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教学检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手工制墨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灯炼制黑烟 B.搅拌研磨黑烟
C.按压墨条成形 D.天然晾干墨条
2.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加高烟囱,将有害气体排向高空
C.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3.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是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元素
B.砷原子质量为74.92
C.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
D.,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
4.阿奇霉素(化学式为)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下列有关阿奇霉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含有
C.一个分子中含有124个原子 D.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闻药品气味
6.“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永恒的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烹调食物时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B.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食品
C.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必食用
D.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武德合金 干冰 氮气 铁粉
性质 硬度大 升华吸热 化学性质稳定 易生锈
用途 制造保险丝 人工降雨 灯泡填充气 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B.蚊虫叮咬后涂抹溶液减轻痛痒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9.在催化剂作用下,和反应生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由此实验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10.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是盐酸
C.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泡沫少量浮渣,故能使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少量浮渣的水一定是软水
D.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将甲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C.,加溶剂可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
D.时,乙、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2.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如图所示,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成浅黄色,将试管进行加热后发现溶液颜色立即加深,并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变成黄色的原因:
B.加热后产生的大量气泡可能是氢气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可以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钛——21世纪的重要材料
钛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耐腐蚀,其金属活动性在镁和铝之间,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十位。工业上用钛矿石(主要成分为)制取钛,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金属钛。钛合金潜艇非常结实,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可在深达4500米的深海中航行。钛合金在造船工业、通信器材、人造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钛的物理性质: (填1条)。
(2)钛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铝 (选填“高”或“低”)。
(3)工业上用氯化钛和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钛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探究钛与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药品选择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钛、镁、铜、稀盐酸 B.镁、铜、氯化钛溶液
C.钛、铜、氯化镁溶液 D.钛、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
14.下图所示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C的名称: 。
(2)实验室常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从图一中选择仪器组合 (填字母)制取并收集氧气。
(3)A与B相比,优点有 (写出一种即可)。
(4)图二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选填“是”或“否”)。
15.利用玉米可生产乙醇,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细粉机粉碎玉米的目的是 。
(2)发酵罐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分子筛塔的作用是 。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 ,乙醇作为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细心的小张同学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发现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而氯化铜溶液却是绿色。
【提出问题】氯化铜溶液为什么呈绿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氯离子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一】
(1)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猜想一成立
② 向绿色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
(2)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方案①比方案②更合理,理由是 。
(3)写出氯化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探究二】
小张同学取氯化铜固体放入烧杯中,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不同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结果如下表:(水的密度为)
水的体积 2 3 4 5 6 7 8 9 10
溶液颜菜 墨绿色 墨绿色 蓝绿色 绿色 深绿色 蓝色 蓝色 浅蓝色 浅蓝色
(4)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5)根据上述数据判断,氯化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低于 (精确到)时,液呈绿色。
(6)小张同学在室温下配制了的氯化铜溶液,此溶液的颜色为 ,将该溶液恒温下蒸发掉水,溶液的颜色会变为 。
17.在生活中,黄铜(铜锌合金)用途广泛,如制作阀门、供排水管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黄铜放入烧杯中,又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中剩余固液混合物质量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A
【详解】A、点灯炼制黑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搅拌研磨黑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按压墨条成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天然晾干墨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植树造林,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高烟囱,将有害气体排向高空,仍会污染空气,该选项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由图可知,砷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砷是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元素,选项正确;
B、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选项错误;
C、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由图可知,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则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选项正确;
D、如x=5,即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选项正确,故选B。
4.C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阿奇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阿奇霉素是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不含氢气,选项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阿奇霉素分子中含有124个原子,选项正确;
D、阿奇霉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38):(1×72):(14×2):(16×12)=456:72:28:192,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故选C。
5.D
【详解】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物码位置颠倒,选项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选项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会导致酸液飞溅,选项错误;
D、闻药品气味时,用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闻到气味,选项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烹调食物时,不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选项错误;
B、青少年缺乏钙元素易患佝偻病,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食品,选项正确;
C、霉变的大米有毒,不可再食用,选项错误;
D、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活动,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选项错误,故选B。
7.A
【详解】A、合金与组成成分相比硬度大、熔点低,武德合金利用熔点低可作保险丝,故A不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灯泡填充气,故C正确;
D、铁粉生锈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正确;
故选:A。
8.C
【详解】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A错误;
B、蚊虫叮咬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可涂抹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减轻痛苦,但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
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可用氢氧化钠作炉具清洁剂,故C正确;
D、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是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属于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
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氮分子与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3,选项正确,故选B。
10.C
【详解】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水是一种纯净物,不是溶液,选项错误;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盐酸,还可能是硫酸等其它酸性溶液,选项错误;
C、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泡沫少量浮渣,所以能使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少量浮渣的水一定是软水,选项正确;
D、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够隔绝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选项错误,故选C。
11.D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35g甲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g:50g=3:5,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时,N点为乙的不饱和溶液,M点为乙的饱和溶液,因此加溶剂可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乙、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降温至时,乙的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变为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2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因此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仍为乙>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A、溶液变成黄色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选项错误;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热后产生的大量气泡可能是氢气,选项正确;
C、温度升高后,物质的微粒运动加快,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选项正确,故选A。
13.(1)有金属光泽或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
(2)低
(3)TiCl4+2Mg2MgCl2+Ti
(4)C
【详解】(1)由题文可知,钛的物理性质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故填有金属光泽或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
(2)由题文可知,钛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十位,而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三位,所以钛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铝低,故填低。
(3)在一定条件下,用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金属钛和氯化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TiCl4+2Mg2MgCl2+Ti。
(4)A 钛的金属活动性在镁和铝之间,即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则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最快,钛次之,铜不与稀盐酸,所以钛、镁、铜、稀盐酸能够探究钛与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正确;
B 钛的金属活动性在镁和铝之间,镁能够与氯化钛反应,铜不能与氯化钛反应,则镁、铜、氯化钛溶液能够探究钛与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正确;
C 钛的金属活动性在镁和铝之间,钛与铜都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则钛、铜、氯化镁溶液不能够探究钛与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错误;
D 钛的金属活动性在镁和铝之间,钛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但钛能够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所以钛、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能够探究钛与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选项正确,故填C。
14.(1)锥形瓶
(2) 2H2O22H2O+O2↑ ACE##BCE
(3)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4)否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C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过氧化氢再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AC或B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E,故填ACE或BCE。
(3)A与B相比,能够通过注射器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4)图二装置中,排入量筒内的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所以用图二装置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填否。
15.(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分解反应
(3)将水蒸气和乙醇分离
(4)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详解】(1)细粉机将玉米粉碎,增大了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更加充分;
(2)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进入分子筛塔之前的物质是乙醇蒸气和水蒸气,出来的物质是无水乙醇,所以可知分子筛塔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和乙醇分离;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具有可燃性,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乙醇作为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6.(1)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
(2)方案②中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中含有水,会稀释溶液的浓度,干扰实验结果
(3)
(4)氯化铜溶液的浓度越小,则颜色越偏蓝并且越浅
(5)16.7%
(6) 浅蓝色 墨绿色
【详解】(1)方案②中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氯离子转化为沉淀,绿色消失,结合结论猜想一成立,可知方案①中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引入了氯离子,则实验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
(2)方案②中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中含有水,会稀释溶液的浓度,干扰实验结果;
(3)氯化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从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铜溶液的浓度越小,则颜色越偏蓝并且越浅;
(5)为了使氯化铜溶液呈现绿色,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入5mL水时为绿色,之后变为蓝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低于;
(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铜溶液,有上述表格可知加入9mL水的时候,氯化铜溶液质量分数为,故颜色应为浅蓝色;
将该溶液恒温蒸发3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有上述表格可知加入3mL水的时候,氯化铜溶液质量分数为,故颜色变为墨绿色。
17.(1)0.2
(2)解: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x=6.5g则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答: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详解】(1)铜和稀盐酸不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100g-119.8g=0.2g。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