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20: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汉字与数字
数字是人们用来记数的符号,可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照样入诗、入文、入俗语,妙趣横生。
相传苏东坡进京赶考,作了这么一副对联: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这副对联是数字对联的代表佳作,被人们传颂至今。
还有一套俗语,是用来调侃庙里的神佛塑像的:
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至于数字词语,更是不胜枚举:五光十色、九牛一毛、七上八下、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一曝十寒、千钧一发,万水千山、百无一用……让人惊叹于汉语言文字的丰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妙趣横生: 不胜枚举:
2.文中为我们列举了汉字与数字的 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分别用小标题概括下: 、 、 。
3.用“——”在文中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非常清晰。
B.文章通过苏东坡进京赶考和用俗语调侃佛像的事例,让我们体会到一到十这几个数字非常有趣。
C.苏东坡通过数字对联告诉人们寒窗苦读的辛苦不易,表达了自己想高中的美好愿望。
D.通过含有数字的词语调侃佛像,写出了佛像呆滞无用的特点。
5.春节到了,请你写一副含有数字的对联,表达新春祝福。
二、阅读《汉字遐想(节选)》,完成练习。
①千年来文明的长河,永远荡漾着汉字积聚的水波。从仓颉造字的神秘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从史学家们宁死不改一字的坚贞到雍正大兴文字狱的阴影,直到今天快捷的通讯手段和西方语言的巨大冲击,汉字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也许流行世界的英文会嫉妒它的悠久,也许非洲各种濒临消失的土著语言会是它的完整。汉字,包容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却鉴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与荣辱。
②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打得响”的灵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仿佛世间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离愁别恨、闺睛阁怨的是汉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敢问竟有哪国文字能有如此之内涵?
③一位海外华人过生日,所有的生日礼物她最珍爱的是一张字条,那是生在美国完全西化的小女儿送给她的,写着“妈妈生日快乐”六个字,字写得很笨拙,歪歪斜斜的,却让妈妈泪眼朦胧。我想,那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方块字,那更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啊!
④美丽的汉字寄托着无数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沉甸甸的挚爱汇成了一股巨流,结成了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汉字,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
⑤我突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一段话:“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为,当必然常在,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依托……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汉字与英语、土著语进行 ,从而突出了 。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照样子续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蒙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 ……仿佛世间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
8.“丰富多彩的汉字,鉴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难道汉字的意义仅在于此吗?这句话应该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中最合适?( )
A.②、③自然段之间 B.③、④自然段之间
C.④、⑤自然段之间 D.①、②自然段之间
9.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余光中的话。
10.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写下来。
三、短文阅读
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①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②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③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④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⑤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⑥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⑦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⑧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它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蒸蒸日上:
纷至沓来:
12.汉字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的四个作用是什么?
(1)
(2)
(3)
(4)
13.汉字的优越性体现在五个方面:最节省的词构文字、 、 、 、 。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1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 、 、 。
1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写出你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
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为之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原来“风”字的繁体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少写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着一座三十一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省在上海招商引资 的窗口——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其中 “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17.理解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
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1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博大精深:
奇葩:
19.文中三处残缺字各有什么含义?
(1)泰山摩崖刻石上“虫二”二字: (2)“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
(3)“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
20.你如何理解残缺字的“别有趣味”?
五、阅读
印章
【材料一】
印章,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工艺品。是古代文人书斋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印章自古就有,且样式繁多,但一直以来限于标示姓名等实用内容。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标示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至元代,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章真正走向成熟。元代成为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有篆刻爱好者将《游子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部分诗句、词语刻成了印章,见下图:
①寸草心 ②黄鹤楼
【材料三】
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书法、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几寸见方的小小石材之中。如今,大量现代简易印章仍然被人们作为凭证而使用;另一方面,传统手工印章也因其审美价值不断地在人们手中流传,被人们欣赏和赞叹。
【材料四】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下部分是用毛笔写的“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
21.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表格。(3%)
朝代 印章发展的过程
唐代以前
被应用于书画鉴藏,出现闲章,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
元代
22.阅读【材料二】,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与图片对应的诗。
与图①对应的诗句:
与图②对应的诗句:
23.【材料二】中的印章字体属于( )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楷书
24.仔细观察【材料四】中的会徽印章部分,你发现印章部分蕴含的意义是:
2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B.书画鉴藏有力地促进了印章向艺术性方向的发展
C.现代社会简易印章流行,传统的手工制作印章越来越不受重视
D.元代以后,文人刻印成风,为后代印章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1. 文中形容数字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具有非常美妙的趣味。 文中指我国的数字词语数量极多,根本无法数过来。 2. 三 苏东坡赶考作的数字对联 用数字俗语调侃神佛塑像 数字词语举例 3.数字是人们用来记数的符号,可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照样入诗、入文、入俗语,妙趣横生。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4.A 5.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妙趣横生:形容语言、文章、美术作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结合“数字是人们用来记数的符号,可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照样入诗、入文、入俗语,妙趣横生”可知,在文中形容数字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具有非常美妙的趣味。
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个一个全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结合“至于数字词语,更是不胜枚举”可知,在文中指我国的数字词语数量极多,根本无法数过来。
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结合“相传苏东坡进京赶考,作了这么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数字对联的代表佳作,被人们传颂至今”可知,第一种是写的:苏东坡赶考时作的数字对联。
结合“还有一套俗语,是用来调侃庙里的神佛塑像的”可知,第二种是写:用数字俗语调侃神佛塑像。
结合“至于数字词语,更是不胜枚举”可知,第三种是:数字词语举例。
由此可知,是三种。
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通过描写苏东坡赶考时作的数字对联、用数字俗语调侃神佛塑像、数字词语举例三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来说明“数字是人们用来记数的符号,可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照样入诗、入文、入俗语,妙趣横生”,由此可知,这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突出表现了数字妙趣横生的特点,作为文章的中心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A.有误。短文是按“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故叙述有误。
5.本题考查写对联的能力。
积累与数字和节日有关的对联,答案不唯一。
如: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6. 对比 对比 汉字的悠久和完整 7. 列举省略 “喜怒哀乐“的表露 8.D 9.汉字历史悠久,经历了那么多的演变过程,它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 10.示例:读了短文,我体会到汉字历史悠久,它经历了无数坎坷,但它永远扎根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也许流行世界的英文会嫉妒它的悠久,也许非洲各种濒临消失的土著语言会是它的完整。”可知,句子把汉字和英文、土著语言进行对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从而突出汉字的包容性、悠久性以及完整性。
7.本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作用的掌握以及续写句子。
从“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可知,句子省略了情感的抒发寄寓于汉字中,因此,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续写句子,根据示例中的地点特点,加上合适的的形容词,如:“兴盛衰败”的显示。
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汉字,包容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却鉴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与荣辱。”可知,第一自然段主要写鉴证兴衰的汉字;从“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可知,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美韵悠远的汉字,因此,“丰富多彩的汉字,鉴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难道汉字的意义仅在于此吗?”这句话应该放在①、②自然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9.本题主要对句子的理解。
从“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为,当必然常在,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依托……”可知,美丽的汉字寄托着无数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沉甸甸的挚爱汇成了一股巨流,结成了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汉字,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结尾余光中的话,寄托了中华儿女的思念和希望,作者借以表达对汉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本文主要写千年来文明的长河,永远荡漾着汉字积聚的水波,汉字,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几个简单的方块字,那更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把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它是我们的骄傲。
11. 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2. 传承中华文化 维护祖国统一 引进外来文明 促进国际交流 13. 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 史上独有的双脑文字 最优秀的艺术文字 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 14.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15. 火药 造纸术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16.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感受到了汉字形体的艺术美。
【解析】1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句子: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变高,可知蒸蒸日上的意思是: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结合句子: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可知四海的宾朋纷纷来到我们国家,纷至沓来的意思是纷纷到来。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一自然段句子: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可知汉字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的四个作用: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三自然段句子: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从第四自然段句子: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从第五自然段句子: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从第六自然段句子: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从第七自然段句子: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可知汉字的优越性。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读划横线的句子,为了说明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作者列举了“风”、“疯”、“峰”、“丰”、“封”等字做例子,因此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00多个词条”为列数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为打比方;“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将汉字与拼音文字作比较。
1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
16.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读文段内容可知,从第六自然段中可以找到排比句: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从中可以感受到书法大师们书法艺术的精湛,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
17.C 18. (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在文中指汉字 影响范围大,蕴含着丰富、精深的文化。 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文中指汉字在我国文 艺百花园中很特别。 19. 夸赞泰山风景美丽 康熙皇帝显示自己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20.残缺字有深刻的寓意,蕴含着人们的智慧,或是对美景的赞赏,或是对万物的怜惜,或是对人们的激励,让人读之觉得趣味盎然。
【解析】17.考查引号的作用。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是特定的称谓,故选C。
18.考查词语解释。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结合原文“汉字博大精深”可知是指汉字广博高深。
奇葩,意思是原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结合原文“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指汉字在我国文艺百花园中很特别。
19.考查内容理解。
(1)结合第②段原文“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故“虫二”二字指的是泰山风景之佳胜。
风月无边,意为极言风景之佳胜。
(2)结合第③段原文“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可知“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是为了用来显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3)结合第④段“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可知“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是为了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20.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原文“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可知有一些残缺字的出现是刻意为之,它们寄托着深刻的寓意——对美景的赞赏,或是对万物 的怜惜,或是对人们的激励,这些趣味让人啧啧称道,是为一种美。根据句子理解作答即可。
21. 印章一直限于标示姓名等实用内容 唐宋 文人印章走向成熟,为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3.B 24.“舞动的北京”,它展现了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 25.C
【解析】21.本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能力。
阅读材料,根据句子“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标示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可知,这个句子主要写了唐宋时期,印章的用途,这个句子之前的内容是关于唐以前印章的用途。“至元代,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章真正走向成熟。元代成为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句话描写了印章在元代之后的用途。
22.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积累运用能力。
阅读材料二,根据文章提示可知,图①印章上的三个字是“寸草心”,与孟郊的《游子吟》有关。《游子吟》全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带有“寸草心”的诗句是最后两句,因此答案只要写出诗的后两句即可。
图②印章的图案是黄鹤楼,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刻成的,因此,需要写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带有黄鹤楼的是诗的前两句,因此答案只需要写出诗的前两句即可。
23.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
篆书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因此,赏析图片中的印章字体,应属于隶书,故选B。
24.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能力。
印章部分指的是会徽的上半部分。
通过观察可知,北京奥运会会徽上面的印章上刻着一个舞动的“京”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表达出北京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与真诚,同时传递出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
2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材料三最后一句话,“传统手工印章也因其审美价值不断地在人们手中流传,被人们欣赏和赞叹”可知,传统印章现在也备受人们喜爱和赞叹。因此题干表述错误。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