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必修第二册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留下了许多瑰宝;现代科技也不逊色,多项科技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下列我国古代文化作品及现代科技成果中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
A.元青花陶瓷 B.青铜器
C.光导纤维 D.碳化硅陶瓷轴承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
A.——食品添加剂 B.——冷冻剂
C.——氮肥 D.——钡餐
3.《科学》期刊报导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不稳定的分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B.转化为属于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比稳定 D.中N原子数目为
4.坩埚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有各种材质。要将烧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以选择的是( )
A.铝坩埚 B.铁坩埚 C.普通玻璃坩埚 D.石英玻璃坩埚
5.下列含硫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S处于最低价态,因此只有还原性
B.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均变红色
D.浓具有脱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
6.加热时,浓硫酸能与木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
C.含的浓硫酸和足量的炭反应一定生成67.2L(标准状况)气体
D.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7.我国“80后”博导姜雪峰、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分别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S”、“N”元素的代表。下列与S、N有关的反应不受反应物浓度及用量影响的是( )
A.S与Fe B.Fe与 C.Cu与 D.与NaOH
8.如图所示装置中,a、b、c处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产生美丽的喷泉。下列所加试剂不能产生对应现象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a b c
A HCl 水 紫色石蕊 红色喷泉
B 水 无色酚酞 红色喷泉
C 水 紫色石蕊 红色喷泉
D NaOH溶液 溶液 白色喷泉
9.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样,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存在
B.取样,先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
C.取样,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若无黄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不存在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若火焰不呈紫色,则原溶液中不存在
10.硫、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尾气:
C.Fe溶于足量稀硝酸:
D.中阳离子的检验:
11.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装置除去中的杂质 B.乙装置证明Cu和浓反应放热
C.丙装置制取并收集 D.丁装置制取并控制气体产生或停止
12.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为
B.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D.除去NaCl固体中的可加入少量MgO并充分加热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为
B 常温下,将浓硝酸滴在铁片上,无明显现象 常温下,铁片遇浓发生钝化
C 常温下,将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在铜片上,滴加浓硫酸时产生气泡,滴加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 铜可以和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pH试纸上,颜色稳定后试纸呈红色 浓具有酸性
14.A、B、C、D(D为强酸)含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一定难溶于水
B.物质B一定可以由D的稀溶液与金属反应制得
C.物质C与水反应生成酸,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D.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保存D的浓溶液
15.煅烧时发生反应:,将充分加热,生成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溶液中充分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标准状况下为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约为
B.分解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和
D.通入溶液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和少量水蒸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氨气并进行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该小组设计制取氮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汽车尾气中的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一般用将其还原为,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验证该反应。
ⅰ.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两端用夹子、夹好);
ⅱ.打开,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缓慢通入Y管中;
ⅲ.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
①操作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Y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ⅲ打开时出现倒吸现象,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氨气喷泉实验 图2 喷泉实验中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①实验开始时首先关闭b,打开a及分液漏斗活塞,在c处用__________进行验满。
②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挤压胶头滴管,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__________(填字母)点时喷泉最剧烈。
③若在标准状况下完成该实验,假设溶液刚好充满烧瓶且混合均匀,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17.(1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硝酸与铜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装置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浓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的性质。
(3)用上述装置还可进行其他实验。
①证明氧化性:(已知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d中溶液变为__________色。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实验也可得出结论,酸性高锰酸钾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酸化。
②有同学提出向a中加入稀盐酸,c中加入溶液,d中加入溶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若观察到d中溶液变浑浊,可得出结论非金属性:,其他同学则认为该同学实验设计不合理,无法得出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做出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均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B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A、B气体并探究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若装置Ⅳ中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溶液重新变红色,写出装置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体A、B中含有HCl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检验含C、D的无色溶液中D的阴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C、D的无色溶液滴入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气体A、B各2.24L(标准状况下)通入水中(假设反应完全),向含C、D的无色溶液滴入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需要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L。
(5)向溶液中通入气体B直至过量,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高纯硅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某同学在实验室以和硅镁石(含、及少量Fe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氯化镁晶体()并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开始沉淀的pH 2.2 9.6
沉淀完全的pH 3.5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时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温度不易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X的作用为“调pH”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同时不引入杂质,试剂X可以是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调pH”的范围为__________。
A.NaOH B. C. D.MgO
(4)“沉淀1”灼烧后所得固体与“沉淀2”共同用于回收,“沉淀1”灼烧时应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5)若以为原料,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__________g(假设反应过程中Cl元素无损耗)。
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A项符合题意;青铜器属于合金,主要成分为金属,B项不符合题意;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C项不符合题意;碳化硅陶瓷轴承的主要成分为SiC,D项不符合题意。
2.B 可用于杀菌消毒,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A项正确;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可用作制冷剂,B项错误;可用作氮肥,C项正确;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D项正确。
3.B 与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为不同的物质,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由信息可知,化学性质更稳定,C项正确;为0.1mol,含N原子数目为,D项正确。
4.B Al可以和烧碱(氯氧化钠)反应,不可用于高温熔化烧碱,A项不符合题意,铁与氯氧化钠不反应,B项符合题意;普通玻璃、石英玻璃中均含有,可以和烧碱(氢氧化钠)反应,不可用于高温熔化烧碱,C项、D项均不符合题意。
5.C 中S为-2价,处于最低价态,但H为+1价,化合价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项错误;S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不会生成,B项错误;溶于水生成、溶于水生成,两者均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正确;浓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D项错误。
6.D 该反应中浓硫酸仅体现氧化性,A项错误;、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不可以用于鉴别、,B项错误;随着反应进行,硫酸会变稀,稀硫酸与炭不反应,C项错误;溶于水显酸性,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氧化成,与生成白色沉淀,D项正确。
7.A S与Fe反应生成FeS,A项符合题意;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B项不符合题意;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和,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和,C项不符合题意;、均可以和NaOH反应,用量不同,反应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8.C HCl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产生红色喷泉,A项正确;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产生红色喷泉,B项正确;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约为1:1),无法产生喷泉,C项错误;易溶于NaOH溶液,生成的可以和产生AgCl白色沉淀,形成白色喷泉,D项正确。
9.C 若溶液中存在,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A项错误;若溶液中存在,加入氯水时被氧化为,再加入KSCN溶液,也会变红色,B项错误;若溶液中存在,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溶液,一定会产生黄色沉淀,C项正确;因为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能会造成火焰颜色被遮盖,若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仍不呈紫色,则不存在,D项错误。
10.C 硝酸为强氧化剂,足量稀硝酸会将Fe氧化为,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A、B、D项均正确。
11.B 与溶液会发生反应,A项错误;反应放热,气体体积膨胀,红墨水左低右高,B项正确;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亚硫酸钠为粉末,不可用简易启普发生器,D项错误。
12.C 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均没有化合价变化,B项错误,C项正确;除去NaCl中的杂质应直接加热,若加入MgO会引入MgO、杂质,D项错误。
13.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还可能是,A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纯化,B项正确;因为没有加热,所以滴加浓、稀硫酸时都无现象,C项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变黑,D项错误。
14.D 若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为S,则A、B、C、D依次为S(或)、、、,若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为N,则A、B、C、D依次为(或)、NO、、。物质A若为则极易溶于水,A项错误;NO可以由金属与稀硝酸反应制得,但不能由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得,B项错误;为酸性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因此可以用铁制容器保存浓硫酸、浓硝酸,D项正确。
15.C 标准状况下,只有、和为气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A项正确;在该反应中,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项正确;根据分解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物质的量之比是5:3:2,反应后溶液显酸性,与水反应产生,与反应产生沉淀,由于能够溶于酸,放在酸性环境中不存在,则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但不含,C项错误;若有完全分解,产生16mol气体,其中与水反应产生,与反应产生,及未反应的与反应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中难溶解,难溶,故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和少量水蒸气,D项正确。
16.(1)(2分)
(2)A(2分)
(3)①(2分);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内壁产生水珠(1分)
②Y管中压强减小(2分)
(4)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②C(2分)
③(或其他合理写法,2分)
17.(1)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
(2)反应剧烈进行,铜片逐渐变组,溶液变绿,试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答出3点可得2分,答出2点得1分);强氧化性、酸性(各2分)
(3)①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颜色变浅或者消失(1分);黄(或棕黄,1分);;不能(1分)
②生成的中可能含有HCl气体,也可能是HCl与反应使溶液变浑浊(合理即可);在两个试管之间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各2分)
18.(1)不同(1分);(2分)
(2)饱和食盐水;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各1分)
(3)取样,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2分)
(4);0.4(各2分)
(5)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2分)
19.(1)
(2);温度过高易分解(合理即可)
(3)CD;
(4)坩埚
(5)812(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