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双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双基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06 08:06:50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八) 大气运动(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当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寒潮多发时期
B.我国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
C.沈阳正处于多雨季节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解析 当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炎热多雨,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
答案 C
2.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
A.亚洲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
解析 7月份亚欧大陆上是印度低压。
答案 C
3.与南半球相比北半球气压中心明显呈块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①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④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北半球气压中心呈块状分布,主要原因是陆地面积大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答案 A
4.南亚西南季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B.东北信风的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解析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 A
5.下面四幅图中与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重要关系的是(  )
解析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受西南风影响。
答案 A
6.东亚季风最为典型的形成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
D.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解析 东亚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 A
7.下列气候类型中,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 地中海气候只有南极洲没有分布。
答案 A
8.下列气候类型中,不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其余三种气候都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
答案 D
9.假设黄赤交角为0°,下列气候类型不存在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 假设黄赤交角为0°,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 A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 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表明亚洲为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
答案 C
11.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 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 B
12.当亚欧大陆气压为992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 036百帕时,正确的叙述为(  )
A.我国东部进入多雨季节
B.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C.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D.长江进入枯水期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气压中心的分布来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半球的季节。不同的季节,北半球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值高低不同。当亚欧大陆中心气压值远低于北太平洋中心气压时,说明亚欧大陆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北半球为夏季。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这一条件。
答案 A
13.指出下列四组气候类型中,判断正确且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D.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 根据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可判断出气候类型。
答案 C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图中30°N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位于30°N以北,说明是在北半球的夏季。
答案 B
15.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解析 ②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说明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此季节A、B两地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3)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我国东部和印度各盛行什么方向的风?
(4)说明A地北部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由图中国家的轮廓可知该国为澳大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出现低压中心,且北部盛行西北风,说明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了西北风。再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出A为热带草原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2)A地高温多雨,B地高温少雨。
原因:此时A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3)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我国东部盛行西北季风,印度盛行东北季风。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
17.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此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的一般分布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解析 第(1)题,从纬度分布上看甲为副热带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压带,其位置约在30°N~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第(2)题,由图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第(3)题,除亚洲外,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信风控制)
(3)没有。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双基限时练(七) 大气运动(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
解析 首先,图中各箭头所示风向都与等压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一夹角,可知所示风都是近地面风;其次,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从而可以判断B项正确。
答案 B
2.下图为四地大气运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甲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风向应该从高压指向低压;乙图中市区由于人们放出大量废热导致气温高,市区垂直气流应该上升;丙图中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应该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 D
3.影响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解析 影响近地面的风向的作用力主要有三个: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速的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速。
答案 D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解析 飞机在高空飞行故不考虑摩擦力,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最终平行等压线,吹西风。
答案 B
2010年4月10日,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安全抵沪,此次科考途中6次穿越西风带,创世界之最。据此完成5~8题。
5.南半球西风带风向及位置正确的是(  )
6.南半球西风带是科考途中最艰难的航区,此带具有“咆哮西风带”之称,与北半球同纬度相比,“咆哮西风带”的成因是(  )
A.温差大 B.气压差大
C.摩擦力小 D.地转偏向力大
7.科考船进入长城站后,船上的国旗飘向(  )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8.科考地南极被称为“白色沙漠”的根本原因是(  )
A.气温低
B.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冰雪反射率高
D.地势高
5~8.解析 第5、6题,在南半球30°~ ( http: / / www.21cnjy.com )60°之间为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此带与同纬度的北半球相比,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摩擦力小,风速较大。第7题,长城站位于南极极地东风控制之下,盛行东南风。第8题,南极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是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 5.B 6.C 7.A 8.B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完成9~10题。
9.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
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
解析 考查对大气环流的灵活运用。据图看出①②气流相遇,①爬升,说明①地为暖湿气流,来自低纬,甲位于30 °N,②来自高纬,属于冷气流。
答案 A
10.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冷性气流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风带 D.②是西南风
解析 根据上题解析可知,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暖湿气流,来自低纬,甲位于30°N。②来自高纬,属于冷气流,所以选项A、B均是错误的。30°~60°之间为西风带,在北半球的风向为西南风。②处为极地东风,在北半球的风向为东北风,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
答案 C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此时北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由图示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以北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而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
答案 B
12.此季节甲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
解析 甲地位于30°N~40°N之间,图示时刻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 C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N~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应受西南风控制。
答案 D
1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北半球)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解析 甲图中30°N~40°N受西风带控制应为1月(冬季),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应为7月(夏季)。
答案 B
15.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此图表示地区在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见,箭头①垂直于等压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从高压指向低压,因而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②是大气实际运动的方向,即风向,其中与①有一个夹角,并不与等压线平行,与地转偏向力③成90°夹角,与摩擦力④方向相反,这是近地面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由于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故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风力大小则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
答案 (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 北 风向向右偏转
(5)N N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7.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A、B、C所处的风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图,河南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_______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位置、风向等知识点。
答案 (1)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2)略(北半球30°~60°之间西南风)
(3)甲、丙
(4)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