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4:33:01

文档简介

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选题(共24分)
1. 某新型自行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无链传动系统,利用圆锥齿轮90°轴交,将动力传至后轴,驱动后轮转动,杜绝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问题。图乙是圆锥齿轮90°轴交示意图,其中A是圆锥齿轮转轴上的点,B、C分别是两个圆锥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圆锥齿轮中心轴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记为rA、rB和rC()。下列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点与C点的角速度 B. C点与A点的线速度
C. B点与A点的线速度 D. B点和C点的线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D.由图可知,B与C点属于齿轮传动,两点的线速度大小是相等,即
由于

故AD错误;
BC.由图可知,A与B点属于同轴传动,具有相等的角速度,即

所以
化简可得

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2.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B. 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
C. 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D. 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之比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处于不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空间站、同步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化简可得
由于,因此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大,故B错误;
C.设空间站、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分别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整理可得
故C错误;
D.设空间站、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分别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化简可得
因此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D。
3.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若在地球内部修一条距离地心O点半径为r的圆管形轨道,轨道的内径远小于r。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速率v在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与轨道无相互作用,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的速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地球的密度为,在地球表面处有
其中
物体以速率v在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与轨道无相互作用,则有
其中
联立解得物体的速率为
故选A。
4.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原来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地球原来自转的角速度为,地球半径为R,用F表示地球对赤道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N表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而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平衡,所以有
当赤道上的物体刚刚“飘起来”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此时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为,则有
联立以上三式可得
故选B。
5. 一火箭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5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火箭中有一质量为2kg的科考仪器,在上升到距地面某一高度时科考仪器的视重为15N,已知地球半径为R,则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 0.5R B. R C. 2R D. 3R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上升到距地面某一高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N-mg′=ma
解得
g'=2.5 m/s2
在地球表面上有
在地球表面一定高度有
联立得
r=2R
故选B。
6. 科学家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一个双星系统,可观测到一个亮度周期性变化的光点,这是因为其中一个天体挡住另一个天体时,光点亮度会减弱。现科学家用一航天器去撞击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后,科学家观测到系统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若不考虑撞击引起的小行星质量变化,且撞击后该双星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则被航天器撞击后( )
A. 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不变 B. 两颗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不变
C. 两颗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变大 D. 两颗小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撞击后,科学家观测到系统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可知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变小,故A错误;
BD.设双星之间的距离为,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其中
联立解得
可知两颗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减小,两颗小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不变,故BD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两颗小行星中心连线距离减小,两颗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变大,故C正确。
故选C。
7.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距离地球球心为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关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地球的密度为,当时,有
可得
当时,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的部位,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是半径等于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则有
当后,有
故选B。
8. 重庆永川“渝西之眼”摩天轮游玩项目已正式运营,该摩天轮圆盘直径约80m,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一周大约需要18分钟,如图为该摩天轮简化示意图。若座舱可视为质点,在摩天轮匀速运行时,则(  )
A. 座舱的线速度约为
B. 座舱的角速度约为
C. 座舱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
D. 座舱在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座舱的线速度约为
选项A正确;
B.座舱的角速度约为
选项B错误;
C.座舱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所受的合力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指向圆心,不断变化,选项C错误;
D.座舱在最高点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16分)
9. 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某同学在暗室中用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则( )
A.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0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逆时针转动
B.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2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顺时针转动
C.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5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顺时针转动,转速为5r/s
D.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20次,该同学只能在圆盘上的两个位置观察到白点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0次,则每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1s,正好转了一圈,白点回到初始位置,视觉效果白点静止,A错误;
B.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2次,每两次闪光间隔内转了圈,视觉效果白点顺时针转动,B正确;
C.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5次,每两次闪光间隔内转了圈,视觉效果白点顺时针转了圈,故转速为5r/s,C正确;
D.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20次,每两次闪光间隔内转了圈,只能在圆盘上的上下两个位置观察到白点,D正确。
故选BCD。
10. 如图所示, 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且木块A、B与转盘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木块用长为 L的细绳连接, 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 k倍, A 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 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 现让该装置从静止转动,角速度缓慢增大,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时, 绳子一定有弹力
B. 当时, A、B会相对于转盘滑动
C. 当ω在范围内增大时, 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 当ω在范围内增大时, B所受摩擦力变大
【答案】CD
【解析】
【详解】开始角速度较小,两木块都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B先到达最大静摩擦力,角速度继续增大,则绳子出现拉力,角速度继续增大,A的静摩擦力增大,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开始发生相对滑动。
B.当A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对A有
对B有
解得
当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故B正确;
A.当B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绳子开始出现弹力
解得
知时,绳子具有弹力,故A正确;
D.角速度,B所受的摩擦力变大,在范围内增大时,B所受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C.当在范围内增大时,A所受摩擦力一直增大,故C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D。
11. 根据西游记关于“天庭”的描述,可推算出“天庭”绕地心一周运动的路程约49000km。我国的“天宫”空间站距地面高约400km。假如“天庭”真实存在,且“天庭”和“天宫”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可视为半径约6400km的均匀球体,则“天庭”相对于“天宫”(  )
A. 线速度更大 B. 周期更大
C. 加速度更小 D. 受地球引力一定更小
【答案】B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天宫”空间站绕地心一周运动的路程约
可知,“天宫”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小于“天庭”的轨道半径
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可知,“天庭”相对于“天宫”线速度更小,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可知,“天庭”相对于“天宫”周期更大,故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可知,“天庭”相对于“天宫”加速度更小,故C正确;
D.由于不知道“天庭”和“天宫”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受地球引力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C。
12. 如图1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竖直,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为,一条长度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作质点),小球以角速度绕圆锥体的轴线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拉力F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由图2可知(  )
A. 小球的角速度为时,小球刚离开锥面
B. 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
C. 小球质量
D. 绳长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乙可知,当小球的角速度满足
小球恰好要离开锥面,此时角速度为
可知小球的角速度为时,小球刚离开锥面,故A正确;
BCD.当小球将要离开锥面时,绳子拉力与小球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当小球离开锥面后,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子拉力与小球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则根据图乙,结合所得绳子拉力与的函数关系可知,当小球离开锥面后
当小球未离开锥面时,分析小球受力情况,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
联立可得
根据图乙,结合所得函数关系可得

联立解得
,,
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三、实验题
13. 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滑块套在水平杆上,可随水平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通过细绳连接滑块,可测绳上拉力大小。滑块上固定一遮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的时间,测出滑块中心到竖直杆的距离为l。实验过程中细绳始终被拉直。
(1)滑块随杆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经过光电门一次。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就同时获得一组拉力F和遮光时间t,则滑块的角速度______(用t、l、d表示)。
(2)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应作出F与______(填“”、“”、“”或“”)的关系图像。若作出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明此实验过程中向心力与______成正比(选填“角速度”、“角速度平方”或“角速度二次方根”)。
(3)若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角速度平方 ④. 滑块与水平杆之间有摩擦力
【解析】
【详解】(1)[1]滑块的角速度为
(2)[2]根据
可知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应作出F与的关系图像。
[3]若作出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明此实验过程中向心力与角速度平方成正比。
(3)[4]装置转速较小时,滑块与水平杆之间的摩擦力提供滑块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若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滑块与水平杆之间有摩擦力。
14.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测物体受到的拉力,待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 ③.
【解析】
【详解】(1)[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物体随着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2)[2]待测物体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周期为,则有
可知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待测物体受到的拉力,待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
(3)[3]根据
可得待测质量表达式为
四、解答题
15. 2023年3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专家证实山西运城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从中可以窥见汉代河东地区丰富多样的饮食生活。现有一半径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重合,如图所示。转台静止不转动时,将一质量m=0.3kg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入陶罐内,物块恰能静止于陶罐内壁的A点,且A点与陶罐球心O的连线与对称轴的夹角θ=37°。取重力加速度大小,sin37°=0.6,cos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物块与陶罐内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物块位于与O点等高的陶罐上且与陶罐一起绕轴转动,求转台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min。
【答案】(1)μ=0.75;(2)
【解析】
【详解】(1)对物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
μ=0.75
(2)物块与陶罐一起绕轴转动,物块位于陶罐右端,设平台转动的角速度最小时,物块所受摩擦力和弹力大小分别为f和,有
f=mg
解得
16. 空间机械臂作为在轨支持、服务的一项关键技术,对空间科学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空间站上安装的机械臂不仅可以维修、安装空间站部件,还可以发射、抓捕卫星。如图所示,空间站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从空间站伸出长为d 的机械臂,微型卫星放置在机械臂的外端。在机械臂的作用下,微型卫星、空间站、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微型卫星与空间站同步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微型卫星质量为m,求:
(1)空间站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2)机械臂对微型卫星的作用力大小(忽略空间站对卫星的引力以及空间站的尺寸)。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地表物体
在空间站位置
联立解得
(2)对空间站有
微型卫星
联立解得
17.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在长为L=0.5m的细绳作用下,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42N,转轴离地高度h=5.5m,不计阻力,g=10m/s2。
(1)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是多少?
(2)若小球在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被拉断,求细绳被拉断后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
【答案】(1);(2)x= 4m
【解析】
【详解】(1)依题意,小球恰能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可得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被拉断,则绳的拉力大小恰好为,设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1。小球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v1=4m/s
此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则对小球在竖直方向上
代入数据求得
t=1s
在水平方向上水平位移为
x= 4m
18. 如图所示,是地球同步卫星,另一个卫星的圆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距离地面高度为,已知地球半径也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为地球中心。
(1)卫星的运行周期是多少?
(2)如果卫星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在同一直线上),求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相距最远?
【答案】(1);(2)
【解析】
【详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M,则
解得
(2)B卫星角速度
依题意得
解得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选题(共24分)
1. 某新型自行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无链传动系统,利用圆锥齿轮90°轴交,将动力传至后轴,驱动后轮转动,杜绝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问题。图乙是圆锥齿轮90°轴交示意图,其中A是圆锥齿轮转轴上的点,B、C分别是两个圆锥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圆锥齿轮中心轴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记为rA、rB和rC()。下列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点与C点的角速度 B. C点与A点的线速度
C. B点与A点的线速度 D. B点和C点的线速度
2.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B. 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
C. 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D. 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之比为
3.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若在地球内部修一条距离地心O点半径为r的圆管形轨道,轨道的内径远小于r。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速率v在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与轨道无相互作用,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的速率为(  )
A B. C. D.
4.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原来的(  )
A. B.
C. D.
5. 一火箭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5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火箭中有一质量为2kg的科考仪器,在上升到距地面某一高度时科考仪器的视重为15N,已知地球半径为R,则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 0.5R B. R C. 2R D. 3R
6. 科学家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一个双星系统,可观测到一个亮度周期性变化的光点,这是因为其中一个天体挡住另一个天体时,光点亮度会减弱。现科学家用一航天器去撞击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后,科学家观测到系统光点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变短。若不考虑撞击引起的小行星质量变化,且撞击后该双星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则被航天器撞击后( )
A. 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不变 B. 两颗小行星中心连线的距离不变
C. 两颗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变大 D. 两颗小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变大
7.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距离地球球心为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关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8. 重庆永川“渝西之眼”摩天轮游玩项目已正式运营,该摩天轮圆盘直径约80m,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一周大约需要18分钟,如图为该摩天轮简化示意图。若座舱可视为质点,在摩天轮匀速运行时,则(  )
A. 座舱的线速度约为
B. 座舱的角速度约为
C. 座舱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
D. 座舱在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二、多选题(共16分)
9. 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某同学在暗室中用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则( )
A.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0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逆时针转动
B.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2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顺时针转动
C.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15次,该同学观察到白点顺时针转动,转速为5r/s
D. 如果频闪光源每秒闪光20次,该同学只能在圆盘上的两个位置观察到白点
10. 如图所示, 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且木块A、B与转盘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木块用长为 L的细绳连接, 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 k倍, A 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 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 现让该装置从静止转动,角速度缓慢增大,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时, 绳子一定有弹力
B. 当时, A、B会相对于转盘滑动
C. 当ω在范围内增大时, A所受摩擦力一直变大
D. 当ω在范围内增大时, B所受摩擦力变大
11. 根据西游记关于“天庭”的描述,可推算出“天庭”绕地心一周运动的路程约49000km。我国的“天宫”空间站距地面高约400km。假如“天庭”真实存在,且“天庭”和“天宫”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可视为半径约6400km的均匀球体,则“天庭”相对于“天宫”(  )
A. 线速度更大 B. 周期更大
C. 加速度更小 D. 受地球引力一定更小
12. 如图1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竖直,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为,一条长度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作质点),小球以角速度绕圆锥体的轴线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拉力F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由图2可知(  )
A. 小球角速度为时,小球刚离开锥面
B. 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
C. 小球质量为
D. 绳长为
三、实验题
13. 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滑块套在水平杆上,可随水平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通过细绳连接滑块,可测绳上拉力大小。滑块上固定一遮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的时间,测出滑块中心到竖直杆的距离为l。实验过程中细绳始终被拉直。
(1)滑块随杆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经过光电门一次。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就同时获得一组拉力F和遮光时间t,则滑块的角速度______(用t、l、d表示)。
(2)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应作出F与______(填“”、“”、“”或“”)的关系图像。若作出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明此实验过程中向心力与______成正比(选填“角速度”、“角速度平方”或“角速度二次方根”)。
(3)若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原因是______。
14.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15. 2023年3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专家证实山西运城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从中可以窥见汉代河东地区丰富多样饮食生活。现有一半径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重合,如图所示。转台静止不转动时,将一质量m=0.3kg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入陶罐内,物块恰能静止于陶罐内壁的A点,且A点与陶罐球心O的连线与对称轴的夹角θ=37°。取重力加速度大小,sin37°=0.6,cos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物块与陶罐内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物块位于与O点等高的陶罐上且与陶罐一起绕轴转动,求转台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min。
16. 空间机械臂作为在轨支持、服务的一项关键技术,对空间科学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空间站上安装的机械臂不仅可以维修、安装空间站部件,还可以发射、抓捕卫星。如图所示,空间站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从空间站伸出长为d 的机械臂,微型卫星放置在机械臂的外端。在机械臂的作用下,微型卫星、空间站、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微型卫星与空间站同步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微型卫星质量为m,求:
(1)空间站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2)机械臂对微型卫星的作用力大小(忽略空间站对卫星的引力以及空间站的尺寸)。
17.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在长为L=0.5m的细绳作用下,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42N,转轴离地高度h=5.5m,不计阻力,g=10m/s2。
(1)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是多少?
(2)若小球在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恰好被拉断,求细绳被拉断后小球运动水平位移。
18. 如图所示,是地球同步卫星,另一个卫星的圆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距离地面高度为,已知地球半径也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为地球中心。
(1)卫星的运行周期是多少?
(2)如果卫星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在同一直线上),求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相距最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