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情境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13: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情境默写学生版88句(高二选必中《燕歌行》《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燕歌行》
1.《燕歌行》中,以汉代唐来夸耀军队威风同时又能委婉讽刺皇帝的两句是:
, 。
2.《燕歌行》中,“ , ”,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
3.《燕歌行》中,“ , ”两句是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
4.《燕歌行》中,“ , ”蕴含了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5.《燕歌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大军出征图。
6.《燕歌行》中,表现军队出师时盛大气势,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的诗句是:
, 。
7.《燕歌行》中,用古代军队常见的意象“锣”“鼓”“旗”来描写威武壮观的行军场面诗句是: , 。
8.《燕歌行》中,“ ”,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9.《燕歌行》中,“ , ”两句写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
10.《燕歌行》中,“ , ”两句写出了军情的危急 、战火蔓延。
11.《燕歌行》中,突出边关军情紧急、敌人来势凶猛的诗句是:
, 。
12.《燕歌行》中,“ , ”二句,展现了敌我双方紧张备战和部署军事行动时的情景。
13.《燕歌行》中,“ , ” 这两句写出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官兵处境的险恶。
14.《燕歌行》中,描写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极其不利的两个因素是:
, 。
15.《燕歌行》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士卒在前线阵地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将帅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16.《燕歌行》中,“ , ”两句写战士拼死作战,流血牺牲,而将帅却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贪图享乐。
17.《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 , 。”
18..《燕歌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战败被围图。
19.《燕歌行》中,“ , ”二句,有力地渲染了塞外古战场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爱国战士殊死奋战的悲凉气氛。
20.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诗句类似,都抓住边塞特有的意象来烘托塞外荒凉萧条的诗句是: , 。
21.《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 , 。”
22.《燕歌行》中,“ , ”两句写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导致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
23.《燕歌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被围思亲图。
24.《燕歌行》本是乐府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之情,本诗中直接写思妇想念征人的两句是“ ”和“ ”。
25.《燕歌行》中,“ , ”两句写边城遥远,难可度越,苍茫广漠,一无所有,从空间上写出士兵飘零孤独之苦。
26.《燕歌行》中,诗人极力渲染边地环境恶劣、空旷凄迷战士无法度日的诗句是:
, 。
27..《燕歌行》中,“ , ” 两句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 。
28.《燕歌行》中,以白天夜晚的场景来写军队时刻处在戒备中的诗句是:
, 。
29.《燕歌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效命死节图。
30.《燕歌行》中,“ , ”两句写士卒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31.《燕歌行》中,诗中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
32.《燕歌行》中,“ , ”两句古今对比,李广勇猛善战,作风朴实,能善待部将,与士卒同甘共苦。而唐将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报效国家。
33.《燕歌行》中,“ , ”两句既是对将帅骄奢淫逸行为的批判,也是对朝廷用人的含蓄讽刺。
34.《燕歌行》中,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 ”一句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35.《燕歌行》中,“ , ”二句,概括了边庭战士白天努力拼杀,夜间时刻警惕的紧张战斗生活。
36.《燕歌行》中,诗人饱含热情地赞美战士们为国流血牺牲从不顾惜自己的名利的诗句是: , 。
《李凭箜篌引》
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
2.《李凭箜篌引》“ ”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
3.《李凭箜篌引》“ ”一句,诗人从乐师李凭演奏时所用的乐器落笔,写那件箜篌是用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木制成的,强化了乐器本身的精致,也是为了突出表现音乐的高雅。
4.《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句子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句子是: 。
5.《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 , ”两句写物写人,想象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驻足、忘记流动,仿佛在俯首谛听来衬托箜篌演奏的美妙乐音。
6.“ ”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 ”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7.《李凭箜篌引》一诗中,优美悦耳的箜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这两句是: , 。
8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 ”,“ ”。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9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10.《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12.《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 ”。
13.《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诗句是“ , ”。
14.《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5.《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描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 ”。
16.《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7.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18.“ , ”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19.《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 , 。
20.《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
21.《李凭笨筷引》运用想象的艺术手法,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与苏轼《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斄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宁静的仙境,衬托出乐声投射在人们心中的感受,且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锦瑟》中,“ , ”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
3.《锦瑟》中“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4.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55.李商隐的《锦瑟》中“ ”,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 ”,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6.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7.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8.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其怅惘痛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愤》
1.(2023·新高考1卷· 高考真题)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2.《书愤》中,诗的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
3.《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
4.《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________________”,而到了晚年却“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
5.《书愤》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6.《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7.【2016年北京卷】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8.《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书愤》中,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10.《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而陆游《书愤》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12.《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
15.《书愤》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 ”之理想与“ ”之现实对比。
16.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18.《书愤》中,以武侯自况,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收复失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
20.《书愤》中作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燕歌行》
1.《燕歌行》中,以汉代唐来夸耀军队威风同时又能委婉讽刺皇帝的两句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
3.《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句是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
4.《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蕴含了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5.《燕歌行》中,“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描绘了一幅大军出征图。
6.《燕歌行》中,表现军队出师时盛大气势,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的诗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7.《燕歌行》中,用古代军队常见的意象“锣”“鼓”“旗”来描写威武壮观的行军场面诗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8.《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9.《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写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
10.《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写出了军情的危急 、战火蔓延。
11.《燕歌行》中,突出边关军情紧急、敌人来势凶猛的诗句是: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2.《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句,展现了敌我双方紧张备战和部署军事行动时的情景。
13.《燕歌行》中,“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这两句写出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官兵处境的险恶。
14.《燕歌行》中,描写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极其不利的两个因素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15.《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士卒在前线阵地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将帅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16.《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写战士拼死作战,流血牺牲,而将帅却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贪图享乐。
17.《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8..《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描绘了一幅战败被围图。
19.《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二句,有力地渲染了塞外古战场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爱国战士殊死奋战的悲凉气氛。
20.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诗句类似,都抓住边塞特有的意象来烘托塞外荒凉萧条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21.《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22.《燕歌行》中,“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两句写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导致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
23.《燕歌行》中,“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句描绘了一幅被围思亲图。
24.《燕歌行》本是乐府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之情,本诗中直接写思妇想念征人的两句是“玉箸应啼别离后”和“少妇城南欲断肠”。
25.《燕歌行》中,“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两句写边城遥远,难可度越,苍茫广漠,一无所有,从空间上写出士兵飘零孤独之苦。
26.《燕歌行》中,诗人极力渲染边地环境恶劣、空旷凄迷战士无法度日的诗句是: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27..《燕歌行》中,“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两句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 。
28.《燕歌行》中,以白天夜晚的场景来写军队时刻处在戒备中的诗句是: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29.《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两句描绘了一幅效命死节图。
30.《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两句写士卒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31.《燕歌行》中,诗中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2.《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古今对比,李广勇猛善战,作风朴实,能善待部将,与士卒同甘共苦。而唐将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报效国家。
33.《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既是对将帅骄奢淫逸行为的批判,也是对朝廷用人的含蓄讽刺。
34.《燕歌行》中,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死节从来岂顾勋”一句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35.《燕歌行》中,“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二句,概括了边庭战士白天努力拼杀,夜间时刻警惕的紧张战斗生活。
36.《燕歌行》中,诗人饱含热情地赞美战士们为国流血牺牲从不顾惜自己的名利的诗句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李凭箜篌引》
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
2.《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
3.《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诗人从乐师李凭演奏时所用的乐器落笔,写那件箜篌是用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木制成的,强化了乐器本身的精致,也是为了突出表现音乐的高雅。
4.《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句子是:吴丝蜀桐张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句子是:李凭中国弹箜篌
5.《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两句写物写人,想象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驻足、忘记流动,仿佛在俯首谛听来衬托箜篌演奏的美妙乐音。
6.“空山凝云颓不流”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啼竹素女愁”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7.《李凭箜篌引》一诗中,优美悦耳的箜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这两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8 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9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10.《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2.《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
13.《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4.《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5.《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描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6.《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7.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18.“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19.《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1.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22.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锦瑟》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9.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书愤》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书愤》中,诗的开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
3.《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
4.《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
5.《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6.《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10.《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1.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而陆游《书愤》中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12.《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4.《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
15.塞上长城空自许 早岁那知世事艰
16.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18.《书愤》中,以武侯自况,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收复失地的句子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9.《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叹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
20.《书愤》中作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减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