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 教案+课件备课资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山市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 教案+课件备课资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6 16:15:1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一、检查预习,课堂小测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mén méi
( )上。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 ɡuàn( ),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sù rán qǐjìnɡ
( )。
3.小时读nánɡ yínɡ yìnɡ xuě( )的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肃然起敬籍贯门楣囊萤映雪二、端午的由来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
和“初”相同,称“端五” 如称
“初五”。五月初五,两个五,故又称“重五”。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
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
图腾祭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1.(倩盈问同学们)课文的思路是什么?
2.(诗婷、伟峰、尚辉问我们)文中介绍了端午的哪些习俗?
3.(嘉敏、健彬、嘉豪、培珊问我们)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别处鸭蛋?
4.(营文问我们)作者回忆小时候鸭蛋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5.(佩玲、瑜颖问我们) 普普通通的鸭蛋为什么让作者念念不忘?为什么这份怀念之情如此深沉?一个聪明的人,永远会发问——印度三、整体感知
1、倩盈问:课文思路怎么样?请按以下格式说一说。
课文先写 ,接着写 ,最后写 。 先写端午的风俗,
接着写家乡的鸭蛋,
最后写端午的鸭蛋。一个聪明的人,永远会发问——印度 2、(诗婷、伟峰、尚辉问我们)文中介绍了端午的哪些习俗?
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
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喝雄黄酒,画“王”字十二红苋菜 虾咸鸭蛋 3.(嘉敏、健彬、嘉豪、培珊问我们)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盛产双黄蛋
质细油多
名声远扬4、文中第4、5段写了鸭蛋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营文的提问)挑鸭蛋——装鸭蛋——
挂鸭蛋——吃鸭蛋——
玩鸭蛋。写出童真童趣。5.(佩玲、瑜颖问我们)
为什么作者对鸭蛋念念不忘?为什么这份怀念之情如此深沉?远离家乡多年的作者,经历许多
人生磨难的作者,借小小的鸭蛋,
寄托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
乡的热爱。那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汪曾祺的散文特点 小叙事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在一首诗中是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四、赏析语言,体悟情感 1、用“我喜欢第 段的 这一句话,因为 ” 这一句式进行语言赏析2、回顾“赏析语言”的方法:找角度——谈效果——
扣内容——抒情感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别处鸭蛋吃起来发干、发粉的感觉,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了高邮鸭蛋蛋白柔嫩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如: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平淡而有味赏析:运用拟人修辞,用“蠢、秀气”
两个词赋予鸭蛋性格,普通的鸭蛋,
作者写得别具一格。表现孩子们挑选鸭蛋
的生活情趣。
运用语言造型如: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
冒出来了。赏析:“吱”是拟声词,活灵活现地描绘了油冒出来的动感,“冒”生动体现高邮鸭蛋“油多”的特点,蕴含着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叹之情。平淡而有味 汪曾祺难忘高邮的咸鸭蛋,贾平凹忘不了故乡陕西的那口泡馍,叶圣陶嚼着薄薄的藕片就想起远在太湖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儿时吃的野菜紫云英的味道无与伦比。
(齐读)它们混合着童年的趣味和盛满了浓浓的乡愁,融入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那山,那水,那人;那情,那缘,那念,轻轻滑过岁月的指尖,植入我们的心扉,任时光流转,情深依然……《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八年级下册
中山市黄圃镇中学 骆云辉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提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学会运用语言赏析的方法,品味作者平淡有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3.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在生活中发现情趣,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学情分析: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必须问自己:我在这门课程中,在这堂课里,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和对文本的期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要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上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尖子生极少,中等生和中下生居多。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必须重在学法指导,让知识深入浅出,让他们在课堂上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写作能力和提升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品味语句,从而了解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在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过程(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学习任务
同学们,我们在前两天已预习17课的课文,包括生字词,找喜欢的句子,模仿写随笔,同学们也提出一些质疑和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汇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一起深入探究课文。
活动2【测试】课前小测
一、检查预习,积累词语(3分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mén méi(???????? )。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 guàn(?????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sù? rán qǐ? jìng
? (??????????? )。
(3)小时读náng yíng yìng xuě(????????????? )的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测试,其余同学用听写本写,当堂小测。展示答案,自行批改,批改黑板上的测试情况。同时提醒注意易错的字
说一说:“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请同学说一说。(请一个同学说)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端午的鸭蛋》。
活动3【活动】简介端午
二、简介端午(2分钟)
师:同学们,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1.简介端午的由来。
???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 如称“初五”。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
???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恶月恶日驱避驱毒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2.端午有什么习俗呢?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
端午的风俗多姿多彩,汪曾祺也写了不少,但主角是谁?
??? 鸭蛋、端午的鸭蛋。(出示课题,并板书)
过渡:曾有人对汪曾祺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老三,前头——还有高邮鸭蛋呢!”鸭蛋是主角,而且它在作者心目中很有份量。
下面我们结合同学们的提问,细读课文,看能否解开这个谜。 ?
活动4【活动】细读课文 了解内容
三、畅谈鸭蛋:细读课文,了解内容(重在探究、对话)(17分钟)
每个同学都提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好可爱了,如:“怎样腌咸鸭蛋”,“为什么写鸭蛋而不是鸡蛋”、“高邮在哪里呀”,不管你问什么,证明你善于思考。今天我们只探讨以下问题:(将学生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全展示出来),结合它们我们是可能比较全面了解课文内容与主题的。(1分钟)
1.(倩盈问我们)课文的思路是怎么样?
2.(诗婷、伟峰、尚辉问我们)文中介绍了端午的哪些习俗?
3.(嘉敏、健彬、嘉豪、培珊问我们):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别处鸭蛋?
4.(营文问我们)作者回忆小时候鸭蛋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5.(佩玲、瑜颖问我们)一个鸭蛋这么值得这么念念不忘吗?为什么这份怀念之情如此深沉?
1-4题可以选择,第5题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再抢答。
各小组回答之后,其它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每个同学要敢于说你独特的想法,让我们擦出火花——智慧的火花。
讨论(有不同意见的可补充)、每讲一题归纳该题的答案。
1.课文的思路是什么?
先写端午的风俗,再写家乡的鸭蛋,最后写端午的鸭蛋。
2.文中介绍了端午的哪些风俗?(3分钟)???(板书:风俗)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画“王”字)、放黄烟子、十二红
??回答齐全吗?
??我们来看一下图片。(只看不解释)
?? 过渡:介绍了丰富多采的端午习俗,给主角的出场铺设了一个隆重的背景,接着“主角”上场了。
3.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别处鸭蛋?
教师归纳:家乡鸭蛋:盛产双黄蛋,质细油多,名声远扬。有特色(板书:特色)
???过渡:所以一说起高邮鸭蛋就有一种自豪感,也引起了作者的思念?,想起了小时候吃鸭蛋的趣事?
4.作者回忆小时候鸭蛋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写了哪些有趣的事?(展示鸭蛋络子图片)?
???要求学生概括一下即可。再让其他同学补充
问:为什么要挑青色的呢?——有格调,高雅。
教师归纳:?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写出童真与童趣。(板书:童趣)
过渡:写得如此有趣,我们也感受到童趣。相信对解答瑜颖、佩玲的所提问题有一定帮助。普通的鸭蛋,为什么让作者念念不忘??????
?????????????????
5.?一个鸭蛋这么值得这么念念不忘吗?为什么这份怀念之情如此深沉??下面各小组聚在一起讨论。
?????远离家乡多年的作者,经历许多人生磨难的作者,借小小的鸭蛋,寄托的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那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6.分析“小叙事”的特点
????这些凡人小事,触动心灵,最能打动每个人那颗柔软的心。这也是汪曾祺散文“小叙事”(板书)的特点和魅力。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它们同样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你们同意吗?
过渡:刚才我们结合同学们的提问,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细细品读文中的句子。
活动5【活动】赏析语言 体悟情感
四、“品味”鸭蛋——赏析语言,体悟情感(18分钟)
1.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在一首诗中是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狐”的平淡有味的语言。
2.各小组展示:(3组)
?我们已预习过,各小组在课前组织组员讨论,选定了一个精彩句子进行赏析,也给我看过。下面请一些小组派代表,到讲台来说一说,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回顾赏析语言的方法:找角度(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精彩之词)——说效果——扣内容(结合语境)——抒情感(结合中心)
3.小组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展示,将赏析的语句和赏析心得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第7组来展示
赏析的句子: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赏析: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别处鸭蛋吃起来发干、发粉的感觉,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了高邮鸭蛋蛋白柔嫩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第2组来展示
赏析的句子: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教师提问:我想改为有的样子难看,有的漂亮,这样行不行?
学生归纳:“蠢”让人想到鸭蛋形状是圆圆的,很可爱,贬词褒用;
教师再问:挑“漂亮”的不行吗,为什么非得挑秀气的?
学生归纳:秀气让人感觉更贤惠美丽,所以一定要挑这个,别人抢都不行。
教师回答:你这哪里是挑鸭蛋呢,在选老婆、选美吧!
教师归纳:
赏析:运用拟人修辞,用“蠢、秀气”两个词赋予鸭蛋可爱性格,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挑选鸭蛋的情景,表现了童真童趣。
请第二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遍。
?(3)第1小组来说。
?赏析的句子: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学生分析之后,其他同学可以提问,生生互动,教师也问一问,由第一组派出“小老师”解答。
教师归纳:
赏析:“吱”是拟声词,活灵活现地描绘了油冒出来的动感,“冒”生动体现高邮鸭蛋“油多”的特点,蕴含着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美之情。
???
请展示的同学读一读
提示:“吱”的读法有讲究,该如何读呢?
??? 读得不长不短,不好!要么读长点,要么读短点。都能代表油多,你们喜欢读长一点,是吧。
?? 下面咱们一起来读,一起咽口水,把垂涎欲滴的感觉读出来。
教师小结:文学大师汪曾祺善于运用语言造型,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神韵。
难怪贾平凹说他是——文狐,修炼成——老精
? 小结:文中精彩的语句太多了,还有其它五个小组的精彩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展示不了那么多,我们会在早读课展示。希望每个同学记住语言赏析方法,学会赏句品文。(1分钟)
赏析语句的方法指导(多媒体展示):
1.从词语分析入手.(感彩、韵律、词性、形象性)
2.从描写方法入手.(心理、动作、外貌、语言、神态)
3.从修辞方法入手.(夸张、排比、比喻、反复、对偶、拟人、反问、设问)
4.从表现手法入手.(对比、衬托、先抑后扬、铺垫、象征、渲染、托物言志等)
以上4个角度都离不开从内容表达的分析.(内容的概括,具体的内涵,所起的效果)
活动6【活动】拓展迁移 诉说真情
五、家乡“鸭蛋”——拓展迁移,诉说真情? (6分钟)
1.过渡:同学们,读了本文,我们会联想起了家乡的风俗和家乡的美食。大家来说一说。
2.学生畅谈家乡风俗、家乡特产。(到学生当中,逐一说一下)(配乐)
展示一些精彩片段。(只读一、二句话)以后在早读课,我们再读一读优秀作品。
每个人家乡都有独特的风俗和特产美食,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忘不了。让我们一起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活动7【讲授】总结归纳
?六、总结归纳:(配乐:纯音乐《童年》)3分钟
? 教师读:汪曾祺难忘高邮的咸鸭蛋,贾平凹忘不了故乡陕西的那口泡馍,叶圣陶嚼着薄薄的藕片就会想起远在太湖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儿时吃的野菜紫云英的味道无与伦比。
学生齐读:它们混合着童年的趣味和盛满了浓浓的乡愁,融入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那山,那水,那人;那情,那缘,那念,轻轻滑过岁月的指尖,植入我们的心扉,任时光流转,情深依然……
活动8【作业】模仿写作 手写我心
????????写一写你的家乡风俗或家乡特产。
????????期待你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家乡风俗、家乡美食和触动你心灵的情感。让我们每个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身边的美的事物,美的人物,美的情韵,它们值得我们珍藏!请写下来吧,这是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
在《我的家乡在高邮》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中结束课堂。

《端午的鸭蛋》预习作业 学生姓名: 得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1、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mén méi( )。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 ɡuàn(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sù rán qǐ jìnɡ
( )。
3、小时读nánɡ yínɡ yìnɡ xuě( )的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归纳课文思路,请按以下格式说一说。
课文先写 ,接着写 ,然后写
2、作者为什么要写端午的鸭蛋?作者写此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语言
同学们:阅读一篇文章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做一个“文章侦探”。通过把握文章语言所流露出来的作者思想与情绪的“蛛丝马迹”,去理解作者内心情感,去发现作者真正的内心世界。
请你用心寻找文中精彩的语句(包括某个精彩的字词,特别的标点符号)进行品味赏析,
以“我喜欢第 段的 这一句话,因为: ”这一句式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
赏析语句的方法: 找角度(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精彩之词)——说效果——扣内容(结合语境)——抒情感(结合中心)
特别提示:各小组在上课前必须要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到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品味分享精彩语言。
四、写一写你的家乡风俗或家乡特产。
期待你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家乡风俗、家乡美食和触动你心灵的情感。让我们每个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身边的美的事物,美的人物,美的情韵,它们值得我们珍藏!请写下来吧,这是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质疑和提问
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印度
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1、如果你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词句、内容、结构、情感等方面),请写下来,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会帮你解决。
相信你有着深刻的思考能力!请你当一回考官,设计一、二个问题,并写下答案。在课堂上让其他同学接受你的挑战。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老师非常喜欢善于思考提问的同学,如果所提的问题被老师采纳了,你将会获得一份精美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