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黑发和卷发 B.兔的长毛和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猪的黑毛与羊的白毛
2.下列图示过程可以体现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则不遵循遗传定律
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让F1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
B.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演绎”过程
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演绎”过程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1∶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5.下图为高等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过程的发生需要依赖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以蝗虫精巢为材料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压片制作成临时装片可以同时观察E、A的细胞图像
C.A、B过程的发生,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D.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6.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可在释放的O2中检测到放射性
B.魏斯曼通过显微镜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最早观察到了减数分裂过程
C.摩尔根利用F1红眼雌蝇×白眼雄蝇直接证明了控制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
D.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会干扰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
7.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8.在下列生物的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 )
A.酵母菌 B.大熊猫 C.蓝藻 D.黑藻
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从小桶III、IV各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③中
B.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以同时发生在过程②中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且每个小桶的小球数量也相同,所以抓取记录组合后一定要放回原处
D.甲、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后,统计得到的Dd、ab组合概率分别约为1/4、1/2
10.把黄玉米与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受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籽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籽粒有黄色有白色。以下对黄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和亲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杂合子,白玉米为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为纯合子,黄玉米为杂合子
D.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为纯合子
11.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创新。他的研究团队利用杂合抗病水稻(Rr)为亲本,若连续自交三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若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子三代中纯合抗病水稻概率分别是( )
A.1/4,7/9 B.1/4,7/10 C.1/8,7/9 D.1/8,7/10
12.下列研究成果能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是( )
A.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B.摩尔根研究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研究发现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时中伴随着基因的复制
13.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多种多样的基因组合,其原因不包括( )
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互换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形成的配子具有多样性
C.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产生不同的基因组合
D.由于DNA分子复制差错会导致子代出现从未有过的新性状
14.血型检测是亲子鉴定的依据之一。人类ABO血型与对应的基因型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IA、IB、i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B.A型和B型婚配,后代不会出现O血型
C.从AB型可以看出,IA和IB应该是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D.IAi和IBi婚配后代出现四种血型是自由组合的结果
15.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花粉的育性受等位基因R、r控制,其中含r的花粉50%不育,其余可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基因R与基因r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存在差异
B.基因型为rr的植株能产生可育雌配子,不能产生可育雄配子
C.将基因型为Rr的亲本自花传粉,子代基因型RR的比例为1/4
D.将基因型为Rr的亲本进行测交,子代中rr个体占1/2或1/3
16.下图是显微镜观察到的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叙述错误的( )
A.用低倍显微镜找寻物象时视野中的细胞大多含有染色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所属时期先后排序为③①②④
C.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对等片段交换
D.图④中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17.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黄色、白色两种类型,叶形有椭圆形、圆形两种类型。用纯种的甲植株(黄花椭圆形叶)和乙植株(白花圆形叶)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花椭圆形叶∶黄花圆形叶∶白花椭圆形叶∶白花圆形叶=27∶21∶9∶7。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该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色为显性性状
C.F2代椭圆形叶中纯合子占1/9
D.只考虑叶形这一对相对性状,F2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1∶3
18.人体细胞内的46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如此代代相传,基因传递也相类似。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均能自由组合
B.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C.人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可能交叉互换,且一定会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每个四分体都包含4条染色体,经复制后的姐妹单体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19.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
B.①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
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0.研究发现遗传性秃头基因(a)的表达与高水平的雄激素有正相关,秃头基因纯合子(aa)在两性均表现为秃头,杂合子(Aa)则只在男性中表现为秃头,女性杂合子发量正常。现有一位秃头男士,其父亲发量正常,该秃头男士的妻子发量正常,不考虑突变等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秃头男士的基因型为aa或Aa B.他们的儿女都有可能发量正常
C.他们的儿女都有可能秃头 D.他们的女儿秃头风险低于儿子
21.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
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方旋,F3中右旋∶左旋=3∶1
B.♀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
C.♀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
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2个体中纯合体比例为3/4
22.如图是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标记显示出来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还含有另外三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B.该图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图中所示的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时,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D.该个体一定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和aab的精子
23.如图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图Ⅰ、图Ⅱ两种分裂图像
B.图I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C.图Ⅰ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并有两条Y染色体
D.图Ⅱ细胞的Y染色体中含有一份子DN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4.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绘得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25.下图中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处于两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图乙细胞对应的第一极体分裂完成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
B.图甲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中心体此时已完成复制并移向两极
C.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分别处与图丙中BC段和DE段对应的时期.
D.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6分)某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科研小组对其花色性状的遗传机理进行研究,他们让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获得F1,发现F1植株成熟后全部开粉红色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此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操作流程是去雄→______(用文字和箭头将操作流程补充完整),其中去雄操作应在______前完成。
(2)对于上述杂交结果,研究小组提出了甲、乙不同的假说。
甲: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乙: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①若假说甲成立,则子一代粉红色花的出现从显性相对性方面可解释为红色基因A对白色基因a为不完全显性,F1的基因型为______。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花色性状遵循______定律,其实质是______。
②若假说乙成立,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______。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③研究小组经实验证明假说乙成立,且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画出F1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_。
27.(10分)果蝇是经典的遗传学材料,如图是果蝇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部分基因的示意图,已知该果蝇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室有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控制灰体(A)和黑檀体(a)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经典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2)该果蝇性别是______,若它和白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有一只基因型XDXdY为红眼雌果蝇,推测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的另一对相对性状长翅(E)和残翅(e)位于常染色体上,预判断控制长翅和残翅的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①______杂交得到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
28.(14分)下图甲、乙、丙为某动物同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及细胞内两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下图丁是该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期,图乙所示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含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伴随该细胞分裂同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
(2)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发生于图丁中的______时期。该动物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由于着丝粒的分裂导致细胞从一个时期进入另一个时期发生在______(用图丁中的序号和“→”表示)。
(3)该动物基因型如图丙所示为______,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不同性状,则预期该动物测交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实际结果却发现测交后代有8种表现型,请从配子形成方面,简要说明原因:______(2分)。下图为该动物的卵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在图上标注出两对基因的相应位置(2分)。
29.(10分)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X、Y是同源染色体,但是形态差别较大,存在同源区域和非同源区域。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A和a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E和e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E和e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域,A和a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域。
(2)图甲中的X和Y之间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区域,发生在______期。
(3)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A和a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A和a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状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
②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代的表型情况。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ACAC 6-10DACBD 11-15CADAD 16-20ADCBA 21-25BBCCB
26、(1)套袋→授粉→套袋 花粉成熟
(2)Aa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基因分离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AABB
红花∶粉红花∶白花=3∶6∶7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27.(1)①繁殖速度快②易于饲养③具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④子代数量多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任选两点)
(2)雄性 雄果蝇减Ⅰ过程中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XDY的精子与含Xd的卵结合,发育成XDXdY的个体
(3)纯种长翅灰体与纯种残翅黑檀体杂交
若F2出现四种性状,且比例为9∶3∶3∶1;
28、(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第一)极体 abD
(2)Ⅱ Ⅳ→Ⅲ
(3)减数分裂时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形成8种配子(2分)
29(1)Ⅱ I
(2)I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3)XEXE或XEXe XEY
(4)XAXa或XaYA 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 基因型为XAXa 基因型为X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