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0:26:32

文档简介

青铜峡市宁朔中学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6.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主要体现在( )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处②位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③位于东部季风区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高二年级地理 3 月考试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7.长三角城市群所在区域( )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称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
A.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 B.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期长
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的城
C.植被春季发芽,秋季落叶 D.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按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将城市分为滞后型、中等型、较发
8.上海“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松江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
达型、发达型。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群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据此推测“五大新城”的发展策略包含( )
1.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的( )
①以特色产业为核心②保护环境减少开发③以商业用地为主④以交通发展为核心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下图为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9.图中 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分别是( )
A.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 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A.b,a B.a,b C.b,c D.c,a
C.除发达型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10.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来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3.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① B.② C.③ D.④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更好地反映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不少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 11.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 )
方法进行研究。下图为某学者关于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
①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非常优越②珠江水系水网密布③平原地形,
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平坦开阔④水稻土广布,土壤肥沃⑤邻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⑥矿产资
4.与 1990年相比,200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明显增加
源丰富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A.人口 B.市场 C.交通 D.政策 1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其自身条件是( )
5.上海市对苏南(苏州、南京、无锡、扬州、镇江、常州)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浙北(杭州,嘉兴、湖州、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位于我国南部沿海③毗邻港澳,靠
绍兴、宁波),是因为苏南( )
近东南亚④是著名的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⑤工业基础雄厚⑥劳动力素质高,人才队伍强大
A.与上海市的距离更近 B.更靠近上海市经济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④⑤⑥
C.与上海市地域文化相通 D.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更接近 1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 )
在我国的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应该是最强的。该城市群包括
①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够完整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化问题严重
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嘉兴、绍兴、湖州、常州、南通、扬州、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轻工业
镇江、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其中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无锡、
⑤构建以广州、珠海、澳门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⑥加强规划和管理
南通、合肥八座城市的市生产总值都在一万亿元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高二地理 第 1页(共 3页)
{#{QQABYQSQogAgApAAARgCEQXQCEOQkBAAAAoGBBAMMAAACBNABAA=}#}
下图为 1978—2018 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流域实行梯级开发后可以( )
14.在山东省的三大产业中( ) A.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A.第二产业产值 2006年最高 B.缓解土壤次生盐碱化
B.第二产业长期是主导产业 C.保证农业的灌溉用水量
C.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D.导致下游含沙量增大
D.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升高 21.北盘江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15.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会( ) A.流域航运价值高 B.上游以平原为主 C.温带落叶林广布 D.降水季节变化大
A.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B.加快第一产业的衰退 22.为了防洪,流域内水电站留出库容的合理时间为( )
C.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 D.持续增加服务业的类型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999 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2000~2015 年小浪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下图)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径 14个省区市。完成下
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面小题。
16.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 ) 2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②黄河下游植树造林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
③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 ④降水增加,流量变大 C.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和青藏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
17.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 ①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②改善河流水和地下水水质
能因为该河段( ) ③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④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 B.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 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 25.广州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输入地之一,原因是( )
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广州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广州为重要的出口通道,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18.关于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③广州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④广州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
A.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均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流域内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全球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资源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分
C.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布不均的有力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26.关于自然资源分布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9.有关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 B.自然资源具有相同的分布规律
A.上游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B.中游开挖河道,加固堤坝 C.可再生资源分布多具有地带性 D.非可再生资源分布多具有地带性
C.下游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D.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27.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
北盘江是珠江流域红水河上游最大支流,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可进行 11 个梯级开发。左图为北盘江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流域示意图,右图为北盘江流域内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绿氢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
高二地理 第 2页(共 3页)
{#{QQABYQSQogAgApAAARgCEQXQCEOQkBAAAAoGBBAMMAAACBNABAA=}#}
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下图为“西氢东送”工程线路构想示意图。据此完成 32.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图。 材料二 下图为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图。
28.内蒙古制绿氢的主要能源是( )
A.地热能、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风能、太阳能 D.风能、矿物能
29.相对于长管拖车运输,管道输氢的优点不包括( )
A.灵活性高 B.运量大 C.运价低 D.连续性强
30.“西氢东送”对北京生态效益影响正确的是( )
A.带动产业发展 B.助力“双碳”实现 C.增加当地就业 D.促进交通建设 (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40 分) (2)读材料二,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实现优化升级?(4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3)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基础、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
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的发展,缺水
三角地区合作的有利条件。(6分)
问题日益突出。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在雪河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向南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河流域,以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是亚洲一条重要的跨国河流。围绕加强
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召开经济合作会议。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6分)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说出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6分)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4分)
(2)当地居民生产非常落后,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
(3)该调水工程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4
成的环境影响。(4分)
分)
(3)开发澜沧江的水能,必然会影响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4分)
高二地理 第 3页(共 3页)
{#{QQABYQSQogAgApAAARgCEQXQCEOQkBAAAAoGBBAMMAAACBNABAA=}#}高二地理3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B
6.A 7.D 8.B 9.A 10.B
11.A 12.C 13.D 14.B 15.A
16.D 17.B 18.B 19.D 20.A
21.D 22.A 23.C 24.C 25.C
26.C 27.A 28.C 29.A 30.B
二、综合题
31.【答案】(1)差异: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2分)原因: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2分)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2分)
(2)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2分)
人文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2分)
(3)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2分)
防治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2分,答一种2分)
32.【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分)
(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2分)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工业。(2分)
(3)珠三角经济基础雄厚,周边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珠三角为周边地区提供经济支持;(2分)珠三角自然资源较贫乏,周边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周边地区为珠三角提供自然资源;(2分)珠三角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周边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契机。(2分)
33.【答案】(1)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4分,答两点)开发利用的方向:开发水能;发展旅游;发展航运。(2分)
(2)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陡坡开垦。(2分)环境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加大下游洪灾威胁。(2分)
(3)本着互惠原则,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2分)既要开发水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