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桌子有多长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桌子有多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5-24 19: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桌子有多长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测量知识,“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它将为以后学习“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作准备。在测量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测量活动,如: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测物体的长度、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都见过学生尺,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可以用尺子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孩子知道尺子是用来测量的。但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怎样用厘米做单位量物体了解不甚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学生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教师可在学生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够不够1厘米,再在认识几厘米之后,估计物体的长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逐步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接到了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们学校也想购买一批和我们一样的桌椅,问我们的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他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测量一下,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笑笑打来电话,创设想购买和我们同样的课桌的问题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课桌有多长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二、探究新知
1.组织估量:
组织学生先来估计课桌有多,提示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一个课桌的长度进行估测,对测量有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
2.引导用物测量:
小朋友们估计出这么多的结果,那么告诉笑笑我们课桌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选择身边的工具测量一下。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再共同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学生可能会说:4柞、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
教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引导统一长度单位:
在汇报了之后,询问学生对这些结果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回问:我们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得的数会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因为用的工具不同。
教师可以引导: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该怎么办呢?组织大家讨论得出用同样的测量工具
教师小结: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尺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测量,旨在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生活中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4.认识尺子:
可以向学生介绍: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它们用在各自不同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你们这种(从学生手中取过)学生尺。那么,请你们仔细看看,常用的学生尺上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1)认识刻度线
让学生按顺序轻轻地读一读。(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等数)。学生可能提问:“我发现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教师指出这些线是刻度线,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2)认识0刻度
0以前就认识了,想一想,这个0在尺子上会有什么用呢?(课件闪烁“0”)。学生可能答:“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表示起点,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都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这个0。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0刻度吧。(板书)
(3)认识“cm”
“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4)认识1厘米
  ①认识1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
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从2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学生试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纠正。)
  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5)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为什么?
②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合作(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在认识刻度尺的基础上,先认识1厘米,再认识几厘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通过用手势表示和找一找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1厘米和几厘米的认识,逐步建立长度观念,为后续学习其它的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习题设计】
1.量一量:我们的课桌有的多长?(学生量后汇报,教师评价并代表笑笑谢谢大家!)
2.估一估,量一量:
①量小棒。你能估计这小棒的长度吗?我们来量量到底有多长?学生独立量。教师深入巡回检查,了解学生的测量状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②先估估数学书和食指的长度,再量一量。填书15页。
教师可以提问:量得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怎么办?(大约是多少厘米)
2.蚂蚁搬豆
课件出示15页第2题,学生看图说图意,在书上测量。
3.木板有多长
小熊想自己做个小板凳,就找来了几块木板,他分别测了长度,小朋友,你看看他量得结果对不对。(课件出示15页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强了双基训练,尤其是注重对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操作能力的训练,加深对“厘米”这一概念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