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
绵阳南山中学 2024年春季高 2023级 3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为纯合子的是( )
A. Bb B. ccDD C. Aaff D. eettGg
2.下列组合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 B.人的双眼皮与大耳垂
C.兔子的黑毛与狗的金毛 D.果蝇的灰身与黑身
3.假说—演绎法与归纳法都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实验现象
C.“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实验验证环节
D.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中,运用假说—演绎法的同时也用到了归纳法
4. 为了模拟性状分离比,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 )
A.每个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目要相同
B.每次抓取后,取出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原桶
C.当抓取的次数足够多时,小球组合DD:Dd:dd≈1:2:1
D.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5.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B.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C.不同类型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的组合
6. 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下列哪项不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A.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分析杂交过程
C.对杂交实验的结果归类统计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D.选择了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都得出了相同实验结果
第 1 页 共 7页
7.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
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二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
A. 红花①与红花④的基因型相同
B. 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相同
C. 白花②的基因型为Rr
D. 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
8.糖原沉积病Ⅰ型是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原
沉积病Ⅰ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父亲患该病但表现正常的女性结
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原沉积病Ⅰ型的可能性是( )
A. 1/12 B. 1/8
C. 1/6 D. 1/3
9.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
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 7∶2∶1 B. 7∶6∶3
C. 3∶2∶1 D. 4∶4∶1
10.孟德尔利用纯种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的豌豆种子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的表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B.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各有4种
C.F2的黄色圆粒中与F1基因型不同的占5/16
D.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1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A对a、B
对b为完全显性,则后代中( )
A. 表型有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有6种
B. 表型有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6种
C. 表型有4种,比例为1∶1∶1∶1;基因型有4种
D. 表型有3种,比例为1∶2∶1;基因型有4种
第 2 页 共 7页
12.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合普通叶白色种
子和纯合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
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F2中杂合子与纯合子数量之比为3∶1
B. F2中黑色种子与白色种子之比为3∶1
C. 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 F2中普通叶黑色种子个体有9种基因型
13.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
用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F2紫花:白花的比例为9:7,则F2
的白色花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3/7 B. 4/16
C. 4/7 D. 3/16
14.人类的多指(T)对手指正常(t)是显性,肤色正常(B)对白化(b)是显性。一对夫
妇,丈夫多指,妻子正常,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
子,这个孩子( )
A.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3/4
B. 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C. 完全正常的概率是3/8
D. 患病的概率是3/4
15.黄粒(T)高秆(S)玉米与某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
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占1/8,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ttSs×TTSs B. TtSs×Ttss
C. TtSs×TtSs D. TtSs×ttss
16.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种子对皱粒种子为显性。某同学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
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黄
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各性状的数量比为( )
A.2:1:2:1 B.1:1 C.1:1:1:1 D.1:1或1:1:1:1
第 3 页 共 7页
17.马的毛色由一对遗传因子B(栗色)和b(白色)控制。某农场养了一群马,其中公马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其比例是1:2;母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其比例是
2:1。现将马群中的公马和母马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栗色马与白色马的比例是( )
A.5:4 B.4:5 C.3:1 D.7:2
18.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联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和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形成四分体
D.四分体内的姐妹染色单体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19.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最显著的区别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着丝粒一分为二
C.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D.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20.蝗虫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在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
到某细胞有12条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 )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21.人的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
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6、92、92 B.92、46、92
C.92、46、46 D.46、46、92
2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则一定是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遗传稳定性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
D.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23.A与a,B与b分别为某动物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图表示该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
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7页
A. 图甲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消失
B. 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睾丸
D. 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组合是AB、ab或Ab、aB
24.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 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
色体,a~h 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Ⅱ前期
B. 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
C.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2倍
D. 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25. 如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bc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均因复制而加倍
B.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
C.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23对同源染染色体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第 5 页 共 7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50 分)
26.(14 分)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Y、y 控制的,现用豌豆
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P 黄色子叶(丁)
↓ ↓
F1 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1 ∶ 1 3 ∶ 1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隐性性状,该实验F1中出现该性状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若黄色子叶戊
植株自交,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植株占________。
(4)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黄色子叶植株占
________。
27.(10分)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常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高秆(D)与矮
秆(d)、非糯性(T)与糯性(t)是玉米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
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橙红色,回答问题。
(1)让纯种高秆糯性和纯种矮秆非糯性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的矮秆非糯性玉
米最多可产生_____种类型的雄配子,取所有F2植株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花粉的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F2中的矮秆非糯性玉米自交,子代还会得到
矮秆糯性玉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批纯合高秆非糯性和矮秆糯性玉米,请利用这批玉米为材料,另设计合适且不
同于(1)中方案的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写出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6 页 共 7页
28.(13分)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该生物部分染色
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1)该动物是 (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 。
(2)细胞①中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这种现象称为 ,细胞②的名称是 ,细胞
③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为 。
(3)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填序号)。
(4)图中细胞④所处时期的上一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29.(13分)某高等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 条染色体,图1 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甲、乙、丙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中存在四分体的时期是________(填编号),曲线在区段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甲所示的分裂方式在图1 中对应的区段是______(用图1 中序号作答)。若细胞
丙是细胞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则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请在右图方框中画出与丙细胞
同时产生的另一子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用黑色签字笔作图)。
(3)研究发现该动物繁衍的多个子代个体间表型各不相同。请你从“配子形成”这一方面
简要概括该现象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7页绵阳南山中学 2024 年春季高 2023 级 3 月月考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生物学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改.变.了.原.有.含.义.的,扣分或该空不得分。
2.除参考答案外,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2 分,共 50 分)
1-5 BDDBA 6-10DBCAC 11-15ADCCB 16-20ADACB 21-25 BDCBA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 (14分)
(1)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纯合子);豌豆有易于区
分的性状;豌豆花大,易于进行杂交操作;豌豆子代数量多,便于进行统计分析。(2 分)
(2)二(1分) 绿色(1分)
亲本黄色子叶(丁)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
(或亲本自交时会产生含 y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绿色子叶。)(2分)
(3)YY或 Yy(2分) 2/3(2分) 1/6 (2分) (4)5/6(2分)
27.(10分)
(1)2(2分) 蓝黑色:橙红色=1:1(2分)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分)
(2)(4分)
让纯种高秆非糯性和纯种矮秆糯性玉米杂交得 F1,F1与矮秆糯性测交得 F2。若 F2出现高秆
非糯性:高秆糯性:矮秆非糯性:矮秆糯性=1:1:1:1,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28. (13分)
(1)雄性(1分)
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 I 后期(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2分)
(2)联会(2分) 次级精母细胞(2分) 有丝分裂中期(2分)
(3)①③④⑤ (2分) (4)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2分)
29. (13分)
(1)① (2分)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2分)
(2)⑥(2分) 极体(2分) (3分)
(3)减数分裂 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减数分裂 I前期联会时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2分)
第 1 页 共 1页
{#{QQABKQYQggCIAIBAARgCAQUgCkGQkAAACCoGRBAAIAIAy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