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2*30=60 分)
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D.距海远近不同
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是( )
A.纺锤树 B.樟树 C.茶树 D.桦树
3.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 )
A.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
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
5.据图可知( )
A.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
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
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
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碱化现象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能生长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野外对土壤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
A.土壤颜色 B.土壤质地 C.土壤肥力 D.土壤剖面构造
7.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9.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年长春市民在积水路段涉水骑行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该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暴雨洪涝 B.干旱 C.风暴潮 D.泥石流
11.下列有关该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爬到大树上 B.抓住木板等适当的漂浮物
C.爬到电线杆上 D.尽量跑到高坡上
12.下列有关该自然灾害的互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C.划橡皮艇去救人D.洪水退后再救人
麦收时节,农时紧迫。因为种种原因,种粮大户刘某早先预定的收割机没有按时到来。他却没有太着急,手机上的一款软件帮了他的大忙。在手机上,他的小麦作业需求、地理位置等信息,被夏收大数据处理平台推送到半径20公里内注册的农机手手机上。半个小时内,先后有4个农机手机单成功,高某第一个抢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现代化麦收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GPS B.GPS、GIS C.RS、GIS D.GIS、数字地球
14.与传统“预定收割机”的麦收手段相比,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 )
A.提高了收割机麦收的速度 B.降低了农机手的经济效益
C.提高了收割机使用精准度 D.增加了种植户的麦收成本
资源 承载人口数量/万人
水资源 300
能源 900
建设用地 420
耕地 289
下表为云贵高原地区某市水资源、能源、建设用地、耕地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该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
A.300万人 B.900万人 C.420万人 D.289万人
16.提高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A.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
B.开垦荒地,扩大市域用地面积
C.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
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数十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完成下面小题。
17.海口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 C.文化因素 D.资源因素
18.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第三产业发展 C.廉价劳动力充足 D.资源消耗降低
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10多年来,近百万贫困人口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下图为宁夏自然要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宁夏实施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 D.政策
20.从自然条件考虑,宁夏生态移民主要的人口迁出区域是( )
A.Ⅰ区域 B.Ⅱ区域 C.Ⅲ区域 D.Ⅳ区域
21.宁夏实施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城市劳力 B.减少自然灾害 C.改善生态环境 D.促进资源开发
读下面四幅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不能反映人文地域文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地域景观与其所呈现的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御外凝内 B.②-中西融合 C.③-顺应自然 D.④-江南文化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关于图中各功能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M较P的住宅环境质量差
B.Q噪声污染最小
C.中心商务区不在河流交汇处
D.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25.新建石油化工城应选在( )
A.甲——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乙——靠近机场,交通便利
C.甲——位于远郊,水陆交通便利 D.乙——靠近市区,市场广阔
下图示意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的城镇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与印度相比,英国城镇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化起步早,水平低 B.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C.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 D.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
27.在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有( )
①减少植被覆盖率 ②增加地下径流量
③改善河流的水质 ④出现城市“热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8.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失业率高 ②资源枯竭 ③犯罪率上升 ④环境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与2000年相比,目前上海城市面积增加了近50%,摩天大楼迅速崛起。上海城市发展虽然已走在全国最前列,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相比,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图为上海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衡量上海城镇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城镇人口增加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等级上升
30.上海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不可能的是(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教育压力大 D.经济衰退
二、综合题(40分)
31.(8分)阅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4分)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4分)
3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材料2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6 10541.4 21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6分)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6分)
33.(16分)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2)在A、B、C、D四地中,选择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6分)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A 6.A 7.C 8.C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D 16.C 17.B 18.B 19.D 20.D 21.C 22.D 23.A 24.A 25.C 26.B 27.D 28. A 29.B 30.D
31.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
(2)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该地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故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32.
(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33.
(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2)C地。理由: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