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山水间的追寻——初中语文 八下第三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分析及教学规划】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经典诗文的赏读为学习内容。阅读部分包含三篇“杂记体”美文:以记事为主的《桃花源记》,以记游为主的《小石潭记》,以记器物为主的《核舟记》,以及抒情为主的诗歌《<诗经>二首》。写作训练内容为“学写读后感”。还有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和名著阅读《经典常谈》。亲近经典诗文,感受古人的情趣和智慧,让现实生活融入诗意和美,是学习这个单元的最终旨归。
三篇“杂记体”文言文在思想内涵和表达形式上各有特色。《桃花源记》以故事化的叙述虚构出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情节回环曲折,语言冲淡凝练;《小石潭记》是典型的游记作品,游踪明晰,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我”之“乐”“忧”寄寓在精彩的景物描写中;《核舟记》状物穷形尽相,描摹精细,对工艺匠人充满尊重和赞美。而《关雎》和《蒹葭》是《诗经》最杰出的代表之作,其中对爱情和理想的追寻和求索,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同样写山水,八上第三单元的古诗文侧重于描摹山水情状,表现作者的情意情怀;这个单元的诗文也写山水,但山水不是情意的归宿,而是追寻的一段历程;山水不是情感的寄托,而是追寻之“象”的载体。先民们在水边追寻求索爱情与理想,陶渊明在山水间构建美好的政治愿景,柳宗元在山水间追寻心灵的宁静安定而不得,而桃核工艺品上的山水风物则凝结着明代士大夫追寻超脱世俗的情趣。于山水间追寻,是勇于冲破现实的志意,是向外求索、尝试改变的行动,是传统文化精神中最迷人的部分。
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典诗文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品味精美语言,理解诗文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思想情趣,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是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单元整体教学以设计“追寻”为主题的诗文插画为核心任务,在诵读品味诗文中梳理古人的追寻足迹,感受先贤不懈追求、执着坚定的情志。并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摆脱“躺平”“内卷”等消极思想,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追寻美好理想和美好自我的精神力量。
本单元整体教学分三个课段进行:第一课段,赏山水,解读“追寻”;第二课段,观核舟,学习刻画;第三课段,设画境,呈现“追寻”。
本设计展示第三课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情感,领会文章主旨。
2.朗读品析关键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何语言风格。
3.统整思辨,联结生活,领悟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整合文本】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
【课堂类型】
积累型整合教学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苦苦追寻
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
大道无垠
我执着地求索在漫漫路上
那传颂和不朽的真爱
追寻 我生命的那份纯真
心中 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
我苦苦追寻
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
大道无垠
这是电影《建国大业》的主题曲《追寻》。追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翻开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用行动和诗文诠释着这个话题。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古诗文,都和“追寻”有关。下个周我们班将进行以“追寻”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同学们可以依据课本内外的文本素材,用绘画、书法、雕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这节课,我们进行以下活动,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创作带来一点启发。
评价一件珍品
刻画一类追寻
探究一种意义
二、活动一:评价一件珍品
上学期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们了解到,苏轼被人诬陷,经“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谪黄州,生活困顿,心情郁闷。他曾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写下《赤壁赋》等千古名作,表达在山水之间追寻与天地自然共存、超脱世俗、旷达自得的情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子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明代手艺人王叔远用微雕技艺来表现苏轼的“追寻”,成就了一件艺术珍品。王叔远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我们大致了解了《赤壁赋》的内容,再与魏学洢《核舟记》来比较,评价一下:王叔远的匠心体现在哪里。
评价一件珍品
话题:以核舟来表现苏轼的“追寻”,最有创意的是……
示例:以核舟来表现苏轼在山水间追寻超脱世俗,最有创意的是用题字的方式来表现环境。船舱左右的小窗上分别雕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个创意既贴合核舟特点,又突显了作品意境。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最有创意的是增加了好友黄庭坚和佛印;
最有创意的是人物的神情,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苏轼在山水间的闲适之情,以佛印的洒脱姿态映射苏轼的精神状态和追求;
最有创意的是把人物和场景刻在“舟”上,来表现苏轼泛舟游览,在自然山水中追寻精神的解脱。
小结:
向王叔远学创造
立足文本,凸显“追寻”
人数可以增减
场景可以丰富
细节可以添加
……
三、活动二:刻画一类追寻
1.朗读“追寻”。本单元诗文中,你觉得最能体现“追寻”这一主题的篇目或段落是哪个?朗读这些诗文段落。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关雎》
《蒹葭》 《式微》 《子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朗诵,变换成第一人称述说。
明确:陶渊明追寻理想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柳宗元追寻宁静愉悦的心境——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关雎》的抒情主人公追寻美好的恋爱生活——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抒情主人公追寻心中的“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刻画“追寻”。如果用一幅画来呈现他们的“追寻”,你会怎么画?小组讨论,并按照一定顺叙阐述画面元素及构图。
向魏学洢学说明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组确定表现“追寻”的诗文段落,并讨论构图元素。推荐代表展示交流。
3.思辨“追寻”:以“追寻”为主题的山水画中,《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要不要出现?《小石潭记》中的同游者要不要出现?
思辨:
表现“追寻”主题
渔人要不要出现?
同游者要不要出现?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示例:《桃花源记》以渔人奇遇为故事框架,目的是让读者感到具体、真实、可信。美好的桃花源不是虚构的仙境,而是人间可以现实存在的太平盛世。渔人出现在画作中,更能体现作者的“追寻”。
《小石潭记》文末虽然写了同行五人,但文中作者写“寂寥无人”,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画作中不出现同行人,更能表现作者追寻心灵的安宁愉悦。
四、活动三:探究一种意义
《蒹葭》中的抒情主人公追寻心中的“伊人”,陶渊明追寻理想社会,柳宗元追寻心灵的宁静愉悦,苏轼追寻超脱俗世……追寻的对象有些具体,有些渺茫,但他们,还有历史上、现实中很多追寻者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的追寻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
课堂微演讲:追寻有无意义
很多追寻没有结果,比如《蒹葭》中对“伊人”的追寻,比如陶渊明对“桃花源”的追寻……这样的追寻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
要求:①明确自己的观点②围绕观点举例佐证,可从课内外、历史或生活中寻找事例阐释自己的观点。③发言不超过一分钟。
学生思考,讨论。播放《追寻》MV。
组织学生发表观点。
小结:追寻,是不躺平,不内卷。追寻是冲破桎梏的信念,是尝试改变的行动,是不断求索的精神,是执着向前的美的姿态。每一种追寻都有价值,追寻本身就是意义。一代代人的不懈追寻,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长河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