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 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 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2.10世纪前后,威尼斯城邦共和国凭借垄断“威尼斯—黎凡特(今约旦河西岸地区)”商道快速崛起,后又通过支持十字军东征以打击商业对手,国力逐渐达到全盛。据此可知,影响当时威尼斯共和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频繁的国际战争 B.教会力量的支持
C.共和政体的优势 D.东西方传统贸易
3.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凡是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表明,古埃及( )
A.重农抑商政策严格 B.商业契约意识明显
C.一般不会违背契约 D.商业管理体系完善
4.下表内容不能反映( )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德国为1872年数据)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
5.明朝政府对海外国家载运来的朝贡方物抽取货物税。按规定,如国王、王妃及陪臣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给值收购;如附带来贸易的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即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由此可见朝贡贸易( )
A.以经济目的为主 B.蕴含了商业因素
C.支撑了主要财源 D.破坏了宗藩体制
6.明万历年间,山东的临清关税额高达83800 两,为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其时,临清有布店73家、缎店32家、杂货店65家、纸店24家、辽东货店13家,瓷器、茶叶、故衣等店铺各数十家,银钱典当铺百余家,大小客店数百家。由此可知,当时临清( )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商业经济相当繁荣
C.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金融机构开始出现
7.下表所示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体现出该时期( )
史料 出处
“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左传》
“关市几而不征……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 《荀子》
“(子贡)废贮(贱买贵卖)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史记》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商人活动不受限制
C.全国市场初步形成 D.商业管理体系完善
8.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 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
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 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9.1982年,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政策被写进宪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写进宪法;土地使用权商品化首次获得法律承认。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演变( )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B.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C.体现出土地流转对经济的重要性 D.反映出“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
10.据如图可知,当时:1873—1910年中国出口贸易中产品类别占比(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实业救国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紧密
11.下图是 1820—1913年美、英、德、日、中五国人均GDP变化图及所占世界百分比变化图。这两幅曲线图深刻反映了( )
A.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的对比
C.美国发展最为迅速
D.欧洲世界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12.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赴杭州任职前,因李方叔日常出行缺少马匹,遂将自己多余的马匹赠予他,并在拟定的契约中说:“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这体现出当时( )
A.马匹交易程序比较繁琐 B.契约具有辅助交易的功能
C.马匹交易管控开始放松 D.契约成为税收的法律凭据
13.《三国志·吴志》中记载汉魏之际全柔任桂阳太守时,“尝使(其子)琼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晋书·食货志》还记载魏文帝废除五铢钱,使百姓用谷帛进行交易。这反映了( )
A.粮食贸易范围普遍 B.长途贩运贸易尚未出现
C.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D.钱荒导致谷帛成为货币
14.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国会相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海登—卡特莱特法》,两个法案为公路建设提供近6亿美元的资金。法案实施后,美国公路工程项目所创造的就业数量占新政所有以工代赈项目就业数量的1/3以上。据此可知,公路工程( )
A.提升了公路运输效率 B.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C.推动了汽车工业繁荣 D.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15.日本学者曾对日本出土的48批铜钱资料进行统计:在总数554714枚铜钱中,中国古钱占99.8%,其中唐钱占8.54%、北宋钱占82.36%、南宋钱占1.46%、明钱占7.32%,其他朝代的中国钱占0.32%。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 B.货币外流有效缓解日本钱荒
C.钱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D.主要依托钱币进行对外交流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 瓷都景德镇“聚佣万余人”, 德化地区“骈肩集市让, 堆积群峰起, 一朝海泊来, 顺流价倍斐, 不怕生计穷, 但愿通潮水”,瓷器远销亚欧非,外销空前发展。16—18世纪,英、法、荷、丹、瑞典等国先后在广州设立贸易机构,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外销瓷器为满足各国不同需求, 开拓了 “纹章瓷”“广彩瓷”等新品种。华瓷广泛进入欧洲社会各阶层,并掀起了华瓷收藏风潮。在中东, 华瓷则被广泛用于伊斯兰建筑中。
——摘编自黄纪阳《明清华瓷外销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西班牙、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瓷厂大都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运用抛光、平面切割技术提供新型陶瓷装饰材料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国际和中国市场排挤中国瓷的生产与销路。而中国陶瓷仍然采用焚香计时、试片测温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方法。由于自身存在的各种因素,中国陶瓷生产日渐凋零,不仅退出了国际竞争,甚至国内市场也逐渐被日本和西方占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变成了一个陶瓷进口国, 高档细瓷需要大量进口。1927年以前, 景德镇每年产值为1000万元, “据最近江西陶务局调查去年(民国十八年)景德镇瓷器出产总值实减少三四百万元。”到 1932 年,全年产值仅60万元。这种巨大反差, 引起爱国人士反思。
——摘编自练崇潮《近代中国陶瓷业发展轨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瓷器贸易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瓷器贸易地位变化的认识。
17.【汉口商业的变迁】
材料一 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阳一分为二、南岸为汉阳,北岸为汉口。汉口“当江汉交汇之处,水道之便无他埃可拟”“谓九省之会”。嘉靖年间,“坊”出现,商税初具规模,居民渐增。汉阳县正式设汉口为镇,并设巡检司进行管理。康乾时期,两湖米粮下销江南、闽广,皆从汉口转运,“粮食之行,不舍昼夜”。1678年,商人自建的第一个商业行会——汉口米业公所建立,管理汉口米市,“有会议大厅供召集会众,以商议米市规章”。嘉道之际,人工河湮,出口成为新市区,河外亦成新街巷,巷北茶墙酒壁簇成村。全国各地商人、破产农民、文人、伶人等集聚汉口。汉口形成草纸街、衣铺街、打铜街等23街,“纷歧莫绘”“繁庶遂甲于荆楚”。
——摘编自范植清《鸦片战争前汉口镇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材料二 ·票号的汇兑业务原是为适应埠际贸易的开展,解决不同地区间由于长途贩运形成的债务清算和资金平衡等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票号于清中叶兴起,鸦片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蔚泰厚的账目统计,汇往汉口的约有93862两,占总比例的11.5%,汉口是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地区票号业的中心。此时的票号主要承担城市之间商业清偿的汇兑,以及一些汇兑与放款相结合的业务,并初步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汇兑网。1858年后,汉口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也成为票号经营的重点地区。至1881年、汉口设有票号33家,成为全国城镇中票号开设最多的城市。从1860年开始,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开始密切,票号的私人汇兑开始逐渐转向以公款汇兑为主,后来又发展到公款存放,国库、省库均有票号代理、票号业务呈现繁荣景象。
——摘编自杨国安《钱庄、票号与银行:清代以来汉口金融业的发展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汉口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说明鸦片战争后汉口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材料三: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事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材料二中新政“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和他们的言论做出适当解释。
(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
(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国内主要的商业组织是商人公会和规章公司。……但16世纪50年代以后,海外探险活动在英国兴起,这为英国商品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找到了新的市场,从而使大规模、远距离的贸易因极高的利润回报而兴盛起来。但是这种贸易所需的资金、资源更多,面临的风险更大,贸易周期也更长。譬如同俄罗斯的贸易刚开辟时,英国商船往返俄罗斯一次就需要一年的时间。这种新型贸易带来的种种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贸易组织来有效地组织贸易。换句话说,只有当大规模、远距离,高风险的海外贸易出现时,股份公司才有可能顺势产生。
——据《世界经济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中的华商附股现象很多。据估计,19世纪70年代前后,有华商投资的外商企业超过60家。在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西方商业精神的熏陶下,买办商人了解和掌握了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催生了一批懂行的企业管理人才。……轮船招商局创办时,清政府财政乏力,资本无处可觅。李鸿章也承认:“若官自办,恐有法无人,不可持久。”于是,李鸿章只能建议朝廷采用传统的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方法,即在官府控制下的商办制度模式。之后,开平矿务局、电报局、织布局、汉阳铁厂、通商银行等都沿袭了这种制度,官督商办成为清政府开办洋务民用企业的一种模式,而招商局则是首家。
——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英国公司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轮船招商局与早期英国股份公司的相同点。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在买卖房屋有读宣言的过程,对于房屋也有一定的描述,体现了其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C项正确;一份房屋买卖契约不能反映房屋交易频繁,排除A项;“普遍”一词夸大了契约的作用,排除B项;契约内容不能反映其应用的广泛和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威尼斯共和国通过垄断商道快速崛起,并打击商业对手使得国力达到全盛,其崛起离不开东西方传统贸易,在中间获利颇丰,D项正确;根据材料“通过支持十字军东征以打击商业对手”,可知威尼斯利用宗教战争打击商业对手,不是国际战争,排除A项;依据材料可知是通过垄断商道和支持十字军东征而发展,不是“教会力量的支持”的结果,排除B项;威尼斯共和国发展依靠其在东西方贸易的独特地位,共和政体的优势与其经济发展的联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说明古埃及人的商业契约意识比较明显,B项正确;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所履行的程序问题,并没有述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并且,在题干内容中也没有述及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古埃及人的态度,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古埃及人在转让重要财产时所履行的一些程序,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其商业管理体系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1913年(世界)。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材料显然未涉及上述信息,无法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结论,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来看,各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格局出现,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和美国快速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明朝对外来货物的不同用处收取的赋税不同,相对于贸易货物,给统治者进贡的货物赋税更多,可见民间贸易有一定的利润,其有利于民间贸易发展,蕴含了商业因素,B项正确;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的,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税收以农业税为主,材料未涉及海外税收所占的比例,不能得出支撑了主要财源,排除C项;这是宗藩体制的表现,维护了该制度的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明朝时期,山东临清的关税额为全国八大钞关之首,而且有大量的商业店铺,这反映出临清当地商业的繁荣,收取的商税多,B项正确;材料描述了临清当地的商业发展面貌,但并无法体现商品的长途贩运,无法说明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排除A项;明朝万历年间,山东临清并不是全国的经济中心,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虽然临清有百余家银钱典当铺,但“金融机构开始出现”的说法无法体现,不能反映“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关市几而不征……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子贡)废贮(贱买贵卖)鬻财于曹鲁之间”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物品相互流通,商人从事跨区域贸易,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A项正确;“商人活动不受限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未形成全国市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对商业管理的相关信息,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山西处于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交流的中心地带,这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较好的有利因素,C项正确;当时对外贸易除了通过北方,还有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等,不能断定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提及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蒙古地区的经济差异,目的是强调山西地处两者之间,具有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经济分工”“经济差异”只是铺垫,而非主旨,排除B项、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写进宪法;土地使用权商品化首次获得法律承认”“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中关于市场经济的演变,为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B项正确;1992年之后中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A项并不能概括材料的全部内容,排除A项;“土地流转对经济的重要性”并不是材料反映的重点,只能反映部分内容,排除C项;“依法治国”方略是在1997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3——1910年(中国)。依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出口产品中,原料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说明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紧密,逐渐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是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实业救国,排除B项;近代中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
11.BAC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1820——1913年。根据题干中给出的1820一1913年各国人均GDP变化图及所占世界百分比变化图,可以看出美国的人均GDP增长迅速,到1913年已经超过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同时,英国的人均GDP增长相对较慢,所占世界百分比也呈下降趋势。德国的人均GDP增长较快,但在所占世界百分比上仍然低于英国。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B项最佳;A项在图中并没有直接反映,且中国在此期间确实落后于世界潮流,A项有一定道理;C项依据图表信息可知美国发展速度确实迅速,但不足以概括整个图表的信息,C项有一定道理;欧洲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仍然存在,特别是英国和德国,排除D项。故答案为:B项;A项;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苏轼考虑到李方叔日后可能会出卖自己赠予的马匹,遂为其出公据,事先说明马匹来源,以减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麻烦,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交易程序,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当时对马匹交易的管控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契约是为了减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麻烦,与税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尝使(其子)琼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粮食贸易范围通及地方小市场、商业都会等城乡市场,当时存在一次性数千斛的大规模粮食的贩运贸易,且粮食还长期普遍被作为交换媒介使用,由此可见魏晋时期粮食大量进入流通领域,粮食贸易范围普遍,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桂阳太守让儿子从桂阳走水路起运数千斛粮食到吴,已有千里之遥,属于典型的长途贩运贸易,排除B项;材料表明魏晋时期一度不用金属货币,而以谷物和绢帛等纺织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说明商品经济水平较低,排除C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谷帛成为流通媒介,而非是钱荒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和《海登一卡特莱特法》为美国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这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从而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路工程项目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而非提升运输效率,排除A项;实施这些公路工程项目主要是为了复苏经济,谈不上促进汽车工业繁荣,排除C项;经济危机不是单纯靠公路工程项目就可以解决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对日本出土的48批铜钱资料进行统计”“在总数554714枚铜钱中,中国古钱占99.8%,其中唐钱占8.54%、北宋钱占82.36%、南宋钱占1.46%、明钱占7.32%,其他朝代的中国钱占0,3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经济受到中国的较大的影响,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出图的中国铜钱情况,单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日本铜钱发行是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日本发现的中国铜币,无法体现中国古代钱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方式丰富多元,并非主要依托货币,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原因: 工业革命后, 西方采用先进技术; 中国固守传统, 缺乏技术创新;近代中国国力衰退,国际贸易缺乏强力后盾;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加紧经济侵略,抢占中国国内市场; 西方国家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产品也受到排挤打压。
(2)认识: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实力依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 注意技术创新,更新观念,顺应发展的潮流。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瓷器远销亚欧非,外销空前发展。”到材料二 中国陶瓷生产日渐凋零,不仅退出了国际竞争,甚至国内市场也逐渐被日本和西方占领。”可知,中国近代瓷器贸易地位一落千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由材料二“18世纪以来,西班牙、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瓷厂大都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运用抛光、平面切割技术提供新型陶瓷装饰材料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技术先进;由材料二“而中国陶瓷仍然采用焚香计时、试片测温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方法。”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固守传统,缺乏技术创新;由材料二“由于自身存在的各种因素,中国陶瓷生产日渐凋零,不仅退出了国际竞争,甚至国内市场也逐渐被日本和西方占领。”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加紧经济侵略,抢占中国国内市场;近代中国国力衰退,国际贸易缺乏强力后盾。由材料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变成了一个陶瓷进口国,高档细瓷需要大量进口。”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产品也受到排挤打压。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认识:由材料二“18世纪以来,西班牙、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瓷厂大都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运用抛光、平面切割技术提供新型陶瓷装饰材料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国际和中国市场排挤中国瓷的生产与销路。”及所学可知,注意技术创新,更新观念,顺应发展的潮流;由材料二“由于自身存在的各种因素,中国陶瓷生产日渐凋零,不仅退出了国际竞争,甚至国内市场也逐渐被日本和西方占领。”及所学可知,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实力依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
17.(1)表现:商业管理完善;商业活动频繁;商业街区众多;人口流动量大;商业交通条件改善。
(2)新变化:票号业务繁荣;与清政府关系密切;业务从私人汇兑转向以公款汇兑为主,后发展到公款存放;遍及全国。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汉口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商业发展迅速;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债务清算和资金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开始寻求各种途径筹集资。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当江汉交汇之处,水道之便无他埃可拟”与“谓九省之会”可知,商业交通条件改善;根据材料一“1678年,商人自建的第一个商业行会——汉口米业公所建立,管理汉口米市”可知,商业设施完善;根据材料一“嘉道之际,人工河湮,出口成为新市区,河外亦成新街巷,巷北茶墙酒壁簇成村。”可知,商业街区众多;根据材料一“全国各地商人、破产农民、文人、伶人等集聚汉口。”可知,人口流动量大;根据材料一“汉阳县正式设汉口为镇,并设巡检司进行管理”可知,商业管理完善。
(2)本题是对比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材料二“1858年后,汉口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也成为票号经营的重点地区。”可知,票号业务繁荣;根据材料二“从1860年开始,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开始密切,票号的私人汇兑开始逐渐转向以公款汇兑为主,后来又发展到公款存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票号业务从私人汇兑转向以公款汇兑为主,后来又发展到公款存放并且与清政府关系密切;根据材料二“国库、省库均有票号代理、票号业务呈现繁荣景象。”可知,遍及全国。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至1881年、汉口设有票号33家,成为全国城镇中票号开设最多的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后,汉口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商业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二“从1860年开始,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开始密切,票号的私人汇兑开始逐渐转向以公款汇兑为主,后来又发展到公款存放,国库、省库均有票号代理、票号业务呈现繁荣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债务清算和资金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开始寻求各种途径筹集资。
18.(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罗斯福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本质目的是为了缓和经济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矛盾。
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一方面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但逐渐束缚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日后剧变埋下了隐患。
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扩展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第一小问,关于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据材料“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因此革命者不能理解革命后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居然恢复资本主义。
第二小问,关于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据所学可知,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并非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第一小问,关于新政“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的原因,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做法是对经济进行干预,这种做法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原则,同时新政中有一些保障工人利益的规定,如最低工资政策等,这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第二小问,关于新政时期,资本家的“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可知,新政时期,资本家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在学习苏联搞社会主义,其实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本质目的是为了缓和经济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非是真正在美国发展社会主义。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46年至1992年法国。第一小问,关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据材料“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可知,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第二小问,关于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据材料“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计划强调的是宏观调控,自由指的是市场经济,因此“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强调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矛盾。第二小问,关于“计划的优点”,其实是针对市场调节的缺点而言的,据所学可知,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盲目性等缺点,因此“计划的优点”指的是计划调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二战后初期欧美。关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世界处在美苏冷战对峙状态,美苏分别成为各自阵营的头号老大,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战结束后,东欧国家均照搬苏联模式,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得东欧国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另一方面苏联模式也束缚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日后剧变埋下了隐患。美国在二战时期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让美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迷,战争结束后,不仅美国,而且其他追随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发展经济,这种做法对战后初期主要资本国家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苏。关于为上述材料拟定题目,材料分别提到苏联的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美国对经济的干预做法,这些都是对经济的调节方式,在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可以拟定题目: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9.(1)创新了商业贸易组织;促进了远洋贸易的发展;推动英国海外市场的开辟;导致了商业投机的兴起。
(2)特点:传统招商与近代招商相结合。原因:西方股份公司传入;清政府财政困难;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传统。
(3)相同点:都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都是在商贸领域;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都促进了贸易组织的近代化。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就需要一种新的贸易组织来有效地组织贸易”可知,创新了商业贸易组织;据材料“只有当大规模、远距离,高风险的海外贸易出现时,股份公司才有可能顺势产生”可知,促进了远洋贸易的发展;据材料“16世纪50年代以后,海外探险活动在英国兴起,这为英国商品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找到了新的市场”及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英国海外市场的开辟;据材料“从而使大规模、远距离的贸易因极高的利润回报而兴盛起来”可知,导致了商业投机的兴起。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特点:据材料“李鸿章只能建议朝廷采用传统的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方法……官督商办成为清政府开办洋务民用企业的一种模”及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招商与近代招商相结合。原因:据材料“外商企业中的华商附股现象很多”可知,西方股份公司传入;据材料“轮船招商局创办时,清政府财政乏力,资本无处可觅”可知,清政府财政困难;据材料“传统的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方法”可知,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传统。
(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英国)。相同点:据材料“但是这种贸易所需的资金、资源更多”“轮船招商局创办时,清政府财政乏力,资本无处可觅”可知,都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据材料“就需要一种新的贸易组织来有效地组织贸易”“官督商办成为清政府开办洋务民用企业的一种模式”可知,都是在商贸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公司和清朝创办的民用工业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贸易组织的近代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