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6摩擦力(2)教学设计
课题 3.6摩擦力(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6节;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互动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现新教材使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理念;同时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2课时主要介绍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常用方法;运用摩擦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科学思维: 了解不同性质的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实践:通过分析等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态度责任: 体会物理是有趣、有用的,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事物的两面性观念。
重点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 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什么是摩擦力?其作用点和方向如何?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讨论交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的摩擦力是有益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你知道哪些是有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吗?请举例说明。一、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有益摩擦: 对人们有益的摩擦,称为有益摩擦。 如,握住东西时的摩擦; 走路时对地面的摩擦;写字时纸对笔的摩擦; 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刹车时,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讨论交流:根据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说一说: ①爬杆时,有什么办法使身体不下滑? ②在水泥地上推箱子时想要减小摩擦力,有什么办法?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方法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 如,手握油瓶时,用力握紧瓶子;门与门框间缝隙较大关不紧门时,在门与门框间夹一块硬纸板;拖地时用力向下压拖布;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用力压紧黑板擦,张紧皮带带动齿轮运转等,都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方法2、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瓶盖一般都制成凸凹不平的竖纹;车辆在较滑的冰面上行驶时,车轮上缠上铁链或在冰面上撒些泥沙;鞋底和轮胎表面都有凹凸的花纹,这样与地面的接触面较粗糙;自行车把手有花纹使表面粗糙;用手搓一搓衣服上的脏东西容易去掉,太光滑的水泥路面要割出线槽,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接触面弄得粗糙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有害摩擦: 产生摩擦时对摩擦一方进行不利磨损时,这样的摩擦称为有害摩擦。 如,机器的运动部件间产生的摩擦; 人拉笨重的物体时,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 自行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 ……。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方法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减小压力; 如,在地面上推动书橱前,先将书移出来,再推动;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动作时,手握杆不能太紧;等,都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的; 方法2、压力不变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儿童滑梯的表面,尽可能的光滑;经常磨光刀面;汽车发动机内部接触运动部件间,尽可能的光滑些,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接触面弄得光滑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活动:1)如图 3-82甲,轻击一下有机玻璃底座,让底座沿桌面滑动。底座容易滑动吗? 2)通过粘在底座中心的橡皮塞中的小孔,将气球打足气。再将底座放在桌面上(如图 3-82乙),当气球内的气体从小孔中泄出时,轻击底座,底座容易滑动吗? 方法3、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如,在机器的转动部分滴加润滑油;在生锈的门轴上滴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车体悬浮于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气垫船(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等,这些都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视频:气垫船活动:取一支铅笔,按图A的方式,将铅笔放在斜面上;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再将铅笔按图B的方式,放在同一个斜面上,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 结论: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附视频) 方法4、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如,旱冰鞋装有轮轴;在笨重的木箱底下垫上些圆木,移动木箱就容易些;移动大型机器时,在支撑点处装上滚轮,沙发或冰箱等物体下面都装上滚轮;车轮都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滚动轴承(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安装上滚动珠)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滑动改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讨论交流:1)说一说,如何使小提琴拉得更响? 2)拔河比赛时,为什么要将地面上的泥沙扫干净? 3)一大叠纸张中,你认为抽出靠上面的纸张容易还是抽出靠下面的纸张容易?为什么? 从生活中的摩擦获得摩擦的两面性:有益与有害提出解决的办法从影响摩擦的因素着手提出增大摩擦的方法,同时加以举例方法同上活动中知道气垫的作用活动中认识到滑动改为滚动可减小摩擦力实用举例,促进理解综合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方法,联系实际,巩固、深化、内化所学。
课堂练习 1、一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其摩擦力的大小( D ) A. 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只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C. 与物体的重力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D. 与相互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2、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D )A. 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 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D. 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3、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C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 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 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用手压住放在桌面上的直尺,压力越大,尺越难抽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移动较重的机器,常在机器下垫几根圆铁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 ]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摩擦分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两类;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使接触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4、增大或减小摩擦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一起使用。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3.6摩擦力(2)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2、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常用方法;
3、用摩擦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
一、知识点梳理:
1、摩擦分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两类;
(1)摩擦虽然会 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但若这种阻碍作用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如,手指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可以使我们能握住物体而不掉下,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有利于汽车行驶时不打滑,这样的摩擦称为 ;
(2)有时,摩擦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例如,机器运转时,摩擦会使机器零件 和 ;沿地面拖动桌子,桌脚与地面的摩擦既容易使桌脚和地面受损,又会使人感到很 。
2、增大摩擦方法:(1)增大 ;(2)使接触面变得 。
3、减少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变成 ;(2)减少接触面间的 ;(3)用 代替滑动;(4)使摩擦面脱离 ,等。
二、例题讲解
例题1、摩擦力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光滑材质做滑梯 B.齿轮间加润滑油 C.轮胎表面的槽纹 D.旱冰鞋下的滚轮
例题2、如图为我国首列永磁磁浮列车”兴国号”运行的照片。”兴国号”列车利用永磁体和永磁轨道之间的排斥力,能”悬挂”在空中行驶,大大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国号”与传统火车相比,减少了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
C.列车转弯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永磁轨道是静止的
D.列车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例题2图) (例题3图)
例题3、自行车出行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下列关于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C.用于自行车刹车的闸杆(如图)是省力杠杆
D.自行车刹车后减速滑行至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例题4、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例题5、汽车在坡陡路险的山区公路上坡时,因车轮打滑(车轮原地转动,不能为车辆前进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引起的事故偶有发生。小宁学习了“摩擦力”后,对汽车上坡时车轮打滑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利用一辆车轮可拆装的四轮电动小车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拆下小车的4个车轮,按要求装上实验用车轮(除了有无花纹外,其它均相同),置于斜坡,如图所示。启动小车,记录爬坡情况。
【实验现象】见表格
【实验分析】
(1)第1、2次实验现象说明:该小车的前轮是为小车运动提供驱动力的(这样的车轮称为驱动轮)。由第1、3次实验现象可知:驱动轮的轮胎表面粗糙些更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升该小车的爬坡能力。结合学过的知识,本实验能初步说明车轮打滑的原因。
(2)由第36次实验可知:前轮驱动的小车若前轮粗粘程度差异过大,易造成小车偏转。如果继续实验,当该小车仅右前轮、左后轮有花纹,可推测小车爬坡情况为 。
三、随堂练习:
1、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其中具有增大摩擦作用的是( )
A.泥鳅体表有一层黏滑的液体 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
C.斑马身上的条纹 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 B.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C.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和水面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D.皮带打滑时,可以把皮带拉紧一点
3、摩擦的存在有利有弊,我们常常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下列有利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鞋底上的花纹 B.光滑材质做滑梯 C.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 D.浴缸地面加防滑垫
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拧开瓶盖的是 ( )
A.瓶盖上刻有直花纹 B.用粗糙的布盖住瓶盖 C.瓶盖上抹点油 D.用很大的力气拧瓶盖
5、为了增大自行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采取的措施是( )
A.车轮做成圆形 B.轮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纹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内胎内充有气体
6、雪橇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雪地滑行时,要减少摩擦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少装一些货物 B. 多装一些货物 C. 增大拉力 D. 减小拉力
7、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脚踏板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E.车轴处装有滚珠F.车的把手上有凹槽。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1)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
(2)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
(3)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力的是 。
四、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摩擦利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B.机器转轴处的摩擦是有益的
C.火车的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D.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2、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以3-2战胜韩国女足,第9次问鼎女足亚洲杯。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飞到最高点的一瞬间受力平衡
D.用头顶足球时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
A. 增大压力 B. 减小速度 C. 增大接触面积 D.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4、如图所示,拉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桌面上做加速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它受到的拉力 D.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科学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部分思维导图。下列中考体育测试中的场景能作为图中③处的例子是( )
A.游泳时,穿上泳衣 B.引体向上时,用力抓单杠
C.跑步时,穿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 D.打篮球时,篮球有凹凸不平花纹出
6、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运动,下列操作能使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的是( )
A. 增大木块的拉力 B. 改变木块运动方向 C. 在木块上加砝码 D. 使木块的速度增大
7、分析以下摩擦: 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⑤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机车启动时,机车的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B. 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人前进方向相反
C. 在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和卷笔刀内孔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D. 钉入木板中的钉子不易拔出来,是因为钉子受到板较大的吸引力
9、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
A. 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 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D. 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10、如图所示为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则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 )
A. 4.5N B. 3.0N C. 2.1N D. 1.5N
11、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之一,冰壶比赛,冰壶的最上面覆盖着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如图所示,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 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冰壶滑行的距离。(两空都选填“增大”或“减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王力同学匀速向上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___。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滑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14、骑自行车刹车时,捏手闸的力越大,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衣服拉链不好拉时,可以在拉链上面打一点蜡,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15、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 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用油漆刷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大小,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为 N。
(3)随着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
A. B. C. D.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1)阻碍 有益摩擦 (2) 发热 磨损 费劲(费力)
2、压力 粗糙 3、光滑 压力 滚动 接触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A.光滑材质做滑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齿轮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轮胎表面的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早冰鞋下的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C.列车转弯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水平方向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永磁轨道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B错误;C.”兴国号”与传统火车相比,通过改变接触面减少了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D.列车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它有惯性,故D错误。故A符合题意。
例题3、C
解析:A.自行车匀速转弯时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用于自行车刹车的闸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C正确;D.自行车刹车后减速滑行至静止,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而改变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A、被风吹开是因为门的滑动摩擦力很小,很容易克服摩擦将门吹开;故A错误;B、门没被吹开,说明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风吹门的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CD、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正确,D错误,故C符合题意。
例题5、(1)有利于(2)向左偏转
解析:(1)第1、2次实验,无论后轮有没有花纹,都不能爬坡,对比第1、3次实验,后轮的花纹没有改变,前轮有花纹就可以爬坡,可知:驱动轮的轮胎表面粗糙些更有利于提升该小车的爬坡能力。 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前轮是驱动轮,压力一定,如果没有花纹即粗糙程度较小,摩擦力较小,则车轮会打滑;(2)对比4、5两次实验,后轮哪一侧有花纹不影响汽车的偏转方向。当左前轮有花纹是,车向右偏转,则车轮的偏转方向与前轮花纹的位置相反。因此当右前轮和左后轮有花纹时,小车向左偏转。
三、随堂练习:
1、B 2、C 3、B 4、C 5、B 6、A
7、(1)ACF;(2)D;(3)BE
四、课后巩固:
1、D 2、D 3、A 4、D 5、A 6、C 7、D 8、A 9、D 10、B
11、减小 增大 12、5;竖直向上;不变 13、500 竖直向上 用力握紧杆
14、增大压力 15、 (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2)1.2(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6张PPT)
第三章 运动和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6节 摩 擦 力 (2)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
害摩擦的常用方法;运用摩擦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
科学思维:了解不同性质的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实践:通过分析等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态度责任:体会物理是有趣、有用的,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事物的
两面性观念。
新知导入
1、什么是摩擦力?其作用点和方向如何?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则滑动摩擦力越大。
讨论交流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的摩擦力是有益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你知道哪些是有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吗?请举例说明。
有益摩擦:爬杆时手与杆之间的摩擦、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拧瓶盖时手与盖之间的摩擦,……;
有害摩擦: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拉行李箱时轮子与地面的摩擦、走路时鞋与脚之间的摩擦、机器转动时转动轴上受到的摩擦,……等。
新知讲解
一、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有益摩擦:
对人们有益的摩擦,称为有益摩擦。
如,握住东西时的摩擦;
走路时对地面的摩擦;
写字时纸对笔的摩擦;
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
刹车时,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
……。
根据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说一说:
1)爬杆时,有什么办法使身体不下滑?
2)在水泥地上推箱子时想要减小摩擦力,有什么办法?
讨论交流
用力握紧爬杆,腿脚夹紧爬杆,这样增大压力,
也就增大了摩擦;若手上有水或汗时,要擦干,
这样可使接触面粗糙些,也增大了摩擦。
箱子内的东西都取出来,压力小了摩擦力也减小了;
想办法将地面弄得平坦、光滑些,摩擦就小了;
地面与箱子之间放几个圆木棒,或箱子底部装几个
轮子,摩擦就小了;
新知讲解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方法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
如,手握油瓶时,用力握紧瓶子;门与门框间缝隙较大关不紧门时,在门与门框间夹一块硬纸板;拖地时用力向下压拖布;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用力压紧黑板擦,张紧皮带带动齿轮运转等,都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新知讲解
方法2、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瓶盖一般都制成凸凹不平的竖纹;车辆在较滑的冰面上行驶时,车轮上缠上铁链或在冰面上撒些泥沙;鞋底和轮胎表面都有凹凸的花纹,这样与地面的接触面较粗糙;自行车把手有花纹使表面粗糙;用手搓一搓衣服上的脏东西容易去掉,太光滑的水泥路面要割出线槽,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接触面弄得粗糙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新知讲解
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有害摩擦:
产生摩擦时对摩擦一方进行不利磨损时,这样的摩擦称为有害摩擦。
如,机器的运动部件间产生的摩擦;
人拉笨重的物体时,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
自行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
……。
新知讲解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方法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减小压力;
如,在地面上推动书橱前,先将书移出来,再推动;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动作时,手握杆不能太紧;等,都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的;
方法2、压力不变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儿童滑梯的表面,尽可能的光滑;经常磨光刀面;汽车发动机内部接触运动部件间,尽可能的光滑些,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接触面弄得光滑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活动:
1)如图 3-82甲,轻击一下有机玻璃底座,让底座沿桌面滑动。底座容易滑动吗?
2)通过粘在底座中心的橡皮塞中的小孔,将气球打足气。再将底座放在桌面上(如图 3-82乙),当气球内的气体从小孔中泄出时,轻击底座,底座容易滑动吗?
不易滑动
容易滑动
实验表明,利用气垫可以大
大减小摩擦力。
气垫船就是利用船与水面之间的气垫而减小船行驶时的摩擦的。
新知讲解
方法3、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如,在机器的转动部分滴加润滑油;在生锈的门轴上滴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车体悬浮于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气垫船(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等,这些都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气垫船
磁悬浮列车
活动:
分析:
A、B两种方式,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A方式中笔与斜面之间是滑动摩擦,B方式中铅笔与斜面之间是滚动摩擦。
取一支铅笔,按图A的方式,将铅笔放在斜面上;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再将铅笔按图B的方式,放在同一个斜面上,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
现象:
A方式放置时,铅笔静止在斜面上;而B方式放置时,铅笔马上滚落下来。
结论: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视频:滑动变滚动可减小摩擦
新知讲解
方法4、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如,旱冰鞋装有轮轴;在笨重的木箱底下垫上些圆木,移动木箱就容易些;移动大型机器时,在支撑点处装上滚轮,沙发或冰箱等物体下面都装上滚轮;车轮都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滚动轴承(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安装上滚动珠)等;这些都是通过把滑动改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旱冰鞋
讨论交流
1)说一说,如何使小提琴拉得更响?
2)拔河比赛时,为什么要将地面上的泥沙扫干净?
可通过两种方法使小提琴拉得更响:
①在琴弓上涂松香,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②将琴弓用力压紧琴弦,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地面上有泥沙时,鞋底与地面间易产生滚动摩擦,此时摩擦力较小,故扫除泥沙,可以避免滚动摩擦,从而
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讨论交流
3)一大叠纸张中,你认为抽出靠上面的纸张容易还是抽出靠下面的纸张容易?为什么?
抽出靠上面的纸张较容易些,因为许多红色叠在一起时,下面的纸张受到压力更大些,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下面的纸张不容易被抽出来。
课堂练习
1、一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其摩擦力的大小( )
A. 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只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C. 与物体的重力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D. 与相互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
D
课堂练习
2、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
A. 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 减小了列车的重力
C. 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D. 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D
课堂练习
3、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C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 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 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课堂练习
5、用手压住放在桌面上的直尺,压力越大,尺越难抽出,这是因为 。
为了移动较重的机器,常在机器下垫几根圆铁棍,这是因为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条件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相同条件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
课堂总结
1、摩擦分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两类;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使接触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4、增大或减小摩擦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一起使用。
板书设计
减少摩擦方法
增大摩擦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
使接触面变成光滑
减少接触面间的压力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加润滑油
利用气垫
利用磁悬浮
3.6 摩擦力(2)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压强”相关知识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