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4:57:1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景县期末)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2.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防积雪掩埋 B.防寒保暖
C.防积雪融水进入 D.防御动物侵袭
3.(2023七下·莫力达瓦期末)读下图,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
B.两极地区均酷寒多狂风,所以两极都无人定居
C.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D.南北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企鹅和北极熊
(2023七下·沈丘月考)张先生往返于上海和纽约办公,下图为其乘坐飞机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4.沿着航线甲,张先生乘坐的飞机飞越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5.若张先生沿航线乙航拍取材,可能出现在镜头中的是()
A.嬉闹的企鹅 B.捕猎的猎豹
C.孤独的北极熊 D.睡觉的狮子
(2023七下·宜阳期末)读图“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6.读图判断,昆仑站的海拔可能是
A.3087米 B.4087米 C.2918米 D.1438米
7.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8.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气温最低的是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2023七下·炎陵期末)南极大陆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将科研做到地球最南端。图为南极大陆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9.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A.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 B.中山站濒临太平洋
C.长城站位于南极点西南方 D.昆仑站纬度最高、海拔最高
10.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A.开发固体淡水资源 B.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
C.捕捞磷虾资源 D.开采矿产资源
11.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不会遇到的困难是
A.酷寒 B.狂风 C.台风 D.暴雪
(2023七下·伊通月考)读图5“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问题。
12.关于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只有陆地 B.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高
C.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D.是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之一
13.目前,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14.南极地区有“天然实验室”之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  )
A.矿产资源开采 B.气候变化观测
C.淡水资源开发 D.向当地大量移民
(2023七下·扶余月考)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如图为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5.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  )
A.大力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 B.大力发展极地观光、旅游
C.增加和延长极地航道和里程 D.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
16.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为(  )
A.高纬航行,气温低,利于节省燃料
B.受自然条件制约,每年的通航时间短
C.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
D.途经国家多,贸易往来频繁
17.北极航线得以开通的原因是(  )
A.沿途风景秀丽 B.传统航道交通拥挤
C.沿途港口众多 D.全球气候变暖
(2023七下·扶余月考) 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南极科考队员返回上海铺地,完成第35次南极科考任务。
18.“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先后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补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9.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拍摄的动物照片,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20.游客在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
A. B.
C. D.
21.“除了脚印,什么也别带来;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带走”、下列做法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是(  )
A.追逐着北极熊拍照 B.给动物投喂食物
C.品尝当地野味 D.把生活垃圾带走
22.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  )
A.为雨季 B.冰雪大量消融
C.为暖季 D.为极夜时期,风雪小
2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量丰富
D.去两极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的6~8月
2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风力更为强劲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D.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25.如图名为《浮冰上的北极熊》,反映的问题是(  )
A.人类的滥捕滥杀 B.全球气候变暖
C.全球气候温差过大 D.环境污染问题
(2023七下·志丹月考)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2022年10月26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第39次赴极考察。读“南极部分科者站分布图”(下图),完成问题。
2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狂风 B.飓风、暴雨 C.暴雨、雷电 D.台风、寒潮
27.下列四地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泰山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28.图中阴影示意某动物集中分布区,该动物一般长45~60毫米,数量巨大,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商业捕捞活动。该动物是(  )
A.亚洲象 B.南极磷虾 C.北极熊 D.企鹅
(2023七下·临汾月考)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南极地区示意图”,请完问题。
29.关于我国五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 D.科考站常受洪水威胁
30.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更是科研宝地。近年来,由于人们乱捕滥杀、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等活动给两极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开发利用极地地区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赴极地区旅游,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掩埋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极地生态环境
31.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  )
①冰雪覆盖②海拔更高③纬度更高④陆地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下·海口月考) 2020年2月28日,南极沃纳德斯基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极地雪藻)开始迅速生长所致。如图为南极地区和“西瓜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方向。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3.南极地区最有可能看到“西瓜雪”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34.致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气温升高 D.降雪量增加
35.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警醒我们在生活中尽量(  )
A.单面打印学习资料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备环保储物袋 D.每天要乘坐私家车上学
(2023七下·阜新期末) 2022年3月,南极地区的康格冰架崩解,海冰消融达到创纪录水平。当月,我国科考船“雪龙”号从罗斯海新站到达长城站。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如果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产生的危害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空洞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 D.淹没沿海低地
37.我国科学考察队在罗斯海新站考察时,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水源短缺 B.地震频发 C.酷寒大风 D.猛兽袭击
38.各国科学家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
A.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
B.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C.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二、综合题
39.(2018七下·砀山期末)阅读下图,完成要求。
(1)图中所示是北极地区还是南极地区?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大洋:④   ,⑤   ,⑥   。
(3)一个人站在图中心O处,其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图中A在B的   方向。
(4)图中M处的我国科考站的名称是   。
(5)阅读本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A.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
B.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C.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55mm以下,降水最少的地方5mm/年。
问题:请根据以上资料,归纳出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   、   。
40.(2023七下·德宏期末)冰川储藏着全球3/4的淡水,但可以直接利用的却很少。2023年1月在《科学》发布的最新研究指出: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干燥、烈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研宝地。我国新建的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2)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3)南极冰川消融造成的危害有   。(任答一点)
(4)为了保护淡水资源,请你提一条有助于减缓冰川消失的措施:   。(任答一点)
(5)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寻求新资源,有人提出“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任选其一)
观点①:赞同,理由   。
观点②:反对,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室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能,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约80°S,纬度最高的,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南极地区气候严寒、风雪大。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被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气候非常恶劣,没有人常住,但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周边的温度较南极高一些,有因纽特人常住;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答案】4.D
5.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4.由图可知,图中上海位于太平洋沿岸,纽约位于大西洋沿岸,沿航线甲,飞机飞越的海洋是太平洋,故答案为:D。
5.从图中可以看出,沿着航线乙,张先生乘坐的飞机飞越北极地区,经过的海洋是北冰洋。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镜头中可能会出现孤独的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猎豹和狮子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所以最可能看到的是北极熊,故答案为:C。
【答案】6.B
7.D
8.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6.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等高距为1000米,与昆仑站的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海拔最高,纬度也最高,因此气温最低。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B
11.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学科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因此我国在南极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
9.由图可知,中国南极科考站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上,选项A错误;中山站濒临印度洋,选项B错误;长城点位于南极点北方,选项C正确;昆仑站纬度最高、海拔最高,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0.建立南极科考站主要是为了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选项B正确,故答案为:B。
11.酷寒、烈风以及暴雪是南极科考站的气候特征,南极不会出现台风,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C
14.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12.A、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主,也包括周围的一些海域,故A错误;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强,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故B错误;
C、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C错误;
D、南极地区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地区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读图可得,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昆仑站,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故答案为:C。
14.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海洋环境考察、气候变化观测等,该地不适宜矿产资源开采和淡水资源开发,更不适合大量移民,故答案为:B。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教育和宣传。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是全球共同责任。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公众参与,才能实现极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做出贡献。
(2)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5.为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 大力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大力发展极地观光、旅游、增加和延长极地航道和里程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读图分析可知, 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
A.高纬航行,气温低,更浪费燃料,A不符合题意;
B.受自然条件制约,每年结冰期长,因此通航时间短,对航行不利,B不符合题意;
C.可以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C符合题意;
D. 途经国家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因此北极航道得以开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8.D
19.A
20.C
21.D
22.C
23.A
24.D
25.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2)企鹅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繁殖。在陆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狈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
(3)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4)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教育和宣传。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是全球共同责任。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公众参与,才能实现极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做出贡献。
(5)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6)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7)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8.读图分析可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先后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补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读图可知,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斑马是非洲热带草原的代表动物;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因此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最有可能拍摄的是企鹅的照片。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读图可知,A是长颈鹿,B是袋鼠,C是北极熊,D是企鹅。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除了脚印,什么也别带来;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带走”、意思是要保护好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是“把生活垃圾带走”。追逐着北极熊拍照、给动物投喂食物、品尝当地野味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不符合极地生态旅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根据题意可知, 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而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但当地全年降水稀少,没有雨季,此时冰雪也不会大量消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两级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A符合题意;
B.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B不符合题意;
C.南极地区降水量极少,C不符合题意;
D.去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8月,去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11~次年2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两极地区纬度相近,但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原因是:南极地区风力更为强劲;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读图可知,《浮冰上的北极熊》说明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这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冰川融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26.A
27.C
2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但是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磷虾资源,代表动物是企鹅
26.南极地区纬度高,受太阳辐射小,加上海拔高,南极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7.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正确。
故答案为:C
28.南极地区磷虾丰富, 该动物一般长45~60毫米,数量巨大,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商业捕捞活动。 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9.C
30.D
31.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29.A、南极科考站纬度高,没有太阳直射现象,A错误;
B、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C正确;
D、科考站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D错误。
故答案为:C
30.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更是科研宝地,各国应该加强合作,珍惜保护极地的生态环境,D正确,ABC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D
31.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加上海拔更高,冰川厚度大,使得南极地区更为寒冷,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2.A
33.A
34.C
35.C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北两极对于维持全球气候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进而导致气候灾害频发,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32.南极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因此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东方,且昆仑站更加靠近南极,因此位于东南方向,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33.由材料可知,“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所致,1月份为南极暖季,气温升高,选项A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4.由材料可知,西瓜雪升高的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35.“西瓜雪”现象警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选项C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36.D
37.C
38.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变导致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从而使得海平面上升;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科考价值很高。
36.A、大量冰架崩解融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现象,A错误;
B、臭氧层空洞扩大是由于氟性气体的排放产生的现象,B错误;
C、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并不会加剧海洋污染,C错误;
D、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沿海低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37.A、罗斯海新站附近有大量的冰层和浮冰,水资源丰富,A错误;
B、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B错误;
C、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C正确;
D、罗斯海新站附近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38.A、南极地区没有北极熊,A错误;
B、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禁止任何国家和个人开发,B错误;
C、南极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C错误;
D、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很多地方还保留了原始的状态,所以各国科学家到南极地区可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D正确;
故答案为:D。
39.【答案】(1)南极地区
(2)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3)北;西北
(4)中山站
(5)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而南极地区是一片陆地。据图可知:图中所示是南极地区。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我们站在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站在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按此规则在图上顺时针标出即可。(2)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据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3)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南极点的四周都是北。据图如果一个人站在图中心O处,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图中B在A的东南方向。(4)我国南极科考站目前总共有四个,分别是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据图可知:M处是我国的南极中山站。(5)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又地处高纬,气温低,太阳高度角小,得到的热量少,气候酷寒;水分不易蒸发,因而降水稀少,大雪、暴雨天气很少出现;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因此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洲的气候特征。
【点评】(1)极点周围是块陆地,可以判断为南极地区。(2)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包围,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3)由于极点连接所有的经线,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北。(4)我国在南极建有四个考察站,M是中山站。(5)南极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40.【答案】(1)酷寒;东北
(2)全球气候变暖
(3)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人类生存
(4)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节约能源
(5)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能源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极地地区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极地能源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研宝地。我国新建的罗斯海新站离南极点比昆仑站远,为北方,位于昆仑站的顺时针方向,为东方,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2)世界上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上,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
(3)南极冰川消融造成的危害有: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陆地范围减小,影响人类生存;极地生物生存空间变小,受到危害;全球气象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减少等。
(4)为了保护淡水资源,我们应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节约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绿色出行(或其他低碳生活方式);植树造林,调节气候;建立冰川保护区域、严格限制冰川旅游等。
(5)赞同“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理由是,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反对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理由是,极地地区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和北极的黄河站。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景县期末)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2.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防积雪掩埋 B.防寒保暖
C.防积雪融水进入 D.防御动物侵袭
【答案】1.C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室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能,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约80°S,纬度最高的,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南极地区气候严寒、风雪大。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被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3.(2023七下·莫力达瓦期末)读下图,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
B.两极地区均酷寒多狂风,所以两极都无人定居
C.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D.南北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企鹅和北极熊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气候非常恶劣,没有人常住,但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周边的温度较南极高一些,有因纽特人常住;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23七下·沈丘月考)张先生往返于上海和纽约办公,下图为其乘坐飞机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4.沿着航线甲,张先生乘坐的飞机飞越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5.若张先生沿航线乙航拍取材,可能出现在镜头中的是()
A.嬉闹的企鹅 B.捕猎的猎豹
C.孤独的北极熊 D.睡觉的狮子
【答案】4.D
5.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4.由图可知,图中上海位于太平洋沿岸,纽约位于大西洋沿岸,沿航线甲,飞机飞越的海洋是太平洋,故答案为:D。
5.从图中可以看出,沿着航线乙,张先生乘坐的飞机飞越北极地区,经过的海洋是北冰洋。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镜头中可能会出现孤独的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猎豹和狮子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所以最可能看到的是北极熊,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宜阳期末)读图“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6.读图判断,昆仑站的海拔可能是
A.3087米 B.4087米 C.2918米 D.1438米
7.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8.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气温最低的是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答案】6.B
7.D
8.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6.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等高距为1000米,与昆仑站的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海拔最高,纬度也最高,因此气温最低。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炎陵期末)南极大陆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将科研做到地球最南端。图为南极大陆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9.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A.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 B.中山站濒临太平洋
C.长城站位于南极点西南方 D.昆仑站纬度最高、海拔最高
10.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A.开发固体淡水资源 B.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
C.捕捞磷虾资源 D.开采矿产资源
11.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不会遇到的困难是
A.酷寒 B.狂风 C.台风 D.暴雪
【答案】9.D
10.B
11.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学科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因此我国在南极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
9.由图可知,中国南极科考站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上,选项A错误;中山站濒临印度洋,选项B错误;长城点位于南极点北方,选项C正确;昆仑站纬度最高、海拔最高,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0.建立南极科考站主要是为了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选项B正确,故答案为:B。
11.酷寒、烈风以及暴雪是南极科考站的气候特征,南极不会出现台风,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下·伊通月考)读图5“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问题。
12.关于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只有陆地 B.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高
C.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D.是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之一
13.目前,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14.南极地区有“天然实验室”之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  )
A.矿产资源开采 B.气候变化观测
C.淡水资源开发 D.向当地大量移民
【答案】12.D
13.C
14.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12.A、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主,也包括周围的一些海域,故A错误;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强,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故B错误;
C、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C错误;
D、南极地区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地区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读图可得,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昆仑站,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故答案为:C。
14.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海洋环境考察、气候变化观测等,该地不适宜矿产资源开采和淡水资源开发,更不适合大量移民,故答案为:B。
(2023七下·扶余月考)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如图为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5.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  )
A.大力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 B.大力发展极地观光、旅游
C.增加和延长极地航道和里程 D.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
16.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为(  )
A.高纬航行,气温低,利于节省燃料
B.受自然条件制约,每年的通航时间短
C.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
D.途经国家多,贸易往来频繁
17.北极航线得以开通的原因是(  )
A.沿途风景秀丽 B.传统航道交通拥挤
C.沿途港口众多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教育和宣传。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是全球共同责任。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公众参与,才能实现极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做出贡献。
(2)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5.为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监测,控制人类开发力度。 大力开发极地地区海底矿藏、大力发展极地观光、旅游、增加和延长极地航道和里程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读图分析可知, 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
A.高纬航行,气温低,更浪费燃料,A不符合题意;
B.受自然条件制约,每年结冰期长,因此通航时间短,对航行不利,B不符合题意;
C.可以缩短亚、欧、北美间航程,节省时间,C符合题意;
D. 途经国家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因此北极航道得以开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扶余月考) 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南极科考队员返回上海铺地,完成第35次南极科考任务。
18.“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先后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补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9.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拍摄的动物照片,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20.游客在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
A. B.
C. D.
21.“除了脚印,什么也别带来;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带走”、下列做法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是(  )
A.追逐着北极熊拍照 B.给动物投喂食物
C.品尝当地野味 D.把生活垃圾带走
22.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  )
A.为雨季 B.冰雪大量消融
C.为暖季 D.为极夜时期,风雪小
2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量丰富
D.去两极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的6~8月
2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风力更为强劲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D.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25.如图名为《浮冰上的北极熊》,反映的问题是(  )
A.人类的滥捕滥杀 B.全球气候变暖
C.全球气候温差过大 D.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18.D
19.A
20.C
21.D
22.C
23.A
24.D
25.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2)企鹅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繁殖。在陆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狈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
(3)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4)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教育和宣传。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是全球共同责任。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公众参与,才能实现极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做出贡献。
(5)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6)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7)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8.读图分析可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先后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运送补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读图可知,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斑马是非洲热带草原的代表动物;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因此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最有可能拍摄的是企鹅的照片。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读图可知,A是长颈鹿,B是袋鼠,C是北极熊,D是企鹅。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除了脚印,什么也别带来;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带走”、意思是要保护好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是“把生活垃圾带走”。追逐着北极熊拍照、给动物投喂食物、品尝当地野味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不符合极地生态旅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根据题意可知, 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而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但当地全年降水稀少,没有雨季,此时冰雪也不会大量消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两级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A符合题意;
B.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B不符合题意;
C.南极地区降水量极少,C不符合题意;
D.去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8月,去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11~次年2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两极地区纬度相近,但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原因是:南极地区风力更为强劲;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读图可知,《浮冰上的北极熊》说明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这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冰川融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志丹月考)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2022年10月26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第39次赴极考察。读“南极部分科者站分布图”(下图),完成问题。
2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狂风 B.飓风、暴雨 C.暴雨、雷电 D.台风、寒潮
27.下列四地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泰山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28.图中阴影示意某动物集中分布区,该动物一般长45~60毫米,数量巨大,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商业捕捞活动。该动物是(  )
A.亚洲象 B.南极磷虾 C.北极熊 D.企鹅
【答案】26.A
27.C
2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但是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磷虾资源,代表动物是企鹅
26.南极地区纬度高,受太阳辐射小,加上海拔高,南极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7.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正确。
故答案为:C
28.南极地区磷虾丰富, 该动物一般长45~60毫米,数量巨大,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商业捕捞活动。 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临汾月考)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南极地区示意图”,请完问题。
29.关于我国五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 D.科考站常受洪水威胁
30.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更是科研宝地。近年来,由于人们乱捕滥杀、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等活动给两极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开发利用极地地区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赴极地区旅游,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掩埋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极地生态环境
31.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  )
①冰雪覆盖②海拔更高③纬度更高④陆地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9.C
30.D
31.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29.A、南极科考站纬度高,没有太阳直射现象,A错误;
B、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C正确;
D、科考站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D错误。
故答案为:C
30.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更是科研宝地,各国应该加强合作,珍惜保护极地的生态环境,D正确,ABC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D
31.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加上海拔更高,冰川厚度大,使得南极地区更为寒冷,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海口月考) 2020年2月28日,南极沃纳德斯基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极地雪藻)开始迅速生长所致。如图为南极地区和“西瓜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方向。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3.南极地区最有可能看到“西瓜雪”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34.致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气温升高 D.降雪量增加
35.南极“西瓜雪”现象产生警醒我们在生活中尽量(  )
A.单面打印学习资料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备环保储物袋 D.每天要乘坐私家车上学
【答案】32.A
33.A
34.C
35.C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北两极对于维持全球气候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进而导致气候灾害频发,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32.南极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因此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东方,且昆仑站更加靠近南极,因此位于东南方向,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33.由材料可知,“西瓜雪”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红色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所致,1月份为南极暖季,气温升高,选项A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4.由材料可知,西瓜雪升高的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35.“西瓜雪”现象警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选项C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2023七下·阜新期末) 2022年3月,南极地区的康格冰架崩解,海冰消融达到创纪录水平。当月,我国科考船“雪龙”号从罗斯海新站到达长城站。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如果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产生的危害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空洞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 D.淹没沿海低地
37.我国科学考察队在罗斯海新站考察时,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水源短缺 B.地震频发 C.酷寒大风 D.猛兽袭击
38.各国科学家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
A.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
B.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C.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答案】36.D
37.C
38.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变导致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从而使得海平面上升;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科考价值很高。
36.A、大量冰架崩解融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现象,A错误;
B、臭氧层空洞扩大是由于氟性气体的排放产生的现象,B错误;
C、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并不会加剧海洋污染,C错误;
D、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沿海低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37.A、罗斯海新站附近有大量的冰层和浮冰,水资源丰富,A错误;
B、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B错误;
C、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C正确;
D、罗斯海新站附近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38.A、南极地区没有北极熊,A错误;
B、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禁止任何国家和个人开发,B错误;
C、南极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C错误;
D、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很多地方还保留了原始的状态,所以各国科学家到南极地区可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39.(2018七下·砀山期末)阅读下图,完成要求。
(1)图中所示是北极地区还是南极地区?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大洋:④   ,⑤   ,⑥   。
(3)一个人站在图中心O处,其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图中A在B的   方向。
(4)图中M处的我国科考站的名称是   。
(5)阅读本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A.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
B.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C.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55mm以下,降水最少的地方5mm/年。
问题:请根据以上资料,归纳出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   、   。
【答案】(1)南极地区
(2)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3)北;西北
(4)中山站
(5)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而南极地区是一片陆地。据图可知:图中所示是南极地区。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我们站在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站在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按此规则在图上顺时针标出即可。(2)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据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3)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南极点的四周都是北。据图如果一个人站在图中心O处,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图中B在A的东南方向。(4)我国南极科考站目前总共有四个,分别是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据图可知:M处是我国的南极中山站。(5)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又地处高纬,气温低,太阳高度角小,得到的热量少,气候酷寒;水分不易蒸发,因而降水稀少,大雪、暴雨天气很少出现;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因此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洲的气候特征。
【点评】(1)极点周围是块陆地,可以判断为南极地区。(2)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包围,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3)由于极点连接所有的经线,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北。(4)我国在南极建有四个考察站,M是中山站。(5)南极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40.(2023七下·德宏期末)冰川储藏着全球3/4的淡水,但可以直接利用的却很少。2023年1月在《科学》发布的最新研究指出: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干燥、烈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研宝地。我国新建的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2)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3)南极冰川消融造成的危害有   。(任答一点)
(4)为了保护淡水资源,请你提一条有助于减缓冰川消失的措施:   。(任答一点)
(5)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寻求新资源,有人提出“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任选其一)
观点①:赞同,理由   。
观点②:反对,理由   。
【答案】(1)酷寒;东北
(2)全球气候变暖
(3)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人类生存
(4)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节约能源
(5)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能源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极地地区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极地能源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研宝地。我国新建的罗斯海新站离南极点比昆仑站远,为北方,位于昆仑站的顺时针方向,为东方,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2)世界上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上,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
(3)南极冰川消融造成的危害有: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陆地范围减小,影响人类生存;极地生物生存空间变小,受到危害;全球气象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减少等。
(4)为了保护淡水资源,我们应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节约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绿色出行(或其他低碳生活方式);植树造林,调节气候;建立冰川保护区域、严格限制冰川旅游等。
(5)赞同“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理由是,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反对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理由是,极地地区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和北极的黄河站。
1 / 1