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11: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据统计,1996年国际银团贷款为5 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 900亿美元,1992年为8 200亿美元,1995年猛增至11 900亿美元。目前世界证券交易中心主要分布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上海、孟买及新加坡等地区。这反映出( )
A.国际金融组织成立打破贸易壁垒 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高
C.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 D.经济活动由全球关系取代了国家关系
2.1985年,美国指控东芝秘密向苏联出售四台精密机床。1987年6月,美国通过“东芝制裁法案”,取消一系列采购合同,并禁止东芝的所有产品向美出口2至5年。美国对日本东芝的打击旨在( )
A.维持其科技霸主地位 B.阻断苏联科技创新之路
C.与日本争夺世界市场 D.强化对日意识形态输出
3.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惠贸易协定。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贸易增加了40.1%。这( )
A.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 B.维护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C.践行了“门户开放”的外交原则 D.协调了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4.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然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更倾向于互联网渗透率高、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的国家,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竞争力。对材料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近年来( )
A.数字经济超越两次工业革命 B.我国引领当今世界数字经济
C.数字经济助推国际贸易发展 D.跨境电商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5.据统计,1933-1937年,苏联一共建成2730家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1935年,苏联绝大部分市民不用再凭借票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远东地区工人平均月工资也超过了莫斯科工人平均工资的70%。这主要得益于苏联( )
A.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推行 B.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C.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改善 D.对富农阶层财富的剥夺
6.二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战后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二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国家发展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C.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以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D.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
7.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该协议签订后,有的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则实行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的需要。由此可知,《牙买加协议》的签订( )
A.使国际货币市场稳定性加强 B.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C.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D.颠覆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
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试图避免苏联暴露出来的问题。1957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决定调整央地财政关系,下放财权、扩大地方管理财政的权限,以上史实说明中共中央( )
A.坚持落实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致力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C.注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全力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
9.下表是1978—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占GDP、世界贸易的份额统计情况。
年份 1978年 2000年
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 9.7% 36.1%
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 0.8% 3.6%
表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集团化的机遇 B.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D.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10.1913年英国外贸数据显示,自外国进口至英国货物总额为390459000英镑,其中免税额为359225000英镑,免税比例高达92.0%;英国出口到外国商品总额为244919000英镑,外国对英国商品免税额只有92964000英镑,免税比例仅有38.0%。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A.英国外贸优势丧失 B.国际贸易争端加剧
C.英国经济政策改变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11.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97%的专利。专利占有的不对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形成 B.促进了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C.出路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根源于专利制度的不合理
12.下图为1995—2009年部分地区外资银行数量占该地区银行总数的比重。据此可知,上述现象( )
A.加快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 B.改变了已有的国际经济格局
C.使部分地区金融风险性增大 D.制约了当地民族企业的发展
13.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由此可知( )
A.英国国力存在衰落的危机 B.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
C.英国的经济优势较为明显 D.科技推动世界市场发展
14.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
A.使美元控制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B.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C.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规范了全球贸易的秩序
15.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因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世界各地的投资,赚取了高额利润。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中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又成为了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带来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
B.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C.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
D.“脱钩”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万多件。这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摘编自环球网《在20年节点,回顾中国加入WTO历史性时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17.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正是“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丝路精神穿越千年,正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5月,全国各苏维埃区域召开代表大会,制定了《土地暂行法》,规定,“凡属地主的土地,一律无偿没收”,富农“出租部分的土地一律没收”,凡属于祠堂、庙宇、教会、官产等的土地“一律无偿没收”,“积极参加反革命活动者的土地一律没收”,“没收的土地一律归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少地与无地的农民使用”。1937年,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洪文杰《党的“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即根据国内市场预期需求并考虑上个季节的留存来确定某主要作物在下个季节所要耕种的总面积。这个总面积被分解到各个州、县。每个县的农民投票决定是否参加该活动,如果参加,联邦政府保证参加限产者享受“平价”(使农产品具有一战前繁荣时期购买力水平的价格);不参加者只能碰运气,如果市场价低于“平价”,联邦政府将不给予补贴。这笔补贴款项主要来自对农产品加工商的征税。《农业调整法》并没有有效帮助到中西部和南部的小农场主、农业工人和分成制佃农。有些农场主用政府补偿款购买拖拉机等农用机械设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一些佃农和农业工人流离失所。而家庭农场得到的补贴很少,依然处境艰难,有许多黑人在贫困中挣扎。
——摘编自苏江丽《浅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政策及其持续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土地政策的不同及其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在贸易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英国政府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大繁荣。
——摘编自[英]邓肯·韦尔登《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轫到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放松贸易管制。以拿破仑战争为界,英国企业家群体关于贸易政策的主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拿破仑战争之前,企业家群体反对《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通商条约草案》和《英法商约》。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工厂主为首的企业家群体领导了“反谷物法同盟”,并最终废除《谷物法》,推动英国对外贸易的管制逐渐放松。
——摘编自[英]屈勒味林著《英国史》
材料三 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各类统计表
类别 欧共体国家占比 其他西欧国家占比 北美国家占比 石油输出国占比 发展中国家占比 总额(亿英镑)
出口贸易 37.7% 15.3% 11.4% 12.8% 13.5% 373.63
进口贸易 40.5% 17.1% 13.0% 8.5% 10.7% 409.69
——根据[英]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编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贸易政策的转变及其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据材料“1996年国际银团贷款为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 “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猛增至11900亿美元”世界证券交易中心主要分布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上海、孟买及新加坡等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贷款、外汇不断提升,证券交易中心也扩展到世界各地,这反映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C项正确;国际金融组织的成立与打破贸易壁垒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 “经济活动由全球关系取代了国家关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7年(美国、日本)。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打击日本东芝,名义上是惩罚东芝‘违规行为’,实际是打压日本经贸与高科技竞争力,扭转美日经济与技术竞争中美方的不利势头,维持其科技霸主地位,A项正确;美国打击日本东芝是为了本国科技地位,与苏联无关,排除B项;美国做法是为了维持其科技霸主地位,并不是争夺世界市场,排除C项;材料做法与意识形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据材料可知,1934-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增加了40.1%.这是由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以邻为壑,纷纷树立贸易壁垒,而美国的这一举措则保障了美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A项正确;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在二战之后,材料时间美国尚未成为世界霸主,排除B项;“门户开放"政策是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而言的,材料中未提及,排除C项;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这些国家不一定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然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的国家,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竞争力”可知,材料反映了数字经济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很好的应对方式,数字经济对国际贸易起到了推动作用,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数字经济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在量上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数字经济的对比,不能得知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数字经济的引领国家,排除B项;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据材料“1933-1937年”“1935年”可知,苏联此时通过五年计划发展工业化,据材料“苏联一共建成2730家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苏联绝大部分市民不用再凭借票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远东地区工人平均月工资也超过了莫斯科工人平均工资的70%”可知,此时期苏联市民、工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发展,结合所述之时可知,此时期国家工业化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生活条件的改善,B项正确;列宁去世后,新经济政策就逐步被取消,排除A项;此时期,资本主义大国仍然敌视苏联,排除C项;苏联此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并非对富农阶层的剥夺,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结束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国家干预,将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B项正确;二战后,欧美西方国家没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在经济复苏期间,政府公共开支往往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的,排除C项;“新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改革,与德、意、日以及西欧各国的经济复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牙买加协议》的签订对国际货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协议,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这无疑增加了国际货币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因为各国可以根据国内政策需要调整汇率,这可能会引发货币竞争和金融市场动荡,C项正确;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更可能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时间是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协议的签订并没有颠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是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既吸取苏联的教训,又着力于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扩大地方财权,说明中共中央注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题干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并非继续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下放财权、扩大地方管理财政的权限,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不符,且“统一财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9-1961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占GDP比重和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是推动外贸发展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只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客观条件,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项;我国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对外贸易中约9成商品为免税进口,外国给予英国出口商品的免税额度不到4成,可见在英国保持自由贸易的同时,其他国家对英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国际贸易争端加剧,B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当时英国外贸优势丧失,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政策未发生改变,排除C项;D项表述“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发生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5%,专却拥有97%,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的专利,说明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表现,C项正确;国际经济旧秩序属于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强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无法说明促进第三世界的崛起,排除B项;专利制度属于表现,根源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不合理,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5—2009年(世界)。据材料可知,1995—2009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外资银行数量占该地区银行总数的比重超过了50%,其他东欧和中亚等比重也超过了40%,且发展势头较快,由此可知,这些地区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大,C项正确;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已于20世纪70年代瓦解,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牙买加体系也于70年代建立,排除A项;外资银行全球发展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其结果是有助于巩固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的地位,排除B项;据材料可见,南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外资银行所占比重较小,这些外资银行对当地经济包括民族工业发展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1910年的一艘货船在17个月跨越六大洲,是在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进行安排的,电报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说明科技推动世界市场发展,D项正确;材料只说明一艘货船是身处伦敦的经纪人安排的,无法得出英国国力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一艘货船是身处伦敦的经纪人安排的,无法得出英国是否处于世界贸易中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知英国的经济优势是否明显,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说明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C项正确;关贸总协定属于贸易体系的范畴,不能得出美元的地位,排除A项;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由于关贸总协定推动普遍降低关税,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材料未涉及贸易秩序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因全球化受益,但又因担心利益受损反对全球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带来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排除B项;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脱钩”不会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排除D项。故选A项。
16.(1)新变化:制度化、组织化增强;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原有机制难以适应;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增强。
(2)意义:有利于扩大进出口;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发展,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推进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末的世界。新变化: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可得出制度化、组织化增强;根据材料“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可得出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可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原有机制难以适应;结合所学知识,90年代苏联解体,可知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增强。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2001年后的中国。意义:根据材料“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可得出有利于扩大进出口;根据材料“这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可得出优化贸易结构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根据材料“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可得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发展,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和推进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17.(1)特点:贸易范围广;商品种类多;空前繁荣;政府管理规范。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2)重大意义: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周边和平环境;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任2点即可)
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可知,贸易范围广;根据材料“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可知,商品种类多;空前繁荣;根据材料“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可知,政府管理规范。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可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可知,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2)重大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13年(中国)。根据材料“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可从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周边和平环境;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分析意义。核心理念: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13年(中国)。根据材料“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
18.(1)变化:由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小农土地私有制,到暂时承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双减”政策。原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或答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社会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求真务实精神的指引;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需要。
(2)不同从土地耕地面积看:中共提倡扩大农民耕地面积,美国政府希望农民“限额耕种”。从土地政策实施的目的看:中共将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美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下的供需矛盾。从税收政策来看:中共实行“双减”政策,美国以对农产品加工商的征税来补贴农民的损失。影响:中共的土地政策增强了抵抗国民党统治和战胜日本侵略的物质基础;为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提供了借鉴。美国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助农的过程中出现了地域差异和人群差异,损害了部分地区和人群的利益。
【解析】【小题1】本题是对比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凡属地主的土地,一律无偿没收”,“没收的土地一律归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少地与无地的农民使用”与“1937年,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小农土地私有制,到暂时承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双减”政策。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1937年,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或答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社会次要矛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需要;根据材料“1930年5月,全国各苏维埃区域召开代表大会,制定了《土地暂行法》”与“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求真务实精神的指引
【小题2】本题是对比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土地耕地面积看:中共提倡扩大农民耕地面积,美国政府希望农民“限额耕种”;根据材料一“积极参加反革命活动者的土地一律没收”与材料二“《浅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政策及其持续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土地政策实施的目的看:中共将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美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下的供需矛盾;根据材料一“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与材料二“联邦政府将不给予补贴。”,“这笔补贴款项主要来自对农产品加工商的征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税收政策来看:中共实行“双减”政策,美国以对农产品加工商的征税来补贴农民的损失。
第二小问影响,注意考生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即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根据材料一“以‘减租减息’作为这一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的土地政策增强了抵抗国民党统治和战胜日本侵略的物质基础;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提供了借鉴。
根据材料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可得知,美国的土地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材料二“《农业调整法》并没有有效帮助到中西部和南部的小农场主、农业工人和分成制佃农……使一些佃农和农业工人流离失所”与“家庭农场得到的补贴很少,依然处境艰难,有许多黑人在贫困中挣扎”可得知,在助农过程中出现了地域差异和人群差异,损害了部分地区和人群的利益。
19.(1)转变:由贸易保护、重商主义到贸易自由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猛提高。
(2)特点:英国进出口贸易以欧共体国家和欧洲国家为主;以北美国家、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为辅;英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因素: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英国加入欧共体。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英国政府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轫到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放松贸易管制”可知,英国19世纪贸易政策的转变是由贸易保护、重商主义到贸易自由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猛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英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是以欧共体国家和欧洲国家为主;以北美国家、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为辅;英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影响因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首先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英国的海外殖民体系瓦解;其次是英国加入欧共体,因此欧共体国家成为主要贸易对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