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建议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18: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建议
一、总体解读
单元教学地位分析
本单元以科学为话题,编选了四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不同的科学领域。文章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给读者美的享受。
八年级上学期,学生通过对事物说明文的学习,对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有了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事理说明文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会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掌握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这是其他文体课文所不具备的功能。
现代社会对学生了解信息和操作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用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单元的设置,有助于教师重视实用文教学,拓宽阅读教学的视野,积极发展学生的实用文阅读经验,从而真正在课堂上实现文学类文章和实用类文章并驾齐驱的阅读图景。
单元教学总体目标任务及分解目标
单元教学要点分析
本单元在教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读懂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1.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把握事理说明文的特点,筛选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2.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理解并初步运用科学思考方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参与科研探究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包含的人文性,培养科学精神。
4.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阐明事理的方法,进行说明文写作。
单元教学策略建议
抓住“言之有序,科学思考”这一核心,引导学生立足课文深入探究,将整个单元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延伸、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学这一单元要在学生既有的对事物说明文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既要强化学生对说明文一般特点的认识,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导学生体会两类说明文的不同特点。
2.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向思维深处和学科外的引导要适度,既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要刻意求深,特别是要注意结合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思维的方法,避免脱离语文教学泛泛而论。这要求教师吃透课文,把握科学精神的实质,并能在教学实际中灵活运用。
3.这一单元的课文说明的内容彼此有关联又各有侧重,教学时要有单元整体观,确定每篇课文的不同侧重点:《大自然的语言》:筛选信息,理清逻辑;《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类文比读,学会推理;《大雁归来》:赏析语言,体悟情怀;《时间的脚印》:自主探究,学以致用。
4.这一单元的课文不仅是优秀的说明文,还兼有散文之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进而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写好说明文的方法。
5.将本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分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设置不同主题的课后小练笔,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
二、分解建议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单篇教学价值定位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经典的事理说明文,气象学家竺可桢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结合大量实例,向读者介绍了物候学这门复杂的学科。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这篇课文可从筛选主要信息、厘清严密结构、把握说明方法、品味准确语言等方面实施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科学知识,把握科学逻辑,体会科学态度,感受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单篇教学重难点解析及处理策略建议
这篇课文是事理说明文的典范之作,可以围绕“科学的思考方法”这一核心组织教学。
作者为了说明物候学这门科学调动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对初读课文的学生来说,会感到难以应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自主筛选主要信息,处理次要信息,及时归纳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现象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筛选处理信息不仅是阅读说明文的要求,更是构成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出文章的逻辑链条和说明顺序,自主形成结论: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认知的逻辑顺序基本一致,这是贯穿文章的科学思考方法;说明文为了引发阅读兴趣,或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有时也会改变顺序,将一些内容穿插到说明过程中。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科学方法产生有意义的体会,并运用到思考中。为此,教师要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或向外关联,或积极质疑,做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大自然的语言》提到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一论断是仅对我国适用,还是对世界各地都适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的思考方法,把握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积极调动抽象思维,进行自主探究,既可把握读说明文要筛选处理信息这一基本阅读方法,还可以弄清说明顺序的问题,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并激发自主思考的兴趣,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单篇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快速筛选和处理科普类说明文信息的方法。
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关系。
3.品析文字,欣赏说明语言的运用技巧。
4.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分析说明内容,理解科学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筛选信息,归纳方法。
1.阅读课文,标注自己认为的主要信息。
2.抢答:文章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3.小组讨论:根据上述问题的答案,总结快速筛选主要信息的方法,派代表上台汇报。
4.师生互评,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整合快速筛选信息的方法。
①抓住概括性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范围;
②抓住关键句段(设问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段),进行整体信息筛选;
③抓住提示语(关联词、序数词),进行局部信息筛选。
二、理清顺序,理解逻辑。
1.课文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2.课文介绍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有什么理由?
3.课文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4.小结: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认知的逻辑顺序基本一致;根据说明内容的不同和阅读对象的需求,顺序也会有所调整。
三、品读探究,赏析语言。
1.比较课文第一段和第十段的文字,体会其不同特点。
第一段:生动、形象;第十段:准确、简明。
2. 探究:一篇文章为何语言特点有差异?
说明语言的运用,与说明的意图、说明对象自身的特点相关联。
四、比较归纳,辨析文体。
1.你对文中的哪些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预设:“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点是否对世界各地都适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你可否补充一些例证?
2.回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有哪些不同?
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重在说明“是什么”,对象比较具体,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重在说明“为什么”,对象比较抽象;事物说明文通常以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对事物进行说明,而事理说明文首要遵循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单篇训练设计提示
运用本课学到的事理说明文阅读方法,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奇妙的克隆》、《动物游戏之谜》、《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择一篇文章,从信息筛选、逻辑梳理、语言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自主学习报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单篇教学价值定位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认知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动对另一个领域的问题的认识,展现了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思想之美,还能学会从联系与比较中找到研究问题的焦点,从而养成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单篇教学重难点解析及处理策略建议
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两篇短文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都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杰作。《恐龙无处不在》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使遍布全球、“无处不有”的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被压扁的沙子》则通过说明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的性质及其形成,有力地证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文章开头的这句议论是紧密联系两篇短文的逻辑基石。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内容上的表面联系发现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关注到两篇文章的逻辑基石,从而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训练思维创新,提升科学素养,这是教学中需要着力关注的难点。
处理策略建议: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这一课应将说明文教学导向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事理说明文所讲的“理”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并体会到逻辑性是事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发现逻辑链条,进行自主推论。
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作者并不急于对所要阐明的事理进行说明,而是先引入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随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但说明的起点和目的都不相同。《恐龙无处不在》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支持“板块构造”学说;而《被压扁的沙子》则从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之因。前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据,后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的。
教学中抓住这个推理过程,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从而自主概括出文章的逻辑链条。如此演练“科学的思考方法”,学生既锻炼了分析推理的能力,还激发了探究兴趣,对事理说明文通过逻辑关系推进的基本特点也会有更深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说明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带来的启示,从而将两篇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说明过程的比较分析,发现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即“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 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是将两篇短文融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整体教学的目的所在。
单篇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概括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所选的材料和要说明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请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明确作者说明的问题。
板块构造学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前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据,后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的。
二、抓住关键词句,梳理说明思路。
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这两个问题的?请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梳理作者的推理过程。
恐龙化石遍布世界各地——南极的恐龙化石不可能是迁移的结果——大陆在漂移——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理论——发现“斯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没有发生火山活动——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三、归纳科学结论,探究思维方法。
1、两篇短文分别在哪些科学领域之间建立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
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地质学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古生物学
2、作者说明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你能列举一两个事例说明吗?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单篇训练设计提示
创意作业: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学完这两篇短文,你对这个说法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科学发现,搜集整理资料,尝试运用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证明这一说法,并跟同学们交流。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单篇教学价值定位
本文选自环境生态伦理学先驱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记录了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作者怀着深挚的热爱,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观察细致入微,记录细腻生动。在他的笔下,大雁是具有高贵的灵魂与品格的人。文章记叙了不少关于大雁北归的知识,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蕴含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厚重反思,体现了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
单篇教学重难点解析及处理策略建议
这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事理说明文,运用了抒情的笔法,流淌着浪漫的情怀,体现出深切的思考,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是其重要特色。引导学生从这三个角度理解、感受、体认,明确这三者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本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体会文章承载的丰厚情感,领悟文章蕴含的环保理念是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要适当淡化文体观念,引导学生抓住富于美感的描写、蕴含着深厚情感的语句,多角度解读文本,体会作者感情的核心是将大雁看作自己的伙伴,看作是与人类相同的“自然共同体”中的一员。文章所蕴含的较为深刻的“生态伦理学”理念,学生可能未必有透彻的领悟,可通过朗读、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感悟作者的情怀,从情感引向思想,从而对其思想内涵形成认同。课堂教学要重在感悟和激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身边各种生命形态的尊重,从而转化为真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单篇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目标】
品味语言,揣摩作者的深厚情感,感受文章浓厚的抒彩,体会本文知识性、抒情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辨析文体。
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抒情散文?请快速朗读课文,明确观点,陈述理由。
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大雁,介绍了它的习性,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采用时间顺序。
抒情散文:“形”: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三月大雁归来时的动作、鸣叫和四月大雁的觅食、孤雁和集会等。“神”:字里行间充满的对大雁的爱。
二、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勾画本文有情味的语言,品一品,析一析,读一读。
  品一品,这些句子表现了大雁怎样的形象?
  析一析,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读一读,这些句子渗透着作者哪些情感?
三、延伸拓展,领略意蕴
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人类已经缺失或正在失去的东西?隐含着哪些对大雁命运的关切?结合课文内容,参考下面的资料进行思考。
资料:相对于现代化的都市,“木屋”所在地真可谓是世外桃源。这个贫瘠的沙乡农场,在我到来前,已被日益傲慢、漠视其他物种生存,且又一味追求自身完美的自私社会,压榨得奄奄一息,之后又遭无情地抛弃。我们一家人试图用斧头和铲子去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以感受在其他地方不能找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人类的牺牲品里,我们艰难尝试着,寻找那些失去的却又是上帝赐予的最重要的东西。在这里,我们一直在寻找,并将一直找下去。 ——《沙乡年鉴》序言
2.总结:大雁和人类同属于一个家庭,是人类的亲人——人和动物是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作者的生态伦理观。
单篇训练设计提示
创意作业:
《大雁归来》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凝聚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思考的出发点就是将大雁作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来看待。请参考作者的做法,观察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一种动物,学习作者的视角,运用说明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创作“观察手记”,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思考。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单篇教学价值定位
《时间的脚印》列举了大量地质和古生物学的事例,从不同方面说明了“时间的脚印”这一科学道理。它作为事理说明文单元的收束,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学以致用的良好范本。除此之外,《时间的脚印》结构安排精妙灵活,尤其是文章的说明顺序与读者的认识顺序实现了无缝对接,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化对说明顺序的认识,熟悉对说明顺序的运用,为本单元写作练习做好铺垫。
单篇教学重难点解析及处理策略建议
《时间的脚印》在安排说明顺序上十分讲究,很注意各例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先讲非生物的例子,再讲生物化石的例子;介绍非生物的情况时,又是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下的印记。教学中不要陷入对具体事例的解说,要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说明顺序和层次,分析课文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要抓住文中有结构性功能的语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篇的结构。学生一旦注意到这些句子,就可以理清全文的层次结构,从而体会到该如何阅读事理说明文,以及怎样灵活选择适宜的说明顺序,把说明文写得层次清楚。
本文作为事理说明文单元的收束,在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概括,采用“回顾所学——自主探究——交流归纳”的模式,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前几篇文章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切实提升事理说明文的自主阅读能力。
单篇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感知主要信息。
用自己的话概括描述“时间的脚印”的现象。
二、细读全文,筛选主要信息。
1.回顾教读课学到的筛选主要信息的方法:
①寻找段落中心句;②寻找设问的语句;③寻找过渡性语句。
2.引导学生运用以上方法,为上一环节描述的“时间的脚印”的现象找到说明的事理。
3.归纳提炼出新的筛选主要信息的方法:
①关注单独成段的句子;②提取关键词。
三、梳理顺序,深入理解事理。
1.回顾教读课学过的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性质到作用等。
2.教师示范引导,通过分析现象和事理之间如何建立联系,梳理示例段落的说明顺序。
第 27、28 自然段,运用了从概括到具体,从事理到现象,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其中,第 27 自然段先写“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一事理,第 28 自然段为说明这一事理分别举了“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例子,而这三个例子又照应了上文先写地壳运动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再写气候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从“很多”到“许多”再到“还有一些”,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3.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分析现象和事理之间如何建立联系,梳理自选段落的说明顺序。
4.汇报成果,交流心得。
①不管采取什么说明顺序,都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次序,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②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有关。
四、归纳总结,欣赏行文之美。
1.精心安排说明顺序。
2.列举事例层次分明。
3.恰当运用过渡语句。
单篇训练设计提示
创意作业:
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请你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搜集整理资料,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以“时间的脚印”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小短文,帮助大家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
写作(说明的顺序)
【教学目标】
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结合文本,感知了解。
1.阅读写作提示,了解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以及相应的说明对象。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推移,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认识事物的通常顺序,介绍事理。
2.结合学习过的课文,了解说明顺序的使用方式与作用。
二、片段写作,评议交流。
围绕身边熟悉的景物或事物,根据说明内容的侧重点,选用适宜的说明顺序,将说明事物的特征写清楚。
1. 合理构思,撰写提纲。
2. 确定思路,片段写作。
3. 评议交流,修改提升。
明确: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按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顺序。
三、自主选题,综合运用。
在以下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可根据需要,尝试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写一篇作文:
介绍一处景物(场所);介绍一件科技新产品;我周围的环境。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低碳生活,提升环保意识。
2.在专题探究、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讨论交流、展示成果和开展宣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低碳生活
1.了解温室效应。
2.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
二、践行低碳生活
1.说一说身边“不低碳”的现象。
2.围绕“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开展讨论,明确践行低碳生活的原则和做法。
3.各组确定宣传主题。
三、宣传低碳生活
1.围绕主题,了解知识。
2.实地考察,获取资料。
3.参阅资料,撰写文稿。
4.制作材料,开展宣传。
5.整理总结,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