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运动
课后作业提升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2.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解析:海陆间水循环由(海水)蒸发d→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分输送a→降水b→径流c构成。季风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范围小于信风带。气候类型不同,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并不都集中在夏季。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答案:1.D 2.C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b环节),从而能导致地面径流(a环节)减少,地下径流(c环节)增多,同时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答案:B
读“非洲乍得湖流域图”,完成第4~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4.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第4题,陆地水蒸发参与的应是陆地内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环。第5题,从图中不同时期的湖岸线信息来看,乍得湖的湖泊水位总体在下降;从湖岸线的变化趋势和疏密程度来看,其湖底应是东南低、西北高。
答案:4.D 5.B
读下图,完成第6~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6.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7.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冬季断流,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答案:6.C 7.B
8.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这些都说明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答案:A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第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9.在上面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0.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解析:第9题,由水温线可判断,图中①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②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①②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情况可知,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第10题,②洋流如果在大西洋,应是本格拉寒流。
答案:9.B 10.B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完成第11~12题。
11.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12.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解析:第11题,哥伦布航海期间,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数据为28°,主要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第12题,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只有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答案:11.C 12.D
读“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完成第13~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体现了“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1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洋流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洋流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洋流沿岸气温低于②洋流沿岸气温
解析:第13题,依据题意,中、低纬度洋流为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动。事实上,此题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得出答案。第14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其中①为暖流,对其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寒流,对其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C项中,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是赤道逆流势力增强,使得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升高,图中⑥洋流可能类似于巴西暖流,与厄尔尼诺现象不一定能建立关联性。
答案:13.A 14.A
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第15~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6.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第15题,冰山来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冰川。冰山分布在高山及高纬度低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纬度较低,排除;④虽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由于地处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③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受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因此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第16题,考查北大西洋暖流、中纬西风带对邮船的影响。沿甲乙之间航线受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的影响,向东航行顺流而行,因此从甲→乙的时间短于乙→甲的时间。
答案:15.C 16.B
17.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1中①河流与图2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
②河流 。
(2)请在图3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2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3
解析:第(1)题,图1为我国东北及俄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远东地区,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图2为中亚地区,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需注意仅选择两条竖线,蒸发、植物蒸腾用一条竖线表示。
答案:(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洋流①②③④分别所在的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在图2所示的洋流①②③④分别所在的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个海区
解析:第(1)题,等温线向北递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虚线附近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高,为暖流,其上空的暖湿气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可以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第(2)题,南半球的暖流流向高纬(南);图2中,只有①为南半球暖流,②③④构成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第(3)题,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出现在夏季,此时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出现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季风洋流。第(4)题,可根据秘鲁寒流的成因归纳。
答案:(1)南 高 暖 增温、增湿
(2)南 ①
(3)原因: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
方向:顺时针方向流动。
(4)有些沿岸海区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