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zhuàn)章
B.虞(yú)山 糁(sǎn)
罔(wǎng)不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矫(jiǎo)首
D.衣褶(zhě) 髯(rán)
器皿(mǐn) 箬(ruò)篷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全部正确;B峨冠的冠读guān;C全部正确;D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在答题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字的读音。此类题的答题关键是平时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并积累词语,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D
【知识点】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前句:雕刻房屋、器具、人物;后句: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多胡须的是东坡;故:做、刻;是;B前句:刻的是东坡泛游赤壁;后句:这里的人告诉他说;故:句末语气词,无意义;说;C前句:明朝有个奇特巧妙的人叫王叔远;后句:小舟的首尾长约8分多一点;故:奇特;有余;D前句: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后句: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故:好像;好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有的词语有多种意义,我们要根据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即上下文来推断看哪个意义最适合,放在这里最通顺,平时学习要对常见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类整理。
3.下列各项中,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 一项是 ( )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 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左臂挂念珠倚之
⑥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①④⑥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第一句,助词,的;第二句,代词,它;第三句,代词,它,指小窗;第四句,代词,它,指刻的字;第五句,代词,它,指左臂;第六句,代词,指核舟。A1是助词,3、5是代词;B都是代词;C1是助词,2、3是代词;D1是助词,4、6是代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文言虚词“之”的理解与掌握。“之”的用法有: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不译,助词,凑音节作用不译,动词,去往,代词,代人、事、物。平时学习要整理积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核舟记》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叙描写,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答案】A
【知识点】文化典籍;核舟记;桃花源记;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综合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让学生感悟“信”的重要性,学校拟开展“诚信,为人之本”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完善发言稿 小语为活动撰写了一篇晨会发言稿,请你参与修改。
①《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实在听得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丢诚信而失羊的痛苦教训,你吸取了吗?不要再愚蠢地认为在丢失诚信后还可以再挽回。 请你把“诚信”时时放在你心中吧!
②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shuò____果;诚信,是建房的泥浆,缺少它的粘(A. nián B. zhān)合,便不会有牢固的大厦;
③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诚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诚信比荣誉更有时效性!”
④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jié____的智慧。
⑤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绚(A. xuàn B. xùn)丽,永远绽放!
5.请根据语境,为发言稿补写汉字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shuò 果 ②粘 (A. nián B. zhān)合
③用之不 jié ④绚 (A. xuàn B. xùn)丽
6.请仿照已有语句,将第2段补充完整,构成一组排比。
【答案】5.硕;A;竭;A
6.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苗壮的绿物。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shuò果”写作“硕”;“粘合”读作“nián”;“用之不 jié”写作“竭”;“绚丽”读作“xuàn”。
故答案为:硕;A;竭;A
6.本题考查语句的仿写。确立对象是“诚信”,采用“诚信……是……”的格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即可。
故答案为: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苗壮的绿物。
任务一:创设电子诗韵平台
7.文文活动期间观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被其中的诗人之才华、志向所动容,想为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崔颢等人创设一个电子诗韵平台。 请给平台取一个名字(可以下诗歌中寻取灵感),并撰写介绍词。
A.杜甫《春望》 B.李白《行路难》 C.崔颢《黄鹤楼》
8.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诗人因不同境遇,写下不同主题的诗歌,音乐起,颂声响,让人感悟万千。 文文在平台首页制作了诗歌主题索引,这是其中一部分,请你根据提示帮她完善。
主题:凌云之志
作品: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
索引:李杜都胸怀凌云之志。李白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自己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自己的心胸气魄,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提示:可根据示例,选择相关主题(如:思乡离愁、友人别离等)和作品(需是第一题中所学加点诗人的诗歌)进行索引介绍
主题:
作品:
索引:
9.语语看到索引后,为李白、杜甫都心怀凌云之志而无法施展才华而感到惋惜,想在平台开设一个“给古人留个言”板块。 她和文文做了试运行,请你来参与。
文文:才华,难以施展,令人痛心。正所谓红烛烧残,念念灰冷;黄梁梦破,事事浮云
语语:好联! 好联!
我:我也对一副! , 。
【答案】7.我取的名字是《望远集》,结合诗歌是杜甫的《春望》。 介绍:望远,即是一个现实,也是一种期盼。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但山河亦在。 虽无法即刻望到国家安定,家人重聚,时间回返,但一颗爱国忧民之心一直常在。 “望”的是现实,“远望”是对长远的美好期待。 所有诗人皆是如此,如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望着眼前的景表达世道艰难和离情别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未来之景。
8.主题,思乡离愁;作品:《黄鹤楼》崔颢;索引:作者在诗末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乡愁。 尾联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9.人园但看花开谢;出口莫谈人是非
【知识点】文化特色;诗歌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学生发表见解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明确主题,围绕主题发表见解。要把自己的看法表达清楚,还要有理有据,表达看法时要有条理。
⑵ 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解答观点表达类题目,首先要围绕话题确定观点,观点要正确鲜明,理由要充分、合情理,表达要流畅。
⑶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7.本题考查介绍词。《望远集》是一个致敬古代诗人、展现诗歌魅力的电子诗韵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汇集了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崔颢等杰出诗人的经典作品,更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才华与志向,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感受到诗歌的无穷魅力。杜甫的《春望》不仅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深忧思,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这种精神正是《望远集》所追求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每一位用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歌灵感,与古代诗人共同遥望那美好的未来。
故答案为:我取的名字是《望远集》,结合诗歌是杜甫的《春望》。 介绍:望远,即是一个现实,也是一种期盼。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但山河亦在。 虽无法即刻望到国家安定,家人重聚,时间回返,但一颗爱国忧民之心一直常在。 “望”的是现实,“远望”是对长远的美好期待。 所有诗人皆是如此,如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望着眼前的景表达世道艰难和离情别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未来之景。
8.本题考查仿写。可根据示例,选择相关主题(如:思乡离愁、友人别离等)和作品(需是第一题中所学加点诗人的诗歌)进行索引介绍即可。
故答案为:主题,思乡离愁;作品:《黄鹤楼》崔颢;索引:作者在诗末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乡愁。 尾联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9.本题考查对联。“红烛烧残,念念灰冷;黄梁梦破,事事浮云”表达了对于才华无法施展的遗憾和人生的无常。红烛烧残,象征着激情和理想的消耗,灰冷则表达了内心的失望和凄凉;黄粱梦破,暗示着美好的梦想破灭,而事事浮云则代表着一切努力都如过眼云烟,无法留下痕迹。
故答案为:人园但看花开谢;出口莫谈人是非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
[甲]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记桃核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 立者,坐者,荷杖者,入定①于龛②中者,荫树趺坐③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④曲拳,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⑤、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⑥猿猱错杂其间。 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长洲周汝瑚言,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释】①入定:佛教名词,指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 ②龛: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柜子。 ③趺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④袒跣:袒胸赤足。 ⑤茶奁:茶具。⑥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曾不盈寸( )
经卷毕具( )
不甚了了( )
或衣文织绮绣(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人五/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为字共三十有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D. 以山桃核为之/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微雕技艺的,但两段文字中作者流露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文章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指出两位作者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10.满;全,都;清楚明白;有的(有的人)
11.B
12.①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②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13.甲文在前文阐述了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所刻内容之多,然后,作者发出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这是惊讶于方寸之间能够雕刻的事物之多,是对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赞美。乙文前文阐述了所得到的108枚念珠所雕刻内容之精巧,然后借长洲的周汝瑚的话,讲了从业者的现状,雕刻者殚精竭虑,穷尽技能所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不足以养活家人,于是作者说“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流露出作者对雕刻者所受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和学习这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的惋惜。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核舟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波浪线句子翻译,联系上下文语境,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
【乙】
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桃核)圆得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或者五六尊。 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而指天话地讨论(佛法)的,有袒胸赤足曲拳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 (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具,(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长洲的周汝瑚说,吴中人以此为业的人,反复思考,殚精竭虑,累积八九年,等到它完成,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八口之家,不可以拿这些来果腹,所以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
10.①翻译为:甚至还不满一寸。 盈,满
②翻译为:经卷等物件都有。 毕,全,都
③翻译为:不很清楚。 了了,清楚明白
④翻译为: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 有的(有的人)
故答案为:①满;②全,都;③清楚明白;④有的(有的人)
11.A翻译为:刻了五个人。为,雕刻
翻译为: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为,向
B翻译为: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翻译为: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C翻译为: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而,表转折
翻译为: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而,表顺承
D翻译为:(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以,用
翻译为: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
故答案为:B
12.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简、修狭、风致、萧、散、至”。简:挑选。同“拣”,挑选。修狭:长而窄。风致:风度。萧:弥漫。散:消散。至:极。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故答案为: ①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②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13.【甲】画线句翻译为: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使文章如核舟一样,显得精细而完整,令人爱不释手。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微雕作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乙】画线句翻译为:吴中人以此为业的人,反复思考,殚精竭虑,累积八九年,等到它完成,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八口之家,不可以拿这些来果腹,所以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写我得到用山桃核做成的108枚念珠,内容精巧,有罗汉、蒲团、竹笠、茶具、瓶钵、经卷、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等动物。雕刻者的技艺真的很高超了。且听周汝瑚说,雕刻一件作品要花费八九年时间,但是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不能够养活家人,也因此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故答案为:甲文在前文阐述了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所刻内容之多,然后,作者发出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这是惊讶于方寸之间能够雕刻的事物之多,是对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赞美。乙文前文阐述了所得到的108枚念珠所雕刻内容之精巧,然后借长洲的周汝瑚的话,讲了从业者的现状,雕刻者殚精竭虑,穷尽技能所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不足以养活家人,于是作者说“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流露出作者对雕刻者所受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和学习这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的惋惜。
四、语言表达
14.小夏一行人在拍摄过程中,一些穿汉服的游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认为汉服有利于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于是他们对汉服在杭州的推广度做了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并对市民们进行了相关访问。
【材料一】关于“汉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材料二】
汉服爱好者表示,除了在重要场合和传统节假日穿汉服外,她平时也会穿一些简单的现代汉服,或是以白衬衫加马面裙等汉服与现代服装混搭的方式出行。
【材料三】
普通市民表示服装首先应具有实用性,汉服比日常现代服装穿起来烦琐,也不便于出行,只适合一些特定场合。 有些人穿汉服只是出于猎奇心理,方便拍照,日常生活中很少穿着汉服。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杭州汉服的推广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加大汉服宣传推广的力度,政府可以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设计,使汉服在不改变古典美的同时更具有实用性。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依据材料一数据可知,宣传力度不够占比超60%;不与时俱进,缺乏创新占比超42%和材料二“汉服比日常现代服装穿起来烦琐,也不便于出行,只适合一些特定场合。 有些人穿汉服只是出于猎奇心理,方便拍照” 提出建议,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加大汉服宣传推广的力度,政府可以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设计,使汉服在不改变古典美的同时更具有实用性。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zhuàn)章
B.虞(yú)山 糁(sǎn)
罔(wǎng)不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矫(jiǎo)首
D.衣褶(zhě) 髯(rán)
器皿(mǐn) 箬(ruò)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下列各项中,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 一项是 ( )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 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左臂挂念珠倚之
⑥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①④⑥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核舟记》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叙描写,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综合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让学生感悟“信”的重要性,学校拟开展“诚信,为人之本”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完善发言稿 小语为活动撰写了一篇晨会发言稿,请你参与修改。
①《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实在听得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丢诚信而失羊的痛苦教训,你吸取了吗?不要再愚蠢地认为在丢失诚信后还可以再挽回。 请你把“诚信”时时放在你心中吧!
②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shuò____果;诚信,是建房的泥浆,缺少它的粘(A. nián B. zhān)合,便不会有牢固的大厦;
③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诚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诚信比荣誉更有时效性!”
④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jié____的智慧。
⑤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绚(A. xuàn B. xùn)丽,永远绽放!
5.请根据语境,为发言稿补写汉字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shuò 果 ②粘 (A. nián B. zhān)合
③用之不 jié ④绚 (A. xuàn B. xùn)丽
6.请仿照已有语句,将第2段补充完整,构成一组排比。
任务一:创设电子诗韵平台
7.文文活动期间观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被其中的诗人之才华、志向所动容,想为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崔颢等人创设一个电子诗韵平台。 请给平台取一个名字(可以下诗歌中寻取灵感),并撰写介绍词。
A.杜甫《春望》 B.李白《行路难》 C.崔颢《黄鹤楼》
8.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诗人因不同境遇,写下不同主题的诗歌,音乐起,颂声响,让人感悟万千。 文文在平台首页制作了诗歌主题索引,这是其中一部分,请你根据提示帮她完善。
主题:凌云之志
作品: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
索引:李杜都胸怀凌云之志。李白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自己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自己的心胸气魄,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提示:可根据示例,选择相关主题(如:思乡离愁、友人别离等)和作品(需是第一题中所学加点诗人的诗歌)进行索引介绍
主题:
作品:
索引:
9.语语看到索引后,为李白、杜甫都心怀凌云之志而无法施展才华而感到惋惜,想在平台开设一个“给古人留个言”板块。 她和文文做了试运行,请你来参与。
文文:才华,难以施展,令人痛心。正所谓红烛烧残,念念灰冷;黄梁梦破,事事浮云
语语:好联! 好联!
我:我也对一副!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
[甲]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记桃核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 立者,坐者,荷杖者,入定①于龛②中者,荫树趺坐③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④曲拳,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⑤、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⑥猿猱错杂其间。 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长洲周汝瑚言,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释】①入定:佛教名词,指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 ②龛: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柜子。 ③趺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④袒跣:袒胸赤足。 ⑤茶奁:茶具。⑥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曾不盈寸( )
经卷毕具( )
不甚了了( )
或衣文织绮绣(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人五/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为字共三十有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D. 以山桃核为之/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微雕技艺的,但两段文字中作者流露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文章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指出两位作者情感的不同之处。
四、语言表达
14.小夏一行人在拍摄过程中,一些穿汉服的游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认为汉服有利于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于是他们对汉服在杭州的推广度做了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并对市民们进行了相关访问。
【材料一】关于“汉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材料二】
汉服爱好者表示,除了在重要场合和传统节假日穿汉服外,她平时也会穿一些简单的现代汉服,或是以白衬衫加马面裙等汉服与现代服装混搭的方式出行。
【材料三】
普通市民表示服装首先应具有实用性,汉服比日常现代服装穿起来烦琐,也不便于出行,只适合一些特定场合。 有些人穿汉服只是出于猎奇心理,方便拍照,日常生活中很少穿着汉服。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杭州汉服的推广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全部正确;B峨冠的冠读guān;C全部正确;D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在答题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字的读音。此类题的答题关键是平时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并积累词语,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
2.【答案】D
【知识点】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前句:雕刻房屋、器具、人物;后句: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多胡须的是东坡;故:做、刻;是;B前句:刻的是东坡泛游赤壁;后句:这里的人告诉他说;故:句末语气词,无意义;说;C前句:明朝有个奇特巧妙的人叫王叔远;后句:小舟的首尾长约8分多一点;故:奇特;有余;D前句: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后句: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故:好像;好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有的词语有多种意义,我们要根据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即上下文来推断看哪个意义最适合,放在这里最通顺,平时学习要对常见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类整理。
3.【答案】B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第一句,助词,的;第二句,代词,它;第三句,代词,它,指小窗;第四句,代词,它,指刻的字;第五句,代词,它,指左臂;第六句,代词,指核舟。A1是助词,3、5是代词;B都是代词;C1是助词,2、3是代词;D1是助词,4、6是代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文言虚词“之”的理解与掌握。“之”的用法有: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不译,助词,凑音节作用不译,动词,去往,代词,代人、事、物。平时学习要整理积累。
4.【答案】A
【知识点】文化典籍;核舟记;桃花源记;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答案】5.硕;A;竭;A
6.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苗壮的绿物。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shuò果”写作“硕”;“粘合”读作“nián”;“用之不 jié”写作“竭”;“绚丽”读作“xuàn”。
故答案为:硕;A;竭;A
6.本题考查语句的仿写。确立对象是“诚信”,采用“诚信……是……”的格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即可。
故答案为: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苗壮的绿物。
【答案】7.我取的名字是《望远集》,结合诗歌是杜甫的《春望》。 介绍:望远,即是一个现实,也是一种期盼。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但山河亦在。 虽无法即刻望到国家安定,家人重聚,时间回返,但一颗爱国忧民之心一直常在。 “望”的是现实,“远望”是对长远的美好期待。 所有诗人皆是如此,如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望着眼前的景表达世道艰难和离情别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未来之景。
8.主题,思乡离愁;作品:《黄鹤楼》崔颢;索引:作者在诗末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乡愁。 尾联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9.人园但看花开谢;出口莫谈人是非
【知识点】文化特色;诗歌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学生发表见解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明确主题,围绕主题发表见解。要把自己的看法表达清楚,还要有理有据,表达看法时要有条理。
⑵ 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解答观点表达类题目,首先要围绕话题确定观点,观点要正确鲜明,理由要充分、合情理,表达要流畅。
⑶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7.本题考查介绍词。《望远集》是一个致敬古代诗人、展现诗歌魅力的电子诗韵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汇集了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王维、崔颢等杰出诗人的经典作品,更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才华与志向,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感受到诗歌的无穷魅力。杜甫的《春望》不仅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深忧思,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这种精神正是《望远集》所追求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每一位用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歌灵感,与古代诗人共同遥望那美好的未来。
故答案为:我取的名字是《望远集》,结合诗歌是杜甫的《春望》。 介绍:望远,即是一个现实,也是一种期盼。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但山河亦在。 虽无法即刻望到国家安定,家人重聚,时间回返,但一颗爱国忧民之心一直常在。 “望”的是现实,“远望”是对长远的美好期待。 所有诗人皆是如此,如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望着眼前的景表达世道艰难和离情别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未来之景。
8.本题考查仿写。可根据示例,选择相关主题(如:思乡离愁、友人别离等)和作品(需是第一题中所学加点诗人的诗歌)进行索引介绍即可。
故答案为:主题,思乡离愁;作品:《黄鹤楼》崔颢;索引:作者在诗末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乡愁。 尾联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9.本题考查对联。“红烛烧残,念念灰冷;黄梁梦破,事事浮云”表达了对于才华无法施展的遗憾和人生的无常。红烛烧残,象征着激情和理想的消耗,灰冷则表达了内心的失望和凄凉;黄粱梦破,暗示着美好的梦想破灭,而事事浮云则代表着一切努力都如过眼云烟,无法留下痕迹。
故答案为:人园但看花开谢;出口莫谈人是非
【答案】10.满;全,都;清楚明白;有的(有的人)
11.B
12.①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②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13.甲文在前文阐述了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所刻内容之多,然后,作者发出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这是惊讶于方寸之间能够雕刻的事物之多,是对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赞美。乙文前文阐述了所得到的108枚念珠所雕刻内容之精巧,然后借长洲的周汝瑚的话,讲了从业者的现状,雕刻者殚精竭虑,穷尽技能所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不足以养活家人,于是作者说“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流露出作者对雕刻者所受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和学习这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的惋惜。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核舟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波浪线句子翻译,联系上下文语境,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
【乙】
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桃核)圆得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或者五六尊。 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而指天话地讨论(佛法)的,有袒胸赤足曲拳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 (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具,(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长洲的周汝瑚说,吴中人以此为业的人,反复思考,殚精竭虑,累积八九年,等到它完成,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八口之家,不可以拿这些来果腹,所以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
10.①翻译为:甚至还不满一寸。 盈,满
②翻译为:经卷等物件都有。 毕,全,都
③翻译为:不很清楚。 了了,清楚明白
④翻译为: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 有的(有的人)
故答案为:①满;②全,都;③清楚明白;④有的(有的人)
11.A翻译为:刻了五个人。为,雕刻
翻译为: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为,向
B翻译为: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翻译为: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C翻译为: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而,表转折
翻译为: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而,表顺承
D翻译为:(都是)用山桃核做成的。以,用
翻译为: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
故答案为:B
12.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简、修狭、风致、萧、散、至”。简:挑选。同“拣”,挑选。修狭:长而窄。风致:风度。萧:弥漫。散:消散。至:极。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故答案为: ①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②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13.【甲】画线句翻译为: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使文章如核舟一样,显得精细而完整,令人爱不释手。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微雕作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乙】画线句翻译为:吴中人以此为业的人,反复思考,殚精竭虑,累积八九年,等到它完成,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八口之家,不可以拿这些来果腹,所以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写我得到用山桃核做成的108枚念珠,内容精巧,有罗汉、蒲团、竹笠、茶具、瓶钵、经卷、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等动物。雕刻者的技艺真的很高超了。且听周汝瑚说,雕刻一件作品要花费八九年时间,但是仅仅能够换来半年的粮食,不能够养活家人,也因此学习这种技艺的人也就渐渐地变少了。故答案为:甲文在前文阐述了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所刻内容之多,然后,作者发出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这是惊讶于方寸之间能够雕刻的事物之多,是对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赞美。乙文前文阐述了所得到的108枚念珠所雕刻内容之精巧,然后借长洲的周汝瑚的话,讲了从业者的现状,雕刻者殚精竭虑,穷尽技能所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不足以养活家人,于是作者说“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流露出作者对雕刻者所受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和学习这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的惋惜。
14.【答案】加大汉服宣传推广的力度,政府可以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设计,使汉服在不改变古典美的同时更具有实用性。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依据材料一数据可知,宣传力度不够占比超60%;不与时俱进,缺乏创新占比超42%和材料二“汉服比日常现代服装穿起来烦琐,也不便于出行,只适合一些特定场合。 有些人穿汉服只是出于猎奇心理,方便拍照” 提出建议,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加大汉服宣传推广的力度,政府可以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设计,使汉服在不改变古典美的同时更具有实用性。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