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春》课件+导学案+教案+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打包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春》课件+导学案+教案+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打包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6 15:46:51

文档简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抚(? )摸??? 撑(? )伞? 发酵(??? )??? 胳膊(? )? ? 涨(? )起来? 应和(? )? 散(? )在草丛中? 2.解释词语。? 酝酿:????????????????????????????????????????????????????????????? 呼朋引伴:????????????????????????????????????????????????????????? 一年之计在于春:?????????????????????????????????????????????????? 3.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发掘潜力? 阅漳下文.回答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鹏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4.选文中引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中的诗句。? 5.这段文字用三个字概括是??????????????????。? 6.作者是分??????????????????四种感觉来写春风的。每种角度各找一个例句。? 四种感觉来写春风的。每种角 度各找一个例句。? 7.春风的特点是?????????????????????????????????????????? 8.本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创新应用? 9.请仿照《春》最后三个自然段,以“理想”为话题写一段话。? ????????????????????????????????????????????????????????????????????????????????????????????? 10.收集整理十条描写春天的警言妙语,完成下面摘录卡。? 摘录卡? 绘春妙语?????????????????????????????????????????????????????????????????? 欣赏理由??????????????????????????????????????????????????????????????????? ??? 土地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国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一国的人民来说,土地则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 ? (1)古今中外,关于土地的神话传说很多,请你列举两个:?????????????????? 。? ? (2)你怎样理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观点????????????????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台湾当局领导人近日再度抛出“台独“分裂言论有何看法?? ?? 课外一试? 春天? ??? ①我喜欢春天,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正如宋代诗人黄庭坚所说:“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②春天廷美好的。??? ??? ⑧冬天是那样的严酷、晦暗。坚冷的冰,银灰色的云,铁青着脸的岩石,瑟瑟发抖的衰草,还有肆虐狂暴的朔风,瘦骨嶙峋的枯树,都使人感到压抑、凄凉,引得诗人的泪珠儿要落下来,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 ??? ④默默地盼啊!急切地等啊!一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春蹑手蹑脚地来了。? ??? ⑤那泓碧水,冒着腾腾白气,虽还有些残冰,但确乎比昨天绿了。水色遥看近更佳,我掬起一捧清冽的水,仔细瞧去,见那芝麻粒似的水藻,犹如被人用细细的钢针挑着绿极轻地点了一下,沾上了些微新翠。? ??? ⑥哦,春天,你这调皮的娃娃,不知不觉就来了。? ??? ⑦春天犹如一位极爱打扮的俏站娘,一天一个样儿。? ??? ⑧河里的冰消融了,太阳的脸也愈加柔和。两只黄莺儿婉转地叫着,忙忙地报春,把冻僵了的垂柳也唤醒了,于是,它伸了个懒腰,柔软的青枝上,就有晶莹剔透的? 玉牙钻出来,一尘不染,黄里带点绿,嫩得仿佛呵口气就会化似的。? ??? ⑨淘气的暖风也凑热闹,它在绿得流油的麦田上打几个滚,就去搔白杨的胳肢窝,痒得白杨“沙沙沙”地笑了。 ??? ⑩昨夜,风似乎大了些,更夹了几丝细雨。我一夜没睡好,天一亮,就推开窗子,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袭来。向外一望,我不禁“咦”了一声: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 ⑩雨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素雅、洁净。乳白色的薄雾,轻盈地弥漫着。天蓝得那样空灵、深远,仿佛被极精心地擦过。望着它,什么也不想,仿佛心胸也融了进去。碧水清澈,水面平滑如镜,还融一块蓝天在里面,成了一块硕大无比的翡翠。柳枝间停着一团黄绿的柔雾,山间的柏树林绿得令人叫绝,似乎画家用了极奔放的大写意泼翠挥毫,于是便有娇艳的翠绿在柏树林间流淌。一树香气馥郁的雪梨花,花瓣土沾了晶莹的水珠儿,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刚刚哭过。哦!风儿,求求你,莫要再吹了!可风儿哪里肯听……? ? (11)更妙的是黛绿的远山中,正有一段段粉红的云霞点缀其间,那是怒放的杏花。牧童折柳枝条,便有嘹亮的笛声直冲苍天,引得太阳也从东山上探出头来。恰有位老农扛着镢头上山去,他那黝黑的身影,便被镀上了一层金黄……? ? (12)我不禁惊呆了。,? ? (13)春天,好美,好美……? 1.朱自清的《春》,从结构上可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写作思路自然、严谨。参照对《春》的分析,简要地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 2.第③段结尾,“我”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作者发出这种感叹的原因是什么?? ??????????????????????????????????????????????????????????????????????????????????????????????????????????????????????????????????????????????????????????????????????????????????????????????????????? 3.第⑩⑥两段写了雨后美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4.文中的动词用得非常传神,请你品析“就去搔白杨的胳肢窝”中“搔”字的妙处。? ??????????????????????????????????????????????????????????????????????????????????? ??????????????????????????????????????????????????????????????????????????????????????????????????????????????????? 5.本文和朱自清的《春》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 答案 打牢基础? 1.fǔ chēng? jiào? bo? zhǎng? hè sǎn? 2.见“自主一学”? 3.(1)反复(2)拟人(3)比喻? 发掘潜力? 4.南宋《绝句》5.春风图? 6.触觉、嗅觉、听觉、视觉;例句(略)? 7.和煦、温暖8.比喻、拟人、引用???? 创新应用? 9.略10.略? 11.(1)示例:《山海经》中关于“息壤”的传说;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2)土地意味着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表现出统治阶级随时可以剥夺百姓最基本的正当利益,百姓从财产到人身,从物质到精神无一能得到基本保护。? (3)示例:土地意味着自由和幸福,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分裂祖国不得人心,对“台独”要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课外一试? 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 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4.略5.略 文 章
课件38张PPT。2018/12/12018/12/12018/12/1 春 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2018/12/1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水涨 应和 薄烟
黄晕 捉迷藏
宛转 散在草丛里预习检测(再快速看课文能正确读准字音)zh?ngyìnghèbóyùncángzhu?ns?n读准字音: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lǎng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cháo
wǎn
suō
shū
sǒu掌握下列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朗读指导1、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思考:1、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____图。春盼春(1) 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绘春(2----7)赞春(8---9)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点明文章主旨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盼 春“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什么情感?2018/12/1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二)、绘春1、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第2自然段
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总分关系。这里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来描绘春天。
文中写了“山、水、太阳”,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整体轮廓。绘春春草图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嫩嫩的
绿绿的 满是的钻: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孩子嬉戏
写春草的可爱情态:质地:色泽:长势:偷偷地:写出小草不知不觉生长的情态拟
人(排比)(触觉)春草图生机勃勃喜悦、高兴春 花 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图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自上而下眼前花儿争春想象结果实由实到虚花的色彩(“红”、“粉”“白”)花的味道色味结合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2018/12/1“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虚实结合,更突出了花味之甜。侧面衬托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
色彩。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品味语言春风图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视觉触觉 嗅觉 听觉 鸟儿、牧童、短笛、牛鸟鸣、清风流水、短笛声 芳香悦耳和煦、轻柔 春雨图春雨图 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一下就是三两天多 比喻 排比人、房屋树叶小草
亮 绵长衬托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正面侧面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长雨中有哪些自然景物?树叶:绿得发亮(侧面)
小草:青得逼你的眼(侧面)视线转向人间的生活:雨夜的宁静(家家一灯如豆)
行人,农民的活动
春雨沐浴的温馨(房屋)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2018/12/1迎春图 迎春图 前几幅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人人迎春: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表现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和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憧憬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2018/12/1 “ 一年之计在于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何作用?引用俗语,激励人们把握时机,
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
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
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
的感情。颂春像娃娃——“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像小姑娘——“美”(百花争艳,景色动人)像青年——“力”(春天充满活力)最后三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特点?最后三段有何作用?顺序能否 颠倒?三个比喻句分行排列、先后有序,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其顺序不能颠倒。独立成段,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强调了它的“新”“美”“力”。小结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2018/12/12018/12/1把握人生的春天
创造美好的明天《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你学过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配乐),并且思考:
① 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宛转(zhuǎn)? 嘹(liáo)亮
水涨(zh?ng)?? 抖擞(dǒu sǒu)精神???? 应和(hè )?? 薄(bó)烟????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转(wǎn zhu?n)????? 散( s?n )在草丛里????????? 嘹(liáo)亮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 :凑热闹。
朗润:明亮润泽。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 抖擞:振作
酝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嘹亮:声音清脆响亮。
黄晕:昏黄不明亮。???????????????????????????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② 思考: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 (颂春)
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
“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
③ 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
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
点拨:这几幅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浓郁的春色。每幅图画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融入另外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如下:
盼春(1):急切
??????????????????????? 总? 写(2)
??????????????????????? 春草图(3)
春????? 绘春(2-7)?? 春花图(4)?????? 细腻描绘
??????????????????????? 春风图(5)
??????????????????????? 春雨图(6)
??? ????????????????????迎春图(7)
颂春(8-10):? 新、美、力?????????????
2、朗读指导。
朗读要求:
① 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 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课时2
三、赏析课文。(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
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
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一部分的学习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揣摩其内涵。)
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习。
3、? 春草图(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② 这一段用词非常准确。试举例说明。
明确:
A、“偷偷”,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
B、“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
C、“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
D、“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机。
E、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F、“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③ 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4、春花图(第4自然段)
①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同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②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
④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⑥ 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⑦ “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⑧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5、春风图(第5自然段)
①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
※ 解说:六种感官角度: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③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比喻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⑥ 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
课时3
6、春雨图(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 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轻悄悄”的“春风”。 “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③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
④ 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
⑤ 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 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
7、迎春图(第7自然段)
①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
② “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 是什么意思?
?? 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④ 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解说:全篇用叠字17处。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
8、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 解说1: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说2:三个比喻句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者都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给予人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作的力量,因而人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但三个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则着重从思想上启迪。
※ 解说3: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1) 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① 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②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 (2) 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
① 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② 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③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④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 (3) 青年健壮。
① 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② 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③ 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④ 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四、课堂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千万不要“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春》
学习
内容
积累本课“朗润、嘹亮、酝酿”等14个词语,作者有序地写景的方法,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授课
时间
课时
2
课型
主备

审核人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积累“朗润、酝酿、卖弄”等课后14个词语,理解“卖弄、酝酿、呼朋引伴”在文中的意思。
2、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 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师准备课件及导学案
学具准备: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生词
学法指导
朗读法、品析语言法
导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导学引疑
导入
出示图片,引出《咏柳》。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他又会用怎样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江南的春景呢?
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质疑
1、作者及作品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B(了解)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预习检测
A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蓑笠 应和 水涨 薄烟 散在草丛里
B下列词语你知道意思吗?
朗 润:明朗润泽。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舒活:舒展,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安排好,意思是做事宜早不宜迟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听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导学提纲
(1)、你能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作者具体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3)、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春草图或草报春。
(4)、“颂春”部分三个比喻各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三、互学释疑
本文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我觉得“_______________”一句很精彩,
用了 _______________ 修辞手法,______地写出了____(事物什么样的特点)
或** 词用得 好,_____地写出了_________(事物什么样的特点)
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主要内容)。
抛砖引玉:
我觉得“盼望着,盼望着”这句精彩。
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的思想感情。
盼春
1、第一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绘春之春草图
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
“偷偷”“钻” 情态 充满活力
“嫩嫩的” 写春草的质地
“绿绿的” 写春草的色泽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写春草的长势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指导:从描写角度来说,这是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4、“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指导:这两个词写出了草的哪种状态,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也表达了春草悄然而出时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5、“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指导:把修饰词放在句末往往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点。)
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的质地和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第二课时
一、互学释疑
春花图
1、春花图描绘春花竞放的景象,这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树上—花下—遍地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图的?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写花朵多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3、作者在描绘春花图时都调动了哪方面的感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觉方面来写
”花里带着甜味儿“是从嗅觉方面写的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从幻觉方面写的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从听觉方面写的。
(欣赏图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⑶“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彩也不浓。
小结:学法指导
作者为什么能把春草,春花描写那形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如春草图,抓住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来写,如春花图,则抓住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来写。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的感情。
春风图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
1、“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征?
⑴“吹面不寒扬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⑵“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⑶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
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⑶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春雨图
1、“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写出春雨的经常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写出春雨的细密
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写出春雨的轻盈
⑷“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春雨的润物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指导:先写雨、房屋再到人,这是从____写到___。由小草青得逼你的眼到乡下的农民,这是由_____到_____)
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3、“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有关句子多读。
4、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逼”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指导:“逼 ”写出了草怎样的特点,从而也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把雨中草色入目从被动到主动,写出了草绿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春润物的特点。
迎春图
1、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由____及____)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2、联系你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诠释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作为学生,每学期要制订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做到劳逸结合。要今天的事今天毕,不能留下明明日复明日的遗憾,这样才能学得踏实,玩得快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赞 春
1、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2、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 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主旨探究
“领着我们上前去。”能否换为“向”?句中“上”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
巩固练习
1.“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春天伊始,万紫千红,充满活力。
B.春是一年之始,干劲最足,工作最出色。
C.春天是计划安排一年工作的关键。
D.春天风和日丽,天气暖和,是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季节。
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一种树花跟着一种树不停地开放。
B.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的数量繁多。
C.采用夸张手法写出所有的花竞相吐艳。
D.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等竞相开放。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句中的“眨”说明:( )
A.花的种类丰富、竞相开放。
B.写野花遍地,逗人喜爱。
C.写花儿繁多,美丽鲜艳。
D.写野花闪闪发亮,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从修辞手法看,此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描写出春雨的细密的特征。
5.“雨是最寻常的”写出春雨的什么特征:( )
A.雨量很多 B.雨期很长
C.经常下雨 D.雨下很小
三、归纳整理:
《春》作者________字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有著名诗文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
本文是篇优美的___________ 文章起于拟人,结于拟人,从“_______ ”开始到“______________ ”结束,其构思布局颇具匠心。通过_______ 图、 _______ 图、 _______ 图、 _______ 图和_ _______图五幅图,描绘了_______、 _______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_______带给人以_________。从而激励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有突出作用。




作业
布置
基础作业:听写本课词语、积累写《春》诗句至少三句
弹性作业:仿写句子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