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语文
教材: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始身手
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一种水果
执教: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 冯菊娥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写作要素为“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将观察所得写下来。《义务教育课程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有这样的描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本单元正是基于这一目标编排的。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兴趣,适时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习作例文,把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来。“初试身手”板块是基于“精读课文”之后的运用,这一板块是勾连“习作例文”、“单元习作”的桥梁,以发现学生习作问题为导向,为完成单元习作铺路。教学时要注意收集学生尝试写作中的问题,运用习作例文中的方法去解决。
学情分析
三年级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学生有诸多不适应,习作时仍不能脱离图像、实物等支架,以片段练习为重。本节课观察“芒果”并写下所得,对学生来说不难,但是要把“眼中的芒果”观察细致、写出特点,是有难度的,需要老师搭建支架。
教学目标
1. 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观察芒果,能抓住特点。
2. 结合生活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眼中的芒果写清楚。
3. 与同学交流作品,学习修改方法。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芒果,并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眼中的芒果写清楚。
教学准备:多种水果实物 PPT
教学过程
读单元导语 导入课题
1.读“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法国】罗丹
2.读课题
读初试身手 发现问题
读《芒果》片段,试评分
学生自由读课本翻到68面“初试身手”第二个片段,评出分数。
2.师生合作玩游戏,找问题
(1)指名读片段,教师出示实物,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体验。
(2)换物读片段,师生交流发现。
3.教师小结,明确问题
此片段写芒果可以,写香蕉、橘子、梨子等水果都可以,因为小作者没有写出芒果独有的特点,属于“万能作文”,所以老师只给75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进行细致观察,对芒果没有深入了解,这是我们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读习作例文 学习方法
1.默读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圈画写杨梅特点的词语。
2.读关键句,梳理细致观察方法。
(1)出示关键句:
①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②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③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2)师生交流,说一说:作者观察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发现了杨梅的哪些特点?
(3)方法小结
① 多感官观察:看 摸 触 闻 尝……
② 多角度观察:外形 颜色 味道……
③ 多次数 连续观察 变法
3.读板书 系统识记方法
四、观察芒果 运用方法
1.实物观察,交流观察所得
借图片、词语支架,深入了解芒果特点
外形:圆圆 鼓鼓 弯弯 饱满 心形 瓜子形 硬邦邦 光滑 软软
颜色:青绿 翠绿 金黄 紫红 鲜红
味道:又香又甜 又酸又涩 香甜可口 软糯香甜 鲜嫩爽滑 甜津津酸溜溜 脆生生
五、练写片段 巩固方法
1. 练笔提示:每个同学从“外形、颜色、味道”中任选一项,根据观察所得,写出芒果的特点。
2. 评改标准
3.学生自由创新写,教师指导
4.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点评
主题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观察一种事物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事物的变化,把特点写清楚。
4.能做到格式正确,自然段的首行空两格。
5.修改作品 分享作品 体验快乐
六、总结激励 引向生活
这节课,我们运用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写事物外形、
颜色、味道的方法,写了我们缤纷世界中的水果——芒果。你们眼中的芒果是香甜软糯,爽滑可口,叫人越吃越爱吃。其实,我们缤纷的世界中,不仅有诱人的水果,还有神奇的动植物,可爱的动物,让人难忘的场景。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细心观察,及时记录观察所得,生活会因为观察、记录而美好。
板书: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写一种水果
多感官 看 摸 触 闻 尝 ……
多角度 外形 颜色 味道 ……
多次数 变化
细致观察 有顺序 抓特点 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