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案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中国的书画和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趋势,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楷书、草书和行书的特点、发展概况和代表作;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第三目“京剧的出现”,简述了戏曲的起源,重点介绍了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
理解“书画同源”。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的书画和戏曲艺术,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使学生认识中国书画和戏曲的伟大成就和广泛影响,强调本课学习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国公民的民族精神及基本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和中外比较为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概述京剧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视觉媒体、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体、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戏曲,具体的碑帖、绘画作品,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大家的艺术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2)古代戏曲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程评价:甲骨文是一种象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虽然古老的文字还有一些,但唯独甲骨文演变成为现代汉字,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汉字书写早已成为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部分。
图片导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舞动的北京”
1.印章、红色与诚信:红色的东方之光将燃起所有人心中的圣火;篆刻、书法象征文化中国。
2.印章中的篆字又似“京”字。
3.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4.
会徽下部是以中国书法写成的富于古意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以毛笔撰写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
根据这一标志说说中国文字的特点。
过程评价: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第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等。
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好,那么我们接下来这节课就学习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问:这些是什么 图画 还是……
自主认识: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合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一段,认识汉字演变和趋势。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1.起源:文字图画 文字图画汉字
2.成熟与演变
(1)形成:商代
(2)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3)总趋势:由繁到简
过渡: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问题情境2: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自主学习,过程评价:①汉字是复脑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益于大脑两半球平衡发展,激发人的形象思维。②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③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④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和优越性。⑤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综上所述,可见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高远。正如精通多门外文并对汉字颇有研究的香港知名人士安子介先生所说:“有这样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说汉字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当之无愧。”而汉字的书法艺术也是充满魅力。
过渡: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艺术形式,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汉字的书写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书法艺术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问题情境3:概述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自主探究,过程评价:自从有了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教材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展的,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审美功能;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自觉地创造书法美,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众书法家努力实践,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问题情境4:归纳这几种书法的具体情况。
通过多媒体播放三种书法的代表作,引导学生了解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师生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九成宫醴泉铭》 《颜氏家庙碑》 《玄秘塔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张旭《草书古诗四首》
特点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文征明
过程评价:楷书的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④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兆页、明代文征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的特点:笔画简约,钩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的特点:兼具楷书的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2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合作探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多媒体展示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你认为他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你能看出时代的变迁对瘦金体的影响吗
自主学习,过程评价:崇宁初,赵佶才23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个字一味瘦硬。大观时他接近30岁,30岁本来应该年轻力壮,但由于宫廷生活的腐化,他大概已经老成起来,所以大观通宝四个字就圆润了。到了宣和元年,他已经40多岁了,暮气沉沉,所以宣和通宝的钱文圆润得一点劲道也没有了。这种发展过程只要看通宝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通字的用部和宝字的贝部。在崇宁钱上,书者的精力从两肩上冲溢而出;大观钱上,两肩已平;到了宣和钱,则两肩低垂,大有不胜负担的样子了。
问题情境5: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国古代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新石器时期——初放异彩
《鹳鱼石斧图》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图画,被誉为“图画之祖”。
它那种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方式,正是以后数千年中国画发展的主流形式,是中国绘画形式上的一个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过程评价:中国的绘画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开始,其代表作是《鹳鱼石斧图》。此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你们看一下它的右边画的是什么?是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我们再看,它左边画的是什么?一只非常可爱的水鸟,很多学者都认为是鹳,这只水鸟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着竖立的石斧。它究竟包含着一种怎么样的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析,石斧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在当时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原始人类对石斧非常崇拜。那为什么石斧要竖立起来呢?为什么它不是随便地横放着呢?我们看一下,石斧巍然屹立在画面右边,而且斧刃向外,是不是就显得非常严肃,有巨大的威力呢?左边的鹳衔着大鱼向着石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向石斧奉献供品,祈求石斧保佑平安,这幅彩陶画极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礼仪场面的一个特写镜头。看来,我们的祖先还挺有艺术感的。
自主探究:通过多媒体播放中国绘画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中国绘画的特点,师生一起完成表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夫妇饮宴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洛神赋图》 展子虔《游春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节选) 王冕《墨梅图》
多媒体展示表格:
时期 特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夏、商、周三代 以人物肖像为主 《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秦汉时期 门类丰富 《夫妇饮宴图》
魏晋南北朝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总结绘画理论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五代 中国绘画的高峰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时期 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最大亮点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最为突出 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
合作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主学习:第一,这一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如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理论,要求绘画作品应注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谢赫提出“六法”,其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第二,中国画逐渐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第三,题材日益广泛。第四,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创作的方向。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合作探究:隋唐五代是中国绘画的高峰。为什么呢?
自主学习:第一,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的基础上,汲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第二,从唐朝开始,由于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再加上唐诗的伟大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表达一种心境,此时,文人画兴起。代表作有: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此外,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看图片展子虔的《游春图》,它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作品。画中以青绿设色,金线勾勒,富有装饰味,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独创性地运用状如兰叶、富有变化的笔法来表现人物,所画的衣褶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吴道子被后人称为“画圣”。
合作探究: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第一,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段,画学兴起;第二,绘画成为商品。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画家。当时画坛最大亮点是风俗画。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把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大家看里面的河流、屋舍、船、人群、店铺等,我们用两个字来形容——传神。
合作探究: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其表现有哪些?
自主学习:①山水画和枯木竹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②特别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③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的抒发。到了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盛行。代表作有元朝王冕的《墨梅图》等。教材的《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问题情境6:中国画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徐渭《黄金甲》 《马拉之死》
通过中外名画对比,探讨中国画的特点。
自主学习,过程评价: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视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笔墨两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有光影的变化。
过渡:这么多的好字好画,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下面轮到我们的耳朵吃大餐了。
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戏曲真神奇》。
问题情境7: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昆曲
过程评价:
(1)仪式性歌舞是戏曲形成的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
(2)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如诗人屈原的《楚辞》就是在楚国祀神歌舞歌辞基础上写成的,因此有人把《楚辞》看作一种戏剧。
(3)明代南戏流行弋阳、海盐、余姚、昆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大声腔”。弋阳腔高昂粗犷,发源于江西,在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及北方等地流行。海盐腔细腻柔和,流行于浙江一带。余姚腔流行于浙杭一带。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种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以全票荣列榜首。
问题情境8: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填空题。同时即时记忆,实现基础认识。
1.背景:(1)清朝前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争雄的局面。
(2)_____________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统治者支持。
答案:昆曲 地方戏 北京
2.形成:(1) _____________末年,_____________进京,风行一时。
(2)_____________年间,“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互相融合,兼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新剧种——京剧。
答案:乾隆 徽剧 道光 徽汉合流 徽剧 汉剧 昆曲 秦腔
3.发展:(1)_____________年间,走向成熟,出现“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3)_____________,走向世界。
答案:同治、光绪 同光十三绝 清末民国初 民国以来
设置情境,探究问题:京剧有哪些特点?
自主探究,过程总结: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3)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大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4)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继承了歌舞并重的传统。
(5)表演有一定的程序,多采用虚拟性动作,达到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问题情境9:你还能举出哪些戏曲剧种?
自主探究:淮剧、锡剧、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等。
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是中国汉字起源于6000多年前,从文字图画开始,演变脉络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从繁到简的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主要有楷书、草书和行书,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和特点经历了几个阶段,原始起源,教材重点介绍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和元、明、清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一步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中国书画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我们了解了戏曲的起源,重点学习了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活动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影响越来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反观国内,不重视甚至否定中国古代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青少年过洋节,看西方大片,吃麦当劳等生活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中国青年一代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而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日益被忽视不能不引起忧虑。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超过母语已是司空见惯,戏曲舞台的冷清,中国重大礼仪活动没有统一的民族服装可穿更尴尬着我们。这种对本民族古代文化的妄自菲薄的现象,折射了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现代文化,汲取古代文化精华的浮躁、失范和迷茫。早在1个多世纪以前,为西方人相当推崇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就认识到,要让西方人真正地尊重中国,必须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种丝毫不逊于西方文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绝不能走全盘西化之路。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例如:欣赏名字画,练习毛笔字,学唱一段京剧等。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解题关键:汉字的优势。
思路引领:汉字本身的特点。
答案提示:①汉字是复脑文字,有益于大脑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球平衡发展,激发人的形象思维。②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③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④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和优越性。⑤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提示:参见教案相关部分。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上面两首题画诗,谈谈文人画的精髓所在。
解题关键:文人画的概念。
思路引领:文人画的精髓是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提示: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文人画重意、重书、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是文人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