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我的梦想》课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我的梦想》课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5 19:26:24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梦想词:文雅 曲:沈元 演唱:张靓颖
他们说面向太阳
就会是希望
他们说勇敢成长
就是种锋芒
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
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
跟我来迎接风浪
就当是冲浪 跟我来展翅翱翔
逆风也飞翔
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们能让世界改变摸样
拥有梦想能让奇迹从天而降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
Enjoy and do 我的梦想
史铁生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 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史铁生简介 感受作者心路历程 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从此,望着北归的大雁,他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甜美的歌声,他会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痛苦和疾病似乎对他特别青睐,在死亡的边缘与病魔数十年如一日的周旋,除了两条腿,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了,用史铁生自己的比喻就是:一架飞机,两个起落架和两个发动机全坏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有谁能轻松的经受这种苦难呢?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这个“全能体育迷”对体育异乎寻常的着迷,对体育项目如数家珍般的热爱,对刘易斯一往情深的喜欢和羡慕。
田坛飞人卡尔 刘易斯
 
在奥运赛史上四名赢得9枚奥运会金牌的运动
员中,卡尔·刘易斯是其中的一个。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刘易斯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一举获得100米跑、200米跑、跳远和4×100米接力共四枚金牌,被誉为“田坛飞人” 。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在本·约翰逊被剥夺了金牌资格后,刘易斯得到了自己的第二块100米跑金牌。他还在跳远项目中卫冕,并在200米跑中获得第二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刘易斯在跳远项目中获得自己的第三块跳远金牌。并且还率领美国接力队打破了世界纪录。1996年他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再次蝉联跳远冠军,第四次获得跳远金牌。
在洛杉矶奥运会卡尔·刘易斯获得胜利后的12年间,他始终是跳远这个项目的奥运会冠军。成为奥运史上三名在同一赛事上获四枚金牌的运动员之一。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复述内容,跟作者一起对体育内涵做深刻认识。
2、解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课文,了解作者追求梦想的心路历程,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一个残疾人对体育的深情向往,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独到感悟。   矫(jiǎo)揉造作 故弄玄虚  
茫然若失 与日俱增  
祈(qí)祷 簇拥   
须臾 了悟 
譬如  嫉(jí)妒
炫耀 沮丧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我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促使我的梦想发生了变化?勾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认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认识的变化。与课文对 感知内容与课文对话概括内容与课文对话概括内容与课文对话质疑问难⑴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他的梦想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希望拥有刘易斯那样的一副好身体,他第一喜欢的不是文学,而是田径,这是为什么?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双腿残疾; ②喜欢体育,喜欢田径;③刘易斯跑得很快、很美、很有力量;④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⑤给自己宽慰与向往
⑵当梦想破碎时,史铁生是怎么样的心情呢?请划出文中相关的词语。    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
“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 刘易斯跑得很快,刘易斯跑得很美。从哪些语句中读到刘易斯的“快”“美”的?(诵读这些语句)
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 自由读(4-6)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作者在梦想破碎后他想到了什么?(作者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联系上下文,揣摩课后练习二所列语句的含义并交流,从课文中再找些感悟深刻的语句认真品读交流。
2、结合品读内容,探寻一下作者从刘易斯那儿获得了哪些感悟?合作学习与作者对话 探寻原因 感受精神与作者对话探寻原因  感受精神探寻原因  感受精神 奥运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本文作者认为后面还应该再加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与同学对话 丰富自我丰富自我丰富自我丰富自我丰富自我丰富自我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学了本文以后,对体育运动的内涵有了哪些更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又有哪些深刻感悟?
⑵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体验反思体验反思体验反思体验反思体验反思体 验 反 思作业设计学完本文后,你对体育、对心中的体育明星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或感受?
课后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我的梦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作品;了解刘易斯的运动生涯及主要成绩。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深入研讨了解我的梦想,走进我的心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史铁生的人生苦难中感受人生,思索人生,品味人生。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播放视频】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儿叫李月,今年14岁,来自四川省北川县,是学习芭蕾舞近两年的学生,在08年的四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左腿。但是,灾难并不能夺走小女孩美丽的梦,李月说:“我将来还要当舞蹈家,我不会放弃这个梦想。”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李月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100名聋人艺术家陪伴下,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用双手化作灵巧舞动的双腿,化作《永不停跳的舞步》,成全着小李月的梦想,也完美着自己的生命。这些执着追梦的舞者用独特的芭蕾表演感动了世界,李月追求梦想的灿烂微笑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深深定格。同李月一样,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也在为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的《我的梦想》。
(二)整体感知——了解“我”的梦想。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作者的梦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① “假若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②“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师:作者的梦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的脚步。
(三)深入研讨——走进“我”的心灵。
1、师:作者最初的梦想是拥有卡尔·刘易斯那样的健美躯体,[板书:健美身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请各小组共同探究问题,注意动笔、动口、动手。
生:因为作者喜欢田径。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的特殊语序。)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到刘易斯的“快”和“美”的?
生:“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
师:作者用贴切的比喻突出了刘易斯奔跑和身材的特点,你们都了解卡尔·刘易斯吗?请同学们看关于刘易斯的简介。(刘易斯奔跑的图片及其简介)。
(多媒体内容:卡尔·刘易斯,196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刘易斯是世界最优秀的短跑兼跳远选手,从1980年到1996年,美国田径宿将卡尔·刘易斯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并夺取了9枚奥运金牌,使美国短跑运动在80年代进入了“刘易斯时代”。)
生:因为作者是残疾人,所以喜欢奔跑的刘易斯。
师:这位同学想得更多、更深。作者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作者曾在散文《秋天的怀念》中这样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突然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后来,作者的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又有谁能轻松地承受这种苦难呢?
结合老师的这些介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前三段课文中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或划出作者喜爱体育、喜爱田径的句子),充分理解作者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喜欢刘易斯的原因。
、师:因为有欠缺,因为不完美,因为自己不能拥有,所以才有了梦想。但是史铁生的梦想后来发生了变化,作者“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作者梦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师: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一件事的反映强烈,你能找出表现史铁生心情的关键词吗?作者找到自己如此痛苦和迷失的原因了吗?请迅速默读课文第4段。
生:(“关键词”略)“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师:刘易斯健美的躯体和闪电般的速度使他成为史铁生“最幸福的人”的偶像,然而“刘易斯时代”毕竟要过去。刘易斯的失败令人心痛,史铁生腿残之初的绝望和怨怒更令人同情。我们没有经受过这么大的打击和苦难,但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过自己的小挫折、小失败!想一想,你能敞开心扉跟我们大家聊聊吗?(说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你对自己挫折或失败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本身有局限还是不够努力,以及你是如何去做的。)
师:我们常常能从生活的小事中获得启示,又让这启示引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这样做的同学是冷静理智的同学,能这样做的人是智者。史铁生就是用自己的思索完成了质的飞跃,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把一个怨天尤人的残者变成了一个视死如归、从容以对的智者。例如作者在第4自然段完美偶像战败的痛苦和迷失中得出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齐声朗读“上帝从来”至段末。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小组,一句话一句话地品味,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交流时别人的观点新颖独特或者深刻的,别忘了动笔记一下。
生: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师:说得很深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史铁生更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他从腿残之初的渴望死中走了出来,他从身体残疾和肾病的苦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战胜了自己,“由那丑陋的蛹中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闪耀着诗性灵光的蛾子。”他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发表了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其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并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并于2002年获得本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多媒体展示)
师:刘易斯同样战败后在跳远中表现得更加优秀,他跳出了八米七二的个人最好成绩,取得了世界冠军。因此,作者对待刘易斯的态度没有改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作者仍然崇拜刘易斯,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健美的身材吗?那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刘易斯“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能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生:因为刘易斯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
师:“须臾”是什么意思?(片刻,一会儿)刘易斯不仅是作者健美身材的偶像,更是顽强不屈精神的楷模。今年奥运会上,我国哪些体育健儿表现出了刘易斯的这种精神?(女排、刘翔等)
师:由此,你对观看体育比赛,有没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谈一谈。
生:胜败重要,体育比赛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重要。
师:说得很好,在比赛中,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史铁生认为,在奥运会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正因为作者明白了这一道理,所以他的梦想才发生了变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健美的躯体”,而是加上了“了悟人生的灵魂”。[板书:了悟人生的灵魂]
师:“了悟”是什么意思?(明白领悟或懂得领悟)“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是指我们前面说过的什么精神?(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3、师:朗读最后一段,划出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你能结合现实社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了有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生: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缺更需要人们关注和关心。
(四)拓展迁移——倾诉“我”的感悟。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你与史铁生和刘易斯书信交流的机会,请你从二人中选择一位给他写一封短信,把你的心里话告诉他,好不好?不必写得太长,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各选一个,学生交流)
结束语:同学们,学习了本文,我们感受和品味了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我们更品味了作者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作者对人生梦想的独特感悟,当然我们也从本文中获得了很多很多。舒晋瑜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思索课后继续去品味“我的梦想”,继续去品味史铁生,继续去品味我们多彩的生活吧!
作业: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事隔13年,作者的梦想虽未实现,但是在2001年3月21日,刘易斯与史铁生却真的在北京见面了,请看当时新华社所发的照片(多媒体展示)我们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会面时,刘易斯将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给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除此之外,我想他们之间还一定谈了很多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对话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