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子结构 课后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原子结构 课后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01 13: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原子结构 课后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电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A.质量极小 B.运动速度极快
C.活动空间极小 D.能被准确测定位置
2.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3.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一定位于第ⅡA族
B.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或18
C.第四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
D.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5个电子的元素位于第ⅥB族或第ⅦB族
5.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猜想和分析,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而建构的揭示原子本质的认知模型。下列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①道尔顿模型 ②汤姆孙原子模型 ③卢瑟福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 ⑤电子云模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①②③④
6.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的氢化物的酸性比WX2的水化物的强,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W的强
B.离子半径大小:Z>Y>X
C.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1
D.W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高
7.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原子轨道式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B.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
C.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D.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
9.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可以使酚酞变红,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
C.c为第二周期第VIIA族元素
D.原子半径:d>c>b>a
10.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其离子半径大小:Z>Y>X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1.A、B为前三周期元素,两者组成A2B3型离子化合物,A离子比B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已知B的原子序数是x,则A的原子序数是(  )
A.x-3 B.x+3 C.x+11 D.x-11
1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符合洪特规则的是(  )
A. B.
C. D.
13.分子人工光合作用”的光捕获原理如图所示,WOC1是水氧化催化剂WOC在水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HEC1是析氢催化剂HEC在析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人工光合作用”将H2O分解为H2和O2,将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H2、O2中
B.1 mol WOC1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8 mol,其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2
C.水氧化过程的反应为:
D.HEC1里面的H…H作用为静电排斥作用
14.下面的能级表示中正确的是(  )
A.1p B.2d C.3f D.4s
15.下列现象和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  )
A.激光 B.焰色反应 C.原子光谱 D.燃烧放热
16.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对应离子X+、Y2-、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Y B.还原性:Z->Y2-
C.Z元素最高价为+7 D.X与Y可形成X2Y2化合物
17.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元素;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同周期简单离子中W元素的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
B.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
18.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
A.O B.P C.Mn D.Fe3+
19.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发生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将析出的固体灼烧获取纯碱,向析出固体后的母液中加入食盐可获得副产品氯化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中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
B.相同温度下,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与NaHCO3
D.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强
20.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为ns2np5,则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X B.H2X C.XH3 D.XH4
二、综合题
21.
(1)在一个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mol N﹣H键
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
(2)已知:①Zn(s)+1/2O2(g) = ZnO(s) △H =-348.3 kJ/mol
②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
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    kJ/mol。
(3)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 △H = -393.5kJ/mol
2H2(g)+O2(g)=2H2O(g)△H = -483.6kJ/mol
现有0.2mol炭粉和H2组成悬浮气,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4)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3n- + 3S2- + 6H+ = Y-+ 3S↓+ 3H2O
①YO3n-中Y的化合价是   ;
②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22.了解原子结构特点、理解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结构对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1)氧、氟、氮三种元素都可形成简单离子, 它们的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下列能表示硫原子3p轨道电子状态的是   (填标号)。
A. B. C.D.
(2)写出化合物CO2的电子式   ,CO2和SiO2是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 常温下CO2为气体,SiO2为高熔点固体。请分析原因:   。
(3)比较硫和氯性质的强弱。
热稳定性: H2S   HCl (选填 “<”、“> ” 或 “=”, 下同); 酸性:HClO4   H2SO4;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氯元素和硫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
(4)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可以防止酒液氧化, 这利用了SO2的   性;已知 NaHSO3溶液呈酸性,而既能电离又能水解,说明在NaHSO3溶液中 c(H2SO3)   c()(选填 “<”、“> ” 或 “=” )
(5)请预测: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 “大” 或 “小”)。
23.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本题所涉及的物质中,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为   
a.CH2O b.CO2 c.CO d.H2Oe.Na2CO3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 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写出一种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化学式   .
②HCHO分子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③1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3)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   .
②CO32﹣的空间构型是   (用文字描述).
24.完成下列填空。
(1)某元素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其元素符号为   ;其轨道表示式为   。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   ,C+的结构示意图为   。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则n=   ;该元素符号为   。
(4)某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5)某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该元素分布在   区。
25.已知X元素原子的K、L层的电子数之和比L、M层的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Z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W元素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
(1)Y和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用化学式表示)   >   。
(2)X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化合物是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3)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W的低价氧化物与Y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Y与Z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实验测得当此化合物处于固态和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能导电。由此判断该化合物具有   键(填“离子”或“共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电子的质量极小,其相对质量为,A不合题意;
B.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转,其运动速度极快,B不合题意;
C.原子的半径非常小,故电子的活动空间极小,C不合题意;
D.由于电子的活动空间极小,运动速度极快,故不能被准确测定其所在位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核外电子运动原理分析,D项由于电子的活动空间极小,运动速度极快,故不能被准确测定其所在位置。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能量越高的电子在离核越远的区域内运动,也就越容易失去,故A正确;
B.电离能是失去电子时所要吸收的能量,能量越高的电子在失去时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少,因而电离能也就越低,故B正确;
C.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C错误;
D.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轨道,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能量与距核远近的关系判断;
B.根据电离能的定义判断;
C.没有指明p轨道电子和s轨道电子是否处于同一电子层;
D.根据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轨道判断.
3.【答案】A
【解析】【解答】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几率的大小;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小,这就是电子云。1s电子云界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不为零,只是出现的几率很小。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真实的轨道,用电子云来描述在空间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4.【答案】A
【解析】【解答】A.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 排布为ns2的也可能是氦,不一定位于第ⅡA族,A符合题意;
B.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如第ⅠA族的镁和钙原子序数之差为8,第ⅡA族的铝和镓原子序数之差为18,所以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或18,B不符合题意;
C.第四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相隔10个过渡金属元素,所以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11,C不符合题意;
D.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5个电子的元素为位于第ⅥB族的铬或第ⅦB族的锰,D不符合题意。
【分析】A.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可能是氦,也可能是副族元素;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相邻两周期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的规律为过渡元素前面的相差数目为上一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过渡元素后面的相差的数目为下一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C . 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情况为:二三周期相差1,四五周期相差11,六七周期相差25;
D. 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5个电子的元素是铬(价电子为3d54s1)和锰(价电子为3d54s2),位于第ⅥB族或第ⅦB族 ;
5.【答案】A
【解析】【解答】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故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为:道尔顿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史,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点了解充分,此类题型更多是靠记忆力。
6.【答案】C
【解析】【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Na、Z为Cl;
A.盐酸为无氧酸,不能由盐酸与碳酸的酸性比较C、Cl的非金属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大小:Z>X>Y,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为Na2O或Na2O2,其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选项C符合题意;
D.非金属性O>C,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则氢化物稳定性X>Z,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应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4,W为C元素,若W为S,X、Y、Z不可能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O元素、Y为Na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Z的原子序数为6+11=17,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氧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故A错误;
B.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B正确;
C.硫和氢气化合生成的硫化氢是气体而不是液体,故C错误;
D.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
B.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确定其核外电子排布式;
C.硫化氢是气体;
D.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
8.【答案】A
【解析】【解答】A.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电子的能量,故A符合题意;
B.根据洪特规则知,2p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应排在不同轨道上,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知,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轨道后排能量高的轨道,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知,3p轨道最多排6个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
B.洪特规则: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自旋平行的电子数目最多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所以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自旋平行地多占不同的轨道;
C.应先排能量低的4s轨道;
D.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9.【答案】A
【解析】【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N,c为O,d为Al;
A.b元素为N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为强酸,故A符合题意;
B.非金属性O>N,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故B不符合题意;
C.c为O元素,核电荷数为8,为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短周期主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Al>N>O>H,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a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即a为H元素,且至少b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d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可以使酚酞变红,则氢化物为NH3,b为N元素,b、d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d为Al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5-1-3-5=6,则c为O元素符合题意,以此来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X是氮元素,则其氢化物为NH3,溶于水显碱性,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Y是镁元素,则其氧化物为MgO,属于离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Y、Z分别是氮元素、镁元素、硫元素,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可得出N3->Mg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可得出S2->Mg2+,S2->N3-,综合可得S2->N3->Mg2+,即Z>X>Y,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X、Z分别是氮元素、硫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和H2SO4,都属于强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Y、Z位于相邻周期,说明Y、Z位于同周期,X在Y的上一周期。由于X原子有内层电子,可推出X位于第二周期,且其内层电子数为2,Y、Z位于第三周期。假设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b、c,则可列出a+b+c=13,c=2×3=6=3b,解得a=5,b=2,c=6。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推出X是氮元素,Y是镁元素,Z是硫元素。
11.【答案】A
【解析】【解答】由两种短周期元素A和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3,A3+离子比B2-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则A和B都属于第三周期,可推知A是Al元素,B是S元素,铝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A的原子序数为16-3,即x-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者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A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结合两种离子相差一个电子层确定具体元素,然后判断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该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A错误;
B.该电子排布图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
C.该电子排布图符合洪特规则,故C正确;
D.该电子排布图违反能量最低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 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自旋平行的电子数目最多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所以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自旋平行地多占不同的轨道.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中可看出,H2O在WOC的作用下变成O2,故反应方程式为:2H2O 2H2↑+O2↑,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H2和O2中,A不符合题意;
B.螯合作用是化学反应中金属阳离子以配位键与同一分子中的两个或更多的配位原子(非金属)键合而成含有金属离子的杂环结构的一种作用。该结构中Ru(钌)与N形成配位键有8个,因此1 mol中有8 mol配位键,其中N形成了一个共价双键,1个N原子结合3个原子,故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B不符合题意;
C.水氧化过程中,H2O失去电子变为O2,结合图示可知水氧化过程的反应为: ,C不符合题意;
D.静电作用是化学键中离子键形成的本质,在HEC1中没有形成离子键,因此不存在静电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关注水的分解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此题的情景中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B.配位键的标注方式不一样,有箭头的表示配位键,注意配位键的数目判断,该结构中Ru(钌)与N形成配位键有8个;
C.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的结合运用,;
D.HEC1中没有形成离子键,所以没有静电排斥作用。
14.【答案】D
【解析】【解答】A.p能级至少是在第二电子层,故A不符合题意;
B.d能级至少是在第三电子层,故B不符合题意;
C.f能级至少是在第四电子层,故C不符合题意;
D.s能级哪个电子层均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p能级在第二层才出现,d能级在第三层才出现,f能级在第四层出现即可判断
15.【答案】D
【解析】【解答】激光、焰色反应、原子光谱均涉及基态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成为激发态,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燃烧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未涉及电子的跃迁;
故答案为:D。
【分析】激光、焰色反应、原子光谱都涉及导电子的跃迁,而燃烧与电子的与电子的跃迁无关
16.【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原子序数X>Z>Y,故A错;
B.由分析可知,Z的非金属性强于Y,则还原性:Z-<Y2-,故B错;
C.Z为原子序数小于20的元素,其的最低负价为-1价,X+、Y2-、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可能为F或者Cl,当Z为F时无正价,故C错;
D.若X为Na、Y为O时,则X与Y可形成X2Y2即Na2O2化合物,
故答案为:D。
【分析】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对应离子X+、Y2-、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失去1个电子被氧化成X+;Y得到2个电子被还原成Y2-;为Z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成Z-,所以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为X>Z>Y。Y、Z同周期,且Z的非金属性强于Y,X为金属。据此分析可得。
17.【答案】C
【解析】【解答】A.W为Al,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属于p区元素,A不符合题意;
B.Y元素最高能级为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B不符合题意;
C.一般,电子层数多半径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大半径小,故原子半径顺序为:O<N<Al,C符合题意;
D.电负性随着周期表往右往上增大,故三种元素电负性顺序为:H<N<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元素,X是H;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Y的2p轨道上有3个电子,Y是N: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2,Z是O;同周期简单离子中W元素的离子半径最小,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W是Cl。
A.最后一个电子是再那一个能级,该元素的原子,就在哪一个区,除ds外;
B.p轨道是哑铃型的;
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
D.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18.【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构造原理可知,A中有2对,B中是1对,C中是1对,D中有4对。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分别书写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据此来判断未成对电子数,即可得出答案。
19.【答案】B
【解析】【解答】A.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3,故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2杂化,A不符合题意;
B.依据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析出固体后的母液中加入食盐可获得副产品氯化铵,可知相同温度下,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二者现象相同,无法鉴别,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热稳定性弱于碳酸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
C.澄清石灰水与 Na2CO3与NaHCO3反应均生成碳酸钙,现象相同;
D.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
20.【答案】A
【解析】【解答】解: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为ns2np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低化合价为﹣1价,则形成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故选A.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为ns2np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低化合价为﹣1价,以此判断.
21.【答案】(1)B
(2)-317.3
(3)1:1
(4)+5;7
【解析】【解答】(1)A.容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改变,无法判断为平衡状态,故A不选;B.在绝热条件,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为平衡状态,故B选;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断裂3 mol H-H键,均体现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平衡,故C不选;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正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判定平衡,故D不选;
故答案为:B。(2)①Zn(s)+ O2(g)═ZnO(s);△H=-348.3kJ mol-1;②4Ag(s)+O2(g)═2Ag2O(s);△H=-62. kJ mol-1;①-②× 得Zn(s)+Ag2O(s)═ZnO(s)+2Ag(s)△H=[-348.3KJ/mol- ×(-62KJ/mol)]=-317.3 kJ/mol;(3)解:设碳粉xmol,则氢气为(0.2-x)mol,则
C(s)+O2(g)═CO2(g) △H=-393.5kJ/mol
1 393.5kJ
x 393.5xkJ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2 483.6kJ
(0.2-x)mol 241.8(0.2-x)kJ
所以393.5xkJ+241.8(0.2-x)kJ=63.53kJ,
解得x=0.1mol,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mol=1︰1;(4)①离子方程式遵循电荷守恒,则在YO3n-+3S2-+6H+=Y-+3S↓+3H2O中:n+3×2-6=1,n=1,设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3+x=-1,x=+5;
②由离子方程式可知,Y的最低负价为-1价,则说明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
【分析】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22.【答案】(1)F-;第三周期第ⅣA族;AC
(2);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熔沸点: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3)<;>;Cl2+S2-=S↓+2Cl-
(4)还原;<
(5)HF;小
【解析】【解答】(1)氧、氟、氮是同一周期元素,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O2-、F-、N3-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三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3->O2->F-,故三种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F-;Si是14号元素,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S是1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3p轨道数目是3,同一轨道上最多可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成单排列,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种排布使原子能量最低,处于稳定状态,则表示S原子的3p轨道电子状态的为AC;故答案为:F-;第四周期第IVA族;AC。
(2)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各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O2分子的电子式为: ;CO2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因而物质的熔沸点比较低;SiO2是原子晶体,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断裂共价键需要消耗很高能量,因此物质的熔沸点: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故CO2在室温下呈气态,而SiO2呈固态;故答案为: ;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熔沸点: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则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Cl,酸性:HClO4>H2SO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则单质氧化性:Cl2>S,说明氯元素和硫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2-=S↓+2Cl-;故答案为:<;>;Cl2+S2-=S↓+2Cl-。
(4)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可以防止酒液被氧化,SO2作抗氧化剂,体现其还原性;NaHS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既存在的电离平衡,也存在的水解平衡,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变为H2SO3和OH-,使溶液显碱性,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在NaHSO3溶液中c(H2SO3)<c();故答案为:还原;<。
(5)非金属元素与H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氢化物中非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大,化学键极性越大;第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则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为HF;HF分子为极性分子,且HF在水中能与水形成氢键,导致HF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度,即HF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故答案为:HF;小。
【分析】(2) 常温下CO2为气体,SiO2为高熔点固体 ,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一般情况,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
(3)利用非金属性,强弱规律比较,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
(4) NaHSO3溶液呈酸性 ,说明电离大于水解
(5)在形成共价键中,非金属性差别越大,化学键极性越大
23.【答案】(1)B
(2)O22+、C22﹣;sp2;2mol或2×6.02×1023或2NA
(3);CO32﹣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则碳是sp2杂化,没有孤对电子,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1)a.CH2O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错误;b.CO2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正确;c.CO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错误;d.H2O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错误;e.Na2CO3是离子晶体构成微粒不是分子,故错误;故选B;(2)①CO含有2个原子14个电子,所以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N2、CN﹣(或O22+、C22﹣、NO+),
故答案为:O22+、C22﹣;②HCHO中碳原子含有3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采用sp2 杂化,
故答案为:sp2;③CO2的结构式为O=C=O,分子中C形成2个δ键,则1mol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mol或2×6.02×1023或2NA,
故答案为:2mol或2×6.02×1023或2NA;(3)①Mn的原子序数为25,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则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所以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②CO32﹣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没有孤对电子,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CO32﹣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则碳是sp2杂化,没有孤对电子,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分析】(1)由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分子含有极性键,但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具有一定的极性,以此来解答;(2)①根据等电子体中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分析;②根据中心原子形成的δ键和孤电子对数判断杂化类型;③据CO2的结构式O=C=O判断;(3)①Mn的原子序数为25,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写出Mn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确定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②计算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进而确定其空间构型;
24.【答案】(1)N;
(2)Cl;
(3)2;O
(4)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5)Cu;ds
【解析】【解答】(1)某元素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访化合物为氨气,该元素符号为N;其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l,C为钾元素,C+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Cl;;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s能层最多排2个电子,则n=2;该元素符号为O。故答案为:2;O;
(4)某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Fe,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故答案为: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5)某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Ar]3d104s1,其元素符号为Cu,该元素分布在ds区。故答案为:Cu;ds。
【分析】(1)该元素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则该气态氢化物为氨气,该元素为氮元素;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则B为Cl,C为K;
(3)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s轨道最多排2个电子,因此n=2,该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4,为8号元素;
(4) 某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则该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该元素为26号元素,元素符号为Fe;
(5) 某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为29号元素。
25.【答案】(1)HCl;H2S
(2)离子
(3)Al(OH)3+OH-=AlO2-+2H2O
(4)SO2+Cl2+2H2O=H2SO4+2HCl
(5)AlCl3;共价
【解析】【解答】 X元素原子的K、L层的电子数之和比L、M层的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K层中电子数是2,则M层电子数是1,所以X是Na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内层电子数是10,则Y是Cl元素;Z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Z是Al元素; W元素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则W是S元素;
综上所述:X为钠,Y为氯,Z为铝,W是硫
【分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则。当M层有电子时,K、L层一定排满电子。(2)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可以确定Z一定在第三周期。(3)主族元素最高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