语文的踪迹,感受语文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2)结合语境,选出文段(乙)处所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 )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出来。
(4)请仿照上文语句,补全文段(甲)处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表达完整。
五、诗歌鉴赏
(2023八上·杭州月考)诗歌鉴赏
点绛唇.送李琴泉
[唐]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____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注释】①旗亭:酒楼。②酒阑:酒残、酒将尽。③漠漠:密布弥漫的样子。④梨花雨:梨花开放时节的雨水。⑤柔橹:指船桨轻划之声。
8.“送君还是逢君处”一句,词意流转,含蓄蕴藉,请你赏析此句的妙处。
9.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判断横线处填入哪个词最恰当,并阐述理由。
A.凝 B.冻 C.绕
我选 ,理由: 。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电影文学剧本,回答问题。
西部志愿者
周原人
大河中学田树宿舍,内,冬日,小雪。
海琴敲打着墙壁:“田树,吃饭啦!”
田树没精打采:“你吃吧,我不想吃。”
海琴:“是不是你爸爸不同意?”
田树坐在床沿上:“老爸虽然是公司董事长却没权,老妈不给一分钱还说了咱们俩一通,我们在电话里吵翻了。”
海琴:“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说。”
田树:“我给学校和那几个辍学学生的家长都撂了大话,怎么办?”
海琴:“如果是兴娃一个人,咱俩生活上省一下就可以,十几个学生一年最少也要一万元,上完高中就是六万元,这可是一大笔钱呢!”
田树:“诶,找找新闻媒体怎么样?”
海琴:“失学儿童太多了,媒体不会为个别学校破例的,即使就是报道了,我估计作用也不大。”
田树:“这回把人丢大了……”
“丢人是小事,这十几个学生一定要复学!”海琴坚定地,“放了寒假,咱们回北京找找工商界熟悉的老总,现身求助,好不好?”
大河中学操场,外,早春,日。
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青蛙、水莲、狗娃、罗强等人和数百名同学按年级班组列队站在操场上,兴奋地看着舞台上的情景。
副校长麻育儒站在台口的立式麦克风前面:“……没有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好心人的无私捐助,彭兴娃、吴小翠等十一名辍学学生就不可能复学回校,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江西艺邦装饰集团公司董事长余静赣先生讲话!”
余静赣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来到台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其实,我们的帮助极其有限,也就是几万块钱吧。今天大家能在这里集会,欢迎彭兴娃等同学回校复学,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
“好!!!海老师!”台下青蛙等学生们一个个喊着好,台下台上的掌声像暴风雨似的经久不息。
大河中学厕所前,外,夏,日。
麻育儒看看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海琴和学生,给杨校长递了一支烟点上火:“海琴和田树能量挺大的,不但解决了辍学问题,也更新了厕所和篮球场,杨校长,不如乘热打铁给学校弄一辆二手吉普车,咱们工作起来也方便。”
杨校长:“甭想,这次活动搞得这么大,咱们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麻育儒:“不可能吧,捐助款收了七万元,十一个学生读完六年中学最多需要五万元,还剩两万元,怎么会动用学校的经费呢?”
杨校长:“海琴留了六万元,只给学校一万元,修厕所、篮球场、搞活动花了三万多。”
麻育儒:“海琴这回出尽了风头,成了全县名人,让她把捐助款全部拿出来,学校有财务,她凭啥管这个钱呢?”
杨校长:“这不怪她,捐助方那个余老板是和十一个学生签的合同,而海琴又是十一个学生家长的委托代表,她要管她就管吧。”
麻育儒:“十一个学生不一定全都升入高中吧,那钱留在她手里是死钱,不如借过来学校先周转,还省得到时交什么学杂费。”
杨校长:“城里的女人挺有经济头脑的,我听海琴的意思是,要把这笔钱交给县财政的信托公司来管理,说是比银行的利息多得多,能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麻育儒:“看不出来,这个海琴野心挺大的。”
杨校长:“麻校长,你就服气吧,你我给人做做梯子没有啥。”
麻育儒:“咱们个人可以让投机者踩着肩膀往上爬,但是大河中学不能,六万元专款不能动,咱们学校就动她。”
杨校长:“什么意思?”
(选自《中国剧本网》)
10.三个镜头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西部志愿者》,文中哪些信息照应了题目?
11.电影文学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产生另一个新矛盾,这三个镜头也是如此,请逐个分析。
12.
发挥想象,揣摩人物语言。
①余静赣在大会提议要海琴讲话,台下掌声如潮,这时海琴走上会台,她会说些什么呢?
②麻育儒心存忌妒,在杨校长面前出歪主意,但没有直接说出,想一想,当杨校长问麻育儒“什么意思”后,麻育儒会怎样说?
13.透过海琴和田树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七、写作题
14.以校园生活为内容,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写一个小剧本,200—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无误,B项“效率”和“改变”也搭配不当,可将“改动”改为“提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答案】D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
A景仰:仰慕;佩服尊重
B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C拖泥带水:拖泥带水
D“哗众取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3.【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首先通读所有句子,明确该语段叙写的重点是端午节的由来,从而确定②是首句;然后根据⑦中的“除此之外”以及句意确定⑦是结尾句;再根据②和④中共有的“它的由来”确定②④;再根据④中屈原出场,①作总体介绍,确定②④①;又根据①中的“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与⑤之间句意上的转折关系,以及⑤与⑥的时间顺序,确定②④①⑤⑥。根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4.【答案】B
【知识点】戏剧戏曲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掌握戏剧常识的能力。ACD.正确。B项,戏剧文学的特点是时空限制的舞台性、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动作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5.【答案】示例: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无论是在面对诸多赞誉和表彰时,还是在遭受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坚持作自己。他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精神树立了来自东方的家电品牌;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这里针对“在公园里、居民小区里狗粪随处可见,狗叫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更有甚者,狗伤人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这一现象提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无论是在面对诸多赞誉和表彰时,还是在遭受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坚持作自己。他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精神树立了来自东方的家电品牌;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提建议的能力。提建议时,要注意活动的主题、建议的对象,再根据题目要求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即可。
6.【答案】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知识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探究及表达能力。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仿照示例,围绕“选择”的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他们在取经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选择。有时候,他们可以选择放弃,选择安逸,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
故答案为: 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串词既要体现主题,还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主题,来定串词的基调,既要对前面的内容做出总结,又要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内容。
7.【答案】(1)①瀚;②觅
(2)A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示例1:凝视古迹,你会看见语文的质朴厚重。示例2:徘徊街巷,你会看见语文的可亲可近。示例3:探访山川,你会看见语文的丰富多彩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① “浩hàn” 写作“浩瀚”;②“寻 mì”写作“寻觅”。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根据“智者”的提示,选“独一无二”恰当。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本题考查仿写。根据例句特点,体现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受即可。如:流连沙滩,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故答案为:(1)①瀚;②觅
(2) A
(3)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 凝视古迹,你会看见语文的质朴厚重。
徘徊街巷,你会看见语文的可亲可近。
探访山川,你会看见语文的丰富多彩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答案】8.曾经我们在此相逢,如今竞又在此离别,曾经逢君的喜悦和现在送君的忧愁形成强烈的反差,离别的不舍、惆怅在“逢君”“送君”的反复中更加凸显。
9.B;是“冻”写出了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与下文“寒潮”呼应。又给人凄清寒冷之感,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离别的忧愁。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做这类题,看清题目设问至关重要。如果题干没有规定赏析角度,要求直接赏析的,可根据句子特点,从修辞、抒情方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蕴含哲理、作者情感等角度,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内容,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情感;二是形式,看清楚是写景句还是抒情句、哲理句或修辞句。写景句则从运用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角度赏析,若是抒情句,则从抒情方式、情感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若是哲理句,则从理与趣的融合,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若是修辞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最后结合诗句和具体内容做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从景、情、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品析。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炼字的理解。我们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因而炼字其实是炼意,要本着“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等;答题步骤是:一释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二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们在此相逢,竞又在此离别,相逢是喜悦高兴,离别又是伤感忧愁,用高兴衬悲哀,鲜明的对比,更显离别的惆怅与不舍。
故答案为:
曾经我们在此相逢,如今竞又在此离别,曾经逢君的喜悦和现在送君的忧愁形成强烈的反差,离别的不舍、惆怅在“逢君”“送君”的反复中更加凸显。
9.凝视凝结的意思,冻是凝结、有不动的意思,绕是缠绕围绕,此处用“冻”,既写出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又与下文的“寒潮”呼应,更能表达诗人的内心忧伤。
故答案为:
第1空、B
第2空、是“冻”写出了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与下文“寒潮”呼应。又给人凄清寒冷之感,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离别的忧愁。
【答案】10.余静赣的讲话提到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等信息照应了题目。
11.这三个镜头写出了这样几个矛盾:一是青蛙等孩子辍学,海琴和田树老师如何做好学生返校工作;二是学生、家长答应返校,可是家庭贫困,如何解决学费问题,田树想到向父母伸手;三是田树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与妈妈在电话里吵了一架,最后想到寒假回北京向老总们现身说法,请求援助;四是解决了学费问题,可是又出现麻育儒心怀叵测,要整治海琴和田树。
12.示例:①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余先生说得对,孩子们天性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保护和帮助……
②海琴在北京不是认识那么多老板吗?她人不是长得还妖气吗?就让她继续到北京去拉赞助,让她和田树到北京再搞几万元来。
13.要点:充满激情,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友爱互助,吃苦耐劳,有理想有抱负,目光远大,不计个人得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有一颗金子般的火热的心。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叫“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答题即可。
(2)考查概括剧本的故事情节。通读剧本,借助叙事线索来帮助梳理情节链,概括出情节,并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几个情节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情感态度。语言表达简明,有分寸,有逻辑即可。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10.本文的文题是“西部志愿者”,剧本(2)第三段原话: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这个句子的内容与文题照应。
故答案为:余静赣的讲话提到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等信息照应了题目。
11.通读全文,概括情节,分析情节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学生辍学,老师想办法做工作;工作做好后学生没学费,老师向父母伸手被骂;解决学费问题后又出现老师素质问题,对捐款有小心思。
故答案为:这三个镜头写出了这样几个矛盾:一是青蛙等孩子辍学,海琴和田树老师如何做好学生返校工作;二是学生、家长答应返校,可是家庭贫困,如何解决学费问题,田树想到向父母伸手;三是田树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与妈妈在电话里吵了一架,最后想到寒假回北京向老总们现身说法,请求援助;四是解决了学费问题,可是又出现麻育儒心怀叵测,要整治海琴和田树。
12.① 余静赣是捐款者,他说: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海琴在余静赣之后说话,肯定要认可下余静赣。可以说学生爱学习是好事,我们要帮助各位学生。
②麻育儒说:咱们学校就动她。校长再细问,麻育儒会说如何动她,可能是让她去拉赞助,反正她是名人了,方便。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①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余先生说得对,孩子们天性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保护和帮助……
②海琴在北京不是认识那么多老板吗?她人不是长得还妖气吗?就让她继续到北京去拉赞助,让她和田树到北京再搞几万元来。
13.海琴和田树做了西部志愿者,认可学生的理想,一心为了贫困学生, 劝解学生返校上课,努力拉赞助让学生有学可上。是热情善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好老师。
故答案为: 充满激情,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友爱互助,吃苦耐劳,有理想有抱负,目光远大,不计个人得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有一颗金子般的火热的心。
14.【答案】【参考例文】
场景:教室里,课问
道具:课桌椅若干
人物:女生小雨、小丽、小雪、小夕,班长,一男生
(下课了,小雨的前桌男生转过头来向小雨请教问题。)
男生:小雨同学,刚刚老师讲的这个地方,还有这个地方,我不是-fk懂,你能给我讲一讲吗
小雨:(微笑地)没问题。
(正在讲题的时候,班长来到小雨的桌前。)
班长:小雨,这个星期我们班打算组织一次郊游。怎么样,你来组织一下
小雨:(很干脆地)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了。
班长:那就拜托了,等你的好消息!
(班长打完招呼就走了。这时小丽、小雪、小夕从另一边走到小雨桌前。)
小丽:(兴奋地)小雨,有好消息哦,下午学校放假!
小雪:好不容易放一次假,我们一起去逛逛街,好不好
小雨:好啊,一起去吧!
小夕:我就知道你一定会答应的,你最好了!
小丽:那我们下午两点在校门口等你哦!
小雨:好的,不见不散!
川、丽、小雪、小夕打完招呼就有说有笑地走开了,小雨转头面向男生。)
小雨:我们继续吧,这里……这里……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屈原(节选)
【解析】【分析】紧扣“ 校园生活为内容,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写一个小剧本,200—300字”的题目要求,尽可能把剧本长度压缩,因为这样才能体现短小精悍的特点。找寻一个精彩瞬间:好的短片都只展现了一个精彩瞬间,但这个瞬间是有故事的。这里的有故事是什么意思?有故事意味着有必须处理的矛盾,比如进退两难的困境或者主角必须做出抉择。给这些矛盾设定一个期限或者展示时间的消逝。
【点评】本题考查写小剧本。答题时应注意,应该尽力去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需要调动观众的情感,应该要有一个目标明确的主人公。因为短片的时间有限,所以在剧本第一页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关重要,结局也很重要,要追求富有意义,又令人满意的结局。写熟悉和有共鸣的事物,而不是那些从其他电影借来的感受。不要回避短小的故事,短片是呈现它们的完美形式,而且你作为职业作家,写小故事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生活大约六个月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B.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将“改动”改为“改变”)
C.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合作排练。(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D.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在“人们”后加“具有”)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无误,B项“效率”和“改变”也搭配不当,可将“改动”改为“提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以他不屈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人们的无限景仰。
B.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三年利刃出鞘,雷霆万钧,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C.他是个性格果断之人,做任何事都不会犹豫不决、拖泥带水。
D.辩论赛上,正方代表才思敏捷,他那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答案】D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
A景仰:仰慕;佩服尊重
B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C拖泥带水:拖泥带水
D“哗众取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屈原是楚国的爱国人士,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②端午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应该知道它的由来。
③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因祖国的灭亡伤痛不已,最终在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而死。
④对于它的由来,最常见的是与战国时期的屈原有关。
⑤但因为自身刚正,受到小人的妒忌。
⑥之后他被小人陷害,从而被流放。
⑦除此之外,与端午节的由来有关的还有春秋时期的伍于胥、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等。
A.②④①⑤⑥③⑦ B.①⑥②④③⑦⑤
C.④①⑥②⑦③⑤ D.②④①⑥③⑤⑦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首先通读所有句子,明确该语段叙写的重点是端午节的由来,从而确定②是首句;然后根据⑦中的“除此之外”以及句意确定⑦是结尾句;再根据②和④中共有的“它的由来”确定②④;再根据④中屈原出场,①作总体介绍,确定②④①;又根据①中的“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与⑤之间句意上的转折关系,以及⑤与⑥的时间顺序,确定②④①⑤⑥。根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4.下列对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B.戏剧文学的特点是戏剧性和矛盾冲突。戏剧性就是矛盾和冲突。
C.戏剧语言比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更口语化、性格化和动作化。
D.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话剧、舞剧、歌剧、戏曲等。
【答案】B
【知识点】戏剧戏曲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掌握戏剧常识的能力。ACD.正确。B项,戏剧文学的特点是时空限制的舞台性、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动作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语言表达
5.[表达与交流·书面表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华大地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有工业的,有商业的,有农业的……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你列举一位杰出人物,自选角度,说说他为什么值得你敬佩,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无论是在面对诸多赞誉和表彰时,还是在遭受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坚持作自己。他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精神树立了来自东方的家电品牌;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这里针对“在公园里、居民小区里狗粪随处可见,狗叫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更有甚者,狗伤人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这一现象提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无论是在面对诸多赞誉和表彰时,还是在遭受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坚持作自己。他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精神树立了来自东方的家电品牌;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提建议的能力。提建议时,要注意活动的主题、建议的对象,再根据题目要求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即可。
三、名著导读
6.(2023七上·光明期末)【抒见解】成长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面临选择:是与非的选择,坚持与放弃的选择,奉献与索取的选择,安逸与进取的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和未来!围绕“选择”,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任选一个篇章,结合其中内容,给因成绩不理想而郁郁寡欢的小深同学写一段宽解鼓励的话。
示例: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答案】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知识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探究及表达能力。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仿照示例,围绕“选择”的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他们在取经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选择。有时候,他们可以选择放弃,选择安逸,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
故答案为: 小深,你好!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醉生梦死,而是以挽救危亡的祖国为理想,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大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更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觉得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选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串词既要体现主题,还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主题,来定串词的基调,既要对前面的内容做出总结,又要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内容。
四、语段阅读
7.(2023八上·龙岗期末)学完八年级课程,八(1)班同学决定在寒假开展“生活中的语文”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项目任务。
【项目导语】
语文科代表拟写了如下活动导语——
仰望星空,你会看见语文的浩①hàn诗意;走进旷野,你会看见语文的包罗万象;漫步园林,你会看见语文的秀丽雅致; (甲)____ 。
同学们,语文就像一位(乙)____ (A. 独一无二B.入木三分)的智者,带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本次学习活动共分鹏城之窗、经典今读、科技创新、亲情港湾、名著精品、成长之路六个项目小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展示汇报、交流探究。
这个寒假,让我们走进多彩的生活,寻②mì语文的踪迹,感受语文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2)结合语境,选出文段(乙)处所填成语最恰当的一项( )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出来。
(4)请仿照上文语句,补全文段(甲)处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表达完整。
【答案】(1)①瀚;②觅
(2)A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示例1:凝视古迹,你会看见语文的质朴厚重。示例2:徘徊街巷,你会看见语文的可亲可近。示例3:探访山川,你会看见语文的丰富多彩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① “浩hàn” 写作“浩瀚”;②“寻 mì”写作“寻觅”。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根据“智者”的提示,选“独一无二”恰当。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本题考查仿写。根据例句特点,体现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受即可。如:流连沙滩,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故答案为:(1)①瀚;②觅
(2) A
(3)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交流探究、展示汇报。
(4) 凝视古迹,你会看见语文的质朴厚重。
徘徊街巷,你会看见语文的可亲可近。
探访山川,你会看见语文的丰富多彩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五、诗歌鉴赏
(2023八上·杭州月考)诗歌鉴赏
点绛唇.送李琴泉
[唐]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____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注释】①旗亭:酒楼。②酒阑:酒残、酒将尽。③漠漠:密布弥漫的样子。④梨花雨:梨花开放时节的雨水。⑤柔橹:指船桨轻划之声。
8.“送君还是逢君处”一句,词意流转,含蓄蕴藉,请你赏析此句的妙处。
9.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判断横线处填入哪个词最恰当,并阐述理由。
A.凝 B.冻 C.绕
我选 ,理由: 。
【答案】8.曾经我们在此相逢,如今竞又在此离别,曾经逢君的喜悦和现在送君的忧愁形成强烈的反差,离别的不舍、惆怅在“逢君”“送君”的反复中更加凸显。
9.B;是“冻”写出了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与下文“寒潮”呼应。又给人凄清寒冷之感,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离别的忧愁。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做这类题,看清题目设问至关重要。如果题干没有规定赏析角度,要求直接赏析的,可根据句子特点,从修辞、抒情方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蕴含哲理、作者情感等角度,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内容,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情感;二是形式,看清楚是写景句还是抒情句、哲理句或修辞句。写景句则从运用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角度赏析,若是抒情句,则从抒情方式、情感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若是哲理句,则从理与趣的融合,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若是修辞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最后结合诗句和具体内容做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感情,从景、情、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品析。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炼字的理解。我们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因而炼字其实是炼意,要本着“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等;答题步骤是:一释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二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们在此相逢,竞又在此离别,相逢是喜悦高兴,离别又是伤感忧愁,用高兴衬悲哀,鲜明的对比,更显离别的惆怅与不舍。
故答案为:
曾经我们在此相逢,如今竞又在此离别,曾经逢君的喜悦和现在送君的忧愁形成强烈的反差,离别的不舍、惆怅在“逢君”“送君”的反复中更加凸显。
9.凝视凝结的意思,冻是凝结、有不动的意思,绕是缠绕围绕,此处用“冻”,既写出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又与下文的“寒潮”呼应,更能表达诗人的内心忧伤。
故答案为:
第1空、B
第2空、是“冻”写出了雨打梨花,香气凝结的情景,与下文“寒潮”呼应。又给人凄清寒冷之感,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离别的忧愁。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电影文学剧本,回答问题。
西部志愿者
周原人
大河中学田树宿舍,内,冬日,小雪。
海琴敲打着墙壁:“田树,吃饭啦!”
田树没精打采:“你吃吧,我不想吃。”
海琴:“是不是你爸爸不同意?”
田树坐在床沿上:“老爸虽然是公司董事长却没权,老妈不给一分钱还说了咱们俩一通,我们在电话里吵翻了。”
海琴:“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说。”
田树:“我给学校和那几个辍学学生的家长都撂了大话,怎么办?”
海琴:“如果是兴娃一个人,咱俩生活上省一下就可以,十几个学生一年最少也要一万元,上完高中就是六万元,这可是一大笔钱呢!”
田树:“诶,找找新闻媒体怎么样?”
海琴:“失学儿童太多了,媒体不会为个别学校破例的,即使就是报道了,我估计作用也不大。”
田树:“这回把人丢大了……”
“丢人是小事,这十几个学生一定要复学!”海琴坚定地,“放了寒假,咱们回北京找找工商界熟悉的老总,现身求助,好不好?”
大河中学操场,外,早春,日。
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青蛙、水莲、狗娃、罗强等人和数百名同学按年级班组列队站在操场上,兴奋地看着舞台上的情景。
副校长麻育儒站在台口的立式麦克风前面:“……没有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好心人的无私捐助,彭兴娃、吴小翠等十一名辍学学生就不可能复学回校,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江西艺邦装饰集团公司董事长余静赣先生讲话!”
余静赣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来到台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其实,我们的帮助极其有限,也就是几万块钱吧。今天大家能在这里集会,欢迎彭兴娃等同学回校复学,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
“好!!!海老师!”台下青蛙等学生们一个个喊着好,台下台上的掌声像暴风雨似的经久不息。
大河中学厕所前,外,夏,日。
麻育儒看看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海琴和学生,给杨校长递了一支烟点上火:“海琴和田树能量挺大的,不但解决了辍学问题,也更新了厕所和篮球场,杨校长,不如乘热打铁给学校弄一辆二手吉普车,咱们工作起来也方便。”
杨校长:“甭想,这次活动搞得这么大,咱们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麻育儒:“不可能吧,捐助款收了七万元,十一个学生读完六年中学最多需要五万元,还剩两万元,怎么会动用学校的经费呢?”
杨校长:“海琴留了六万元,只给学校一万元,修厕所、篮球场、搞活动花了三万多。”
麻育儒:“海琴这回出尽了风头,成了全县名人,让她把捐助款全部拿出来,学校有财务,她凭啥管这个钱呢?”
杨校长:“这不怪她,捐助方那个余老板是和十一个学生签的合同,而海琴又是十一个学生家长的委托代表,她要管她就管吧。”
麻育儒:“十一个学生不一定全都升入高中吧,那钱留在她手里是死钱,不如借过来学校先周转,还省得到时交什么学杂费。”
杨校长:“城里的女人挺有经济头脑的,我听海琴的意思是,要把这笔钱交给县财政的信托公司来管理,说是比银行的利息多得多,能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麻育儒:“看不出来,这个海琴野心挺大的。”
杨校长:“麻校长,你就服气吧,你我给人做做梯子没有啥。”
麻育儒:“咱们个人可以让投机者踩着肩膀往上爬,但是大河中学不能,六万元专款不能动,咱们学校就动她。”
杨校长:“什么意思?”
(选自《中国剧本网》)
10.三个镜头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西部志愿者》,文中哪些信息照应了题目?
11.电影文学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产生另一个新矛盾,这三个镜头也是如此,请逐个分析。
12.
发挥想象,揣摩人物语言。
①余静赣在大会提议要海琴讲话,台下掌声如潮,这时海琴走上会台,她会说些什么呢?
②麻育儒心存忌妒,在杨校长面前出歪主意,但没有直接说出,想一想,当杨校长问麻育儒“什么意思”后,麻育儒会怎样说?
13.透过海琴和田树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答案】10.余静赣的讲话提到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等信息照应了题目。
11.这三个镜头写出了这样几个矛盾:一是青蛙等孩子辍学,海琴和田树老师如何做好学生返校工作;二是学生、家长答应返校,可是家庭贫困,如何解决学费问题,田树想到向父母伸手;三是田树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与妈妈在电话里吵了一架,最后想到寒假回北京向老总们现身说法,请求援助;四是解决了学费问题,可是又出现麻育儒心怀叵测,要整治海琴和田树。
12.示例:①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余先生说得对,孩子们天性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保护和帮助……
②海琴在北京不是认识那么多老板吗?她人不是长得还妖气吗?就让她继续到北京去拉赞助,让她和田树到北京再搞几万元来。
13.要点:充满激情,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友爱互助,吃苦耐劳,有理想有抱负,目光远大,不计个人得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有一颗金子般的火热的心。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叫“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答题即可。
(2)考查概括剧本的故事情节。通读剧本,借助叙事线索来帮助梳理情节链,概括出情节,并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几个情节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情感态度。语言表达简明,有分寸,有逻辑即可。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10.本文的文题是“西部志愿者”,剧本(2)第三段原话: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这个句子的内容与文题照应。
故答案为:余静赣的讲话提到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等信息照应了题目。
11.通读全文,概括情节,分析情节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注意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学生辍学,老师想办法做工作;工作做好后学生没学费,老师向父母伸手被骂;解决学费问题后又出现老师素质问题,对捐款有小心思。
故答案为:这三个镜头写出了这样几个矛盾:一是青蛙等孩子辍学,海琴和田树老师如何做好学生返校工作;二是学生、家长答应返校,可是家庭贫困,如何解决学费问题,田树想到向父母伸手;三是田树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与妈妈在电话里吵了一架,最后想到寒假回北京向老总们现身说法,请求援助;四是解决了学费问题,可是又出现麻育儒心怀叵测,要整治海琴和田树。
12.① 余静赣是捐款者,他说: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海琴在余静赣之后说话,肯定要认可下余静赣。可以说学生爱学习是好事,我们要帮助各位学生。
②麻育儒说:咱们学校就动她。校长再细问,麻育儒会说如何动她,可能是让她去拉赞助,反正她是名人了,方便。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①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余先生说得对,孩子们天性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保护和帮助……
②海琴在北京不是认识那么多老板吗?她人不是长得还妖气吗?就让她继续到北京去拉赞助,让她和田树到北京再搞几万元来。
13.海琴和田树做了西部志愿者,认可学生的理想,一心为了贫困学生, 劝解学生返校上课,努力拉赞助让学生有学可上。是热情善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好老师。
故答案为: 充满激情,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友爱互助,吃苦耐劳,有理想有抱负,目光远大,不计个人得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有一颗金子般的火热的心。
七、写作题
14.以校园生活为内容,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写一个小剧本,200—3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场景:教室里,课问
道具:课桌椅若干
人物:女生小雨、小丽、小雪、小夕,班长,一男生
(下课了,小雨的前桌男生转过头来向小雨请教问题。)
男生:小雨同学,刚刚老师讲的这个地方,还有这个地方,我不是-fk懂,你能给我讲一讲吗
小雨:(微笑地)没问题。
(正在讲题的时候,班长来到小雨的桌前。)
班长:小雨,这个星期我们班打算组织一次郊游。怎么样,你来组织一下
小雨:(很干脆地)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了。
班长:那就拜托了,等你的好消息!
(班长打完招呼就走了。这时小丽、小雪、小夕从另一边走到小雨桌前。)
小丽:(兴奋地)小雨,有好消息哦,下午学校放假!
小雪:好不容易放一次假,我们一起去逛逛街,好不好
小雨:好啊,一起去吧!
小夕:我就知道你一定会答应的,你最好了!
小丽:那我们下午两点在校门口等你哦!
小雨:好的,不见不散!
川、丽、小雪、小夕打完招呼就有说有笑地走开了,小雨转头面向男生。)
小雨:我们继续吧,这里……这里……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屈原(节选)
【解析】【分析】紧扣“ 校园生活为内容,选择某一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写一个小剧本,200—300字”的题目要求,尽可能把剧本长度压缩,因为这样才能体现短小精悍的特点。找寻一个精彩瞬间:好的短片都只展现了一个精彩瞬间,但这个瞬间是有故事的。这里的有故事是什么意思?有故事意味着有必须处理的矛盾,比如进退两难的困境或者主角必须做出抉择。给这些矛盾设定一个期限或者展示时间的消逝。
【点评】本题考查写小剧本。答题时应注意,应该尽力去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需要调动观众的情感,应该要有一个目标明确的主人公。因为短片的时间有限,所以在剧本第一页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关重要,结局也很重要,要追求富有意义,又令人满意的结局。写熟悉和有共鸣的事物,而不是那些从其他电影借来的感受。不要回避短小的故事,短片是呈现它们的完美形式,而且你作为职业作家,写小故事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