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中图版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中图版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06 10: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课后作业提升
                
读“中国东北地区年降雪初期及终期分布图”,完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示区域降雪期时间最长大约是(  )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2.影响图中A、B两地初雪日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1题,降雪期为降雪初日到第二年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终日之间的时间。由图示计算得漠河附近的降雪期最长,约为8个月。第2题,图中A、B两地纬度相当,但B地地势高,初雪日期早。
答案:1.C 2.B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完成第3~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4.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5.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两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本州岛滨海地区樱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放日期南早北晚,这与南、北方所处的地理纬度不同、接受太阳辐射多少有关。第4题,图中M、N两地纬度相当,又都位于滨海地区,但樱花初放日期不同,是因为N地沿海受日本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第5题,图中P地与M、N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P地樱花初放日期晚于M、N两地,结合日本地形特征可知,P地位于山地,地势高、气温低。
答案:3.B 4.B 5.A
6.下图中能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A、C、D三项所示地区均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人文地理环境。
答案:B
7.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解析:积温越多,无霜期越长。纬度低,海拔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温多。同一山地,阳坡积温高于阴坡。在同一地段,气温比较低时,由于冷空气较重,一般滞留在低洼地,导致低洼地霜冻较重。
答案:D
读下图,完成第8~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地球表面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  )
A.北纬60°附近的陆地 B.北纬30°附近的陆地
C.南纬90°附近的陆地 D.南纬30°附近的陆地
9.世界海洋气温年较差的总体分布规律是(  )
A.高纬度大于中纬度 B .高纬度变化幅度小
C.低纬度变化幅度大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0.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B.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
C.陆地人类活动比海洋多
D.陆地地势比海洋高
解析:由图可知,60°N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气温年较差最大。海洋上低纬度气温年较差小,高纬度气温年较差大。海陆热力差异是导致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年较差差异的根本原因。
答案:8.A 9.A 10.B
读“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12.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c>d>b B.d>c>b
C.c>b>d D.b>c>d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a港口比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口纬度高,气温相应较低,春季气温回升较慢,因而解冻日期要晚于其他港口。第12题,b、c、d三港口纬度相当,但b港口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封冻期短;c、d港口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且c港口位于中央大平原,冬季受南下的极地气团影响较大,气温更低,封冻期最长。
答案:11.C 12.A
读“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下列叙述对图中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反映,正确的有(  )
①晴天日平均值约1.7 ℃,最大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3.7 ℃ ②阴天日平均值约0.9 ℃,最大值约2.4 ℃ ③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④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为(  )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郊区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3题,依据图示,晴天日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值约为1.7 ℃,最大值约为3.7 ℃;阴天日最大值约为1.5 ℃。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第14题,城市人口密度大于郊区,工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排放出大量废热,形成热岛效应。图示热岛强度峰值出现在8:00前后,为上班高峰期。
答案:13.C 14.C
读“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下列对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基岩的埋藏深度呈正相关
16.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年均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 ℃,800毫米)、(15 ℃,900毫米)、(7 ℃,5毫米)、(23 ℃,2 900毫米),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解析:第15题,由图中曲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特征比较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关系不明显。而年降水量大时,岩石的风化深度也较大;年降水量小时,岩石的风化深度也较小。这说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第16题,依据图示,找出各点位置,可读出岩石的风化深度。另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相当,故岩石的风化深度也应大致相同。
答案:15.B 16.A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下图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描述土耳其的地 形特征。
(2)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气温出现差异的原因。
答案:(1)多高原和山地,地表起伏大。
(2)气温:安卡拉冬夏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均低于贝鲁特,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贝鲁特年降水量大,季节差异大。原因:安卡拉纬度较高,距海远,气温低;贝鲁特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高。
18.图1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简析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形成原因。
(3)比较A、B两地年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位置差异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故分析日照时数应从天气状况方面入手。A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B地气候有一定的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降水较多。
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
(2)甲地日照时数较长,主要是位于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较多;乙地主要是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丙地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因而日照时数最长。
(3)A地降水总量较B地多,降水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原因: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控制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B地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半年。原因: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