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2《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教案+导学案+习题鲁教版五四制(打包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2《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教案+导学案+习题鲁教版五四制(打包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6 15:56:25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月亮上的足迹茫茫夜空,皎皎圆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或传说?
情境导入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
《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亮上的足迹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时、地、人、事)。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件: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探索月球的过程整体感知 2.跳读课文,圈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填表。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宇航员进入梦乡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登月舱打开舱门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飞船进入大气层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离地9分5秒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19日晚8点33分19日晚9点32分20日上午7点32分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21日上午11点39分11点51分22日0点15分22日上午6点35分25日凌晨1点35分8秒整体感知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准备1.吃早饭,穿上宇航服。
2.进入指令舱。升空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眺望火箭升空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研读赏析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面上的激光反射镜,用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精确距离安装在月面上的月震仪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5).插上美国国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2.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拓展延伸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
了现实。
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1959.7.24“风云2号”气象卫星2004.10.19 神舟一号升空
1999.11.20神舟5号飞船升空2003.10.15航天英雄杨利伟 神舟六号升空2005.10.12神六英雄胜利归来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2008.9.25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神七英雄归来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布置作业

1、20年后,假如你已经成为我国第二批宇航
员,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
在月球或别的星球留下什么足迹?

请展开想象,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2、搜集关于月亮的知识、词语、诗句、传说及人类探索太空的信息等。 谢谢大家 再见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2、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 【教材分析】 《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这一单元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这篇课文叙述的是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探险──登月。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这一题材本身就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足够的兴趣,而这节课的与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紧密相连,关于月亮的资料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文现象,都值得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月亮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此,学习这课,不仅要了解登月的知识,还要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切实开展关于月亮的科学与人文的探究活动。 【学生分析】 上这节课的班级学生上课较活跃,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该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计算机水平较好,对网络和网站知识都有了解,并且经常上网查找资料,有一定的检索、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进行分组学习,上网探究,让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为学生的网上探究提供了技术保障。大多数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如在上课前让学生动手做一些与月亮有关的手工作品或画月亮图,上课时画出登月轨迹图,将较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质疑登月常识及课文,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上网,上网过程中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后要向协作小组和全班同学汇报,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做好关于这一课的课件和与月亮有关的网站。 学生: 1、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2、关于月亮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学生角度)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关于月亮的手工作品、图画等)导入月亮的世界。 2、(教师角度)准备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词(《静夜诗》、《水调歌头》、《枫桥夜泊》等)。 (朗诵诗歌)由学生诵读幻灯上关于月亮的诗歌。旨在营造良好气氛,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 (教师引导)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请说一句有月亮的诗(“杨柳岸,晓风残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现在我们就与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1、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自主学习。) ⑴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获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课件上的问题。(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①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②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③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④火箭名称和飞船分别叫什么? ⑤采用什么顺序记叙了什么过程? ⑵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2、展示学生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说话能力。 (你说我说大家说) ⑴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⑵四人小组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介绍得最准确,推荐一位同学到上面来展示、介绍。 ⑶展示各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并请一位同学介绍登月过程。 ⑷利用月亮课件展示当时的登月轨迹图,了解登月过程和登月轨迹。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1、(观看课件中的录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⑴看登月的实况录像。 ⑵说说看到这一场景的感受。 ⑶质疑登月事件。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使这节课达到高潮。 ①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⑤登月舱与飞船是怎样脱离和对接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2、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课文,深人体会。(合作探究) ⑴探究1:同学们把登月过程准确地解说出来,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把登月的复杂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你觉得课文写作上最值得你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让学生谈自己真实的体会,畅所欲言。有一点必须明确:A、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有条不紊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B、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C、用数字说明)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⑵探究2:你喜欢这篇课文吗?阅读时你有什么感觉(我就觉得很紧张,很自豪)哪一处让你最难忘,请找出来并朗读、评析。 ⑶探究3: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登月意义的认识。 (辩论)据说为了这次登月,共有40万人、2万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资239、15亿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只运回了几百斤的月岩、月壤,到底值不值? (总结)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四、你对月亮知多少 (拓展延伸到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1、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也可以进入老师准备好的月亮网,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查阅。 关于“月亮”的话题,学生可以选择这一话题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组成协作小组(以“月亮”话题为例,对文学感兴趣的可以组成月亮传说组、月亮诗歌组、月亮美称组、月亮风俗组等,对科学感兴趣的可以组成登月组、月球概况组、月球之谜组等),各个小组到网上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一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网上遇到问题时能协商解决,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这一过程中,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各兴趣小组将搜集到的制作成课件。 3、各小组从不同角度交流查阅到的资料: ⑴星空奇观 ⑵月球之谜 ⑶中国航天 ⑷登月计划 ⑸阿波罗之旅 ⑹登月图集 五、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我国已进行了无真人的太空航行,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六、作业 必做题: 1、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 2、根据练习三创设情境,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选做题:课后继续看与月亮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做好笔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在网络上的探究活动和反馈,我觉得本节探究活动有一些收获: 1、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工具,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过程中,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利用网络(INTERNET)上资源的丰富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 3、利用网络上超文本的特性,和人类思维的自然联想,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把信息的使用和控制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学习。 4、网络小组协作和个别化教学可以实现有差异教育,培养与人分享、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本节课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不足: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不一,在小组协作中,有的小组成员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处理;学生网络探索的主动性不足;由于课时所限,课外探究任务的完成有些难度。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
朱长超 1944年生,上海南汇人,研究员,九三学社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了解背景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
3、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科普小品),是记叙文的一种,
预习自测
1、注音:
可望不可即( ) 小心翼翼( )( ) 一叶( )孤舟
2、解词:
昂首挺立:
里程碑: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一、质疑探究: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
(1)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2)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





⑥ 。
(3)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4)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二、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有拼音的写上汉字。
悬( )挂 绕( )着 铁锹( )
溅( )落 驾shǐ( ) 狭zhǎi( )
huàn( )醒 燃料ɡuàn( )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运行不息:
(2)可望而不可即:
(3)遥遥在望:
(4)小心翼翼:
3、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________(探索、摸索、求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2)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了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________(奔、飞、驶)去。
(3)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________(挂、飘、悬)在飞船的上方。
(4)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________(观看、观测、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4、下面几个句子是比喻句的有( )
①在茫茫太空,月球是地球的近邻。
②“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③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
④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题
24、月亮上的足迹
预习自测
1.注音:
可望不可即jí 小心翼翼yìyì 一叶yè孤舟
2.解词:
昂首挺立——昂着头直直得站着,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一、质疑探究:
1、 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2、(1)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2)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3)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
(4)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二、当堂检测:
一、1.xuán rào qiāo jiàn 驶 窄 唤 罐?
2.(1)息:停止。(2)即:靠近;接触。(3)遥遥: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4)翼翼:严肃谨慎。?
3.(1)探索 (2)奔 (3)悬 (4)观察?
4.①②③ 5.(1)A (2)B (3)B 6.C?
《月亮上的足迹》
一、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观测( cè )?? 泯灭( mǐn )? 厄运(? è? )?? 发酵( xiào )
B、啜泣( chuò ) 小憩(? qì? )? 竦峙(? shì? )? 飞跃( yuè? )
C、铁锹( qiāo)? 海域( yù? ) ??卓越(zhuō )? 潜行( qián )
D、干涸( gū )? 梦寐( mèi )?? 畅谈( chàng )? 轨道( guǐ)
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
A、清澈?????? 倔强?????? 玷污?????? 堕落
B、点缀?????? 雏形?????? 畅谈?????? 观测
C、慷慨?????? 闲适?????? 禀告?????? 风韵
D、报酬?????? 奥恼?????? 蹂躏?????? 分辩
3、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 (?????????? )
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B、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写作,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说空话。???????????????????????
D、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 ?????????????????????????????????????????
4、从《新华字典》中查字,查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戮”和“辔”两字,按部首分别查“? ”部和“口”部;按音序分别查“L”部和“P”部。
B、“舐”和“敛”两字,按部首分别查“舌”部和“? ”部,然后按笔画分别查三划和七划。
C、“ 亘”和“六”两字,按音序分别查“G”部和“L”部,按部首分别查“一”和“、”部。
D、“屑”和“宵”两字,按部首分别查“尸”和“?? ”部;按音序都查“X”部。
5、下列词语全部属于褒义词(不含中性词)的一组?????? (????????? )
A、爱护????? 成果????? 跃跃欲试????? 联想?
B、牺牲????? 理想????? 呕心沥血????? 鼓励
C、珍惜????? 袒护????? 别出心裁????? 首脑
D、愉快????? 善意????? 寥寥无几????? 继续
6、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昂首挺立:????????????????????????????2、畅谈:???????????????????????????
3、可望而不可即:????????????????????????4、神往:????????????????????????????
三、请把重新调整后句子的顺序填在下面方格里。
1、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3、飞船进入大气层,回到地球。??? ???4、登月舱打开舱门。
5、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间点,向月球进发。
6、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7、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8、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9、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10、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
?
?
?
?
?
?
?
?
?
?
?? 正确的顺序是:
?
四、阅读两篇语段,回答如下问题:
?? (一)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电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 1、第一段文字记叙了(??????????????? ),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点火发射——火箭加速——(?????????? )——(????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
2、为什么交待时间精确到秒?
?????????????????????????????????????????????????????????????? ???????????????????
3、简析“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的表达效果。
??????????????????????????????????????????????????????????????? ???????????????
4、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中用“缓缓”一词,是否矛盾?
??????????????????????????????????????????????????????????????????? ??????????????
??????????????????????????????????????????????????????????????? ??????????????????
5、用波浪线划出第二节中描写的句子,如果把它们改为平实的描写,效果有什么不同?
????????????? ????????????????????????????????????????????????????????????????????????
?
(二)月亮:地球的刹车
???????????????????????????????????????????? ?????????????????忻迎一
??? 对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
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 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 ①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②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 6、“地球的动态”是指第一节中的???? ?????、?????? ???、?????????? ????。
7、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
??????????????????????????????????????????????????????????????????? ?????????
????????????????????????????????????????????????????????????????? ????????????
8、你同意第三节中“季节区分”的说法吗?为什么?
???????????????????????????????????? ????????????????????????????????????????
??????????????????????????????????????????????????????????????????? ?????????????
9、 第三节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下文哪些事情?
???????????????????????????????????????????????????????????????????? ???????????
??? 10、划线句①的结构作用是???????????????????????????????????? ?????。
11、你怎样看划线句②所提出的看法?
??????????????????????????????????????????????????????????????? ????????????????
???????????????????????????????????????????????????????????????? ???????????????
12、你认为人类何时能登上除月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为什么?
???????????????????????????????????????????????????????????????????? ???????????
????????????????????????????????????????????????????????????????? ???????????
13、第六节中“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你预测人类是如何控制的呢?写出设想。
??????????????????????????????????????????? ??????????????????????????????????
???????????????????????????????????????????????????????????????? ?????????
????????????????????????????????????????????????????????????????????????????
?????????????????????????????????????????????????????????????? ???????????
????
?
十九.《月亮上的足迹》
一、1.C? 2.D? 3.A? 4.D? 5.B? 6.D? 二、1.昂首挺立:昂着头直立。2.畅谈:尽情地谈。3.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4.神往:心里向往。三、语序:8、5、9、7、10、4、2、6、1、3? 四、1.飞船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经过,时间,检查,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脱落,进入轨道?? 2.准确真实地记录登月活动的经过,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船在浩大的太空宇宙中飞行的状态。 4.在辽阔之极的背景下,飞船看起来好像很慢,这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实际速度很快,并不矛盾。5.描写的语句有“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如果换成平实的语句就不够生动,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了。 6.火山、海啸、山崩地裂? 7.见第2段原文,“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这样的题,既可摘原文答,也可自己归纳。 8.作者举火星的例子作了批驳,你可赞成也可反对,理由要充分。 9.发明氢弹、登上月球等。10.过渡,承接上一段来自“生活的关照”,开启下一段“认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11.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谈起,也可展望人类的和平前景。12.略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